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过光明圣火咒进行观想存思修炼,车晨虽然没有修炼出任何神通法力,但是入门之初,就让他有了一些异于常人的特异能力,比如记忆力明显有所增强,五感敏锐以及模模糊糊的第六感等等。
如今发现了可以做到开天眼,更有鉴定古董和疑似发现“法器”这一妙用。
简直堪称人形x光机啊!
这不由让车晨难得在心里感叹:
“要是早十年得到这篇法门,老子早就发达啦!豪车别墅什么都买买买,那些学霸学神毕业了还不是都要给我打工,什么华大京大,便是哈佛耶鲁那样的外国名校毕业生也要被老子踩到脚下!哈哈!”
可惜已经毕业几年了,也没了再入校园的激情,不然凭借他现在灵活的思维和良好的记忆力,考个博士什么的不在话下!当然最主要的是咸鱼思想占了上风,想到被考试支配的恐惧,车晨就感觉上学什么的最麻烦了。
想了这么多,以车晨的思维运转速度,其实也就是喝口水的功夫,放下金属鼎后,没有去看听到自己初步鉴定之后脸上露出喜色的张强,车晨接着拿过另外的东西仔细观查。
雕花银盒看起来应该有些年头了,估计也是清末民初手工打造的物件。
打开银盒里面是半盒深赤红色的粉末状膏体,看样子有些像朱砂印泥,轻轻放在鼻端一闻,感觉到一股淡淡而悠远的清香,味道十分特别。
方才隔着银盒没有发觉,打开之后却感觉到一股炽热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熔岩火炉一般,车晨心里一惊,手上赶紧合上盖子。
“沃德天!灵气,这是灵气……”
这一次他可是真真切切的感觉到了灵气,那混杂在火热气息当中仿佛让人三九天喝了一碗热汤的舒服感觉,让车晨忍不住一个激灵。从小到大,他从来没有感觉过如此“强大”的灵气。
现代社会灵气几乎枯竭,仅有一些远离人烟的深山老林里偶尔能够发现一些零星的灵气踪影,其微弱到了即使是有修为在身的修炼者,也难以短时间内察觉的地步,因此也就显得灵气越发的珍贵了。
往往一处新发现的灵气之地或者具有灵气的物品,都会第一时间被各方势力所占据。
要知道像车晨这样类似散修的平民修真爱好者虽然也有不少,但是在修士群体中人数虽然最多,却绝对不是占据主流的。
修真这玩意儿从来就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玩儿的起的,一看修士联盟论坛里那些高谈阔论的道友们,几乎个个都是有钱人,可以说是土豪多如狗,二代三代满地走。
即使车晨这样被归类于散修的,实际上也是家学渊源,没有爷爷的教导传承,想要走上这条路不是很难,而是特别难,要是想走到车晨今天这样的程度更是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即使是普通内家功夫,在修行圈子里能有所成,并且真正称得上屌丝的不说没有,那也是国宝一样的珍惜动物,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车晨手上这一盒带有灵气的朱砂价值几何。
朱砂本来是没有味道的,但是有一些上好的朱砂制成的物品却有特殊的清香,家学渊源的车晨作为太阴派当代掌门,对于朱砂这种道士最常用的东西之一自然有一定了解,心里已经有了判断,这一盒朱砂肯定不是一般凡品。
如果被论坛里那些土豪知道了,恐怕至少要出价百万来争抢。当然车晨虽然缺钱,可却不会轻易放弃这种宝物,出售的念头也就一闪而逝,随后就被惊喜压过。
“看来这些东西的原主人身份非比寻常啊!不然不可能出现这么多我没有见过的气息奇特的器物。”
毕竟几百年的老朱砂还是很少见的,而且据说这种配方另类的朱砂都有一些特殊的用途。
不过具体还需要仔细检验一下,不用找什么专家鉴定,只需沾一点用太阴派的方法就能验证,这方面车晨比那些半途上路的爱好者有很大优势。
他强压心中惊喜,合上朱砂盒子后,车晨没有取出那只带有微弱气息、颜色淡红,纯粹是古玩的白铜镇纸,而是拿起了一旁的手抄本,小心翼翼的翻开第一页。
这三本书上带有一股厚重的古物气息,光晕虽然不大,但是比较浓郁,淡红之色比那清中期的瓷碗还要深一些。
与之前的瓷器和文玩不同,车晨觉得这三本书的气息用“文气”两个字形容更为恰当,因为隐约间,他仿佛能从其中看到一个长发纶巾的青袍古人坐在明清旧居里奋笔疾书一般。这并非是幻觉,以他现在意识世界被光明圣焰保护的状态,不说万魔不侵,基本上普通幻术都不能影响他的感官。
“这可能就是书写者耗费心血,附加在作品中的意念吧!”车晨心中暗道。
这三本都是作者手书的原本,不但是古本,更是稀有的善本。所谓善本是指精刻、精印、精抄、精校的难得的古书,珍贵的手稿、孤本或者罕见的文献等书卷。
上面的字号分别写着朴素散人与悟元子,听起来是明显属于道门中人。
车晨觉得这个名字有些印象,一时想不起来在那里听过,于是打开手机上网搜索了一下。
原来这东西竟然是一位清代名人亲笔手书的手稿。
…………………………
第一卷完,明天开始新一卷。求个收藏。
三十三 东西到手()
对于张强带来的东西,除了一件散发着不同古董光晕的疑似传说中的法器和带着浓烈灵气的朱砂之外,这几本手书古书原本应该是他最感兴趣的,因为这位清代名人乃是一个道士,所著的真本也是丹道医术方面,与道家修炼有着关联的。
不过车晨没有表现出急切的样子,而是简单扫过其它东西之后,就拿起手机翻看百科内容。
输入朴素散人四个字,跳出来相关内容,这三本古书的作者都是同一人,是一位清代名人,名为刘一明。
见到这个名字,车晨这才想起小时候曾经在太阴派的藏书里某一本曾曾祖父随笔上看过这位悟元子、朴素散人的字号。那位老祖宗提到悟元子,称其为全真派当代最出色的一位,可惜末法之年不成阴神,百年之后难免白骨一堆。
当然也就是提过一嘴,毕竟太阴派最辉煌的时候是十九世纪初,而十八世纪末出生的刘一明当时已经是成名人物了,前人提到他并不奇怪,不过太阴派属于符箓派支脉,那位刘一明则是全真派道士,除非特别情况,一般不会深交,并去主动收集对方著作。
其人生平正如刚打开的百科页面上面记载的:
“刘一明,号悟元子,别号素朴散人,生于清雍正十二年(西元1734年),卒于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即1821年,山西平阳曲沃县人。清代著名道士,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一代宗师,也是继王常月后的乾隆嘉庆年间全真龙门派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通过网络百科车晨很快大致的了解到对方的生平,能够在抑道崇佛的清朝成为有名的道家高人,自然不是那么简单的人物。
这刘一明不但为清代内丹学一大家,在醉心于丹道的同时,犹忘情于医道,撰有《沙胀眼科》《经验杂方》、《经验奇方》、《杂疫症治》等医书行世。算是著作流传后世比较多的一个名人了。
其内丹学具有浓厚的三教合一思想。主张“丹道即易道,圣道即仙道”,而且强调绝情舍爱,忍辱守垢。奉行的是典型的全真教宗旨。
而在修炼方面,他对内丹学的阐发颇为全面,主张性命双修,“若欲成道,非性命双修不可”,先命后性,循序渐进。在《修真辨难》中,他把分丹法为上、中、下三等,分药物为内外,谓内药生于自身,为元性,外药乃虚空中真一之气,为元命。并采理学之说,谓性分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
车晨结合自己记忆中的情况以及在网上的查找,了解了一下这个清代著名道士的信息之后,就将注意力集中在手中的手稿当中。
受其父也就是车晨的曾祖父影响,车晨与爷爷都喜欢收集道家经典和神仙志怪小说这一类古典文学作品,现在家里还留有上世纪从废品站淘回来的旧版书籍。加上车晨平时也爱摆弄些古董字画什么的。原本凭借自小所学,车晨对于古玩器物的鉴定就有着一定程度的能力,这些年修炼养生功一直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在古籍方面算是半个学霸,因此手稿上的知识基本上难不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