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太监吓得连忙跪倒在地,“魏监大人,下的也不知这则传书是十万火急啊,当时只觉得好好的书信上,为何还印着一枚火字”
“你不知道,那李忠这个蠢货呢,莫非他也不知道吗!?”魏君怒道。
小太监期期艾艾的说道﹕“魏,魏监大人,李管事不是被您打的,打的都下不来床了嘛”
魏君闻言,顿时语塞。
“滚出去!”
“是是是,下的这就滚,这就滚!”
当魏君撩起长袍,飞奔至勤政殿时,发现帝乙已不在这里,又紧接着赶往寿王殿,也就是历代大商君主歇息的寝殿。
“大王,奴才有要事禀报!”门外,传来魏君急促的高呼声。
少许,门内传出一道淡漠的声音,“进来吧。”
大门是敞开的,显然帝乙也未休息,故而魏君待听到答复后,直接就冲了进去。
“大王,奴才这里有一卷十万火急的传书,请您过目。”魏君走到帝乙身旁,把怀里的传书双手奉上。
帝乙接过传书,摊开之后,没等浏览几行文字,在其刚沐浴后的湿润脸庞上,顿时浮现出一抹惊怒之色。
“西伯侯,孤要杀了你!!”一声怒不可遏的咆哮,直冲云霄,吓得殿内殿外所有人浑身一颤。
“大王息怒,切勿伤了身体啊。”面对这犹如天神之怒,魏君首当其冲被这声波中所蕴含的能量,震颤到了灵魂,一阵的头晕目眩,但却依旧咬牙坚挺,大声的劝告。
帝乙双眼发红,他愤怒的在殿内来回地踱步,手中还死死地攥紧那则传书。
随后,帝乙把手中的传书丢给魏君,气的直发抖指着他﹕“你自己看看,孤的这位好臣子,究竟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魏君连忙捡起地上的传书,快速地阅览后,脸上同时浮现出一抹惊怒,“这,这简直是大逆不道,其心可诛啊!”
几个月前,西伯侯姬昌的大儿子姬考,被帝乙赐婚,将于明年迎娶大商的长公主子娴。
当消息传到西岐时,姬考说什么也不愿意,任凭其母太姒怎么劝说都无用。
甚至当听到这个消息后,姬昌专门修书一封,言辞严厉而又不容置疑的让姬考不要胡闹,老老实实的接受这桩政治联姻,毕竟不论从哪点来看,这场婚姻都对西岐极大的有力,可以提升西周在西北区域的影响力。
见到此事几乎已板上钉钉,不论是母亲还是父亲,都不会支持自己,故而,姬考为了心中的那个人,第一次忤逆了父母的意志,选择了逃婚
他失踪了,一代西周大公子自此音讯全无!
姬昌并不是没有放弃寻找姬考,然而,一个月过去了,对他的行踪是毫无任何头绪。
故而,姬昌只能硬着头皮修书一封,就说姬考突然被一位老神仙带走,要去修道十数年,怕是无法完成与大商长公主的婚约了
帝乙不是傻子,自然不会相信姬昌的这种鬼话。
但是,一来,姬昌远在西岐,再怎么愤怒人家也听不见。二来,如果拿此事做文章,来惩戒西周的话,却苦于没有任何的证据证明姬昌再说假,因为姬考的确是失踪了,这则消息也早在西岐境内传开了,不久或许就能传遍全国。
而且在姬考失踪以后,姬昌也是态度诚恳又谦卑的亲自修书一封,向帝乙请罪,这样一来,出于各方面的因素,帝乙最多只能训斥他一番,往后几年内不得入京,但这对于堂堂的西周之主姬昌来说根本就无伤大雅。
“子娴出嫁,全朝歌的百姓都看在眼里,兴许这时,已经是天下皆知了!一旦此事泄漏出去”帝乙无力的坐在地上,四周尽是被打碎的陶瓷和青铜器,“我大商王室的颜面何存?孤的威严何在!?”
“大王,这纸终归是包不住火的,或许我们可以拖延一两日,但若想一直拖下去,怕是”说道这里,魏君叹息了一口气,他也是没有辙了。
少许的沉默,帝乙倏然抬头,眸光瞬息变得清冷,“赐婚圣旨已经发出,即日就要昭告天下,被天下知!故而,为今之计,就是立即追回一道道赐婚告示”
“可即使追回了赐婚告示,但长公主殿下远嫁西岐的消息却已经传开了呀。”魏君说道。
“那就改旨”帝乙霍然起身,声音冷漠道﹕“命子娴嫁与西伯侯姬昌!”
“嫁给西伯侯?”魏君脸色一变,下意识的说道﹕“可西伯侯已到中年,当长公主殿下的父呃”
帝乙冷眼看着魏君,说道﹕“西伯侯,人杰也!子娴能嫁给他,也算不辱没了其长公主的身份,再有,为了王室,为了大商,个人的婚姻,个人的荣辱又算得了什么?”
此时此刻,帝乙只是一个冷漠无情的君王,而非那个慈祥仁爱的父亲。
作为一代君主,且还是一代英主、明主,他首先的身份是这天下的王、大商王朝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其次才是好父亲,好丈夫。
“是,奴才这就去速办!”魏君听后,不再犹豫,立马转身正要去执行帝乙的旨意。
“回来!”帝乙突然叫住魏君。
魏君停下脚步,立马转身拱手作揖,“请大王吩咐。”
“拟旨,加封子娴为长公伯世袭罔替!”沉吟少许,帝乙眸光轻闪了一下,有些意味深长的说道。
“奴才遵旨。”魏君只是略微一怔,便赶忙应诺。
长公伯
长,意思是大商长公主的身份。
这公莫非代表着朝廷与国家?
至于这伯,就更好理解的,在四大爵位中位列第二等,仅次于侯级!
“大王这是要为公主殿下造势啊。”魏君暗想。
有句俗话说的好,叫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虽说子娴身份非比寻常,但她毕竟所嫁的地方是在西岐,而非朝歌,可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哪怕受了委屈,不公平的待遇,所能仰仗和依靠的只能是自己的丈夫,西伯侯姬昌。
若是嫁给姬考就不一样了,一来对方尚未娶亲,嫁过去直接就是毫无争议的大夫人;二来,他身上既无爵位又无官职,只是顶着一个西周大公子的名头,这一点倒是与子娴很像,可以说是平分秋色,不存在谁压谁一头。
然而姬昌毕竟已经娶妻,且这位妻子还是闻名古今的太姒,就算嫁过去,也得受太姒这个正妻的制约,而且与她斗,也几乎没半点胜利的可能性。
故而,这种时候,一个伯爵的爵位就至关重要了,哪怕太姒是正妻的身份,但终究只是一介白身,遇见子娴这个平妻长公伯,也得行大礼!
第54章 仁与人()
“终归是”当得知子娴改嫁西伯侯姬昌,并封其为长公伯的隐秘消息后,帝辛微微皱起眉头,发出一声迷茫般的轻喃,
上一世,子娴就遭遇了这样的命运,事态的发展和结果几乎与今世一般无二。
历史当真不可逆吗?
帝辛不信!他认为“人定终胜天”任凭天道再强,自己不也在它的眼皮子底下重活一世了吗?
“就是苦了子娴姐姐了。”帝辛心口有些堵得慌,子娴毕竟是从小就疼爱自己的姐姐,若他是王,不论如何都不会让子娴远嫁西岐。
可惜,当今大商王朝的主宰者乃是帝乙,不论是子娴亦或是自己、子启等天下人的命运和荣辱,全在帝乙一念之间。
君王一旦做出决断,其意志便不可忤逆,也无法收回,哪怕事后再后悔,也只能咬着牙的继续执行下去。
秋天已来临,树叶黄了,片片凋零落在地上,把整座禁宫映衬的恍若火红色的海洋。
而子启,也在这时抵京,结束了长达小半年的西南之行。
这次赈灾处理的很果断也很及时,当子启抵达西南的第一天,就立即赶赴灾情最严重的偏远乡村,去详细的了解情况,经过几番摸排和了解后,他便开始对症下药,伤病的送去医馆救治,其余灾民集中安顿在棚区里,一日两餐,至于那些借机闹事、作奸犯科者,一侓以谋逆论处,在人前砍下其头颅,挂在杆子上以震慑。
说实在的,大商已立国五百余年,对于灾情的处置方法,早已有无数个预案,只要赈灾使不是个傻子,没有妄为的话,这简直就是一桩白捡的功绩。
故而,子启当然不会满足一份赈灾的工作,他趁此期间,召集兵马,四处的奔波,不光把周围几个山林里的土匪、强人一扫而空,甚至还揪出了一批反商分子,经由重兵押运,先一步送递朝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