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这种紧张感,很快就被千军突进般的旋律营造而成的激荡所替代。
霎时间,整座望江楼都笼罩在了黑雾之中,似乎黑暗迫不及待地降临于此。然而,这黑雾不是别物,正是被曲声召唤来的游灵。
此时此刻,宽阔的京杭大运河河面上,有惊呼声响起,不知多少船夫呆立船头,看着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直到感觉身边有流动的雾气,穿过河面,穿过船身,如丝带般穿过手指,往那栋漆黑一团的楼掠去。
紧接着是一身惊叫,与被它所传染的恐惧,以及继而出现的奋力划桨,试图尽量远离那团黑雾的吆喝声。
然而,除了江雾朝同一个方向汇聚之外,再没有其他异象发生,河水平静如常,哪怕是最小的渔船也安然无恙。
只有望江楼中,数百人聆听着这诡异的曲声,感受着置身于灵气浓郁,仿佛凝固一般的神奇境地。
这其中,唯独一人对灵气无感,只在因为无聊,而在心中默念:
“夜,弥漫在,血色的田野上。昏黄的月光,照不亮,挥不散的死亡。遗忘,被遗忘,剩什么在心上……天,蒙蒙亮,苏醒在,墓穴旁,丧钟城墙……”
晴山此刻正在弹奏的,由一首名为《黎明》的重金属音乐改编而成,它的另一个名字叫做《亡灵序曲》。
而这首步安哼唱时反复强调过意境,再由天才乐师晴山改版扩充后的乐曲,在这个世界,所造成的反应,一如步安的预料。
毕竟……音乐没有国界。
至此,步安也彻底弄明白了:那些靠着模糊残念,几乎类似生物本能行动的游灵,并没有类似“时代局限性”与“民族自尊心”的复杂内涵。
第188章 谁见幽人独往来()
自古民惧官,修行人也不例外,然而修行人之间的事情,就好比黑恶势力窝里斗,官府一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得他们自己去闹。只要不伤及百姓,不闹出民怨就行,小半年前,公孙庞设计埋伏七司,事后根本无人过问,便是一例。
也因为差不多的原因,像望江楼这样,修行人扎堆的地方,官府同样懒得来管,日子一久,便成了法外之地。神州天下,各州各府,大抵都有这样的所在。
话虽如此,这一日望江楼异象惊人,官府却不得不来过问了。
不等黑雾散尽,运河岸旁便聚集了数百名官差,其中更有几位背着三尺火枪的绿衣人,显然是大名鼎鼎,令寻常修行人闻风丧胆的“督使”。
而站在三名督使身前的,却是一位身着黑色袈裟的中年僧人。
这僧人身材高大,体型精壮,肤色黝黑,头顶光光,眉毛却甚是粗重,双目有神,鼻翼高挺,略薄的嘴唇朝着一边微微翘起,正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站在这僧人身旁的,赫然便是越州知府刘裕!
此时,刘知府正将下人打听来的消息转报给这僧人,说是鬼捕七司今日在此大摆宴宴,请了满城的鸡零狗杂,却不知眼前这黑雾缭绕,是在搞些什么名堂。
刘裕不是修行人,自然对这黑雾一无所知,那僧人却再清楚不过。
眼看百步之内,灵气浓郁如浆,僧人也不由得动心,草草听了几句,就信步上前,站在望江楼下,神游物外。
此时此刻,望江楼上的修行人们,正身处平生未遇的奇境之中,恍如灵山圣地突然降临于此。一个个如饥似渴,使出各种手段,在这如漆如墨的黑雾中,捕捉游灵,充入丹田。
在场除了步安对灵气毫无所需外,绝大多数都是道家或是各种旁门杂家的修行人,只有惠圆与晴山不同。
惠圆所在的江南栖霞寺,是佛门三论宗的祖庭。三论宗阐扬“诸法性空”,又名空宗,是中原佛门最为神秘的一支,在步安所熟知的另一个时空,早已式微。而在这个世界,三论宗却因为特殊的修行法门,而一支延续至今。
此刻,惠圆中观空明如洗,一如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通俗来说,便是他的精神世界几乎可以比拟佛门修行至高境界,佛菩萨观想时的状态。
这既与三论宗的修行法门相关,也源自于他的天赋以及死而复生的特殊经历。
而这种超然的状态,便如同是丹田处形成了一小片虚空,吸收灵气的速度远超常人——只是这些灵气倒有三分之二,经由这片虚空,进入另一片浩瀚未知的领域,仿佛消散掉了一般。
另一边,早已一曲弹毕,盘腿端坐的晴山,修的却是正宗的儒修——既没有道家捕捉灵气的手段,也没有佛门那般对自身“做手脚”的能耐,只能任凭英灵主动来投。
一时一地,若无特殊的气氛,以道家、佛家的手段,获得灵气的效率一般都要超过儒家“愿者上钩”般的心态,但假如这些游灵是由诗词曲赋勾引来的,那么情况这又不同。
要知道,被这些诗曲招来的游灵,必然处于它们所营造的氛围与情绪之中,假如哪个修行人恰好对这些诗曲理解精深,或是打心底里感同身受,那他与游灵的契合程度就会极大地提升。
简而言之,作为弹奏者,晴山的心境,必然与游灵的气质最为相投,一曲弹罢,即使她什么都不做,只是安安静静地坐着,也能收获远超常人的灵气。
还有一桩更占便宜的好事:感怀而至的儒门英灵,在这期间,因为超乎寻常的认同感,舍弃残念,进而熔化为她自身命灵的比例,也会急剧攀升。
换句话说,不断被步安教授新曲,作为这个世界上唯一掌握十二平均律的乐师,晴山在这几个月间的修行速度,绝非身处灵山圣地,所能比拟的。
而在今日,她的命灵似乎有些蠢蠢欲动,仿佛一枚即将孵出雏兽的蛋,正颤颤巍巍、摇摇晃晃,却离着破茧而出,始终差一口气。
黑雾堪堪散去,望江楼隐约露出轮廓时,日头已经从运河水面上落下,东面天空中,隐隐现出鹅蛋般大小的邪月。
这血红色的邪月,只隔了八天,便于夜幕中重现,彻底扫去了世人心头尚存的侥幸。
望江楼下,那位高大僧人,静静地盯着邪月,等到黑雾彻底散去,才迈步跨进这酒楼的大门。
在他身后,知府刘裕与几位督使亦步亦趋地跟了上去。
灵气盘踞望江楼足有大半个时辰,此时一有消散的迹象,便如抽丝般,转瞬消失殆尽。
楼上楼下,没来得及点灯,黑雾散尽,却仍旧黑蒙蒙一片。
一众修行人依然沉醉在醍醐灌顶般的境界里,直到感觉某种强悍无匹的气场袭来,不自禁地为突然现身的僧人主动让出一条道来。
等到看清那僧人身后,穿着知府官袍的刘裕与几位绿衣督使,众人才倒抽一口凉气。
有人认得出刘裕,或是知道那身官袍意味着什么,但即使两样都不认得,也知道穿绿衣、背火枪的人是什么身份。
而等到这一行人来到二楼,落入步安视线时,他几乎第一时间,就猜着了那僧人的身份。
中年僧人,修为高得可怕,又有督使随行……答案不言而喻,何况这人眉宇之间,有几分余幼薇的影子。
只是他有些想不通,这人怎么会突然来了越州——他就算下江南,也该去嘉兴调查天使遇刺一案才对啊。
来得也太巧了,今日好不容易鼓起来的势头,难道就要被这老小儿给镇下去了?
就在这时,步安听见一声轻唤。
声音发自晴山之口,说的是:“公子助我。”
步安听得一惊,心说晴山不会是仇人相见,立刻便要动手吧?
以余唤忠不动明王的境界,便是七司外加这整栋楼的江湖人一起上,也动不了他一根毫毛啊!
若有素素在,说不定还有一战之力……
他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匆匆去看晴山,正好见到晴山睁眼看她,脸上尽是诚恳,却没有一丝以命相搏的狠劲儿。
步安见状便猜到了她的意思。
便在这栋楼里,就有几人端坐在地,身上灵光覆盖,正是道门晋级的征兆。
晴山想必也差不多,只是她已接近儒门明德境界的巅峰,相比之下,晋升养气境界,要难得多,需要一鼓作气地冲上去。
恰巧也在这一刻,晴山也瞥见了余唤忠。
她从未见过这僧人,却不知为何,只一眼便明白来人是谁。
此时望江楼上下,除了余唤忠的脚步声之外,再无一丝声响,星光与邪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