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岂不是害了她,并且还惹得孝公不快?不若将她安然送回秦国为妥。”姬正笑呵呵说着,反正他是怎么说得顺口怎么来了。
“这……”
听到姬正突然有这么一个提议,嬴驷一时也辨不清真假,加上他此时内心无端有些骄傲自得,对于姬正的这个提议不免有些意动。
或者说,嬴驷原本就有着这种想法,若是能安然如初将紫萱公主从魏国带回秦国,那自然是极好的。
正当赢驷有那么一点点膨胀,多出了一点点想法之时,公孙鞅却是态度坚决:“启禀王上,紫萱公主对魏国风光向往已久,今既然已经嫁入魏国,那么她便已经是魏国之人,万不能草率返回秦国,否则岂不是被天下人耻笑?”
“当初寡人有眼不识大良造,未能予以重用,后每每想起皆悔之,今紫萱公主若真要加入魏国,不若大良造一并留下来可好?”姬正宛如在开玩笑般的说道。
“鞅,多谢王上,紫萱公主加入魏国,便是魏秦重修旧好的标志,从此以后魏秦两国便是一家,鞅辅佐秦公,便是辅佐王上……”面对姬正如此直白的话语,公孙鞅微微一愣,然后就打起了太极。
“说得好,魏秦两国是一家,寡人已经错过一次,自然不会再错第二次,魏国的大门会一直为大良造敞开的!”姬正也耍起了太极,说话的同时,他注意到秦太子嬴驷的脸色微微一变,变得有点难看。
可是,现如今说什么都晚了,当初魏惠候如果重用公孙鞅为相,或许历史上记载的著名的商鞅变法便会发生了魏国。
当然,如果也只是如果,世上有着太多的如果,并不是每一个如果都会成真,更多时候只能是想想而已。
就现如今这种情况而已,别说公孙鞅已经高居秦国大良造,就算是想重回魏国效力秦孝公也不会放人,即便是他本人,可能也不会有这方面的想法。
这些,姬正当然清楚,但是说说话又不纳税,听着公孙鞅厚着脸皮说一大通,他也忍不住想出言添添乱。
看着眼前的秦太子嬴驷和秦大良造公孙鞅,按照正常历史的走向,姬正甚至更加清楚以后会发生什么,等到秦太子嬴驷即位后,第一个对手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商鞅。
就那时的情况来看,秦国的法治建设已基本成功,倒是独掌大权的商鞅的存在成了秦国改革成果的最大威胁。
秦国的法治建设是靠强力完成的,也就是商鞅所说的霸术。在法治建设完成后,秦国有两个人是双重性质的,秦惠文王和商鞅。
他们由于拥有巨大的权力,既是法治的最强维护者,也是法治的最大危害者,而君主制下的法的象征只能是一个人。商鞅的悲剧根源就在这里。就算秦孝公没有暗示,秦惠文王也要除掉商鞅。
像商鞅这种人,秦国不用,也必然是不会让别国来用的。
关于这一点,最最开始的时候,魏国的宰相公孙座倒是看得透视,也同样这样提醒过魏惠候,只不过魏惠候当时压根没放在心中,自然也就压根没这么去做。
所以说,还是秦人执行的果断利索。
秦惠文王在除掉商鞅后,以商鞅造反查无实证,公子虔和公孙贾纯属陷害为由,顺手除掉了二人及其大量党羽。
这么一番说辞,可谓是相当巧妙,秦孝公没有完成的收尾工作,由秦惠文王出色完成了。
基于此,姬正现在自然忍不住想要挖挖墙角,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倒?
即便是现在挖不倒墙角也没有关系,反正姬正动动嘴皮子也花不了多大力气。
几番你来我往的交谈之后,似乎越扯越远了,秦太子嬴驷貌似也受不了姬正和公孙鞅在那“眉来眼去”,抓着一个机会直接重回正题。
这一次,姬正倒是没再多说别的,直接道:“若真要迎娶紫萱公主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这要秦太子做一件事!”
第98章 小弟()
做一件事?
嬴驷当下就是一愣,完全不知道姬正要让自己做一件什么事,该不会是掉脑袋的事情吧?
这种想法,也就是一刹那间的事,虽说暗自觉得这种可能很低,但嬴驷还是不由心中一颤。
没办法,谁让他现在是在魏国境内,感觉自身的生命安全完全没有什么太大保障。
只要姬正真的一声令下,那嬴驷分分钟就是身首分离。
更何况,即便是姬正没有这种要人命的极端想法,可万一他脑袋一热想将自己留下来当质子怎么办?
不得不说,也就是一瞬间的功夫,嬴驷浮现出的想法那是相当多,甚至他都十分后悔来到了魏国。
当然,追根溯源,嬴驷其实压根就不想来魏国,之所以来了,那完全是给公孙鞅逼得。
想当初,公孙鞅为了表示秦国重视与魏国结盟,特意说服秦孝公让太子嬴驷随同一起前往魏国。
对此,秦孝公也没有多犹豫,自是同意了。
这样一来,嬴驷就算是贵为太子还能怎么办呢?即便是他有着不情愿,也只能奉命前来魏国。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紫萱公主,当初听说要嫁到魏国,她那是又哭又闹又寻死的,千般不肯不愿,可最终出于某些考虑,还是来了。
再度想起这些,暗自琢磨着姬正之前说话的语气,也不知怎么的就浮想起姬正可能对自己不利,嬴驷的额上不由有着虚汗浮现,同时对于公孙鞅更恨了一分。
倘若没有公孙鞅,嬴驷认为自己这会肯定是在秦国高枕无忧,哪里需要在这魏国担惊受怕,低声下气。
“嗯?莫非秦太子嘴上说的漂亮,可实际上根本不希望看到我娶紫萱公主?”瞧见那嬴驷许久说不出一句话来,姬正也真是替他感到有些焦急。
他是穿越而来的,自然习惯了说大白话。
此时说顺口了,姬正也懒得管如今身在何处,反正也学不来文绉绉文言文般的说话,干脆越来越趋向说大白话了,这样倒省力。
“不知王上所言何事?倘若力所能及范围之内,想必秦太子定然不会推辞,定会如王上所愿。”嬴驷一时不知如何接话,公孙鞅干脆先将话接了过去。
“果真?”姬正似笑非笑的看着秦太子嬴驷,这位以后的秦惠文王与魏国是站在敌对的立场上的,直白而言就是以后魏国的大敌。
当然,姬正此时也不可能直接就简单粗暴的杀了嬴驷,毕竟就算是杀了一个,秦国还会挑选出第二个太子,所造成的影响虽有,但也并不是那么致命,故而他也压根没往这方面多想。
“王上所有吩咐,嬴驷必将竭力完成!”客场作战,劣势明显,真就好比板上鱼肉,嬴驷也没啥办法,只能先硬着头皮答应打来。
“此事倒也简单,寡人若娶了紫萱公主,从辈分上而言,岂不是就和秦太子成为了兄弟?此事甚妙!寡人昨夜突有所梦,之所以逢泽称王引得天灾临世,全是因为时机未到……”姬正是越说越精神,至于他有没有真的做那么一个梦,或许只有他自己清楚。
“不知何时是合适的时机?”毗人在一旁察言观色,听到姬正话语突然一顿,然后目光落了过来,忙是搭了一句。
闻言,公孙鞅和秦太子嬴驷做洗耳恭听状,不管他们到底信不信姬正所说,现如今应有的态度肯定要摆出来的。
“这时机说来也妙,只有与我二弟一同称王,那才是真正称王的良好时机!”姬正煞有其事的说。
“不知王上所言的二弟是?”公孙鞅面露疑惑,总感觉在逢泽经天灾之后,魏惠候变得有些不一样,可具体哪里不一样又说不出来。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姬正盯着嬴驷,“现如今魏秦结盟,紫萱公主嫁入魏国,实在是可喜可贺,我与秦太子一见如故,不如就此结拜为兄弟,二弟,你意下如何?”
结拜为兄弟?
毗人嘴角抽动了一下,总感觉姬正突出此言非常儿戏,可注意到姬正此时兴致正浓,他也不愿第一个出言搅了兴致,干脆默不作声。
秦太子嬴驷的眼中则是浮现出一些呆滞,他想过很多,可想来想去也没想到姬正居然说要和自己结拜为兄弟,由此言前推,那姬正之前所言一同称王的二弟,岂不就是?
一念及此,嬴驷内心怪异的同时,想到王这个尊贵的称号,心里面又不免有些火热。
“王上,此事恐欠妥当。”公孙鞅觉得有些莫名奇妙,也不知姬正哪根筋搭错了,居然会想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