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抚了混江龙和刘家昌二人的再三感谢,大家说起订做的两艘大船的数据。
车晨要求七丈长,三丈宽,也就是二十一米长九米宽左右,比十八米多长的海神号还要大了一圈,而且船身更加宽大,采用盖伦船的U型底,这是考虑以后的移民还有装货。
越宽的船身稳定性约好,越窄的船身速度越快,穿越者们定制的这两艘大船是在速度和稳定性之间寻找平衡,想必完成之后就算比海神号宽了不少,但速度也要比本世界福船之类的船快上不少。
毕竟船体的设计看起来都差不多少,但是长宽比差上一尺,或是形状微微不同,数据就完全不一样了。
其实一开始车晨他们有考虑过飞剪船的,毕竟那可是十九世纪以前最快的木质帆船。
可以说飞剪船是风帆船舰发展的巅峰,其速度非常的快,各种设计非常符合仿生学特点,就如同一只海中剑鱼,除了保证必须的稳定性外,所有的一切设计,都是为了提高其航行速度。
只是飞剪船的出现的太晚了,那时候已经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之后就出现了蒸汽机作为动力的铁甲战舰,风帆战舰就迅速被淘汰了。
最后飞剪船被穿越者淘汰的最大原因还是它的不稳定性,飞剪船的出现是基于走私商人需要更快速度的运输货物的要求,缩短航运时间,摆脱官方缉私船的追捕,而走私商人运输的往往都是价值高而体积小、重量轻的货物,这就导致了飞剪船一味的追求速度,失去了稳定性,历史上飞剪船一出现就有多次倾覆的例子,而造船史上也从未出现过以飞剪船体为基本船型的战列舰。
作为战舰,飞剪船不能安装大量的火炮,作为货船,飞剪船不能承载太多货物,穿越者们有海神号这艘大明世界最高速的机帆船,飞剪船再快也比不上它的一半,所以就全票赞成把飞剪船淘汰。
实际上海神号这样的现代仿古船是采用了一定的类似飞剪船形体设计的,虽然比例更靠近盖伦船,但是也要比真正的盖伦船更修长,而让刘家昌仿制的两艘大船虽然为了追求稳定性加宽加大一些,但也保存了一些现代船的特征,速度上自然要比这时候的帆船也要快上不少,而稳定性也不缺。以后改装成武装商船,用来作为领地的移民置货之用足够了。
因为治病之恩,刘家昌感激万分,决定免费为穿越者们造这两艘船,至于那两艘仿制的小型桨帆船是现成的,可以直接命人开走。
车晨等人自然不会占这点便宜,治病之举不过是爱惜刘家昌这样的古代科技人才。
所以车晨强行留下定金,在刘家昌相送下从昌隆船场离开。
只是拿到两艘小型桨帆船之后,穿越者才发现问题。
这两艘桨帆船虽然是小型的,但也有十六七米长,只比海神号短了一点点,下层划桨舱可以并排容纳四十位桨手,穿越者们根本没有带来那么多人手。
好在桨帆船也可以纯依靠风帆行驶,从混江龙手下分了十几个人下去,才把两艘船开了回去。
回到大陈岛,穿越者不得不再次雇佣混江龙和罗家的船队,两天之后,一行七条大船,八条小船组成了混合船队,一同往南边福省沿海驶去。
……
因为船多而杂,速度不一,这一次船队航行了五天时间,才到了福州外海。这还是有海神号引航,和车晨他们的法术辅助的关系。只是低级法术对体型巨大的船只速度提升有限,不过这样也比正常大明的船队速度快了至少一半。
明代,市舶司从泉州移置福州,福州港从此作为朝廷与东南亚国家互市的港口,对外交通与海运贸易更加繁盛。
船队从北边的福清湾进入闽江入海口的福州港,过了一段水路,到了马尾港下船。
此地距离福州城还有一段水路,此时还不是清末马尾船厂建立时期,马尾本地只是来往福州城和福州港之间的一个中转码头,但是因为是个地势险要的天然良港,来往的走私商人多数选择在这里驳船,来往船只众多,就连西洋帆船也能看到两艘,因此也是比较繁华的一个港口。
船队不好进入府城码头,对这里熟悉的混江龙就提议在此下船。
三百七十八 招揽()
马尾港为福州门户之一,古代从海上进攻福州均由此溯江而上直抵城下,历来为兵家防守要地。
从这里到福州城也没有多少路,所以穿越者们从善如流,一行人下船骑马,不到一个时辰就赶赴府城。
到了福州府城,按照留下的信息见了面,穿越者们才发现,郑一平不亏是当年的金牌清客,前任盐城县的得力幕客,交际起来很有一手。
如果说之前车晨等结交张煌言和福州知府走的是上层路线,那么郑一平走的就是中下层路线。
到了福州他首先跟福州府衙县衙的师爷小吏打好了关系,半个月下来三班六房里的主要人物基本上混了个面熟。然后才去递上帖子捧着礼物拜访那位福州府尊。
有着天象军的帖子和轻车都尉府的牌子,再加上正九品都尉府令史的实授官职,这身份与小吏衙役相交都是抬举对方了,即使是巡检和主簿也是平等相交。甚至这两个县衙佐官都还羡慕郑一平呢!
因为郑一平充任的是世袭贵爵封地之令史,相当于一个小朝廷之中文官第一人的地位,虽然跟巡检、教谕都是正九品平级,但权力上可是天差地别,说是一个领地的宰相也不为过。
更难得的只需向主君爵爷负责,没有县衙府衙这边那么多头头脑脑指手画脚。
有时候底层人物摆平了,做事效果甚至要比买通了大老爷更佳。
在福州知府吩咐下去,各方官吏全都配合的情况下,那些县令县丞老爷们在拿到一份厚礼之后也都默认了,反正人家要的只是流民,在他们管辖范围内流民少了也是一种政绩,大家分功也是聊胜于无。
这也不是第一次有世袭贵爵找关系来招揽流民了,大多都是没有根基的新封贵爵。
不过像穿越者这样规模的还是第一次,因为底层贵爵就算有机会招揽,也根本养不起这么多人。
有着底下的官吏出面,效果要比大老爷出面更佳,百姓畏惧官府,最怕的反而是那些常跟他们打交道的小吏和衙役,很快郑一平就收拢了上百户流民。
这些人被他安置在城外东郊集镇林浦,这是一个方圆十里内乡民商户自主形成的集镇,因为在闽江分支台江和马江之间,上游就是府城,下游就是马尾港,所以这些年来发展的很是繁盛,以这样一个大集镇的物资,供应这五百多个流民的每日消耗还是很容易的。
林浦的商户百姓也都欢迎郑一平他们驻扎在集镇外,因为大家都因此赚了一些钱。每驻扎一天,赚的就越多。
五百人所需的伙食每日消耗可不小,为了安抚新移民,郑一平还名人隔三日杀两头猪两只羊给大家改善伙食,虽然对于五百多人来说肉不多,但是老人孩子也能分一块肉两碗汤,对于一辈子见不到几次荤腥的贫民来说,那也是极好的美味了。
“主公,这一百多户五百多流民是第一批移民,仍旧以北地难民为主,福建山路崎岖,与外界交通不便,这些流民实际皆是乘船飘至福建一带的。”
郑一平一说,心思转的最快的高朗和郑铭就知道他话里的意思了。
因为能够付得起走私船的船资,从北地乘船到福建这么远,在北边金国那边也算是小有身家的,不似上一批大多数都是农夫佃户家庭,眼前这些人往往因为有些家底,更受突碌人和其走狗的压迫,不少同阶层的小地主都被突虏贵族跑马圈地,不但土地没有了,全家老少也都成了人家的奴隶,所以这些见到人间惨状的小地主小手艺人等等便在有心人的帮助下联系上了走私的黑船,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上了船南逃。
他们还是幸运的,因为距离沿海不远,内陆一些汉人们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很快就被突碌人骑着马套上绳子如同牛羊一般抓捕回去。
小资产阶级和小市民是最难搞的一类人了,他们比工人阶层和农民阶层都更油滑,只看法兰西每次革命,冲在前头的都是这些市民,就知道这些人的难搞。
所以这两位穿越小队的智囊简单交流了一下,就定下了之后的手段。
车晨并没有注意郑一平话里的意思,或者觉察了但懒得去想。
他亲切的夸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