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公孙鞅就这么一说,还是在刁难魏国。你魏国想守住河西,门都没有。你不交出河西,还能有什么方法,让我主公在天下荣光?
魏昂一听,心里却大喜!看来这个中山君,把卫鞅的心思算是揣摩透了。在安邑就算到卫鞅和秦公都是要面子的人,要想秦军不继续攻打河西三城,就只有提前公布魏国迁都安邑的事,还把迁都理由,按在秦国的头上。这有两个好处:一是让秦国心满意足,你看强大的魏国都被秦国打怕了,不得不被逼的迁都。二是转嫁矛盾,现在天下诸侯因为魏攻占了赵国的邯郸,就让魏国成为天下攻击的对象。如果有一个秦国出来,把天下围攻的魏国逼得迁都,那不是比为更强更危险吗?秦不就马上成为魏国第二,被天下诸侯群起而围攻。魏国就可以脱身不说,还可以浑水摸鱼。就是这两条理由,让魏王同意了迁都,并作为交换公子卬和保住河西三城的王牌。
但是,魏昂心里大喜是大喜,但却马上变成衣服苦瓜脸,嗫嗫嚅嚅了好半天,才不情不愿的说道:“冢宰大人!不要必然过甚?秦军已经夺取了河西七成土地与魏民。魏军没有要求还回,就已经是给秦国天大的面子了,已经让秦公在天上面前,荣光无上了。你还要魏王如何做?难道笔者魏王迁都不成?”
公孙鞅一听迁都,心里一震!真要是魏王迁都了,那可比收复个河西的功劳,要得多!河西仅仅是魏国的边地和飞地,隔着一条大河,丢了还可以夺回来,还可以算作战争暂时失利,在天下诸侯面前,虽然有失魏国这个大国的脸面,但也算不说明奇耻大辱。而迁都就不同了,这等于是魏王,在想天下昭告:魏国打不过秦国。魏国认输了,我迁都。想到这,敏锐的公孙鞅,马上抓住魏昂的这句话,十分干脆的说道:“特使大人!你既然提出迁都,那就迁都。只要你敢在迁都的协定上烙印,我就放了公子卬和全部被俘的魏军,包括魏狐。同时让魏国在渭水以南三城存在,五十年不进攻。另外,为了补偿魏国在河西的花费,秦国每年,给魏国三十万金。”
魏昂一听,内心狂喜,他不仅可以交差,还超额完成任务,得到五十年不打仗,每年三十万金的赔偿。这三十万不是赔偿,是他魏昂的脸面啊!但他还是满脸不高兴的,愁眉苦脸地,用嘶哑的声音说道:“秦国这样是不是逼入太甚?我那是怒火攻心后,就这么一说!你怎么可以说是我提出要用迁都来交换呢?你就是说出去,也没有人会相信。我仅仅是个特使,还没有权利来说着关乎魏国国计民生的大事。声音,你连想都不用想。告辞!”说完,就气冲冲的站起来,拔脚就要往外走。
公孙鞅赶紧站了起来,对魏昂拱手说道:“特使大人!不要这么冲动吗?我是听了你的话:只要目标确定后,什么都可以谈的,才?着你的话儿提出这么个条件的。你可以不同意,也可以提出反对意见,还可以提出新的意见嘛。是不是?这一走,特使大人可能是真的不想回安邑了,想要在大荔终老乎?”
意见转身往外走的魏昂,一听公孙鞅的话,就慢慢转过身来站定,对着公孙鞅无奈的一摊手,情绪低落的说道:“你也知道,我的家人都在安邑,我很不得现在就回到安邑。可王命在身而身不由己。你若还有什么新的建议,倒是不妨提出来!”
公孙鞅摇摇头,对着魏昂果决的说道:“除了在每年三十万金之上,加到五十万金,是秦国的最后底线。我给特使大人十五天时间!请特使大人将秦国的要求禀报给魏王!若是魏王不答应,秦军将立即发起对河西三城的进攻!秦国将联络天下诸侯,共同对魏攻击。请特使听清楚后,走好!我不送。”
魏昂看着公孙鞅,恶狠狠的哼了一声后,就掉头而去。秦、魏第一次会商,就这样不欢而散的结束。张冀看着魏特使一行,气冲冲而去,就有点的担忧的问道:“他们还会来吗?”
关注官方qq公众号“17k (id:love17k),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048、大荔条约河西回()
魏昂看着公孙鞅,恶狠狠的哼了一声后,就掉头而去。秦、魏第一次会商,就这样不欢而散的结束。张冀看着魏特使一行,气冲冲而去,就有点的担忧的问道:“他们还会来吗?”
公孙鞅一笑:“除非魏昂不想回安邑了。”
张冀还是不安的说道:“大上造!我总觉得你突然提出来:要魏国迁都,是不是太狠了点?魏王毕竟是天下三个称王里,国力最强的那个。他怎么会同意呢?”
公孙鞅想了想说道:“我本来就没有想他会同意,就是想找个理由,寻找战端,来夺回河西。寻找魏军沟龟缩在城里,不把他们引出来,秦军就难于收复河西了。”
张冀这才明白,原来大上造是为了刺激魏军,让魏王老羞成怒后,下令魏军出城与秦军打野战。这样,秦军就有了机会收复河西了。想通这些后,张冀赫然开朗,马上赞道:“大上造此计妙啊!将这名大的耻辱给魏军扣在了头上,魏王就是再能忍,也要出军了。”
公孙鞅听后,却摇了摇头:“你呀!还是眼光浅了点。这次说不定魏王就真得同意了。”
张冀听后大吃一惊,问道:“公子卬在魏王心中这么重要?他不过就是魏王的一个兄弟而已,怎么可能用迁都这奇耻大辱来交换?”
公孙鞅昂首看着天空,淡淡的说到:“不是公子卬重要,也不是河西三城重要;而是魏王急于摆脱诸侯围攻的重要,而是魏东地比魏西地重要。明白了吗?”
张冀是个精明之人,天天研究天下大势,一听公孙鞅的话,就明白过来,就把自己的心里所想,讲给了公孙鞅听。他对公孙鞅一拱手后,说道:“职听后如醍醐灌顶,真可谓朝闻道夕可死矣。职把心中所想讲给大上造听,请大上造听后指教!”张冀也不管公孙鞅答不答应,接着说道:“魏国在马陵道之战后,国力大减。就连赵、韩、燕、鲁,这样的二等国,也干在齐国的支持下,围攻魏国。而魏国东地平摊富饶,无险可守,又在这些窥视魏国的群狼利爪之下;由此,在魏王心里:东地远重于西地,何况一个小小的河西?可若是魏王依然都安邑,就对东地有鞭长莫及之感。同时,秦国数次打败魏国,这个威胁不除,魏国是无法与其他诸侯国抗争的。所以,魏王就有可能为了摆脱被天下诸侯围攻的困局,摆脱秦军对魏国的西地威胁,好一心理清东地,就有可能答应迁都。也只有迁都,魏国才有可能用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大的利益,实现魏国的两个目的。”
公孙鞅听完后,看着张冀微微笑道:“行啊,你可以独当一面了。我派你为河西令如何?”
张冀马上拱手作答:“写多少字厚爱!职定不负厚望,一定把河西治理的超过魏国的河西。但是,职有一不解,不吐不快。”
公孙鞅背着双手,在空地上变度着步,边说:“就是那个五十万金吧?你操什么心?那可是迁都补偿费。魏国不迁都何来补偿之说?魏国若是迁都,堂堂大魏,已经败到了连迁都的钱都没有了,还要昔日穷困、野蛮的秦国来补偿。这政治账还是算的过来的。何况,秦若强,什么条约也不过是一捆竹简而已,除了引火,还有何用?”
张冀算是明白了,这次给公孙鞅行礼,只差把把要弯断了。他真诚的说道:“听君一席话,胜破万卷书啊!职谢过大上造的教诲!”
魏昂回去后,想失踪似的,好无音讯。公孙鞅也不急,整日里就在大营里闲逛,好像吃定了魏昂似的。魏昂哪能不急,可就是再急也要装出不急的样子。虽然他一会大营,就派专人把他与卫鞅会商的事,详细的禀报了魏王,也得到了魏王赞同和夸奖。但是,他还是按下自己那颗躁动的心,每天在大营里看书,再就是催促魏虎完善渭水南岸的防御。
魏虎、魏壹现在是对魏昂言听计从。特别是魏虎,知道了魏昂要把自己弟弟魏狐从卫鞅哪里换回后,更是死心塌地了。三人商定:等魏狐的三万多人一回来,在加上南线不断讨回来的快两万人,组建成新的河西五个军。再在这个基础上专门训练新军,将其扩建到十个军。而魏昂要带走的十万魏军主力,也只用五万老军加五万新军组成,交给陈河在河桥加紧训练。魏昂只所以要拖时间,就是要等这些办的差不多,不然他条约一签,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