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若晴一脸肃穆,在那只蒲团上跪了下去。
    “大伯,我来送你最后一程,你走好”
    她在心里默念着,俯下身去,在地上磕了六个响头。
    三个是自己的,还有另外三个,是替骆风棠磕的。
    他远在军营,这段时日南方的南蛮子和黑莲教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他分身乏术,所以她也就没有把这事告诉他。
    磕完头,孙氏和曹八妹忙地过来把杨若晴扶到一边站着。
    因为杨华梅和王栓子两口子也过来磕头了。
    门板边上摆着一把凳子,谭氏坐在凳子上,哭得呼天抢地,嗓子都哑了。
    刘氏,鲍素云,还有几个本家的媳妇都在那劝着,让谭氏要注意身子。
    杨华梅磕完头,也来到了谭氏跟前,劝着。
    谭氏拉着杨华梅的手:“白发人送黑发人啊,梅儿啊,往后你就没大哥啦,我也没儿子啦”
    前面那些话,让众人都跟着悲伤。
    可最后面那句,就有点
    “娘,大哥是走了,可你还有四个儿子给你养老送终啊,咋就没儿子了呢!”
    刘氏是个不怕事大的,当场反驳。
    谭氏往刘氏那个方向啐了一口。
    “你个蠢妇,这种时候还跟我驳?你滚出去!”谭氏大喝。
    刘氏缩着脖子,吓得不敢再吱声。
    谭氏却不想就此放过刘氏,正要再训,屋外,哗啦啦走进来一拨人。
    正是老杨头和杨华忠他们。
    “时辰差不多了,该给大哥换寿衣了,大家回避一下吧!”
    杨华忠道。
    妇人们于是赶紧起身出了屋子,屋门被卸了下来,没法关。
    杨华明等便堵在屋门口,挡住外面的目光。
    杨若晴趁着这功夫,赶紧溜到堂屋门口去透口气。
    不晓得为啥,方才在那屋里,嗅着那股子香纸烧过的气味,胃里面忒难受。
    这一出来,外面新鲜的空气涌进来,好受多了。
    杨若晴觉得奇怪。
    从前她杀人的时候,手里沾满了鲜血也不会觉得恶心想要作呕。
    咋这会子,恶心成这样了呢?
    不会是身子出啥问题了吧?
    “晴儿,这大黑夜的,你咋一个人跟外面站着呢?”
    孙氏找了出来,看到杨若晴,赶紧过来。
    杨若晴对孙氏笑了下:“没事儿,站这里透口气,我又不怕。”
    孙氏道:“咋回事啊?”
    “没事,娘莫担心。”她道。
    孙氏点点头,又看了眼四下:“好些了就跟我回堂屋吧,莫一个人在外面站着。”
    杨若晴知道孙氏是担心她受了惊吓。
    毕竟,庄户人家信鬼神。
    这新近死了人,屋子周围总怕有些不干不净的东西。
    加之杨华安本来就不是高龄的老者寿终正寝,他上天父母健在,自己就先走了。
    这可不是喜葬!
    “好,我们回堂屋。”
    不想孙氏担心,杨若晴主动挽起孙氏的手,母女两个重新回了堂屋。
    堂屋里都是杨家的族里女眷,以及过来帮忙的男人们,长庚和大牛他们也都来了。
    妇人们扶着谭氏,在那劝着。
    杨若晴跟在孙氏身侧,站在人群中静静的看着。
    族里的一个年长些的妇人走了过来,给孙氏刘氏鲍素云还有曹八妹和杨若晴等人每人一套孝衣。
    这边刚刚把白色的孝衣穿上,那边,围在屋门口的人群传来一阵骚动,大家都在往后退。
    耳边,还听到他们在说:“出来了出来了”
    然后,人群开始往后面退,杨若晴自然也是跟着人群往边上退。章节内容结束……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第1418章 守灵() 
章节内容开始……屋门口让出了一条路,杨华忠杨华明杨华洲兄弟,以及杨永仙杨永进他们全都换上了白色的麻布孝衣。
    一起合伙抬着杨华安出来。
    杨华安换了一身青色的粗老布寿衣,先是头出来。
    托头的人,是长子杨永仙。
    其他人托着杨华安的其他部位,众人步伐急促的出了屋子。
    后面,老杨头在那哭得捶胸顿足。
    “我的儿啊,老大,华安,我的好儿啊”
    老汉的声音哭得沙哑了,要来追,被小老杨头几个牢牢拽住。
    堂屋里,众人纷纷让开,让杨华忠他们抬着杨华安出了屋门口。
    一个本家男人在前面开路,手里拿着一只公鸡。
    公鸡的脖子被割开了,边走边撒鸡血。
    后面,杨永进撑开一张黑伞,罩在杨华安的脸上方。
    男人们抬着杨华安出了老杨家的正门,堂屋里,孙氏她们赶紧跟了上去。
    身后,谭氏眼睛看不见,但是老太太也晓得这是杨华安要离开家门了。
    这一离开,就再也回不来。
    “老大,老大啊,你莫走啊我的儿”
    谭氏嚎了一嗓子,整个人身体直直往后,晕死过去。
    留下一部分妇人把谭氏送去后院床上,其他人则都跟去了祠堂。
    杨若晴走在人群中,看着脚下着歪歪扭扭的鸡血,心情愈发的沉重。
    路两边村民们家的门窗上,都挂着筛子。
    大家都觉得筛子能辟邪。
    就这样一路到了祠堂。
    长坪村因为是杂姓,从前是没有祠堂的。
    自打去年瘟疫死了好几个人后,里正他们一合计,打算在村子最西面盖一座祠堂。
    家家户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祠堂是公中的地儿,谁家有老父老母办白事,都送来祠堂。
    这样就省得把死人放在家里做法事了。
    所以这会子,杨若晴随着大部队来了祠堂。
    从祠堂的侧门进去,里面那口崭新的棺材早已停放在那里。
    棺材敞开着,棺材盖靠在一旁的祠堂墙壁上。
    几个年长的男人把杨华安放进了棺材。
    “都过来看最后一眼吧!”那人喊了声,他是村里专门帮人做白事的,有经验。
    于是,老杨家的人都围到了棺材边,纷纷看了杨华安最后一眼。
    杨若晴也看了。
    大伯躺在里面,脸色蜡黄,僵硬。
    眼睛不是完完全全闭上的,好像还留着一条缝隙。
    十指交叉着搁在他自己的胸口上,一身青色的粗老布衣裳,再配上他头上戴着的那只青色瓜皮帽子。
    整个人看起来,有几分阴森,可怕。
    杨若晴赶紧退到了一旁,这种感觉很不好。
    接下来,就要开始封棺了。
    封棺的时候,是不能哭的,说是哭,会把声音给关进去,以后就哑巴了。
    封棺的那人又喊了一嗓子,报了好几个时辰。
    “我报到这几个时辰的人,转过身去,莫看!”他道。
    于是,杨华梅等几个背过身去。
    许是这几个时辰出生的人,跟这入殓的时辰相冲,所以得回避,杨若晴在心里暗暗想着。
    接着,那边便开始封棺了,把粗粗长长的钉子,顶进去。
    又往棺材的四角,点上桐油灯。
    棺材前面,拉起了白色的帷幕,帷幕前面摆着一张大案桌。
    案桌上,摆着一只扒光了毛的生鸡,一碗白米饭,一碗肥肉。
    白米饭上照例插着一柱香,香烧完的香灰落在那白米饭上。
    这边,封棺完毕,众人全都围拢到棺材边,放声大哭。
    看着众人哭得你死我活,说实话,杨若晴是真心挤不出什么眼泪来。
    毕竟,站在公正的立场,杨华安这个人的一生,于老杨家,都是和稀泥,扯后腿。
    甚至,还做了不少下作的事,让晚辈们一度都很反感他。
    跟大伯,她这个侄女几乎是谈不上啥感情可言的。
    可是,如今人都死了,逝者为尊。
    一切的过错,也都烟消云散吧。
    杨若晴沉默的站在一旁,垂下双眸。
    大伯,一路走好,来世,好好做人,活得光明磊落!
    再多的伤心,也有疲倦的时候。
    好一阵,杨华忠兄弟开始合计今夜守灵的事儿。
    杨永仙道:“我是长子,我今夜是必定要留在祠堂守灵的。”
    杨永进也道:“还有我,几位叔叔婶婶,你们今夜都回去歇息吧。”
    杨华忠摇头:“说什么傻话?是你们的爹,也是我们的大哥啊!”
    “今夜守灵,我留下来,放炮仗,烧香纸啥的,你们两个年轻不懂,我来!”汉子道。
    杨永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