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我很有把握,因为这样的情况我见多了。
结果,一丸下去,折腾了一个月的这个胃痛,就此就消失了,后来基本没有犯过。母亲自己都不敢相信。
实际上,母亲的这个病,就是寒邪伤到了胃部,导致寒凝胃脘,大家都考虑治疗胃病要疏肝和胃,却忘记了治疗这个寒邪。
母亲当时很欢喜,我却觉得很惭愧,母亲竟然为这个寒邪遭了一个月的罪,我如果能多回家看看,母亲就可以少受些罪啊。
但是,天下有千万个父母,谁能看得过来呢?唯愿为人子者,大家多懂得些中医的知识。
再举个例子,是昨天发生的。
例案25、昨天下午我从外地刚刚回到家里,一位老朋友就给我打电话,她说最近很不舒服,要马上到我家见我,让我帮忙看看。
我当时正想倒头大睡,接了电话,只好起来收拾收拾等她过来。我的这位朋友是个演员,她来了以后,说了自己情况,原来是前些日子去海边了,下海玩了一会儿,然后回来后吐了一次,再后来不吐了,但是开始腹胀了,持续腹胀一周左右了,什么都吃不下去。虽然也会感觉饿,可是吃了一点就腹胀,觉得气胀在里面,无法通气,无法进食,这样下去身体可就撑不住了。
除了腹胀,并没有什么其他异常的症状。
但是在诊脉的时候,我发现她的手是冰凉的。
她的个子很高,模特身材,但是只穿了那种时装短裤,长长的腿都露在外面。
女孩子都爱赶个时髦,漂亮是漂亮,可也要看气候的变化啊。但是很多女孩为了美都不注意这点。
看到她的舌苔薄白满布,我分析她湿气,于是开了白蔻仁,配了点焦三仙(全都是6克)。
然后我告诉她,同时买附子理中丸一盒,服用一丸。
傍晚的时候,她来了电话,说服用了一丸以后,觉得肚子里的气已经通了,不再胀满了。
看来此药见效是很快的。
其实,在春秋季节变化的时候,我会遇到很多这样被寒气伤到的患者。因为春、秋两季的特点是白天很热,让人又吃雪糕又扇扇子,但是早晚很凉,凉风嗖嗖的,身体壮的人没有问题,但是体弱的人,如果不注意,就会被寒气伤到。
那么,什么是寒邪呢?我们中医教程对它的定义是: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
其实,不用多说,地球人都知道这个寒的意思,火星人在冬天的时候对此也感受深刻。
这个寒邪,本来为冬令之主气,但是,千万不能教条,任何季节体表被寒邪伤到,叫伤寒,如果我们咕咚几瓶冰啤酒,直接把脏腑给冰住了,这叫中寒。
那么,寒邪都是通过哪些途径侵入我们的身体呢?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比如:沐雨、下水着凉、衣单、露宿、空调、饮食冷等。
寒邪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这个话可以这么理解,阳气弱的人,更是要躲着寒邪,一般体表感受的伤寒还好说,最难受的是中寒,直接往里面走的那个,一般危害比较大,主要是有隐蔽性,会和其他的内科杂病混在一起,比如前面我提到我母亲的病,按照一般治疗思路就直接奔疏肝和胃了。
第二,寒性凝滞。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总是会引起胃肠、腹部等的疼痛,很是痛苦。那么还有客肺、肠胃、心脉,寒凝胞宫等证,这个季节如果老人不注意,就会寒凝心脉,导致心脏问题,所以,春捂秋冻是不适合老人的,老人这个时候就要随时增减衣服。
第三,寒性收引。这个是说寒邪容易造成拘挛的问题。
对于寒邪的治疗,就是寒则温之,在这个领域,中医的火神派很有建树。
我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一般老百姓能用的附子理中丸吧。这个附子理中丸几乎在所有的药店都可以买到,是个最常见方子。
但是,对最常见的方子,我们却未必了解,也未必会用。
这个方子其实是张仲景的理中丸的加味,加上了附子,药的主要成分是干姜和附子。中医说:附子非干姜不温,这两味药放在一起效果特别好,药里面还有党参、白术和甘草。
这个方子主要是温脾胃的,一般如果着凉,多是脾胃受凉,比如在凉水里嬉耍了,腿部着凉了,这都很容易使下肢着凉。还有的人是喝了很多冷饮后肚子痛,也是这个问题,自个儿把寒邪给灌进来了,也需要这个药。
还有被冷风吹到的,就像我母亲,胃脘被冷风吹到了,所以才病体缠绵。因此,老人家更要注意衣服的前襟,保护好肚子不被冷风吹到。
被寒邪伤到脾胃以后,一般都会肚子痛,或者胃痛,同时还会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这个泻大家要注意了,很容易和热泻混淆,中医教程一般说热泻泻下的大便是黄褐色的,冷泻泻下的大便是青白色的,但是临床中不是绝对的,很多冷泻的患者泻下也是黄褐色的,一定要看发病的诱因是什么。
诊断的依据我觉得主要的还看发病的原因,一般患者自己心里都清楚自己受寒的经过,所以要多问问,我们自己也要多想想。
对于这种脾胃受寒的情况,我一般开附子理中丸,只服一丸,一般症状立刻就会缓解,最多两丸,如果没有效果,就不是这个问题,后面的就不用再吃了。
如果是寒邪为患,那么服用两丸一定见效,我到今天为止,还没有见过无效的。也可以多吃几丸,一般几丸就够了,多了也不用吃,以后自己注意保护阳气就可以了。
九、 傅青主
女士养生中的瘀血和肝郁的问题
我在以前提到过,我曾经到一些单位为他们进行中医体检,结果发现现在的女士身体的问题比较多,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很多,我今天先来谈谈瘀血的问题。
中医理论认为,女子的气血是否充盈,血脉是否通畅,对于女子的健康是非常关键的,但是现在影响这两方面的事情特别多,比如,单位的压力非常的大,工作不顺心,孩子的教育也压力非常大,很多人因为孩子的学习而气恼,等等,这些问题都会令女子的肝气不舒,而肝失疏泄,则会直接影响血脉的通畅,有的女士甚至因为生气而造成绝经,这种例子绝不鲜见。
另外,现在饮食的不规律也会导致血脉不通畅,比如女子在月经期间猛喝冷饮,则会导致血脉的运行突然异常,因为中医认为血遇寒则凝,现在由于饮食西化,所以这种情况比较多,比如去洋快餐点汉堡,它的套餐一定会给你配冰镇的冷饮,不喝吧,觉得不划算,结果硬着头皮喝下去,就影响了自己的身体。
如果血脉长期不通畅,则会引起体内瘀血的形成。
还有一些瘀血的形成,是由于外伤,比如曾经出过车祸,跌过跟头,有的是由于生孩子的时候瘀血没有排干净,总之这样形成的瘀血也比较多。
中医认为,人体内如果有瘀血存在,那么则会引起各种病证。
比如,身体某个部份总是疼痛,有的是感觉人越来越苍白,有的是月经越来越少,等等,总之是影响了健康状况。
那么对于这样的瘀血,应该怎么样排出呢?
给大家提供一个经验,那就是最好在月经期间排出。
这个方法知道的医生很少,但是有的医生已经开始注意到了,他们发现在月经期间给女子应用了活血化瘀的药物以后,不但月经通畅了,以前由于瘀血导致的一些问题也随之消失了,于是大家就推测在月经期间,妇女的身体会出现一种自我调节的状态,此时如果稍微用些药物,则可以使其体内的瘀血也同时被排出,许多平时用药效果不好的病证也会在此时产生良好的效果。
实际上,有经验的中医一直在这么做,但是由于没有总结出来,所以大家认为他们只是在调理月经,没有想到身体其它部位的疾病。
举个例子,我曾经治疗过一位女士,她是咳嗽,她自己说是每次在月经前开始咳嗽,有几个月了,月经后咳嗽就慢慢地消失,大家按照外感咳嗽,怎么也治不好,我询问病史,原来她有一个月的月经曾经没有来过,所以我判断她是瘀血导致的咳嗽,故在她月经期就开始给她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结果在服用了第一副药以后,咳嗽就消失了。
还有其他的医生曾经观察过,发现在月经期间给患者服用化瘀的药物后,结果患者以前因车祸引起的各种病痛慢慢地消失了,这也说明,她体内的瘀血被自身排出了。
这些医案就说明,瘀血确实能够导致各种病证,而在月经期间准确用药,则可以促使其排出体外。
这里我是想给女士们提个醒,大家在关注自己身体的时候,可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