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氏这才明白,薛氏是真的打算拿出三千两来给薛如玉做嫁妆。一脸惊喜地要道谢。被薛氏制止了。
“我们是一家人,堂婶不必客气。我与老爷已经商量好了,等以后堂姐出嫁了,堂婶若是想跟着侄女过,那就安心在我们府上住下来,侄女自当会奉养您终老。”
冯氏又是一脸的感激,薛嬷嬷却是看着薛氏,眼神有些复杂。
那郝媒婆听了,笑道:“难怪最近外头都在传言夫人您不愧是名门之后,忠孝仁义
。今日一见,传闻果然是不虚的。”
屋里之人听了,只当是这媒婆将人说人话,没有多在意。再之后,薛氏就只是在一旁坐着喝茶,并不插嘴,只让冯氏与郝媒婆搭话。郝媒婆提了几户人家,都被冯氏给否了。郝媒婆便笑着答应再回去按着女方的要求再寻访寻访,定给薛如玉找一个好人家。
冯氏见暂时没有合适的人,有些失望,但是听说还有的挑又满意了。
郝媒婆告辞,薛氏打发了身边的木莲去送。
木莲将郝媒婆一直送到了二门,然后从衣袖中掏出一个荷包给了郝媒婆:“郝婆婆,这是夫人赏给你的。”
郝媒婆大大方方地接了:“请姑娘待老婆子谢过夫人,老婆子定会给薛姑娘好好挑的。”
木莲道:“夫人说了,薛家不是好高骛远的人家,要你看情况给薛姑娘选一门门当户对的婚事。等人选敲定了先来我们正房坐坐,之后再让老夫人挑。”木莲将门当户对两字咬的重了一些。
郝媒婆心中讶异。薛家以前虽然是名门大户,可是这为薛姑娘也不过是偏房的姑娘罢了,若不是王三夫人给出了三千两的嫁妆,这亲还真是不好说呢,而刚刚那位薛老夫人的条件又高了一些她还有些发愁。
不过这位王三夫人似乎是不以为然的样子,看着到是个明白人。有了薛氏这句话,郝媒婆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
“姑娘放心,老婆子明白了。”
木莲点了点头:“这件事情最好能在年底之前办好了,到时候我们夫人重重有赏。”
郝婆子一脸欢喜地去了。
解决了薛如玉的事情,薛氏终于松了一口气。
到了下午,王栋回来的时候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二皇子殁了。
只是虽然是皇帝的嫡子,毕竟只有一岁多,又一直是病恹恹的,因此在皇宫以外的地方到也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毕竟皇帝今年才二十出头。
这几日,京中除了这个不好的消息,薛氏那一日的义举也被传扬得京中人尽皆知了。
薛氏从沉香那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很是吃了一惊。
“夫人,现在京中各处都在称颂您呢。那些贵夫人现在提起您的时候也是一脸的钦佩。”
薛氏好半天才消化了这个消息,然后想到那一日郝媒婆的话,终于明白了。媒婆的消息要比别人灵通一些,难怪比她们当事人还早知道市井中关于她的传闻。
果然,在那之后,薛氏开始接到各府的夫人送来的请帖。虽然也只是几户人家,但是也比之前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要好许多了。
薛氏想起当日三娘那一连串奇怪的举动,又想起她的那句:母亲,请相信我。自然就明白了当时三娘那么做是为了给她铺路,难怪瑶琴和砚台买回来之后三娘要她好好收着,并没有拿出来把玩。
于是自这以后,薛氏对三娘又是多了些感激与亲近。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怕陪你玩()
薛如玉的婚事终于有了些眉目。
京中的权贵人家自然是看不上薛如玉,但是有几户家底殷实的商户却是托了郝媒婆来求亲。看中的自然今后有了王栋这个三品京官做连襟好办事。
可是冯氏挑挑拣拣地总是嫌弃商户人家的出身。薛如玉自从知道自己要被嫁出去就一直嚷嚷着不嫁,每天在自己的东厢哭哭啼啼,一听见院中有人进出就大声哭诉堂妹家刻薄她。
薛氏性子再好也不由地恼火了,可是却无计可施。
这一日,薛氏为三娘和五娘请的教养嬷嬷庄嬷嬷要来王家了,薛氏一早就派了人将后院那一进中间最宽敞的那一间屋子收拾了,一应用具也都摆上了好的,以后让庄嬷嬷住。
薛如玉听到外头的动静,以为有客人要来,一大早就又坐在了东厢的窗边哭得惨绝人寰。
三娘正在薛氏的房里与薛氏说话,听到了那边的动静,在心中大大翻了一个白眼。
当即将白英招了进来,轻声吩咐了她两句。
不多会儿,白英便捧了一个小托盘进来,托盘里放着两腚银子。
薛氏不解地看向三娘。
三娘笑了笑,伸手拿起了托盘右边的一锭。这是一锭五两的宝银,成色极好,是官府督造的,银锭下面还有京城最大银号的标记。托盘中的另一腚,会辨识银钱的人都知道,那并不是足银,而是掺了铜的。
这两腚银子虽然都是五两,但是若是拿出去花用。或者去换铜钱,会有几倍的差价。
“母亲你让人将这个拿去东厢给薛姨妈看,告诉她,即便是三千两银子,也是有差别的。到时候全看母亲你心情了。”三娘将那腚银子又放了回去,笑眯眯地对薛氏道。
薛氏闻言忍不住“噗哧”一笑。
在一旁伺候的沉香也笑出了声:“还是三小姐你有法子,看她还敢不识好歹。以为我们夫人当着众人的面承诺了三千两。这三千两就铁板钉钉的她的了。还敢给我们夫人脸色看。”
薛氏叹了一口气:“只是总是这么挑着也不是办法,拖过了今年堂姐又要大一岁了。”
三娘摇了摇头,吩咐接过了托盘的沉香道:“你顺便去与薛老夫人说一句。'千千小说'明年银价要跌了。最好是先将事情定下来,且在年末东西涨价之前将一些嫁妆都定下。亲事没定,夫人是不会先备嫁妆的。”
对付什么人,就要用什么样的手段,打蛇就得打七寸。
沉香笑吟吟地应了,叫了两个小丫鬟与她一起去西厢了
三娘有对薛氏道:“母亲你明日再让郝媒婆来一趟,将那些人家的庚贴收起来几个,就说男方年纪大了。等不了了。以后郝媒婆每来一次,人选至少不多。”
若是这样冯氏还不急,还想着挑挑拣拣。那她就真服了。
薛氏听了便记下了,她现在正学着管家。也一直留意三娘是怎么行事,想要自己学一些手段。
半盏茶时间之后,沉香笑嘻嘻地回来了。
“奴婢幸不辱命,夫人,三小姐,你们是没有看到刚刚如玉小姐脸上的表情。”
三娘与薛氏仔细一听,东厢那边果然消停下来了,不由得相顾莞尔。
这时候,外头有人报说庄嬷嬷来了,已经进了内院。
果然不多会儿,薛嬷嬷就领着一个身穿玄色素面褙子,年纪大概在四十左右的嬷嬷走了进来。
三娘打量了这位庄嬷嬷一眼,见她穿着很是朴素,身上半点首饰也没有,唯一的饰物是发间的一根木簪子。面容很是普通,是丢到人群中就能让人忽视的那一种,没有半分特色。脸上带着的笑容是恰到好处,就像是已经对着镜子练了几十年一样。
听说从宫里出来的人,凭着各宫主子们给的赏赐就能衣食无忧了,所以应当都是手头富余的。可是这位嬷嬷却打扮的这么简谱,甚至连府上的三等婆子都比她穿的好。
薛氏见了这个庄嬷嬷,有些失望,觉得可能之前听说她如何如何的都有些言过其实了。三娘到是没有觉得有什么失望。她知道人不可貌相,看上去华丽的东西不一定实用。而这位嬷嬷,一路行来的动作,对着薛氏行礼的动作与她的笑容一样,让人挑不出一丝错误。
凭着这一点,三娘就觉得这个庄嬷嬷不简单。
因为庄嬷嬷是来教导三娘的,与三娘除了主仆关系还有一层师生之谊,三娘在她转身过来行礼的时候就站起了身,对她行了个半礼。
“这是我们家三娘,以后就拜托嬷嬷了。”薛氏对庄嬷嬷道。
庄嬷嬷还是带着标准的笑脸:“这是奴婢的分内事,夫人请放心。”庄嬷嬷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三娘几眼,又道:“夫人之前说府中是有两位小姐的?”
薛氏点了点头:“五娘她这几日身子不适,不过明日应当就能好了,到时候与三娘一起到嬷嬷跟前听训。”
庄嬷嬷垂着双手,微微向前倾斜着身子站了,又是一个标准得找不出一丝瑕疵的站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