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彤拿了干粮过来,花云曦见她的眼圈有点黑,就知道她昨晚一直没睡,忍不住说道:“你还真的替我师兄守了大半夜?”
小彤一愣,随即扭捏道:“奴婢正好睡不着,就起来替换一下楚公子。”
“哦,原来是这样!”花云曦抿嘴一笑,也不拆穿她。
小彤见她笑得别有深意,脸更红了,赶紧把脸扭到一边去吃东西,不敢看她。
花云曦看一眼在跟水灵说话的楚亦尘,心里就有了一个想法。
看小彤的样子,应该是喜欢上楚亦尘了,若是能撮合他们两个,也是一件好事。
楚亦尘温柔体贴。又稳重踏实,小彤则率真随性,纯朴善良,两人绝对是良配,在一起一定会很幸福。
只是,楚亦尘以为她是花家二小姐,对她一片痴心,要他移情别恋却喜欢小彤,可能比较困难。
正思量着,水灵吃饱了叫大家动身,她赶紧把手里的最后两口面饼吞下,起身走了过去。
走出山谷。前面就是一片树林,又走了两个多时辰,前面出现一条山路,隐隐有车轮滚动的声音传来。
众人精神俱都一震,走了那么多天,终于有人烟了,这就意味着,这里离边关的昭城不远了。
很快,山路那头出现一辆破旧的板车,一名农夫打扮的老汉坐在板车上,吆喝着拉车的老马前进。
水灵忙示意楚亦尘上前去问路。
楚亦尘走过去拦下板车,很有礼貌地向老汉拱拱手道:“这位大叔。请问此路是否通向昭城?”
老汉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又看看站在一旁的花云曦,点头说道:“是啊!”
楚亦尘又问:“还要行多久才能赶到?”
老汉道:“脚程快的话也要一个时辰。我正好要去城里,你们若是不嫌我的车脏,就上来吧!”
楚亦尘大喜,道了谢就转身招呼花云曦她们上车。谁知却遭到水灵的反对,说是大家走路去,不劳烦老汉了。
老汉只觉得奇怪,还想邀请,却见水灵板起脸来,吓得他不敢出声。赶紧驾车离去。
花云曦只觉得莫名其妙,想不通水灵为何有车不愿坐,情愿走路那么辛苦。
楚亦尘问出她的心里话,水灵瞪他一眼,“出门在外,防人之心不可无,若是那人有什么歹意,在车上做手脚,岂不糟糕?”
沈妍雪觉得水灵太过胆小,忍不住问道:“师傅,我们这么多人,又人人会武?何必怕一个老头?”
水灵道:“哼,这荒郊野岭,这人突然冒出来就有问题,更何况还主动请我们坐车,一定不怀好意。”
花云曦有些好笑,她这师傅也太过谨慎了,那老汉怎么看也不像山贼强盗,又怎么会打他们那么多人的主意?除非是仇家,又知道他们的行踪,才可能乔装在此寻机下手。
这么想着,她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了,刚才那老汉说话的口音不像关外人,倒像是京都的口音。难道真是什么人乔装打扮的?
心里暗暗高兴,这么多日子过去了,她偷偷离开皇宫的消息肯定已经被快马传书传到了上官睿的耳朵里。他必定会想到她会过来边关阻止石头上战场,就很可能找人拦阻她。
若是那人看到她跟水灵他们在一起,一定会通知上官睿,那样上官睿就会想到水灵是过来对付他的。就会提高警惕,小心防范。
她的心里虽然恼恨上官睿,却并不想害他,也不想他被人害死。可是如今水灵一心想要他的命,还要她帮忙一起动手,她要去找石头。不能一走了之,就只能假意答应水灵,再见机行事。
京都皇宫。
花云曦离宫已经快一个月了,玉妃日日挂念她,愁得头发都快白了,若不是皇帝三天两头过来安慰她,她早就崩溃了。
这日皇帝又来看她,给她带来了花云曦的消息。
“如玉,江南那边来信,云曦回到泉州了。”
玉妃大喜,向皇帝伸出手,“真的?信呢?给臣妾看看!”
皇帝递给玉妃一封信。是泉州县衙派人送来的密函,上面写着花云曦已经回到集美镇的花家,安然无恙。
看完信,玉妃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这孩子,要回去看她养父母也不跟我这个当娘说。非要偷偷跑回去,真是让人着急。”
皇帝笑着帮她擦眼泪,“她定是怕你不舍得她走,才没跟你说,如今朕已经派人去尽快把她接回来,你就放宽心,别再为她发愁了。”
玉妃笑着扑进他的怀里,“多谢皇上。”
“谢什么,云曦也是朕的孩子,朕绝对不会让她有事。”皇帝搂紧玉妃,目光落在桌上的那封密函上,面色沉了下来。
这封信并不是泉州送来的密函。而是他让人伪造的,不过是为了骗玉妃罢了。
而泉州那边的确是送来了一封密函,上面写着,花守信一家几十口,全部在一个月前被人尽数杀死,无一人幸免。
当地官府通报,花守信一家是被山匪所害。因为他家是集美镇首富,家财万贯,就引起山匪注意,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潜入镇子,把他家洗劫一空,还丧尽天良,把一家老小全部杀了。
又陪玉妃说了一会儿话,皇帝要她好好休息,就走出玉琼宫,回到养心殿。
坐在案桌前,皇帝拿起一本奏折。却怎么也难以集中精神翻阅,只好把奏折丢下,要太监魏然陪他去御花园走走。
魏然没有要其他宫人跟着,而是独自一人跟着皇帝走出养心殿。
他知道,每到皇帝烦恼的时候,就不喜欢一大堆人跟着。只想安安静静走一走,才能舒缓心中的烦闷。
两人走了一段路,来到荷塘边。
早前被烧的水榭已经修复完好,皇帝走上石桥,在水榭边上停下脚步,看着荷塘里已经有些残败的荷花。长叹一声,对魏然说道:“魏然,你说若是云曦知道她的养父母一家全部遇难,会怎样?”
魏然道:“公主一定会很难过。”
皇帝又问:“若是她知道他们是怎么死的,又会如何?”
魏然一怔,看了看皇帝的脸色。犹豫了一下,道:“以公主的性情,一定会为他们报仇。”
“没错,这就是他想要的。”皇帝的脸上现出怒容,“朕实在不明白,他为何要这么做。”
魏然不敢再回应了,他的心开始狂跳,不敢确定皇帝嘴里的他是谁,可是又隐隐猜到了。
皇帝又道:“希望云曦不要被他蒙蔽,否则,她就永远也回不到朕的身边了。”
魏然的心跳得更加厉害,慌忙说道:“皇上,您且放宽心,三皇子应该已经到了边关,定能将公主救回来。”
“希望吧!”皇帝看着那满塘残荷,沉声道:“只要展鹏能完成此次朕交托的任务,就是可造之材,朕这江山,也就能放心交给他了。”
140章 邻国借兵()
接到靖国大军压境的消息时,西辽皇宫正在为太皇太后祝寿。
听闻靖国派出十万大军讨伐,理由是西辽公主耶律南馨和西辽二皇子耶律宏博行刺皇帝未遂,八十岁高龄的太皇太后心里一着急,一下子没缓过气来,就一命呜呼了。
喜事变成了丧事,太皇太后被气死,一双儿女也不知所终。皇帝耶律元辰气得暴跳如雷,当即召集大臣商议迎战之策。
右相主张以硬碰硬,启动全国二十万兵马全力抵抗,由最骁勇的大将军萧承宪领兵挂帅。
左相却反对,理由是靖国原本就有八万士兵镇守边关,加上这回又派来十万士兵,人马与西辽士兵相差无几,西辽未必能占到便宜。若是把全国士兵全部调往边关与靖国开战,还会造成皇城防守空虚,万一靖国再派兵过来从南面包抄打入皇城,后果不堪设想。他认为先派十万大军去迎战,再见机行事。
耶律元辰认为左相说得有理,可是若是只派十万大军前去,未必能够抵挡得住靖国大军的攻击。
正头疼时,太子耶律明杰上前献策,去向邻国陈国借兵,一起对抗靖国。
此话一出,众大臣纷纷赞同。陈国乃西南一小国,朝中有许多擅长蛊术的异人,在军中养了许多异兽。加上兵士们个个英勇奋战,若是能过来相助一同对抗靖国大军,定有希望取胜。
耶律元辰也认为此法可行,马上下旨派使者前去借兵。太子耶律明杰则主动请命亲自前往。
西辽长公主乃陈国皇帝段瑜衡最宠爱的皇妃,听闻母国有难,马上请求皇帝派兵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