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百家学派的代表之外,还有那些中古诸圣诞生之前,便已存在的宗派道统传人。
在将人族的对手一一击败之后,继续迎来的,还有无数神兽异族纯血后裔的挑战。不过,这些都成了他手下的败将。
在那时。除了儒家中还有一个与他颇不对付的荀子,似乎圣人不出。天下再无敌手,孟子的声望就此达到巅峰。
然而,在不久以后,打西边来了个自称为如来的和尚,也是凶猛地很。
那胖和尚走出西漠那片荒芜的佛土后,便到处寻找对手,百家人杰无数,却似乎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自然而然,孟子便与那胖和尚如来对上了。
那一战,孟子与如来便走便战,一路行来,天地异象涌现,万佛诵经,诸圣齐鸣,金色的佛光,白色的文气,布满了整个天空。
也幸亏,两者都比较克制,倒没有造成什么伤亡,不然整个天地搞不好都会被打穿,造孽无数,引来天罚。
两人之间的较量持续了一个多月,所过之地,超过三千万里,吸引了整个世界的关注。
一直打到了某条不知名的小河边,两人这才堪堪停手,虽然孟子与如来谁也奈何不了谁,但孟子知道,如果严格来说的话,还是他差了一筹。
这自是因为此地是他的主场,若是在西漠佛土,相同结果,便是他赢了一筹。
这个道理那胖和尚如来也知道,而经过了这长达一个多月的交手,两人全都进步不小,孟子浩然之道再度精进,那胖和尚如来也达到了一个他自称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境界。
短暂调息过后,那个叫如来的和尚做了一个让孟子都要瞠目结舌的动作。
当时,天地瑞相连连,地上涌现七朵莲花,如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很是庄严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刹那间,风云变幻,天地失色,若有凡人见了,定会认为佛祖临世,纳头便拜。
虽然孟子觉得这和尚此刻的模样很欠揍,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如来的佛祖派头的确是十足。
然而,就在这时,一声轻喝将如来的动作打断了:“那边的胖子,你扰了我的鱼!”
“嗯?”
如来与孟子很是惊异,此地怎么还有人?
定晴一看,在两人不远处竟出现了一个头戴斗笠,披着蓑衣的渔翁。
“阿弥陀佛,敢问施主贵姓?”
如来走上前,双手合十道,看上去很是恭敬。
虽然这渔翁气息平平,与一个普通人丝毫不差,但如来可不敢小看他,能在他与孟子的眼皮底下不被发现,直到自己出声才让两人发觉的存在,怎么可能是一个普通人?
听了如来的问话,渔翁瞥了他一眼,而后淡淡地道:“鄙人姓庄!”
庄?
如来脸色一阵变幻,没听过中土大地还有这么一号人物啊,是用了化名,还是以前真就是籍籍无名?
如来有些摸不清这渔翁的底,但他心想,此次入世行走,就是为了与诸多高人交流,论道,并最终踏入那至高的佛位,不管他这名字是真是假,打过就知道了。
于是乎,如来再次“诚恳”地道:“阿弥陀佛,贫僧来自西漠佛土,此番前来,就是为了与百家的诸多贤人交流,恳请施主出手指教。”
闻言,那渔翁却露出了一个很是诡异的笑容,令的如来心中一寒。
“好啊!”
第三百零六章 孟家有子孟浩然()
除了交战的双方,以及在一旁观战的孟子外,谁也不知道,那之前不可一世,叫嚣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胖和尚究竟遭受到了怎样的打击。
那渔翁将胖和尚制服后,就这么当着孟子的面,逮着那和尚的脸,一边狠狠地抽,一边狠狠地骂。
“死光头,不是要唯我独尊么,我再让你尊,给我尊!”
“啪啪啪!”
那模样,就是一旁看着的孟子都觉得脸疼,也幸亏,这叫如来的和尚本身就挺胖,哪怕脸被打肿了也看不出来什么。
要知道,如来的金身早就臻至了不朽不灭之境,光论防御力,绝对胜过世间大多数的法宝。
可饶是如此,在渔翁的大手下,仍是被打得火辣辣的疼。
其实,如来和尚也觉得自己很冤枉,这“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是他出身时就自然说出的口号,并不是为装x,而且,其中的“我”指的也并不是他,而是茫茫众生,是佛性。
可是,他想解释,那渔翁根本就不给他这个机会,抓着他就是一顿暴揍,直到他的脸肿了一圈后,才放他离去。
自那以后,如来哪怕成为了西方佛教的教主,众信徒心中的无上佛祖,也再没有踏入过中土大地。
如来的这一次入世行走,可谓是虎头蛇尾,直到多年以后,他才知道,当初那位揍他的渔翁,竟是道家的一位隐士大能,庄子。
正是这次遭遇,也让如来,还有孟子意识到了道家的恐怖之处。
道家高人平时充作凡人,隐于山水之间。体悟天地大道,不显山不露水,但其隐藏的能量却绝对胜过世间的任何一家流派。
在与如来一战前。又有几个人知道庄周这一号人物?
说起来,孟子之前被人称作大器晚成。直到四十五岁时才初显峥嵘,因为一举渡过了至少七次以上的天劫,令天下皆知。
可要是和庄子一比,根本就算不了,人家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举世皆惊。
甚至,他后来被人称为世间最接近圣人的人,也没有谁反对的。实在是恐怖至极。
而且,庄子还只是道家中推上台面的几人之一,又有谁知道,整个道家之中究竟还隐藏了多少这样的人物?
这种不露声色的道家才是最令人忌惮的,相比之下,道家之后发展出的道教,虽然声势浩大了些,但却反而落了下乘。
不过,这也说不上是好是坏,道家是直接通过老子思想。天地自然,宇宙运转等来悟“道”的,道教是通过“术”一步一步来入道的。
前者虽然方便。但对人的资质却要求甚严,没有一颗坚定的道心,过人的天赋,几乎不可能成功,而后者虽没前者那么高大上,但却适用于世间的绝大数人。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一提到道家,世人想到的却是穿着青衣的道士。
道家喜欢隐世,而道教却直接与世俗接触。如今如庄子那般纯粹的道家不是没有,但却很少。且大多隐世不出。
当然了,也没人敢小看那些道家隐士的能量。不然如今道家就不叫道家,而是更名为道教了,同理,佛家也是如此。
曾经儒家中一度也有人提议建立儒教,不过因为孔圣一句“子不语怪力乱神”给完全否决了,不然,世间就是三教并称于世了。
“唉,年纪大了,就是喜欢多想!”陷入回忆中的孟子忽然喃喃道。
“寓儿!”
孟子一声轻呼,不久,茅屋的大门大开,走进了一位年约六十许,看上去竟比他还大的老者。
“老祖,有何事吩咐?”
这位老者名为孟寓,正是孟子的曾孙,为人忠厚淳朴;不骄侮人;善于与人交往;且治家有道,也曾一度担任孟族的族长,而后卸下了族长之位后,便专心侍奉于孟子左右。
“寓儿,待会你就让浩然前往中央大世界,去历练!”
在说起这位“浩然”时,孟子嘴角却是出奇地带着一丝笑意的。
是的,这浩然不是别人,正是孟子的一位后裔孟浩然。
孟族自孟子之后,发展了不知道多少代,即便修士生育不易,可整个孟族的人口也超过了亿人。
然而,这么多后裔,出众者不少,惊艳绝尘之辈,却是少之又少,而这孟浩然却是其中难得的人杰。
说来,在培养弟子以及后裔这一块上,一直是孟子心中少数不快的地方。
就拿培育弟子来说,孟子的弟子不少,其中如公孙丑之流也是难得的人才,可人什么都好,就是怕比较。
儒家中,主张人性本恶的荀子与人性本善的孟子,就像是黑与白一般,天生就是对着干的。
在个人声望上,孟子是胜过荀子一筹的,可在自家弟子上,孟子却是拍马也赶不上荀子。
别的不说,荀子的弟子中,光是一个号称庄子第二的韩非就压过了孟子几乎全部的弟子,这让孟子情何以堪?
也幸亏荀子本身就是儒家中的一个另类,再加上荀子座下几个有出息的弟子都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