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粱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怀,应该能说服他。虽然那些话有可能暴露自己的野心,但现在也顾不得这么多了,说不定他还会误会自己是大义呢。   
  “水镜先生!你可知王奇为何愿意放下党争而资助你?”   
  “哦!这不是为了大汉吗?”司马徽有点奇怪,他刚才明明说得好好的,难到还有别的原因。又或者是不想出那笔钱了,想想又不会,自从眼前这个少年造纸封侯以后,王家是日进斗金,应该不会在乎这点钱的。而且看对方也不是出尔反尔的小人。   
  “当然是为了大汉!只是若没有一定的威胁,我会现在就资助你们吗?”王奇答道。   
  “哦!现在有什么东西威胁到大汉了吗?”司马徽问道。   
  “恩!我看我大汉现有亡国之危,而我汉人亦有灭种之险!”   
  “什么?季云说的可是黄巾之乱?”司马徽也像关羽当初一样吃了一惊。   
  “黄巾之祸虽然危害甚重,但还动摇不了大汉的国本,真正动摇国本的,反而是那些剿灭黄巾之人!”王奇无奈的道。   
  司马徽听了却不发一言,显然对王奇话中的意思有所了解,但知道对方的父亲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所以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些剿灭黄巾之人,基本上是一些地方的诸侯和豪强地主,如今朝廷又准许他们合法拥有武装,等平定黄巾之乱后,这些武装的割据之势就已经成型了。我观朝廷不久之后还会继续加强这些割据武装的权力,以便钳制庶民。到时……”   
  “到时必然有党人会择一明主而侍之,以其武力攻伐异己,甚至鼓动其取汉而代之,如此则大汉危矣!”司马徽突然抢过王奇的话题道。   
  王奇对司马徽的才能暗暗吃惊,果然是一时俊杰呀,这些还没发生的事情就已经能猜的个七七八八了。不过他能猜到党人身上去,那也有点太高估党人的能力了吧。再看他惊疑的神色,王奇就知道他在怀疑自己说这一番话的目的。   
  “唉!只是我不明白,像王家这样的家族,应该是党人投效的最佳对象呀!季云这样说出来,难道不怕我上书朝廷,给你们家安一个谋反的罪名吗?”司马徽果然问出了自己的疑问。只是他也是聪明人,没有像关羽那样要求上书谏止扩大诸侯的权力。显然,他也认识到这样做根本就不能让朝廷改变决定。   
  “哈哈!王家之危和天下之危比起来算得了什么!”王奇笑了一声,继续道:   
  “我担心的是,到时候群雄逐鹿,天下大乱,民众流离失所,人口必然大降。若是塞外的异族再趁机南下,到时我汉人尽皆沦为胡虏之奴仆矣!这才是真正的亡国灭种之祸呀!”   
  “啊!”司马徽显然对王奇的后一番话有点接受不了。   
  的确,司马徽自认已经考虑的很全面了,群雄在不满朝廷的党人的支持下,有可能颠覆大汉江山。他刚才甚至在想,王奇这么直接的提出来,是不是准备自己不投效他的话,就直接拿自己灭口呢。此时听了王奇的话,才察觉到了真正的危机。司马徽这样真正的才能之士,当然不会像满清的那帮子垃圾一样,会有“宁予洋人,不予家奴”的想法的。对于现在的人来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还是占了上风,所以在听了王奇的话后,第一个想到的是如何才能不让外族占了大汉的江山。   
  “原来如此!那有何方法可以阻止呢?”受到惊吓的司马徽脑子有点转不过来,心里想着如何阻止异族入侵,嘴上不知不觉就说出来了。   
  “这还不简单!当然是找一个英明之士,尽快结束乱世,然后率我华夏之众,抵挡异族入侵了!”王奇大声的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是呀!是呀!看来得尽快培养一些人才,帮助宗室子弟尽快结束乱世呢!”司马徽在听了王奇的话后才还过神来,只是他说的这一番话,却气的王奇差点吐血。   
  自己辛辛苦苦的冒着暴露自己野心的危险,说出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没想到到头来只是坚定了他加快帮助宗室子弟的信心,果然是朽木不可雕也。王奇现在再也不敢说什么又可能暴露自己野心的话了,刚才说的可能还可以作为自己拥护汉室的话来理解,要是在说的话,以他刚才的倔强脾气看,说不定还真会把自己报告朝廷。   
  “哈哈!德操兄说的好!”一个声音从王奇身后传来。   
  王奇转头看去,原来是和司马徽亦师亦友的博陵崔州平,汝南孟公威,颖川石广元等三人,看来他们在王奇来后不久,就来到这儿了,一直在一旁听着呢。刚才出声的正是博陵崔州平。此时三人脸上也是一脸的激动,显然是被王奇所说的亡国灭种之危所忧虑。而三人中,除了颖川石广元,其它两人显然对司马徽刚才的话十分赞同。王奇看了暗暗皱眉,这些人难道真要到了危机来临,才会明白该做什么吗!   
  “公子大义!我等所不及也?”颖川石广元却突然对王奇作了一揖。   
  其它三人这时才还过神来,也恭敬的向王奇作揖,显然对他愿意放下党争,而将此事告诉他们的举动十分敬佩。对王奇不是十分了解的汝南孟公威甚至提议说:   
  “德操兄不如收季云为弟子?”   
  王奇虽然也很想当司马徽这样的才能之士的弟子,但现在却实在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呀,遂忙道:   
  “多谢诸君美意!只是王奇已经拜前中郎将卢公为师了!”   
  众人听了,齐叹一口气,这才放弃不提。   
  王奇听了,心中却暗暗气愤,他现在的名声虽然还不是妇孺皆知,但也是传遍天下了,司马徽之名虽然响亮,但也不出荆豫两州,按理说自己如果拜司马徽为师的话,那也是司马徽高攀自己呀,怎么现在听他们的口气,似乎反而是对自己不能拜司马徽为师而感到遗憾呢。难道自己在他们眼中竟然如此的不堪吗!王奇心中愤怒,脸上却一点也不表示出来,反而也做出一副遗憾的样子。   
  其实这也怪不得众人,他们四个人都是出名的才能之士,虽然不是自视甚高之辈,但也不会认为自己才能不足的。平常只听说过王奇在诗歌上的造诣,没听说过他在其它方面有什么突出的才能,对于颍川之战,他们只听说是王奇献的计谋,不认为是王奇具体安排的,而普通的火攻之计是很平常的,刚才王奇讲的一番卓有远见的话,他们也只认为是王奇从那一位大贤哪儿听来,从没想到过是王奇自己的观点。甚至对于王奇刚才愿意把这番话说出来,都曾经怀疑过是不是他小孩嘴不严,无意中说出来的。不过想想若是这样的话,那他们不是变成从小孩嘴中套话了吗。忙放弃了这一可怕的想法。   
  王奇虽然心中气愤他们小瞧人,但也不想就这么空手而回,遂对崔州平他们三人说道:   
  “王奇已经将事情说得很明白了!水镜先生现在有我的资助和荆州各位名士的相助,开一个大的书院应该没什么问题,只是现在颍川书院自己从几位走了以后,程仲德他们也都去了谯县,现在书院根本就没有几个名士,学子们求学都非常困难,实在是缺人手呀!不知道诸为中有谁愿意和王某一起回去,重建颍川书院往日的繁荣呢?”   
  司马徽,崔州平他们四人对视一眼,心道,果然是没有这样的好事呀。只是众人现在对回到颍川书院都有一种恐惧,当时被逼离开书院的情形又浮上了心头。虽然在听说现在书院的状况是感到很伤心,但要让他们回去,却是没有一个人有这个勇气。还有一点就是,这样跟随王奇回去,就有点像王奇的家臣一样了。虽然都不愿去颍川,但是王奇既然提出来了,当然不可能一个也不回去的。所以最后还是老家是颍川的石广元主动说:   
  “公子大义!我等当然听从,只是现在书院刚刚要组建,必然缺乏人手。就由石广元一人随公子去颍川书院吧!”   
  石广元的老家虽然是颍川的,但对回颍川仍然有所恐惧,只是毕竟石家在颍川也算是一个豪门,所以到也不必太担心会受到迫害。再则,颍川书院毕竟是自己的母校,现在听说她的形势不好,心中还是有点挂念的。所以最后还是答应了。   
  王奇听说只有石广元一人愿意随他回去,心中有点失望。但有总比没有好,也就爽快的答应了,但仍然叮嘱其余两人,一旦荆州的书院走上了正轨,就立刻来颍川书院帮忙。当然,他心里也知道,这个可能性几乎为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