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小子,意思是郡主的安危还比不上一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地娃娃?”
王璟摇头,认真道:“我并不是此意。只是如果郡主只受一点点轻伤就能救下一条性命地话,璟会毫不犹豫去做。”
那仆从还想上前来理论,却时被惠安郡主止住了,她冷冷看了王璟一眼,转身便走。看也不看被踢到在地上地马,随手扯过一个随从的坐骑,翻身就骑了上去。扬鞭走了。
随从们也气势汹汹地瞪了王璟一眼,骑马追着郡主去了。
王璟抓了抓头,见刚刚那那孩子和他一对父母还没有走,想了想,指着躺在马路上的那一匹半死不活的马道:“想必郡主不会要了,你们可以将它拖去卖了换些银两,就当是压惊银子。”
说着还摇头嘀咕道:“郡主也太小气了。”
围观地群众正要散了去,王璟也打算离开,转头却是与一双眼睛对上了。王璟愣了愣,那双眼睛却是立即就被厚重地帘子给挡住了。抓了抓头,想了想,王璟摇了摇头,径自去了。
马车上的方静宜看着被放下来的车帘子,吁了一口气。
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她抬手摸了摸自己地头,果然,簪子已经歪了,头发也有些散乱,想起刚刚自己这模样,让一个陌生的男人看了去,她不由得一阵懊恼加脸红。
“小姐,刚刚那位公子好厉害。”马车又走了起来之后,春华才回过神来,她一边帮着方静宜整理头型,一边有些激动道。这种场面她只在戏里听到过,没想到今日出来竟然能目睹到。不由得小丫鬟眼中满是崇拜地色彩
“唔。”方静宜心不在焉地应声道,她还是在为自己的失态耿耿于怀。
春华见方静宜兴趣缺缺地样子,也不在意,转而扯着秋实地衣袖道:“诶,诶,你刚看到了没有?那位公子,一脚就将那匹大马踢倒了。你说他是什么人啊?武师?不对吖,郡主能叫出他地名字,看他衣裳和神态应该也是有地位的人,那是哪一位将军?”
年轻女人,一说起男人的话题,都时兴致勃勃。
“两脚。”一直没有出声地秋实却时认真道。
“什么?”春华一愣,从自己活跃的思绪中回过神来。
秋实比出来两个手指,一脸的认真:“我看得很清楚,是两脚,不是一脚。”
“……”
“死丫头!”春华气呼呼地伸手,盖在秋实的脸上,将她一推。
******
只是这惊马之事却还没有完。这事情不知怎么的就传到了礼亲王府了。
礼亲王妃听了之后却是起了心思。惠安县主自从死了未婚夫之后,就一直没有说亲事。
因为惠安对自己的亲事似乎很不在意,有时候她特意叫了她来说话,想要探一探她地口风,可是惠安却是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原本她一个后母,位置就有些感概,惠安如此,总是让她没有办法将对话进行下去。
可是她放着不管吧,更加不行。今年每一次进宫去,太后娘娘都要问她惠安郡主的事情。她每次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太后以为她这个后母对继女的事情不关心。天知道,她实在是爬了惠安县主地冷脸和冷眼。
惠安地性子好强,王妃想破了头也想不出来,可以找个什么人来配她。刚刚听了外头的事情,却是突然灵光一闪。
惠安郡主这样的,不就是应该找个能管的住她的相公么?管的住,首先就要不怕她,和打得赢啊!
礼亲王妃,觉得自己豁然开朗了。
“你刚刚说,那男子是谁来着?”礼亲王妃问一旁的管事道。
“回王妃,是刑部侍郎王栋王大人家的独子,名王璟。”那管事恭谨道。
礼亲王妃点了点头:“王大人家的儿子啊?王家不是一向诗礼传家的么?怎么会出了一个会武的孩子?”
管事想了想:“好像是说幼年的时候身体不好,便跟着武师随便练了练,为的是强身健体。不过这个到是比吃什么灵丹妙药还管用,王家的这位公子,长得器宇轩昂,相貌极为出众。”
关于王璟练武之事,三娘早已经帮他找好了藉口,传了出去。世人知道王璟会武功便也见怪不怪了。
礼亲王妃闻言点了点头,心中更为满意了。身世配得上,相貌又好,这个女婿王爷和太后应该挑不出什么来了吧?
至于惠安郡主,她已经由着她地性子这么多年了,再惯下去,估计外头的
第四百一十二章 鸳鸯谱()
又过了两日,三娘陪着老王妃进宫。
老王妃与太后有些远房的姐妹关系,两人在闺中的时候就交好。后来又一起做了皇家的媳妇,渊源颇深。
之前庄郡王犯事惹怒了皇帝的时候,也多亏了老王妃豁出去一张老脸去走了太后的路子,才得以保全了庄郡王。
老王妃回京之后,很少去外头路面,平日里只称病在家。但是还是会隔三差五的就进宫一次与太后说话。老人家,总是喜欢与一些有着共同回忆的人聊天,因为她们喜欢回忆年轻时候的事情。
太后一直很喜欢三娘,老王妃进宫的时候也经常会带了三娘一起去。嫁给宣韶之后,进宫的机会到是比之前更多了一些。
三娘倒是不排斥这种进宫见架的事情,处在她这个位置的命妇们在领导们的面前露脸,就跟现代的明星们需要在媒体面前保持一定的曝光度一样,也是身价的一种体现,有益而无害。
三娘虽然不虚荣,但是也绝对不会清高。
太后娘娘见了老王妃自然是很高兴的,这与她平日里因为工作需要,频繁的接见内外命妇们不同,老王妃算是她的闺蜜,两人在一起说话要随便的多了。
两位老人忆完了往昔,接下来就要说当下了。自然而然的便说起了晚辈们的婚配问题,三娘如今已经嫁为人妇,遇到这种话题自然也不需要再刻意回避了。
太后一脸愁容地道:“……别的我倒是没有什么放心不下的,就是阿礼家的两个孩子。阿礼是个万事不管的荒唐性子,这也是先皇当初给惯出来的,可是云儿现在也将他父王那性子学了哥十成十,哎!上次云儿进宫,我就问他了,什么时候能收一收心,娶一房世子妃回来。你猜这孩子怎么说?”
太后无奈地摇了摇头:“这皮厚的臭小子说以他的人品,他一定要娶一个才貌双全。能配得上他的。可是纵观如今京城未嫁的名门闺秀,聪慧的长相欠佳,长相好的又全是绣花枕头!”
宣云世子是每次太后同老王妃诉苦的重头戏,太后每次一提起她就气得咬牙切齿一般。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到她对宣云是很宠爱的。
礼亲王与先皇建武帝年纪差了近两轮,加上礼亲王生下来不久生母就去世了,他被皇帝交给了当时的皇后,也就是建武帝的亲生母亲抚养。'千千小说'两人虽然不同母,但是也与同母无异。
建武帝对其他的异母兄弟血腥镇压的时候,礼亲王还是一个穿着开裆裤成日里跟在他后面“皇兄长皇兄短”的小奶娃。说是兄弟,不如说是儿子。
等到礼亲王长大了的时候。建武帝身边的兄弟们除了庶长子出生的庄亲王,就只剩下礼亲王了。孤家寡人的建武帝对这个看着长大的弟弟自然是宠爱非常有求必应,有时候连他的亲生儿子都得靠边儿站。
作为建武帝当初的正宫皇后,如今的太后娘娘对礼亲王府自然也是不同一般的
。礼亲王爷也是她看着长大的。
老王妃笑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当年礼亲王娶妻的时候不也一样让您和先皇费尽了心思?”
太后似乎也是回想到了当年的事情,与老王妃两人相视着摇头一笑。
三娘自然是听不懂的,当年的事情离她有些远了,两个老人因为共同经历过,所以很又默契。常常是你开了一个头,另一个就已经知道了。这种事情是陪着任何哪两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聊天经常会遇到的。
“哎!云儿这小子我是管不住了,只盼着他那一日突然想开了。正正经经的娶个世子妃吧。只要人品端正,家世过得去我就没有别的意见了。”说起来太后对宣云还是很宽容的。
世事也确实是如此,你平日里越是循规蹈矩,让别人对你的期望值高了,那人家对你的要求自然也高。若是你平日里就是一副放荡不羁的性子,那么世人反而会对你宽容许多。偶尔你端正一回便会得到无数的夸赞,倒是那些循规蹈矩的,不管你做的再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