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时候,陈子杨想到了一个问题:林雪萍她们现在有没有破解这圆盘上地图的秘密?如果她们破解了,是不是也会顺着同样的路径找过来?
那样的话等她们挖到这里的时候,会不会就发现这个地方已经被人挖过了。如果她们发现了的话,应该就猜到了是自己几个人已经捷足先登了,那么她们会不会继续深入?陈子杨很担心自己的这种做法会让林雪萍她们半途而退。
可是随即他又想到,既然林雪萍费了这么大的心思混进了东朝国的科考队里,那么她们应该是对这个渤海地宫志在必得,所以也就没有必要想那么多了。
本来陈子杨想建议大家就在这里伏击林雪萍她们,可是随即转念一想,或许林雪萍有另外的方法知道渤海地宫所在,甚至她们已经可能知道了渤海地宫的具体位置了,所差的只是临门一脚,需要的正是那个当做钥匙的黄金圆盘。要真是如此的话,他们在这里守株待兔,可就是吃了大亏了,所以还是必须要找到渤海地宫。
等到这个大坑被回填完毕,已经快要到晚上了,众人索性就在李林的安排下,在附近的一个树林里安了营,休息了一晚。第二天,陈子杨给众人在gps上再次标记出了下一个节点的方向,随后几个人就又出发了。
依照同样的方法,一个又一个的节点被发现了,所有的节点里埋藏的都是这种石柱,有的深有的浅,但是石柱的大小和形制均都一模一样。七天之后,这已经是陈子杨他们找到的第五根磁石的石柱了。
每两根磁石的石柱之间距离都不相同,短些的相距十几公里,有一段通过平原之后比较长的路程,竟然两根石柱之间相差了有五十公里。陈子杨也没想到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会这么长,以至于他们当时找这根石柱的时候,在中间的这段路途上来回走了两次,就是害怕可能是已经错过了石柱,但是没有发现指针的偏差。
通过这件事情,陈子杨发现了这些石柱间埋藏的规律,如果是在山区,或者是丘陵地带,一些不算好走的地方,两根石柱之间的距离就会比较近,如果两个石柱之间的路途比较平坦,比如是平原之类比较好走的地方,那么两根石柱之间的距离就会比较远。
就这样,等到陈子杨找到第六根石柱的时候,已经远远的能够看见大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了,这是陈子杨第一次亲眼见到大兴安岭,以前他所接触的大兴安岭,都是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那种被皑皑的白雪覆盖的深山老林。
电视剧中的人每走一步都会掉进齐腰深的雪里,然后费了好大的劲才会把腿抽出来继续向前走。可是看着面前一片五颜六色的树林,陈子杨心里感慨着,这和他印象中的大兴安岭差的也太大了,这片山脉太美了!
远远看去,山山岭岭斑驳陆离,层林尽染,一片翠绿、一片金黄、一片嫣红、一片酱紫,宛若一幅匠心独运的彩色画卷!本来陈子杨以为这个季节的山最美不过临海,可是看着面前这个让人震撼的景色,他才知道什么叫做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剩下的几个人可能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景色,尤其是除了土木工三个人之外其他的人,他们都是自小就在城市里长大的,从来也没有见过这么美的景色,全都冲着远方的山大声的呼喊着,听着回荡在山岭间的回声,几个人的心情不免大好,这将近十天的疲惫一扫而空。
可是在随后两天的时间,陈子杨的面色就凝重了,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发现第七根石柱。四辆车在第六根石柱向第七根石柱的方向100多公里的距离上来来回回跑了三次,却一无所获。
因为已经接近了大兴安岭的山脉地区,所以这附近的地形已经很不平坦了,说是丘陵地带都已经是自欺欺人了,汽车在这之间穿行都很费劲,按照之前的经验,陈子杨判断这两根石柱之间的距离并不会太远。
可是在100公里的范围内都没有发现,于是陈子杨觉得这第七根石柱可能是被毁掉了,失去了磁性,又或者是被人挖走了。
连着开了这么多天的车,几个人也都是疲惫不堪了,再加上现在根本就没有办法继续确定前进的方向,于是几个人就在距第六根石柱几十公里处的一个小村庄休息了下来。
第166章 意外的线索
这个小村庄的规模并不大,前后只有三排房子,住着几十户人家,村子里的居民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年轻的一代人基本都出去谋生了。没办法,像这样的小村庄,地势比较偏僻,同时人口稀少,根本就没有什么赚钱的机会。很少有年轻人能够耐得住这里的清苦。
听村子里的人说,最近几年这里的情况还好一些了,经常有人开着车自驾游,来到这大兴安岭地区,欣赏大兴安岭的美景,这些小村庄也可以给来旅游的人提供住宿和农家饭,近几年的经济情况还好些了,不像十几年前那么穷了。
因为村子中的房间都比较小,所以八个人是分开住的,陈子杨所住的这间屋子的主人是一对老夫妇,带着她们的小孙女儿,一起住一个房间,西屋腾了出来,陈子杨和杨雷就住在这里。
东北的民风淳朴,这里的人很好客,很热情,陈子杨他们一来到这里,热腾腾的农家饭就端了上来,虽然都是些便宜的土特产,但是几个人吃的也是别有风味儿,四个菜一个汤,在这里标准也不算低了。
晚上的时候,陈子杨一直在为找不到第七根磁石柱子而发愁,而且这些天旅途的颠簸,让他的胸口疼得跟铁锤打过一样。胸口的疼痛再加上寻找渤海地宫的事情受阻,两件事情加在一起一起让他很烦躁,闲着没事儿就坐在炕沿儿上翻着手机,看着之前拍的几个磁石柱子的照片。
这个时候,老两口的孙女儿小妮子,端了一大盆热水走了进来,说是给他们洗脚用的。杨雷很喜欢这个小女孩,从背包里掏出了一块巧克力给她,小姑娘一边吃着巧克力,一边东看看西看看,村子里平时也很少有人来,她看着两个人带着东西都新鲜。
这个时候小妮子注意到了陈子杨手机里的照片,于是开口说道:“叔叔,你们也去过县里的博物馆吧。”
“嗯。”陈子杨以为这个小姑娘是随便跟自己搭腔,于是就随口敷衍着,这个小姑娘说的什么他根本就没往心里去,现在陈子杨的心思都在这几根石柱子上。
听到陈子杨嗯了一声,这个小妮子就继续说道:“你们一定是从县里来的,不然你们怎么会有博物馆里的照片?我跟隔壁家的姐姐去县里的时候,到过那个博物馆玩儿,里面就有这根石柱子,你是在那里拍的吧!”
“嗯。嗯?你说什么!”听到了小姑娘的话,陈子杨才反应了过来,听这小姑娘的意思,她竟然见过这种磁石柱子。于是陈子杨赶紧问这个小姑娘:“你是在哪里看见过这种东西?详细的跟我说一说。”
“就在县城里的博物馆里,你们不是从那里来的吗?博物馆里有一根这样的柱子,可长可长的了,比博物馆的房顶都高,根本就立不起来,只能横着摆在那里,我上次跟姐姐去玩儿的时候我见过,跟你照片里的这个东西一样一样的。”
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了,想不到几个人无意间得到了这样一条重要的线索,陈子杨当时高兴起来,难怪几个人找了三天都找不到,原来这个东西可能是被人挖出来了。而且听这个小姑娘的意思,这个东西现在还放在博物馆里,这一下可把陈子杨和杨雷高兴坏了。
再次让小姑娘看了看手机里的照片,得到了她肯定的回答之后,杨雷掏出了100块钱,给了这个小丫头,让她去买糖吃。小姑娘很腼腆地拒绝了两次,最后还是拿着这100块钱高高兴兴的跑到了老头老太太的屋子里,把钱交给了他的爷爷奶奶。
老头和老太太千恩万谢,大晚上的还用碗端着两个煮熟的鸡蛋走进了屋里,说是给他们加个夜宵。
第二天一早,陈子杨把这件事情跟队伍中的人都说了,同时跟老头和老太太详细打听了县里博物馆的位置,于是几个人便开着车奔向了三四十公里外的县城。
等到了地方,陈子杨才发现这哪里是什么博物馆啊!这就是一个烈士陵园的展览馆。这个小县城之前好像打过什么仗,有一些烈士的遗骸就被安葬在了这里,并且在这里修建了一个面积并不是很大的烈士陵园。
一打听之下几个人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