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无表情、阴沉地问了一声,李纲旋即转头不等张浚做出回答、立即拱手对赵构朗声说道:“陛下、若是刘贼以张制使之兄来施离间计,老臣不有所疑,然则据老臣所知,张制使之岳丈孟吉远比其兄在那刘贼手下所得官职更高。”

    根本也不给别人开口的机会,李纲言至此处、喘起粗气的他微微一停马上又接着说道:“从前孟吉曾在我朝鲜与刘贼大战之际曾多次私通北朝,正是那孟吉的私通报信、才使程瑀陷入重围,最后被迫携军投降的北朝。”

    再次稍做停顿、平缓一下气息,李纲继续再道:“而如今、那孟吉所任已是北朝的江西按察使,官居三品。这就让老臣对张制使方才的计策甚是怀疑张制使的用心何在?他是不是也要卖主求荣、拉着陛下与我等困守此地。待那刘贼大军杀到,他名为游弋战、实则陆续地将我朝之兵送与那刘贼,以换取其日后自家在信王那厢里的高官厚禄呢?”

    权邦彦先前的话,还只是在质疑。李纲这一开口,直接就是来怀疑、甚至可说是攻击张浚的用心来的。

    权邦彦手握重兵、李纲是朝中大臣的领袖,这一文一武其实在今日之前与张浚并无矛盾。甚至曾几何时,因为张浚也力主抗金、李纲与他私交甚密,形同挚友。

    可是如今的情况变了,赵构听完李纲这一连串的话、不知为何李纲会突然如此变化,竟对昔日挚友的谋略产生了如此的怀疑。

    而张浚呢?听完李纲这一席话,他登时是又气又急。

    转头望着李纲,他大声地道:“李相公、我张浚何时曾卖主求荣过?想当初在荆湖北路,若不是一力擎起南路事、十几万军士何以回撤湖南再至两浙。若非我独自苦撑,陛下与诸位又何以得机遁至海岛、再来此地?我若是真想卖主求荣,何必要等到今日?您这些话真是令人寒心、令浚不解。”

    张浚的往日战功那是人尽皆知的,他在任两江置制使的时候面对强于其兵太多的信王军,虽败绩良多、但也曾打出几次不大不小的胜仗,从而阻止了当初吴玠直接发兵渡江、南下攻取临安的步伐。

    也是张浚、明知独木难撑的他在湖北、江西和两浙,屡次三番强打硬扛地一次又一次带大军脱险、一次又一次的延缓迟滞信王军的长驱直入。

    就在月余前、就是如今对他发难的李纲,甚至曾盛赞过张浚乃是“逆境良将、挽败局名帅,当今天下不可多得之帅才”。

    可是那些盛赞之言尚萦绕在耳,张浚想不明白、赵构也想不明白为何李纲此时却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呢?

    兄长在北朝做了官、那与张浚何关?岳丈秘通刘行,张浚自带着家眷来到流求起便将那孟夫人“打入冷宫”、整整一个月都没给那女人半分好脸色看,这还不能证明他是绝对忠诚于康王的吗?

    这些委屈在张浚的心底里坏绕着、让他越想越来气。人到急时必出错,只是想让急了的人出错、必须得有人紧跟上来刺激一下。

    这个刺激他的任务李纲不能完成,那么谁来完成呢?只有权邦彦来完成。

    当张浚气愤难当、反问之言说完时,权邦彦冷冷一笑、猛地从袖中抽出了一封信来。

    快走两步、将那封信直接呈给赵构后,权邦彦冷眼回望张浚道:“三等靖海侯,好大个爵位。北朝诸将战功多者尚且是伯、子、男之爵位,张制使只要达成与那刘贼约定之事便可封侯。若非我麾下将士狩猎偶得,还真不敢相信您就是潜伏于陛下身边最大的一个内奸呢!”

    “你说甚底?甚底三等靖海侯?权邦彦,你莫要钩织罪名、伪造证据,为个人之权欲而毁了我朝大业!”闻听其言、张浚大惊之中大为不解,反指权邦彦正色道:“我若真是与那刘贼私通、尔等早已身首异处,何须要待此时再动乎?”

    “哼哼哼,不是你不想动、而是陛下兵权多交我手,你只能等待机会。如今机会成熟了、你便来献出此等致陛下与我等于万劫不复之地的计策来。”权邦彦侧头回望着张浚先是如此回了一番。

    接着他再一转头,正色对向已经看完那封密信的赵构、朗声道:“张浚私通信王、密信为证。其行已露狰狞,还望陛下当机立断、拿下内贼,严惩其罪、以振军心。”(未完待续。)

第1014章 赵构欲凌迟、张浚反咬人() 
“皇家部队参军部副总监督、罔替三等靖海侯,张浚、就为了刘贼此等封赏,你便欲置我与众卿被贼兵围擒于此地?你、你太令朕失望、太令朕失望了。”权邦彦的话语声一落下,赵构立刻抬起头来望着张浚、既愤怒又伤心地如此说道。

    语声未停、也不给张浚开口辩驳的机会,赵构将那封密信重重地掷到地上,大声喝令道:“来人、将张浚与我拿下。他敢里通外国、卖主求荣,朕就要灭他九族。”

    “陛下三思。”

    赵构的圣谕才出口,大臣之中闪身站出一人来高声劝阻道:“张浚私通北朝、罪不可恕。然则他昔日于我朝战功卓著,若陛下因此将其满门抄斩、恐使军心更加不振。臣请陛下收回株连之谕,只将他与那孟吉之女问斩、以示宽宏稳军心。”

    “臣附议。”

    一个人求情之言才说完,另一个人也闪身从朝班之中出列,朗声说道:“当今之计并非惩治内贼,张贼于军中威望甚高、臣以为当以此事既做杀一儆百,也可做收拢军心、彰显陛下宽宏之事。故而、肯定陛下收回株连之命、只治张贼与孟氏之罪。”

    是谁呀?敢在这样一个时候还站出来为张浚求情?

    权邦彦、李纲听到这样两个家伙在这样一个关头站出来为张浚求情,他二人又作何反应呢?

    这两个人站出来、说出各自那一番话之后,李纲和权邦彦并没有回头去看说话的那两个人、脸上也没露出丝毫的不快。

    这种反应让赵构有些意外,但他还是望向那两个说情的人、摆出一副义正言辞的神态来说道:“杨浑、陈桷,张贼此罪之重堪比亡国,你二人竟敢为他讲情、难不成是与他有所勾连?或是与他私相授受了不成?”

    杨浑、南朝的工部尚书,陈桷、康王这里的刑部尚书。

    在赵构的眼睛里,杨浑与陈桷都是李纲的党羽、他想不明白为何会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人会与李纲唱起反调、来为张浚求情。

    所以在说话之时,赵构用眼角的余光瞄了瞄坐在藤椅上的李纲。

    就在赵构瞄到他的时候,李纲强撑着身体、从藤椅上颤巍巍地站起身来。

    对着赵构微微一礼,李纲说道:“陛下、张贼诚可恨,但其家人一路随其自巴蜀到荆湖,从江西到两浙已是吃尽了苦头。其所剩家人多为女眷、且无其子嗣。老臣也以为不可对其施那株连之举,否则将使我朝军中军心更加难稳矣。”

    “不错、臣也以为张贼当诛,其家人可恕不可杀。”李纲才说完、权邦彦也上前一礼,大声地道:“如今我军将士多是携着家小来到这大海岛上的,若是陛下您杀了张贼再诛其族,恐令将士心中生惧的同时也生出恨意,那样将对我军日后战事极其不利。”

    逃入到流求岛上的康王军将士,大多数是携家带口而来。杀张浚同时灭其一门,赵构也明白确实会引起军中人心动荡。

    现在岛上的那二十四万军队,是他唯一赖以求存的最后本钱了,赵构自然不敢为张浚一人冒险去惹怒全军。

    眼见到四个他所倚重的大臣齐齐来求情,赵构低头迅速想明白了各种利害。

    想好之后、他再抬头时正色说道:“好吧、既是四位卿家同为他求情,朕就赦了他的株连之罪。但张贼要以重刑出处决,否则不能快朕之心、慑众人心。朕决议、就判他个剐刑处死吧!”

    剐刑、在宋朝的律法中正式的名称是凌迟之刑。这凌迟之刑的行刑方法就是将受刑人衣服剥净、用渔网紧紧勒在身上,使其皮肉块块凸现于网眼之外。

    刽子手持一柄极薄极利之刀细细脔割,足足割到一百二十刀、至死方休。有时受刑人皮肉殆尽,而呼吸尚存,只见骨架之间,心脏仍在微微跳动。

    这种皇帝稍做简略与美化的剐刑、凌迟之刑主要是针对犯了谋反、犯上作乱、“口语狂悖”等“大逆”、“逆伦”罪的人设置的。

    也就是说,凌迟主要是用来处死危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的。

    “凌迟”的执行方式是将犯人零刀碎割,使其极尽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