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放的法力高强,张无梦知道不是对手,不敢明着去跟种放斗法。但是明着不敢来。他暗中却敢来。在一次种放喝醉了的时候,张无梦潜入到了种放的暗室中。想要窃取几件陈抟老祖留下的法宝然后逃出终南山去找赵宋官家谋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种放的法力既然那么高强,暗室中又怎会没有机关和封印。张无梦费了好大力气突破了种放在暗室外的封印,总算闯进去的时候却发现许多法宝早都不知种放给挪到何处去了,他只见到两件宝贝。

    一件,是陈抟研究出来的四神丹炼制方法的手稿,另一件便是种放根本无心去用的仙踪锁。于是乎,师门其他至宝偷不到的张无梦毫不客气,一见到这两件宝贝便卷起来逃出了终南山。

    张无梦偷了宝贝跑出了终南山,难道种放没去追他夺宝吗?

    答案是种放对那两件物什根本没兴趣,没兴趣的物什被同门小师弟给偷走了,种放酒醒后只说了一句话:他也是师尊的弟子,要便拿去、我不与他争

    喏,种放根本看不上的东西,自然不会去追咯。

    可是张无梦得到了这两件宝贝,逃出终南山后他去了哪里,又做了些什么呢?

    他后来的行迹呀,一些道家的典籍和史书上的这样记载的:时有夏竦以还元篇奉献宋真宗,当朝王钦若奏闻宋真宗说刚从终南山里跑出来的张无梦道法很高、对道家心术也理解得颇为通透,能为宋真宗讲解那本还元篇。

    既然是宰相说的张无梦有那本事,宋真宗遂召他进京问以长久之策,张无梦答称:“臣野人,但于山中诵与而已,其他不知也。”

    令讲易,即讲谦卦。

    真宗不解,遂问:“独说谦何也?”答曰: “方大有之时,宜守之以谦。”真宗善其说,除著作佐郎,固辞不受,曰:“陛下德如尧舜,山林中岂不容一巢父、许由耶?”

    一日,复召讲还元篇,张无梦先称:“国犹身也。心无为则气和,和则万神结矣;心有为则气乱,乱则英华散矣。此还元之大旨也。”

    继又略说十余篇而退。

    宋真宗听完他这些话登时大悦、赐他喝御酒、遣使赠金帛。可是张无梦想要的不是这些,所以坚决不受,还乞求宋真宗放他还山。

    宋真宗不知道他到底想要什么呀,无奈之下只能俗套地赐“处士、畅饮先生”的称号号,可是他还不要。

    真宗即以歌赐行:“混元为教含醇精,视之无迹听无声。唯有达人臻此理,逍遥物外事沉冥。浮云舒卷绝常势,流水方圆靡定形。乘兴偶然辞涧户,谈真俄尔谒王庭。顺风已得闻宗旨,枕石还期适性情。玉帛簪缨非所重,长歌聊复宠归程。”

    第二天呢,便下了道圣旨给了他个著作郎俸以养老。

    哎!宋真宗这下给的东西,算是种了张无梦的下怀。他凭借一个著作郎的俸禄,很快便搞起了自己的小道观、拉起了一杆子和宋真宗一样被他忽悠了的人开始了自创一派、弘扬道法的“大业”来。

    后来,这位张无梦还真是走了狗屎运,被他忽悠着投入他门下的那群弟子中还真出了个神人、便是连苏颂都无比佩服的上一代玄真派宗主陈景元。(。)

第531章 庄子井、寻仙锁(二)() 
虽然是张无梦的弟子,但陈景元的为人完全与他是两码事。

    张无梦众生不认同出一脉、大师兄种放是陈抟老祖的正牌传人,甚至还几次三番公然散布谣言,以种放的放荡不羁、好酒贪财攻谄豹林谷一派是“误入歧途之邪门歪道”。

    他敢攻谄豹林谷,种家人也不是好欺负的。于是乎在张无梦开创他那小宗派之初,一直到陈景元承其衣钵、正式将那小宗派归入玄真派之前,豹林谷种家与张无梦的嘴架一直就没停过。

    他骂种家误入歧途,种家就骂他欺世弄人、不学无识。他说种放放浪形骸,种家人便跑到朝堂上去大喊他是盗宝贼,让官家出面找他要回仙踪锁与神丹手卷。

    可是当时的大宋官家虽然笃信道家,却是要今天要对西夏、明天又换契丹的三天两头去打仗,哪里有功夫理会这些江湖事。

    最后呢,还是那位主和派的宰相王钦若站了出来,一番说和、在陈景元正式继任玄真派宗主的时候,双方才停止了那无休止的嘴炮对轰、种家也没心情再去为了两件根本不算神门的宝贝继续与之纠缠

    不过有趣的事情,在后来还是发生了。

    原本淡泊功名利禄的种放后人在第二代种世衡那时起纷纷走出了深山老林,变得追逐名利起来。只是一个种世衡便凭借对西夏的战功成为了一代名将,让豹林谷一代迅速变成了道法上的新主流宗派。

    原本苦心一生想要发扬自己学说与见解的张无梦,到死都没见到自己的学说与见解被发扬光大。反而是他死后的几年,陈景元因与种家和解开始一步步从闲云野鹤走上了大宋朝诰封的道士之官位置。

    这陈景元是个什么人呢?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初拜高邮天庆观道士崇道大师韩知止为师,第二年试经为道士。后来辞别其师负笈云游,入天台山阅三洞道经时以上了张无梦。从而从张无梦手上得到了张无梦本人其实根本都是很懂、一生都没能参透的老、庄微旨。

    后来陈景元隐逸于江淮间,以琴书自娱。大约在此时期,他开始认真精研老子,为其作解。

    天长日久后眼界打开,欲观光京辇,礼部侍郎王琪推荐他去找了翰林承旨王岐。使隶籍东京道流。

    初居醴泉观,众请开讲道德经与南华经,于是公卿士夫无不愿与之交识。醴泉观提总特奏请朝廷,令其充本观修撰。遇邳王谒真君祠,召问道教事,服其该通,奏赐紫衣。

    宋神宗闻其名,诏设普天大醮,命撰青词。复令预修奉同天节斋醮,得旨召对天章阁,赐号“真靖大师”。后又有其进所注道德经,神宗极为赞赏,谓陈景元所进经,剖玄析微,贯穿百氏,厥旨详备。

    任命其为右街都监同签书教门公事。谒告还高邮葬亲。宋神宗诏命中使赐白金三十镒为助,及还京令选举精洁道士同焚修于太一宫。

    再以后宋神宗诣宫朝谒。于延祺殿召见,特转额外右街副道录,并度弟子三人,命本宫每岁许度弟子一人,月给斋粮米及缗钱,给庄田以赡众。

    又过几年后。以事累稠遝,乞归庐山,宋神宗不允,有旨令官吏不干预其本宫事,每岁增赐度牒二道。

    续奉敕旨。以九等斋科讹舛,普天醮位升降无序,令有司置局,选道士三人备检讨,使陈景元考校。

    据传他曾奏请在京道官补员,乞试道德南华灵宝度人三经十道义,神宗准其奏。

    此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在元丰三年十月十六日:“右街道录张居善等乞自今补道职,试道德经灵宝度人经南华真经等义,并宣读斋醮科仪祝读等为兼经,依迁补僧职差官考试。从之。”

    或许是由他建议与张居善等人一道奏请,元丰六年被罢本宫事,归隐茅山去刊正三洞经法。后游嵩少,卜炼丹之所。元皊三年过京师。不久朝廷复其右街道录职。

    陈景元虽数任道官,却颇厌身为官事所累。

    乞归隐庐山时,行李无他物,百担皆经史之书。临别时,王安石问其乞归之意,答曰:“本野人,而今为官,身有吏责,触事遇嫌猜,不若归庐山为佳。”

    王安石韵其语,书于太一宫壁间:“官身有吏责,触事遇嫌猜。野性岂堪此,庐山归去来。”

    由于他学问渊博,大臣王安石、王珪皆喜与共游,自吴奎、蒲宗孟、王岐而下硕儒大夫,与之唱酬诗歌者甚众。

    至垂暮之年的时候,右仆射苏颂曾感喟地对他说:“真靖当以所业授门弟子,不尔,则恐陶、葛之学不传于来世。”

    陈景元自幼好学,至老不倦,所藏内外书数千卷,皆素所校正。

    居处以道、儒、医书各为斋馆而藏,四方学者从其游,则随类校雠,于是人人得尽其学。又喜作正楷,祖述王羲之乐毅论黄庭论,下逮欧阳询化度寺碑。

    他可比那个忽悠人起家、盗宝贼出身的张无梦厉害多了。一辈子些了很多书,仅正统道藏即收载其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十卷,南华真经章句音义十四卷,章句余事一卷,余事杂录二卷,冲虚至德真经释文补遗二卷,西升经集注六卷,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一卷,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四卷等等

    这个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