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莫名其妙的穿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子误解《论语》,更正朱子学说就成,保孔灭朱似乎是大家走的共同门道路。

“应该说是程、朱学说,朱熹是从二程那里继承来的思想,并且加以完善。再就是他作的不是论语,而是《四书章句集注》。”胤禛本已经懒得计较苏荔的烂学问,但如果说这个也能记错,就要有点本事了。叹一口气,想了一下,虽说看不上苏荔读杂书,但细想,有几个人真的爱看《四书》?不过是非读不可罢了。所以苏荔说她又不考状元的解释,胤禛倒还相信。

“孔子春秋时代的人,为什么到宋才有解释?”苏荔一点也不介意被BS,反问着没把书读进狗肚子里有学问的胤禛。

“这……”胤禛怔了一下,“汉唐时倒也有解释,只是……”他本想说致《四书章句集注》一出,又在元朝延佑年间,《四书章句集注》被定为科举考试的依据之后,汉唐的注释便不再用了。可是话都到嘴边了,却不再说了,是啊,如果说这书不是科举要用,天下读书人还会把孔子……不对,应该说把朱程思想读千百遍?他盯着苏荔看。苏荔看着院里的花微笑起来,也不看他,老实的喝着茶,什么也不肯再说了。摆明了告诉胤禛,‘我懂什么?我都不看《四书》。’

胤禛当然知道苏荔在想什么,以他对苏荔的了解就是心眼比针尖还小,国子监这次这么不给宝宝和她面子,这场子她怎么也要找回来的。况且只要这些老家伙们一直都在,苏荔只怕都会觉得如坐针毡吧?

而站在胤禛的立场上是,这些老家伙们会紧盯着宝宝的学校,哪怕有一个学生想出来做官,他们都会用宝宝今天的请罪折说事。对胤禛的布局实在太不利了。现在公主嫁到孔家,满汉之说被打破了,天下士子归心,倒是好时机。

“你说的戴梓找出来了。”胤禛不再纠缠了,想想说起了正事。

“谁?”苏荔愣住了,谁是戴梓?

“就是当年你让我挖坟掘墓也要找出来的那个人。”看苏荔还是一头雾水,摇摇头,“就是明了‘连株铳’被老爷子配关外的那个。看守他的兵卒说他死前得病,把他的东西都烧了,只是有几本写满字的本子,小心的放在怀里,兵卒说想想可怜就那么埋了。我让人挖了出来,小心的整理把那些纸页誊写出来了,就是他的笔记,只是没有火药配方。”

胤禛其实找到很久了,而且已经把大样都做出来,只是没有大批的火药让他试验之用,而焰火用的火药配方其实是和军用不同的,他没法找到火药的配方,这太敏感,老爷子那头管得紧,自己又不敢打听,于是他想问问苏荔有没办法通过李德全搞到。

“咱们不是有造炮的工厂吗,他们也没有?”苏荔纳闷的问道,如果没写的话,应该在戴梓看来是不太重要的。一个亲王弄点火药能有多难?

“你让爷去问火药库的人问什么配方?”胤禛再扔给苏荔一个白眼。苏荔想想拍拍脑袋,是啊,这是老爷子的禁忌。胤禛这么做了无异是找死。

“我让物化系的人去做,我曾经跟他们谈过,这在欧洲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了,配方并不保密。”苏荔倒是胸有成竹。

二十八日起开始加更,大家注意时间,早上八点半和晚上七点半。

至于说与孔家联姻的不是康熙,是乾隆。乾隆的八公主托到学士于家,嫁给了孔家的世子。衍圣公是也家世代袭的爵位,不是封号。封号是各代皇帝给孔子加的尊称,一般只加一两个字,或干脆换个更大的。与孔家后人是没有多大的关系的,在这儿解释一下。

第243章 信任

靠得住?”胤禛有时觉得苏荔过于轻信于人了,她怎)7为这些洋人可靠。靠他们他就不跟苏荔说了,直接找宝宝就好了。

“这时反而洋人更靠得住,他们管咱们怎么内斗,关他们屁事。况且,刚说了,这个配方在欧洲是公开的,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有什么不肯做的。”苏荔不以为然。

胤禛想想也对,朝中的人只怕还有利益之争,可是洋人可是苏荔请来的,苏荔用了大把的银子给他们安家,买最好的设备给他们做研究,自然他们会听苏荔的。

“你找他们来就是为了赚钱还是真的培养宝宝的班底,或者还有别的目的?”但胤禛也有疑惑,如果说苏荔真的只是为了赚钱,现在只怕是苏荔最穷的时候,靠着府里的月例和十三那边的份子过日子,其它的反而大多都用在学校里,听宝宝说,虽然也赚钱,可是学校更花钱,打开门就是钱,所以赚钱应该不可能;培养班底,说实话,现在他还没看出这些人的用处,也许他们都有用,只是帮不了自己夺大位;于是他想知道苏荔用了这么大的心力来做这件事,到底为了什么?

苏荔愣了一下,想了想摇摇头,“我不知道,当时如果不是看到郎世宁,我也想不到这个。算是一时起意,等人到了,我才发现竟然人太多了,他们中有优有劣,哪个国家的都有,其中也不乏只想淘金之辈,挑选、分班,又怕他们只是利用一下我们,等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就拍拍屁股走人,于是才想做学校,起码教会几个赚回本钱才成,您说对不?再后来才知道十三爷这些年教的很好,那些孩子们很有见地,这才越做越大。班底不能说是与不是,只是现在是看不出效果的。他们只能算是火种,再过几年,在江南、在山东再各开一家分院,让这些孩子们当老师,培养更多的人。那时应该规章制度都成熟了,天下的百姓会对这些杂学感兴趣,爷,再给我十年时间,我保证,他们比读四书的人有用!现在只是在慢慢的一点点的改变。对,我想做的就是慢慢的改变。”

苏荔边想边说,现在想来,自己每一步似乎都是被逼的,十三开善堂办小学就是为了躲避废太子的政治追杀;没想到十年后这些孩子们一茬茬的都长成才了,当时开的小学就不是为了读《四书》预备的,没到后来这些人真的成了大学的后备役,他们最早接受科学的思想,将来他们可能也是科学的传播者。多好啊!不经意的做的小事,没想到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这应该就是改变的力量,她当时无心做的,如果真的着力去做也许会功利,也许会着忌,只是因为一切都是无心的,老爷子看到她的无心之举,于是才敢放心,也才能容她吧!现在她都不敢再想十年后的大学什么样了?真的能出现种马中那种王霸之气?

“改变什么?”胤禛看着她,显得有些步步紧逼的意思了。其实对胤禛来说最不放心的就是苏荔这种改变,她做的每一件事看着没有相互的联系,可是短则半年,长则竟有十多年的,竟然就能联系在一起,衔接得还天衣无缝。可是如果说苏荔早有预谋,似乎也不像。因为很多事都是在胤禛眼前发生的,也就是临时想出的主意,让大伙应个急罢了,事后只怕她自己都想不起这个。可是偏就能起到作用,是天赋异禀?那就太可怕了,如果只是单纯的运气好?胤禛又不敢相信。

苏荔看着他,还是不放心?或者说理解不了?摇摇头,已经放弃了让胤禛学会信任这个伪命题了,直接说道。

“我说过,我想教一堆‘我’出来。专心埋头做事的人,我不喜欢士大夫整天夸夸其谈,真的让他们做点有用的事,却只会相互推诿,这些人都是政治人,斗来斗去,也不嫌累。我也不想宝宝变成那样,所以我不肯让老爷子带宝宝进宫读书,宝宝眼界要更宽广一些。说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真给他们半部让他们试试?狗屁不通的东西。”

苏荔想想就可气,想到历史上的乾隆可是着名的败家子,每每想到这儿她就恨,自己看书就算了,现在想到这是自己生的,就没法接受了。太可悲了吧!

《圆明园》的记录片里说,乾隆中后期修园子是因为钱多得快长霉了。妈的,竟然还有嫌钱多的时候,有钱不会办教育啊?不会加强国防啊?再不济办国家医疗也好啊!只会闭关锁

为老子天下。真是I服了YOU!

而且历史书上更可气地是。八国联军进北京时。竟然发现他们当年送给乾隆地一门大炮放在他地夏宫里当展品。却没人想过。若干年后。人家可以用这个是可以把他们地国门给轰开地。

想到那个败家仔会是自己地宝宝。苏荔就有想哭地冲动。所以这些年来。苏荔并不让人教宝宝风光雪月地东西。她要让他学会实干。现在他已经亲手建立了一所学校。他天天在学校里看着一项项地成果出炉。让他体会教育会带给人类地巨大利益。他就应该知道天外有天吧?

只是苏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