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桑馊苫故且蛭攀厝势裎沟呐卸厦挥惺蠊裨虻幕埃氤梢膊换嵊小�

    所以林文远的话虽然精准,但还有几分嘲讽之意,显然是不以张守仁的布置以为然。

    “俺总是觉着,大明尚有二百万军兵,所有行省中只有湖广河南尚有大股流贼,其余地方尚算平静。东虏虽然入关闹事,但有宁远和山海关外,需得绕道千里,后勤为难,不能久驻,所以也不能说是有亡国之忧啊。”

    “俺和世福哥想的一样。”

    “虽然如此,大人的布置也不错,早早着手,以免措手不及。”

    “这说的也是,俺听大人的。”

    “要经营,湖广这边需布子,凤阳到扬州和淮安府,江北地界和俺们山东接壤,也需早早布置才是啊。”

    “这其间隔着一个兖州,刘泽清这厮现在正谋夺济南总兵一职,李青山后头怕就是兖州豪绅和此人,咱们要隔着他夺江北的地盘,难哪!”

    张氏兄弟三人确实也有杰出的一面,那就是负责和专精,对事十分下苦用心。

    几年前还是海边煮盐的军中灶户,苦的两眼通红,怕是连当时的胶州正印官是谁都不知道。时到如今,不用地图,整个南中国如在胸中,这对后人来说不是难事,但对当时的人来说就是难能可贵了。

    古人之中,一百个里头能通本省地理的就是难得,万人之中,也未必能找到一个通全中国地理的大才。

    所以谋士之中,通地理,知人情,谋划晓畅,就是一等人才。这样的人才,一般只有读书人里头才会出,军汉先天不足,除少数寥寥杰出之士外,是不大可能出现如此的妖孽人物的。

    国朝之初,太祖高皇帝禁武将与读书人接触,就是有这方面的深刻教训和先见之明,其外甥李文忠为当时的六国公之一,立下不世之功,为大都督掌五军都督府,就是因为幕府中养了不少读书人,被朱元璋以为阴谋不转,虽然是亲外甥,下场也是十分的不美妙啊……

    现在张守仁的身边,等同高级读书人的武将一抓一大把,眼前这张氏三兄弟的议论就得了解地理并晓畅世情才能说的出来,而且切中实际,虽然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也算是难能可贵了。

    不过这三兄弟提起江北,也就是淮、泗、徐、扬这几府紧邻山东的地界,也确实是张守仁的必需拿到手的地方。

    徐州是战略要地,地处要冲就不说了,泗州则是河南通往皖北,再由皖北直插扬州的战略要冲,隔着一条淮河,身边是洪泽湖,地方十分紧要,守住泗州和徐州、淮安这几府,也就是扼住了南下的战略要道,所谓守江必守淮,大约也就是说的这几处地方。

    除了战略要紧外,江北这几府人口十分之多,农业也发达,矿藏丰富,在淮安和扬州又是当时的转运基地,每年不知道要过几万条船,商业十分发达,物流通畅,是十分富裕的好地方。这样的地方还是民风剽悍,是历来出强兵的地方,比起朴实厚道为性格主要成因的山东胶莱人,淮泗一带,可是向来伏莽处处,专出职业造反者的地方。

    大汉的开国集团是出身徐淮宿一带,这大明的开国武将集团,就是出身淮泗一带啊……

    除了这些,最叫浮山集团眼红的,莫过于淮扬盐利……

    大明出盐的地方,质量最好的是四川和甘青一带的井盐,最多和行销天下最为广泛的地方,则属淮扬。

    淮安府在当时管辖地方极大,近海地方,后世盐城地区有无数的盐窝子,扬州的泰州等几个州窝本更多,光是扬州一府,城中有盐商三百余家,每年产销五亿斤盐,盐引二百余万引,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产盐之地。

    在大明和后世的某清,淮扬盐商都是势力庞大金银多的用不完的地方,其中扬州是盐商盘踞地,淮安是漕运南北转运中心,地位还在扬州镇江临清州德州之上,漕运总督驻节淮安,在清季还有南河总督等治河的督抚驻节,是南北通衢要冲,两府各有优势长处,如果把这几个地方交给张守仁如在登莱两府这样经营法,几年时间就旧貌换新颜了。

    但现在济南和德州尚未到手,而且朝廷经制之法尚存,还没听说过某个武将能任职三镇总兵,并且直接管理地方民政,这样的做法,只有唐末藩镇节度使才够资格啊……

    但张守仁明显不打算要什么名义,他要的只是实质。

    当下言简意赅的道:“淮扬盐场必得,淮扬商业繁华,人力充裕,又不似江南那样被士绅地主把持了地方,不易着手,得此地,连同山东,将来便是与东虏或李自成争胜的根基。”

    在场数人闻言都有震惊之感,这几年来,这还是张守仁头一次提出自立一说。

    而思想起来,由百户到副千户,再到游击将军,济南一役横空出世,确立大功,然后为副总镇,接着便是南下,又一战擒斩了张献忠,成为天下之望的国朝武勋第一人,万历以后武将封爵第一人,拜大将军第一人!

    这样的资历身份手腕,谋取根基自立,大约也不是什么不可为之事吧?

    眼见众人虽然是亲戚加心腹,仍然惊的外焦里嫩模样,张守仁微微一笑,举掌道:“自古得天下最正者,无非是本朝,而以天子守御国门抵抗外敌者,亦只有本朝。天子虽然行事处处失败,然而毕竟不是昏君,以求治而致有亡国之危,大约也就是本朝了吧。有此上者,纵我能自立,亦不会取明朝而代之,而是兴利除弊,再造大明,若违此语,则天地必不容也。”

    这般立誓,似乎是自绝有异志之念,众人都是动容,一边旁观久久不语的曲瑞吐了口气,插话道:“欲回山东,在李青山,除刘泽清,应在济南,欲得江北,尚需缓图!”

第六百一十二章 京营

    二十四个字,说尽曲瑞心中曲划沟壑,张守仁颔首应之,嘉许道:“有此六句,曲瑞将来可专征方面。”

    “末将只是隐隐想到大势如此,具体如何行事,恐怕大人早就想好了吧。”

    被属下这么毫不留情的揭穿自己,张守仁干笑一声,道:“还望你们帮我,从十三年到十五年,乃是我浮山甚至是大明的最为关键的两年!”

    “是,大人!”

    虽然并不完全相信张守仁所谓大明几年之内土崩瓦解,京城和大半北方可能不保,到时候只余山东和江北一地在手再来绝地反击的战略规划,不过既然大人一心要照此方略来行事,那么众人也只能勉力跟随,当下所有人站立起来,抱拳拱手,齐涮涮道:“末将愿意为大人效死!”

    “你们错了,非为我效力!”

    张守仁正色道:“实乃为大明社稷,华夏三千年的薪火传承,已经有宋末崖山一事伤心惨毒,我大明太祖高皇帝以淮右布衣提三尺剑尽除膻腥,此岂易为之事?再复将江山沦陷为异族之手,吾等后人,又有何面目复见祖宗于地下!”

    浮山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教育还是很到位的,当下几个心腹神色也变的无比庄重起来,昂首挺胸,大声答是,此次,却是比刚刚要庄重的多,雄深有力的多了。

    ……

    ……

    崇祯十三年元月十九日。

    因为新的军议时间未定,张守仁索性就在谷城多耽搁了一阵子,每天督促将士训练士卒,派出大股细作往英、霍山中打探革、左五营和罗汝才、过天星等各流贼营头所在的方向,同时开始招募山民充当向导,颇有磨刀霍霍,预备在年后大举出击的迹象。

    他与方孔昭的争执,也是各执一词,两边发了折本送往京师,方孔昭是自己提笔写就的奏章,意气风发,极言武将跋扈**之害。

    张守仁的奏折则是请一位在襄阳守制的翰林代笔,基调是立在方孔昭倚老卖老,不能申明军纪之上,写的也是骈四骊六,文字华美,辞气昂扬。

    只是这样的笔墨官司是注定打不出输赢来的!

    崇祯原本是要将方孔昭换掉,新任湖广巡抚宋一鹤品行似乎不大好,但也是精明强干的一个久任地方,并且久历戎机,是地方政务和军务两把都能抓的角色。有这么一个干练的人才配合杨嗣昌,湖方地方肯定有一番新气象,最少不会拉大军的后腿。

    但张守仁的成绩实在太妖孽了!甫到湖广地方,纵横天下十余年,叫崇祯恨之入骨的张献忠已经授首,流贼诸营中实力最强的西营也是被打残了,估计一时半会缓不过劲来。既然如此,放一颗不那么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