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此袁哲和钱昇没少掉头发,但每一个选项,风险都比较大。
比如,他们可以大量购买11区漫画的电子版权,但是,这也需要一大笔钱。更何况,11区对收费模式也要有话语权,届时到底是包月,还是其他模式,要由他们说了算。
多漫网的管理层很难接受这种条件。
此外,还有一点是他们不想面对的,如果大量引进11区漫画,势必对国内漫画家造成更大的竞争压力,这对国内漫画来说,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他们为了“金画笔”奖,下了重金,总要收回本钱。
袁哲从“漫画家协会”回来,刚进办公室,钱昇便拿着一份材料,将他叫进了吸烟室。
“怎么了?”袁哲不解道。
“我今天得到了一个有趣的消息……”钱昇笑着说道。
“什么消息?”袁哲询问道。
“你知道沈正老师的责编是谁吗?”
“颜菲。”袁哲没好气道。
当初,是他把颜菲带进《MangaFly》,他当然对她很清楚。再者,最近因为反D版的事情,各家平台都有接触,彼此之间消息互通。
普通漫画家或许没人关注,但顶尖漫画家的风吹草动,很容易引起各大杂志社的关注。
“我说的是之前的……”
“王闻弘。”袁哲说道。
“你知道他现在在做什么?”
“听说离职了……之后干什么,我不怎么清楚。”袁哲摇头。
多漫网并不太看重编辑的作用,作者更多是根据读者的反馈,进行剧情上的调整。所以,他也就不太关注王闻弘的去向。
“他进入了沈正老师的工作室。”钱昇点破道。
“咦?”袁哲一愣,不解道,“不对……沈老师要王闻弘做什么?王闻弘又不会画漫画?”
漫画家招聘自己的责编……这种事情,还真的不太常见。
“不清楚,但《icFuture》现在的举动,有些蹊跷。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很明显在硬捧《摇滚之王》。”
“不是因为《钢炼》休刊吗?”袁哲解释道。
“不一样。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摇滚之王》的整体素质,和《钢炼》不在一个层次,而且,《钢炼》休刊两个月,说起来不短,但现在已经进入7月,《钢炼》复刊是转眼间的事。为什么他们还要费这么大的力气,去捧《摇滚之王》?这时候王闻弘与沈正联手,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意思?”
袁哲眼睛瞬间明亮。
“矛盾!”
如果他们真的出现分歧,多漫网是否有机会呢?
“应该是这样。但《icFuture》明知道沈老师是他们最重要的漫画家,却依然有换台柱的想法,说明沈老师提出的条件,让他们很难接受。甚至,其他杂志社也不一定能够承受。”
“这倒也是。”袁哲点头,内心冷静下来,“漫画家太刺头,很多平台都会对其有防备,沈正还是太高看了自己,再怎么说,他也只是一个漫画家而已,没有合适的平台,很难让大众了解他的作品。”
“我起初也是这种想法,觉得平台的作用更大,但是……”钱昇将手里的材料递给了袁哲,“你看一下这份材料……”
袁哲接过材料,大致看了一眼,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住了,“《钢炼》在米国的排名这么高?”
“亚洲正在连载的漫画中……不对,是正在放映的动画中,《钢炼》排名第一。当然,从评分以及长篇,再结合《钢炼》最新的剧情来判断,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钢炼》的分数还会上涨。后面还有米国动画几家网站的评分,虽说参与评论的人数不多,但《钢炼》的名次都在前五……《icFuture》没有在米国出版,动画应该也没有授权,但却有目前的成绩,你现在没察觉到什么吗?”钱昇反问道。
袁哲眉头皱起,他怎么可能听不出来,钱昇话中的意思?
《钢炼》在米国大火,已经说明了一个问题,平台很重要,但要说一部漫画必须完全依靠平台才能大火,恐怕没人相信,否则,为什么华夏其他漫画,不能在米国得到读者的支持?
“你说,我们有没有可能与沈正老师再接触一次。”
“可以接触,但很难得到实质利益。不管怎么说,沈老师和《icFuture》之间,还有合同在身。”钱昇提醒道。
“那也要尝试一下,就算短期内没有收获,但《钢炼》总不能不完结吧?”袁哲问道,“其实,先不用与沈老师谈,我们可以从王闻弘的口中,探一下口风。”
“我想提醒一下,如果连《icFuture》都不能接受沈老师的条件,我们应该也很难接受。”
“条件是谈出来的。”袁哲站起身,“你帮我联系一下王闻弘,我最近要见他。”
如果手里握着沈昕与王云泽两张王牌,就是面对《icFuture》,多漫网也能占据绝对优势。
目前来说,每一个平台的处境都不会太好,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乱”,但是,危机与机会并存,一个神来之笔,很可能会让平台翻身,因此,但凡有机会,他们都要尝试一下。
钱昇点头,内心却不看好这次接触,他当然也很想把沈昕挖过来,但也明白,在这场“争夺战”中,《icFuture》依然占据着优势。
第637章 态度与打算()
沈昕在手臂大致恢复后,也开始了正式绘制na和原稿,只是由于有胃要养,所以在工作时长上,有着严格的限定。
这一点,由郗慕晗亲自“把关”。
目前来说,沈昕的病情并不严重,还能“抢救”,但是,如果不注意,可能会伴随他一辈子。
就算沈昕不在意,郗慕晗也必须认真对待。
三名助手拿到沈昕画好的线稿后,也开始了对原稿的绘制。
《钢炼》的后续剧情,每一话几乎都在40页以上,他们需要一个时间去适应。
事实证明,3个人在一周内完成40页,并非不可能,只是时间真的太紧张,但在张子悦加入之后,三人的工作量减轻不少,绘画速度也明显加快。
但数位屏与真正的纸张相比,还是有很大区别,在直观的感受,就是笔落在纸张上的感觉,与压感笔落在显示屏上的感觉不一样,线条的力度不好把控,此外,由于两者的原理不同,在用压感笔作画时,也很难产生笔触。
对于常年用蘸水笔作画的张子悦来说,他确实需要一定时间适应,也即是说,在张子悦完全适应之后,工作室的效率,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效率还能再次提升。
柳若星相较之下,反而比张子悦更好一些。她对数位屏很熟悉,在绘画时,比张子悦流畅很多。
只是,这依然无法遮掩她基本功薄弱的缺点。
现在时间并不紧张,沈昕也就没让柳若星加入原稿的绘制,而是让其独自练习。
柳若星现在只有20岁,可塑性还很强,一旦养成不好的绘画习惯,再想改就来不及了。
有句话说得好,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把基础打好再说。
柳若星也明白沈昕的意思,每天都拿着蘸水笔作画,工作强度丝毫不比其他人弱。
她现在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留下来。
王闻弘推开办公室的门,空调的凉风吹来,让他精神不少。他擦了把额头的汗水,腋下夹着两本书,从忙碌的高航等人身边经过,登上二楼。
沈昕知道王闻弘上来,视线却没有离开显示屏,依然绘制线稿,直到王闻弘走到他身边,才抬头问道“怎么样?有收获吗?”
王闻弘拉来一把椅子,将书本放在桌面上。
“其实,你应该能猜到了,就是来挖人。”王闻弘抽出一张纸,擦了脸上的汗。
沈昕撇了一下嘴,“那边的人怎么说?”
“都知道你现在和《ic future》还有合同,他们能怎么说?”王闻弘耸了耸肩膀,“不过,他们倒是对接下来的合作很感兴趣。沈老师,你不会真想和这些杂志社签合同吧?”
前些日子,多漫网的钱昇找王闻弘喝了杯咖啡,没过两天,《anga fly》的总编也向他发出了邀请函,请他吃了顿饭,至于目的,当然是想从他嘴里打探一些消息。
“看条件。”
“如果同意我们所说的两个条件,你真的准备签?”
“签,为什么不签?”沈昕放下笔,靠着椅背,“但你应该也明白,我不可能同时画太多,最多一本月刊和一本周刊,否则,我也扛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