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是不明白姜正和吴熬这么做的动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接下来双方一定会拼命,不死不休的那种。
事已至此,也只能随他们去了,实则老瞎子让他统一三族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老瞎子担心的是封印消失之后三族会各自为战,也担心有人会投敌叛变,,老瞎子的意思是宁肯统一三族之后下一盘残棋,也不跟三族合作,因为与别人合作是存在变数的,三族都在,就是三重变数,老瞎子不愿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
而他的想法是四方势力互为犄角,各守一方,说白了二人的战略存在分析,老瞎子希望破而后立,而他则希望携手联合。
此时牛族一方在饱餐之后已经开始列队,漫山遍野全是黑压压的人头,而熊族一方也已经准备妥当,刀剑出鞘,箭弩搭弦。
列队过后,牛族士兵开始向树林边缘移动,并不是所有的牛族人都可以变化兽身,只有各阶勇士才能变化兽身,勇士和士兵也并不是独立作战的,而是采用的编队形式混合作战,各阶勇士混在普通士兵当中,分别带领多寡不一的士兵,红蓝紫九阶勇士有些类似于后世军队的将校尉九级军官。
这时候打仗也会击鼓,鼓声自西山响起,击鼓有两个作用,一是鼓舞士气,二是利用鼓点儿来传递号令。
起初鼓点很是缓慢,半刻钟之后,鼓点逐渐加急,此时牛族勇士已经列队完成,离开树林到得空旷地带,紫气高手站在队伍的最前列,身后是几十位红蓝勇士及其统带的千余士兵。
牛族众人离开树林之后,吴中元看到了姜南,姜南为洞玄修为,淡蓝灵气,披挂的是淡蓝披风,站在姜正身后的队列中。
看到姜南的同时他也看到了姜正,此前姜正给他留下的印象是笑眯眯的奸商嘴脸,但此时姜正的脸上却并无笑意,有的只有冷漠和肃杀,老虎终究是老虎,不能因为它总是露出笑容就认为它人畜无害。
在牛族列队完成的同时,吴熬也在几位紫气高手的陪伴之下登上了西门城楼,吴熬出现之后,熊族的高阶巫师和紫气勇士也纷纷出现在了四面城墙上。
吴熬的表情此时也很是凝重,不能因为此人品德不好就认为他一无是处,事实上吴熬也是有一定能力的,不单是灵气修为,智商方面也肯定够用,他的母亲是谁不晓得,但他的父亲却是熊族大吴,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便是这一半王族血统就注定他不会很笨。
两族族长出现之后并没有进行任何的交谈,这已经不是牛族和熊族打的第一仗了,该说的话此前应该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二人出现在阵前不是进行谈判的,而是带队进行厮杀的,随着鼓点儿越发急切,场中的气氛也变的越来越沉重。
吴中元很清楚鼓声停止之后会发生什么,也知道鼓声什么时候会停止,鼓声会在最急的时候骤停,鼓声一停,战事立刻就会打响。
大丘城墙上的巫师和勇士有很多他都认识,这些人并不全是吴熬的心腹,有很多都是正义之士,似那吴君月,吴焕等人就从未做过阴暗之事。
吴中元本以为他能忍住,可是事到临头他才发现自己根本忍不住,他是熊族人,这些人都是他的族人,战事一旦打响,这些人大部分都得死在这里。
此外,姜南也在牛族的阵列当中,一旦发生混战,刀剑无眼,谁还会管姜南跟他是什么关系。
供他思考的时间并不多,眼瞅着鼓声即将停止,吴中元只得离开藏身之处,硬着头皮落于两军阵前……
第四百四十八章 君子之心()
不管是牛族还是熊族,很多人都认识吴中元,见他突然出现,所有人的视线都聚集在了他的身上。
由于不知道他的来意,姜正便抬了抬手,身边的人会意,急忙号令鼓手暂停击鼓。
此时熊族一方亦是剑拔弩张,见他来到,吴熬歪头冲吴君月使了个眼色,后者传出号令,熊族一方暂时放松戒备,偃旗息鼓。
由于情势危急,吴中元现身之前根本没想好应该如何化解双方的矛盾,此时十余万人的视线都汇聚在了他的身上,要说紧张倒也不至于,但别扭和犯愁总是有的。
吴中元突然出现,姜正和吴熬心里免不得犯嘀咕,纷纷看向对方,都试图通过对方的表情判断出吴中元是不是对方请来的,二人都不是傻子,一看对方面带疑惑就知道吴中元是不请自到。
既然是不请自到,他出现在这里的目的也就不难揣度了,肯定是想来平息事端的,而他站立的位置也证实了这一点,倘若是来为某一方助阵的,便不会站在两军之间。
之前想了那么久都没想出如何解开双方的死结,仓促之下又如何能够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但此时所有人都在盯着他,也容不得他细想斟酌,焦急之下突然灵光一闪,有了,只能这么办了。
一个人究竟是什么人,得看他的潜意识里有什么,吴中元想到的这个办法就是通过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化解双方的矛盾。
就在此时,姜正突然提气发声,“见过黄帝大人,大人龙驾亲临,定要主持正义,为我牛族讨回失物。”
听得姜正发声,吴中元转头西望,老狐狸就是老狐狸,说话滴水不漏,若是此时称他为贤婿,免不得遭到熊族非议,以黄帝相称不但可以划清界限,还可以逼他主持正义,毕竟他是名义上的三族黄帝,三族君王理论上都应该听他的。
吴中元尚未接话,吴熬自东面城楼高声说道,“牛族恃强逞凶,侵边犯境,还请黄帝大人主持公道。”
听得二人言语,吴中元骂娘的心都有了,平时二人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里,这时候一个个都拿他当黄帝了。
“大人,白龙丹为我牛族圣物,现被卑鄙小人据为己有,证据确凿,不讨回白龙丹,牛族誓不罢休。”姜正高喊。
“老匹夫,休要混淆是非,白龙丹的确在我身上,却并非偷抢所得,乃是机缘造化,”吴熬提气发声,“白龙丹原为牛族之物不假,但它被我拾得,你想要,我可以给你,但于情于理你都应该酬谢于我,你吝啬酬谢也就罢了,还率兵犯境,试图抢夺,我等岂能畏惧退缩。”
听得吴熬言语,吴中元缓缓点头,虽然明知道吴熬是在找借口,也得承认吴熬这个借口找个好,将遗落的东西还给失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失主对捡到失物的人给以酬谢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给予多少酬谢还真不该失主说了算,应该由捡到失物的人提出,能够接受对方的条件,失主就把失物赎回去,不能接受对方的条件,失物就归捡到的人所有。
如果按照现代的法律,吴熬得老老实实把白龙丹交出来,但是在这时,姜正如果满足不了他提出的条件,他的确可以不交,原因很简单,失主有错在前,谁让你麻痹大意把东西弄丢了,既然有错,就得接受惩罚。
捡了就得无偿的还回去,岂不是太便宜那些丢三落四的马大哈了?
见吴中元点头,姜正急了,“信口雌黄,牛族何曾吝啬酬谢,退让九座垣城以为酬谢,你仍不满意,还待怎地?”
“谢礼不够丰厚。”吴熬冷笑。
“你个无耻小人,有心将白龙丹据为己有,老夫便是将牛族所有垣城尽数割让,你也不会交还。”姜正说道。
吴熬挑眉冷笑,“大姜慎言,白龙丹不是我偷盗所得,何来无耻一说,正如黄帝大人所穿青龙甲,也并非他偷抢霸占,亦不见鸟族找他索要啊。”
“日你大爷,扯上老子干嘛。”吴中元气恼暗骂。
吴中元深深呼吸,平息情绪,然后提气说道,“好了,事情的经过我已经知道了,既然二位还拿我当黄帝,此事就交给我来处理吧。”
此言一出,姜正和吴熬皆为之惊愕,他们没想到吴中元竟然敢大包大揽,这是个死结,根本就解不开。
吴中元先看姜正,“大吴所言不无道理,不管白龙丹他是如何得到的,牛族没有证据证明是他偷盗所得,只能认定是他捡到的,你们想要讨回白龙丹,于情于理都应该给大吴以重酬。”
言罢,又转头看向吴熬,“目前是什么局势你也很清楚,五道封印即将消失,中土内外人人自危,所有人都在设法强大实力以求自保,白龙丹为牛族圣物,关系到牛族所有人的生死存亡,大姜急于索回也在情理之中,提出以九座垣城酬谢,当真是割肉放血,怎能言之吝啬?”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