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待掘,这些可都是未来古逸起家的资金来源。
第085章《三宝书》()
古逸之所以会在'水洼屯'定制了几十个大三角似的木斗,就是为了把泥沙之中的细腻砂金给淘出来。(请搜索,更好更新更快!)
这种三角形的木斗又叫“金斗”或者“摇金盘”,是古逸他那个世界淘金工人常用的工具,虽然只是在某纪录片中走马观花的看到过,却不妨碍古逸将其仿制出来,毕竟那玩意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仅仅只是几块木板拼接而成。
有了这玩意,古逸他们就不用像上次一样,端着沉重的铜皿在水里把自己晃的累死了,只需要双手扶着金斗,让其漂在水面上轻轻摇动,就可以轻易的将较轻的泥沙,通过不断摇动灌进的水流冲刷滤去,而将沉重的砂金淘洗出来。
古逸只是给其他人演示了一番之后,就把这活儿交给了那些矿隶,于是乎刚当完建筑工的矿隶们摇身一变,又转职成了淘金工,慢慢摇去吧!
至于那些顺便被淘出来的石英砂,古逸暂时用不上,只能暂且找了块空地堆在那里暴晒,这世界所谓的“龙髓玉”,指的是那些大块的石英石,最小也不能小于拇指大小,不然根本就毫无价值。
就算大块的石英石被捞出来,古逸也暂时没工夫去处理它,因为其中还混杂着大量的云母块,到没听说过这世界的人也喜欢云母的,虽然石英石和云母石看上去几乎没有区别。
真正耗费古逸精力的,则是需要他亲自动手的酿酒程序,毕竟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古逸少不得进行大量的实验才能掌握准确的材料配比。
好在前些日子做的酒麯都已经可以用了,虽然因为装坛大小不同、酵的温度不同,有一些没做好霉坏掉了,可古逸总共做了一千公斤麯胚,即便坏掉了一部分,又经过了干燥,剩下来的酒麯也能有好几百公斤。
古逸将酵中因为装坛大小、酵温度的因素,产生了略微区别的酒麯分门别类的归类好,准备同时酿制,尝试那种口感最好。
而且由于古逸这一次做的是甜酒曲,所以暂时只能酿制黄酒来进行试验,将淘金的工作交给了矿隶们,在他捣腾酒麯的时候,又指挥着部分木匠手艺够好的矿隶,按照他的要求建造水力磨坊。
建造水力磨坊的难度倒不大,毕竟这种木制品的技术含量不高,只要亲眼看过实物,基本上就能画出大致的结构图来。
而且古逸在还没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很喜欢宅在家中看网络上布的那些“种田文”,那些跟他有相同遭遇的“前辈们”几乎把这些可以当做“金手指”来使用的东西,研究和剖析的十分简单透彻了。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甚至有无聊人士专门将种田文之中主角们所使用过的各种金手指,整理出了一篇名为《金手指使用指南》的东西,其中详细的叙述了各种金手指的制造和使用方法,与《世界末日生存指南》、《贝爷野外求生宝典》并称为《三宝书》。
当时只是觉得有趣,抱着好玩的心态去详细研究了一下《三宝书》的古逸,不得不感谢那些“前辈”们,如果不是他们,生活在现代化都市里,连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的宅男们,那里会知道这些古老又原始的器械结构和原理啊?
可当古逸自己也活生生的乱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之后,突然现,万千“前辈”已经为他做好了榜样,而那些辛勤收集资料,编缀《三宝书》的无聊人士们,也为他打好了坚实的基础,铺平了成为一个“大明家”的道路,这也是古逸目前身陷困境,却依然保留了一份“底气”的原因。
虽然工具原始粗陋,但这些手艺精湛的矿隶们,依然很快的按照古逸的指点,全靠木楔契合,没用一根钉子就做好了第一架小摩天轮般的水力磨坊。
这高达五米的水轮,被地下河出水口处强劲的水流带动着,出吱吱嘎嘎的声响旋转着,通过一根粗壮的中轴连接杠杆和齿轮使石磨转动起来,而连接在石磨另一端的木杵则像小鸡啄米一般,一下一下的捣在石臼里,出“咣当咣当”的声音。
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器具的众人惊呼连连,那水轮竟然不需人力就可让石磨、木杵自己转动、捣腾起来,可惜的是,没等水轮旋转多长时间,连接轴的部位就开始冒烟,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出可怕的“咔嚓”声,轰然断裂倒塌了下来。
传动轴的强度不够,这可让古逸差点把头皮都给挠破了,以前看“前辈”们“明创造”,好像简单的跟打嗝放屁一样,几句话就能把农业时代展成工业时代,等真正自己动手,却现根本就没那么容易。
最后无奈之下,古逸只能让葛樵这小子冒死去求老矮子帮忙打制一些金属部件,想来打着为了加工酿酒原料幌子,想喝酒的老矮子应该不会拒绝。
葛樵拿着古逸画在皮纸上的部件构造图,战战兢兢的去了一趟火洞,好在倒是成功的让老矮子答应帮忙了,小半天工夫就打制出了一批关键部件来,终于再度把水轮给立了起来。
经过数个小时的旋转没有出现故障,古逸这才松了一口气,宣布水力磨坊建造成功!
兴奋的矿隶们甚至无需古逸吩咐,就主动的去取来了黍米倒进石臼之中,兴致勃勃的看着驴头似的木杵,把石臼里的黍米谷物舂去麸皮,不时出“气力真大啊!”、“捣的又快又好!”的惊呼赞叹声。
有了第一座,自然后面的就不难了,稍微进行了力道、角度等细节上的调整后,人多势众的矿隶们,很快的架起了第二座、第三座,乃至第十座水轮,同时在陷空河上旋转了起来。
可有了水力磨坊后,也产生了让人苦恼的问题,那就是对这些土豹子的吸引力太大了,都忍不住这个来摸一把,那个来掏一下,想要弄明白这被水冲的徐徐转动的大木盘是怎么让石磨、木杵动起来的,一个个不干活,却兴致勃勃的纷纷搬来黍米,排着队等着亲手舂一下过过瘾。
第086章珍贵的盐()
古逸忍无可忍的咆哮着,把跟排着队等着坐摩天轮的小朋友一样的矿隶们轰走,只留下了销葢带着一个手下负责磨坊,又不需要他们出力,只需将未脱皮的黍米倒进去,然后把舂好的扫出来就可以了,两个人足够照看十座石臼驴头杵了。(请搜索,更新最快的网站!)
可不等多大一会,销葢就一脸慌张的跑来找古逸,那水力磨坊舂米的度太快了,十座石臼同时启用,不多大会就舂出了一大堆黍米来,古逸只好下令暂时停工,这是典型的生产力过了需求量的体现。
而且,舂出来的黍米因为还混合着黍麸,所以不能直接使用,还得经过扬风去麸的工序才能派上用场,可如何给堆积如山的黍米分离黍麸又成了一个问题。
如果在外界,利用米重麸轻的原理,借风力扬去黍米中夹杂的黍麸,虽然效率慢了点,可好歹算是有办法,但在这深井般的陷空谷中,连一丝风都没有,那还扬个屁啊?总不能用嘴慢慢吹吧?
无奈之下,古逸不得不又明出一件木制的“手摇式去麸鼓”来,这玩意古早的时候在乡下很常见,一个八角的纺车型木鼓上开有几个窗口,通过摇动木柄来转动木鼓,使灌进内部的黍米和黍麸滚动,只要控制好摇,就能轻易的利用离心力将米和麸分离开来。
“手摇式去麸鼓”的诞生,自然又让矿隶们一阵惊奇,看向古逸的眼神都带上了三分崇敬之色,对他指派的活计也分外卖力,显然把他当成“鲁班”一级的大师。
古逸对这些随手“明”的小物件倒是不在意,只要能达到要求就行,却没想过他随手做出来的这些东西,很有可能对这个世界造成的影响…
酿酒试验和酒麯培制是同步进行的,毕竟他现在手中的只是甜酒麯,想要酿出好酒光靠这玩意可不行,而酒麯品质,则是慢慢积累起来的,经过成百上千代的淘汰和精选,才能挑选出最好的酒麯作为“种麯”传递下去,以保证每一次酿酒所产出的品质一致。
这个过程用古逸从老家小酒坊古老爹那里,所继承来的“专业术语”来说,就叫“养麯”,其道理无非是培养酒麯之中的菌种,古逸现在可不像是在原本的那个世界一样,随手花个几毛钱就能买到做好的酒麯,一切都得从头开始慢慢培养。
所以,这就导致古逸与其说是在酿酒,不如说是在做实验,从'水洼屯'里买回来的大大小小陶坛瓦罐全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