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意识到南阳可能要北伐蔡州时,江烽就已经在开始着手作这方面的准备。
当然那个时候江烽也不知道局势会演变成什么样,但他很清楚南阳要北伐,真阳和汶港栅是绕不过去的两个关键节点,所以也专门要求张万山和苏铁要对真阳和汶港栅两处要地的情况着重点情报收集。
现在之前的情报收集和相关安排布置终于还是收到了效果,起码这沿着汝水这一线的安排布置就不是三五天内就能准备好的,没有一个月时间精心准备,根本不可能。
苏铁的工作还是让江烽非常满意,虽然苏铁在思路眼界的宽广和处理问题的灵活上不及张万山,但是苏铁在办事的执行力上却要比张万山强,二人是各有千秋。
如果再加上尚未从汴梁返回的陈实和楚齐,自己当初选出来的四个亲卫,自己都没走眼,经历了这几个月的打磨,都开始绽放出属于他们的光彩。
江烽略一思索,秦再道和杜立的骑军应该还没有到,他们前期需要适当放慢速度,与南阳军保持相当距离,避免被南阳军斥候发现,所以不得不向东靠得更远一些。
时机也就是那么短短一天时间里的某个时段,也许错过了就不会再有,但是选择这个时机同样也是一个十分艰难的抉择,这种情况下,包括江烽在内,都没有多大的把握。
虽然斥候细作的情报也在不断的报送上来,可以说近期固始斥候主要工作就是针对真阳和汶港栅这一线的情报收集,但是汶港栅这边就一线排开几个军营,南阳军显然还是比较重视防止被偷袭的,尤其是这个地区蔡州士绅私军仍然有一定威胁性。
“河沿岸的情况你们都已经观察了解过了?”江烽也知道汶港栅既然是蔡州军驻守重点,肯定在防范上是有所准备的。
“观察过了,上游一个河汊处,大概在三里地左右,地势较低,因为有一条河道相通,按照大人的意思,那里应该是比较合适的点位,驻守有蔡州军一队人,只是……”
苏铁并不清楚邓龟年和许静他们制作的龙角术法道具一事,他只是从常理角度来考虑。
那里虽然有一处适宜破堤的水口,但是一来驻守有敌人,还有烽燧,二来,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那水口若是要掘开,没有三五百人干上一天,你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可这等情形之下,三五百人干上一天要掘开水口,真把蔡州军当聋子瞎子差不多。
而南阳军显然也是在这一点上进行过侦察了解的,一旦水口掘开,大水下来,首当其冲的蔡州军,然后才会是南阳军,所以虽然也派了有一队人驻守观察,但是并不太在意。
江烽笑了笑,苏铁做事踏实,但是在眼光上还是窄了一些,不过江烽能理解。
比起张万山好歹也算是庶族中的上层角色,自小在外游荡,眼皮子自然要宽泛许多。
苏铁穷苦人家出身,母亲是寡妇,给一个从关中过来的游侠儿当了几年相好,苏铁也就跟着这个游侠儿打下了武道基础,才有了今日造化。
“南阳军那队人距离蔡州军那一队人距离有多远?你把位置图给我画出来。”江烽随手递给苏铁一根炭块。
苏铁对于地形早已经烂熟于胸,三五两下便把整个方位图画了出来,一边解释:“南阳军主要是监视蔡州军,双方其实都是相互监视,蔡州军在河汊外大概一百五十步左右,这边有一处栈道入水,停有一艘小艇,主要是用于和汶港栅那边通过水路联系,偶尔也有汝阳下来的通讯船要驻留这里,……”
整个地理位置形势就随着苏铁细细的介绍慢慢在江烽脑海中成形了,当然这也只是一个最粗略的概况。
鞠蕖、许静已经后来被叫过来的丁满、黄安锦、邓龟年几人也都很认真的听着苏铁的介绍,不断的发问。
有时候苏铁也说不清楚的时候,还要把另外一名斥候叫来进行补充,务求达到最清楚详实,每一个不清楚的地方都要搞明白。
所有人都很清楚,胜负也许就在今晚。
一个时辰就这样过去了,伴随着苏铁讲得口干舌燥,大家的心境似乎都被这有些压抑的局面给弄得有些烦躁起来。
江烽手中的炭块不断在船板上涂画着,路线,箭头,标注,符号,一点一滴,慢慢填满了整个空白处,在没有实地观察那一处水口和水口外的地势情况下,江烽只能按照苏铁和那个斥候的观察来进行安排布置,如果真的有误,那也就只能说苍天误人了。
终于,江烽站起身来,舒展了一下身体,将炭块丢入河中,默默的用脚下的鞋将图画抹掉,“苏铁,安排人去通知秦再道他们,不管我们这边情况如何,今晚他们那边按计划发起攻击,按计划撤退!”(未完待续。)
第五十二节 开始行动!
斜河汊。
汝水在这里绕了一个弯曲,然后继续向东南而去,而汶港栅就在下方一里多里地,一个虽非城池但却是以堡寨形式存在的要隘就屹立于那里。
南阳大军已经牢牢围困住了这里,连续多日的激战让双方都有些精疲力竭。
汶港栅是蔡州方面专门打造的防御型寨子,虽然相对于城墙式的城池略有不如,但是这种分布均匀以及配置了大量投石车、强弩、车弩等武器的梯次防守阵型,还是让久未经历过这种苦战的南阳军吃足了苦头。
鏖战已经进入最艰苦的相持阶段,依靠着雄厚的兵力和充裕的后勤保障,虽然攻势被对方不断摧毁,但南阳军还是确立了优势。
剩下的只是时间,看看驻守在这里的蔡州军能够坚持多久的问题,除非获得汝阳城中的蔡州军增援,而这恰恰是南阳军所希望的。
马二山有些慵懒的怀抱着长枪靠在栈桥上的木柱上,无聊的瞅着对面的数百步外的南阳军骑队。
这一带都是泥沼地,除了那高出来的这一线垄地外,纵然是南阳骑军再是嚣张,也无法跨越这一线。
筑起的高垒上三台投石车和两架床弩死死的封住了这条不过二十步宽的垄地,要想突破这里,那就得付出血的代价,而且只要南阳军敢大军来攻,下边堡寨里随时可以大军增援。
不过马二山也知道南阳骑队来这里的目的也就是监视自己这一方,防止这一线凹缺的水口被人掘开罢了。
不过马二山对南阳骑队的这种做派嗤之以鼻,也不想想,己方营寨也一样在下边,真要大水下来了,岂不是连自己的寨垒一并给淹了?那可还有好几千兄弟呢。
枯水期的汝水水量依然不小,这和上游太多的塘陂、河汊、湖沼有很大关系。
夏秋季发大水,水便流入这些塘陂、河汊、湖沼、水荡里,到了枯水期,汝水河道里水位下降,这些湖沼、塘陂里的水就慢慢回补,流入汝水,让汝水始终能保持一定水位。
马二山打了个呵欠,懒懒的又看了一眼河面上,河面上仍然是空无一物,冬日里河边上已经多了些冰凌渣子,偶尔有一些越冬的野物会在河边上转悠,倒是让整个河边上多了几分生气。
目光重新回到对面,高垒上的几个兄弟冷得跺着脚,什长正在小心的检查着投石车的索带和构件,防止因为沾了水被冻结损坏。
又是无聊的一天,但是马二山却很满足,若是下到堡寨里去,就不得不面对那些南阳军每日里不停息的进攻,虽然规模或大或小,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若是汝阳城里再不来兵增援,汶港栅就守不住了。
五千兵力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连续厮杀,现在只剩下三千多人了,而且大多都带伤,当然南阳那边也付出了惨重代价,马二山不识数,但估摸着那每天黑压压的尸体抬下去,都得有好几百具吧?
冬日里天日黑得早,酉时十分天色便慢慢暗了下来,马二山和旁边一个还在抄着手跺着脚的兄弟打了个招呼,准备交班了。
那边南阳军似乎也在交班了,一帮子骑军陆续离开,换上来一队步卒,搭起了架子,甚至燃起了火堆。
这种局面已经持续了快一个月了,最初大家还有些紧张,但是久而久之大家也习惯了,就是一个相互监视,谁也别想在水口上做文章,不过话说回来,要在这水口上做文章,没几百人没日没夜干上一两宿,谁能掘开?
几个还裹着肩膀胳膊的兄弟上来了,都是在下边堡寨上与南阳军对阵时受的伤,但还能撑得住,调到这边来守水口,算是好事,起码能比在下边也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