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药山,推己看莫雅盯着自己直看,心里有些发慌,生怕一个不防备,就从这个柔弱的女子口中发出一声暴喝。
他是对牛粉碟的吼叫心有余悸。也一直在疑惑,那个眉眼看起来很舒服的女孩,怎么就能喊出那般惊天动地的声音?
莫雅曾经对卓藏锋描述过推己,一个鬼鬼祟祟的小和尚,看起来贼眉鼠眼。
其实推己容貌清秀,只不过看到女孩子之时目光躲闪,想看却害怕的样子,所以给人不那么光明正大。
其实药山风景绝佳,一眼望去,尽是颜色各异的小花。
许多园丁正在忙碌,给药材除草,施肥。
推己满眼羡慕,不断在赞叹将军府女婿住在天上。
莫雅对小和尚这个称呼极为厌恶,所以对他并不热情,推己也正中心怀,省得见到她浑身不自在。
同卓藏锋谈论剑道,却闭口不谈女人。
然而卓藏锋却故意把他往这个话题上引。
成天剑道,成天修炼,或者是面对独钓翁讲的那些听不懂的词句,卓藏锋早感到厌倦。
好不容易有了几天放松的日子,何必再说这些枯燥的问题。
根据自己对女人这个问题那点浅薄的见识,再加上一点想象,卓藏锋将女人夸上了天。
“师父说呀,女人一点也不可怕。”
推己自然不信,但是忽然发觉自己很期望了解女人,难道说跟着将军府女婿,自己也变成了好色之徒?
推己不能确定,忽然想起一事,问道:“你两人早就定有婚约,不管他将军府什么意见,为何从来没见过你那个未过门的小媳妇?”
这句话把卓藏锋问得一愣。
是呀,不管怎么说,姚采薇作为海星天圣女,定然是一个具有见识之人,即使有父母之命,但也不能完全不顾及媒妁之言。
她没有理由对此事保持缄默。
甚至自己都没有在任何场合听到关于她对这件婚事的意见。
从退婚一事开始,自己就没有征求过她的意见,而将军以及将军夫人更是武断的拒自己与门外,根本没有人在意过她是什么态度。
是不是自己有点自私?
卓藏锋扪心自问,从前到后仔细想了几遍,终于发现,那位未曾谋面的姚采薇姑娘才是最大的伤害者。
一个天之骄女被人逼到门上退婚,想想该是什么感受。
而一个傻乎乎,靠着一腔热血的少年哪里来得那股子傲气?
此刻,微风吹来药草的清香,卓藏锋忽然发觉自己成熟了许多。
他不再是那个做事毫无顾忌,我行我素的少年,他现在更多的开始为别人考虑了。
望着远处翠绿的山峦,卓藏锋想着,是不是该给这位姚采薇小姐写封信,说明原委,想必她一定可以理解。
想到就做,叫来莫雅拿出纸笔,就在面前平整的青石上写了起来。
第一次给一位女子写信,措辞应该温和一些,略微构思片刻,提笔笔来,将退婚事件的过程娓娓道来,尽量保持客观,不带自己任何情绪,末尾还不忘记道歉之类的客套话。
写完看了一遍,然后折叠起来,想着信写好了,海星天远在千里,谁去送信呢?
推己在旁一字不漏看他写完,这次小和尚没有说那些打趣的话,反而点头赞叹,认为这件事办得极有君子之风。
卓藏锋却在考虑,海星天究竟在什么地方,信如何送到姚采薇小姐手中。
一时间还真想不出合适的人选,他站起来,望着长安方向。
透过淡蓝色的山峦,长安城就静静躺在那儿,那重重的殿宇之中,还有一个女孩让他莫名想起。
她的一颦一笑,他的软语轻声,她娇羞美丽的脸庞,这些都带给卓藏锋无比的甜蜜。
站在药山临风远眺的少年眉梢一动。
从天下剑冢回到长安的前一刻,就在他们拥吻之后,玉清公主说她曾经在海星天修行,卓藏锋问道:“你可认识骠骑大将军叫的大小姐姚采薇?”
玉清公主沉默片刻,回答:“我怎么会不认识姚采薇?”
是呀,她怎么会不认识盛唐国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女子呢。
就这么决定了,卓藏锋想道,明日去皇宫求见玉清公主,让她托人把这封信带给姚采薇。
想必她绝不会推辞。
卓藏锋满脸微笑,这一刻他很自信。
晚上推己睡着后,想到第二天就要去见玉清公主,卓藏锋第一次失眠了。
去皇宫见玉清公主并不容易,况且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少年,没有人引见,几乎没有可能。
不过天下剑冢那位陆地神仙曾经在卓藏锋面前吹嘘过,如果在长安有什么事情,只要去和记酒楼,都会不遗余力帮忙。
想着和记酒楼老板同宁王的关系,而且也听说老板交往许多宫中贵人,想必送一封信,或者让自己见一见玉清公主都不是多么难办的事情。
他相信,只要玉清公主看到自己的名字,定然会推辞掉一切应酬。
因为此时在想她,她应该也不会忘了自己。
第二日早早起床,吃过饭后带了书信,留下推己在山上,去扎力古处牵了马,直往长安而来。
和大通对他很是客气,听他说明来意,略微沉吟,说是这件事情虽然很小,但难度却大。
宫中那些能传递消息的交好正在放假,如果没有出去游玩还好,这要是离开长安去郊游,那就需要一些时日。
卓藏锋想着,长安官员最喜欢郊游,虽说已经过了踏青的时节,现在百花盛开,若是这和记酒楼老白交好之人都离开长安,确实没有办法。
总不能硬闯,宫中那些御前供奉修为极高,自己还没有胜过他们的把握。
不过,和大通还是让卓藏锋等待片刻,他自己坐了一顶小轿亲自去打探消息。(。)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七十一章 雕龙皇辇()
以往考试中,国师僧捻比任何人都沉得住气,结束后也是最后一个离开考场,这次总有些异常。
崔恕己望着这位佛门高僧,想着他反常的神态举止,不禁有些疑惑。
然后他又看了一眼天师叶慕风,这位道门权威修行者举止如常。凭着与他相交多年的理解,礼部侍郎敏感觉察到后者一直保持警惕之心。
或许是出自于对这次青云榜射术考试的重视,以及对两个不能决定排名少年的关注。
未被淘汰考生的评定结果很快出来,第三名毫无疑问是盛唐首富之家少年郎步世显。
对于卓藏锋与张劲弩哪个排第一,庙堂官员与修行者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吏部那些文官,并不能理解卓藏锋箭术的奥秘,不能窥探到那留云般运行的天地元气。
他们从速度上大作文章,认为箭术就是直接射中目标,绕着一个大圈子飞行,即使开出花来,也没有多大杀伤力。
以马江寒为首的修行者对此否定,但他们并没有绝对发言权,加上嘴皮子功夫根本不是那些官场老吏的对手,高深的元气运行一时间讲给他们,也是对牛弹琴,略微处于下风。
许多人凑在一起争论半天,哪一方都无法说服另一方,但依旧没有罢休。
其后举行的女子射术比试并没有多大看头。
女子天下柔软,所发羽箭也追求稳重,不懂得炫技。但还算平平稳稳,大多数都能拿到合格的评分。
女子比试没什么争议,卓藏锋与张劲弩的争论还未结束,只不过已经没有先前那般剧烈,措辞间都在回避着什么,一时有些僵持。
这时芙蓉园大门忽然敞开,六匹雄健的御马拉着龙辇如飞而至。
身后紧随着一队气势雄健的御林军官兵。
这次考试,为防止混乱,考生都是在侧门进入。
此刻从正门处,一辆雕龙刻凤的马车疾驰而来,马蹄踏到青石板,发出清脆的响声。
二十八岁,年华正盛的皇帝陛下李隆基步下龙辇。
在场之人望见伟岸俊丽的皇帝驾到,一起跪拜地上,高呼万岁。
李隆基轻袍缓带,面带微笑,显得十分谦和。
“各位爱卿免礼!”
对于皇帝陛下的到来,许多人都感到惊讶。
历届青云榜排比,只有在最后一轮剑术考试后,皇帝才会出现,宴请考官考生。也算是一种皇家恩赐。
随侍官员有条不紊将皇帝座椅安置殿中,一名五十多岁的人垂手站在身后。
他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