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生的孩子如果饱受虐待,满怀仇恨想报复社会,那就只是添乱的,但若是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就可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帝国主义建设做贡献了。
虽然这属于长期投资,最少也得等十几年才能看得到回报,但那些女**隶生下孩子最少也会是今年秋收之后了,到那时洛明的粮食就会更多,也不会担心这一点付出。
洛明可是打算开创一个国家的,去年还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来着。
如果不出意外,他至少能活**十年,修为提升之后还能再续很长一截,甚至成神,就可以续到日月同寿的地步,而国家的寿命大概也不会太短——那么,目光不放长远一点怎么行?
当然,这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不冲突,洛明还是很谨慎地在长远投资和短期回报之间做好了平衡,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长远回报的投资数额有限,并不足以占用太多眼下急需的资源,可以说并不冲突。
又过了几天,派去西北方找寻丝茶之路的商队,总算回到了山脚下。
他们此行带去的货物主要是烈酒和山中野兽的毛皮做的皮衣,还带了少量的香水、纸张和肥皂等用于市场试销。
北方天气较冷,人们普遍喜欢烈性一些的酒,因此很顺利地就用不错的价格卖掉了,而皮衣卖得也不错——原本洛明打算直接出售毛皮,但经过阿雅的告诫之后,他专门找领地上善于缝织的女性将其加工成了衣物,果然这一下就卖出了好几倍的价格。
也怪不得山中的那些部落以前常说自己被奸商盘剥呢,就这一道工序就能把价钱翻几番。
至于那些香水之类的小东西,大多数也都能顺利卖掉,最多是不一定能够卖出高价而已——但无论高价低价,其实都还是在成本价之上,洛明还是有得赚。下一次根据这结果调整一下货物的比例就是了。
第四百九十六章 美泉券(上)()
和许多人想象中不同,商队并不是将带着的货物卖掉就行,不如说这只是个开头。
卖掉货物之后,就会获得大量金钱,此时,往往都会花钱在当地购买一些当地的特产,然后带回来还可以再赚第二次差价。
而这次商队带回来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可以在公国国内卖出高价的货物,或者是洛明急需的原材料。
丝绸,茶叶,香料,一百公斤的铁料……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银锭和银币。
在山对面的地域,银的价格比公国国内要低将近两成,或者说公国相对来说稍微有点缺银,于是银价就比别的地方高一些。理论上说一枚金币等于十枚银币,但在现实的兑换之中往往就不是这样了。
单纯把这些银币融了(防止被看出是来自丝茶之路),然后和那些银锭一起在公国国内出售,其实都能赚到一笔,差不多是四分之一的利润。
但那种手法太粗糙,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来客,洛明虽然不是什么创业专家,但也至少经过了不少耳濡目染:出售原料哪里有粗加工之后卖掉更赚?粗加工又哪里比得上精加工更赚?
虽然洛明的利用方式和加工原料制成成品然后销售还是有一些区别,不过道理还是差不多的。
总之,有了这些银子,洛明的一项计划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他从一年多前就开始研究水力锻锤了,由水车带动的重锤比一般人能够使用的铁锤何止重十倍,除了可以用于锻打钢铁之外,还有别的一些用途。
比如说,在重锤头上附加一个钢制的模具,就可以直接在较软质的金属上锤打出花纹和图案。
毫无疑问,银自然是一种相对较软的金属。
洛明就准备直接将这些银拿来制造银币,由于银币比起单纯的银锭,可以适当掺入一些便宜金属,因此有更多的盈利空间。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也显不出我洛明的本事啊。”
“那你准备怎么做?我们领地上没有专业的首饰匠啊……”
洛明朝着格兰蒂买了个关子,看见她想了半天都没完全想明白,甚至嘟起了嘴,才笑着回答打开了一个小盒子,从中取出了几张纸片,交到了格兰蒂的手中。
“你看这是什么?”
格兰蒂接了过来,仔细查看。
这纸片虽然稍微有点硬,却比一般的书写纸更坚固光滑,呈现被裁得很整齐的长方形。
在这些纸片上,一共有三种颜色,黑、红和纸本身的淡黄色,交织出了繁复的花纹。
在纸片的右侧印着洛明的半身像,左侧则印着“等价于10铜币”的字样,在背面,则有洛明的纹章,并且写着禁止仿造,不得拒收等字样。
另外一种纸片比它大一些,除了黑、红和纸色之外,还有着靛蓝色,占据了不小的面积。在它的上边,写着“等价于1银币”的字样。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加上黄色的纸片,上边写着“等价于1金币”的字样。
这就是洛明准备发行的纸币的样品了,虽然他身为子爵,在贵族序列中只能算是中等偏下,但好歹在自己的领地上也是一方君宰,拥有几乎所有的实权。
直接大规模发行一种新的银币可能还稍微有点犯忌,但洛明的这种纸币在名义上是叫做“美泉中央银行的银行券”,简称美泉券。
所谓银行券,和借据、存折或者银票类似。实际上公国国内本来也有一些这样的业务,比如说富人出行,不想随身带沉甸甸的金银,就可以将金银交给一家钱庄,然后凭借钱庄开出的票据,去异地的另一个钱庄取出金银来。
再比如说有些富人担心自己的财产会失窃,有人就会提供保险库业务,只要支付一定的保管费,富人就能将财产存到保险库中,到时候再凭票据取钱。
有的时候,这种票据本身就会被当作钞票一样使用,直接拿一张票据付账,也就免去了搬运那么多金银的劳累。
而洛明发行的这种银行券,就在这基础之上更进了一步而已:可以凭美泉券兑换等量的钱币实物,或者用钱币、金属锭来兑换美泉券,后者一般只收一点微不足道的手续费,前者也只需要付出5%的换币税而已。当然,大额兑换的话必须提前预约,但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
除此之外,洛明以法律规定,任何美泉的臣民都不得拒收美泉券,而税吏在征税的时候也不能拒收美泉券,保证一定比例的税收必须用美泉券来支付。
这些政策自然有一些奥妙,虽然洛明不是经济专家,但有阿雅帮忙参详,大体上已经没什么问题了。
当然,洛明搞出这美泉券出来,自然不是单纯为了方便臣民携带更轻便的纸币而已。
他可不会按照自己所持有的银币和铜币的数量有一张是一张地发行美泉券,而是干脆地制定了计划,第一批就印刷五百张金币券,一万张银币券以及两万张相当于十枚铜币的铜币券。而实际在“美泉中央银行”金库中的准备金,只有三百枚金币、四千枚银币或者相当于银币的银锭以及三万枚铜币而已。
当然,这么多美泉券不可能直接一下子投入市场,否则肯定要炸了锅,他会慢慢地把这些美泉券通过工资、政府采购等方式散发出去。
虽然发行的美泉券比准备金更多,如果真的全都被要求兑换的话,美泉中央银行的金库被掏空也付不起账,美泉券的信用就要破产,但这种情况基本上不可能发生。
首先,用美泉券兑换金银要付5%的税,这个税虽然不多,但一般人权衡一下,不会愿意白白遭受这样的损失,就不会轻易跑来兑换。
而且税吏还有指标,每年的税收中,都要收上一定比例的美泉券,再怎么说,人们也会在手中留几张以应对税收。
就算许多人一起跑来,不惜被收5%的税也要要求兑换成金银,洛明也依旧有办法应付。
第四百九十七章 美泉券(下)()
兑换网点的工作人员数量有限,兑换速度自然也快不到哪里去。
如果真来了成百上千人要求兑换的话,就让他们做好排一天的队的心理准备吧——洛明还会贴心地让工作人员远离加班,按时下班,于是有些人就得等到第二天了。
大多数情况下,等这么久,再看到前一批人拿到了金银,后边排队的人也会冷静下来,考虑一下如果兑换金银就会损失5%,就会放弃了。
就算他们还是热血上头非要兑换不可,靠这招也能拖延不少时间,洛明也能从别处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