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净道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
  “意所成”,由于决意而化作,故为意所成。“诸根完具”,是就眼耳等的
  形态说。然而所化的色身是没有净色根的。
  “如果神变者经行,则所化的亦在彼处经行”等,是指一切声闻所化的说。
  假使是佛陀所化的,则依世尊的所行而行。但依照世尊的意欲亦能作其他的事
  情。然而这里,神变者虽然在这人间,能以天眼见(梵天之)色,以天耳闻其
  声,以他心智而知其心,但依然未得由身而自在的。同时他虽在此界,能与梵天
  对立,谈论与会话,亦非由身而自在的。虽然他决意令远而为近等,亦非由身而
  自在的。他虽以可见或不可见之身而去梵天,亦非由身而自在的。但他计划“在
  梵天之前变化色身”等的说法,是由身而得自在的。至于这里的其余的(天眼乃
  至远近神变等),是为示身自在神变的前分神变而说的。上面为“决意神变”。
  下面是“变化神变”及“意所成神变”(与决意神变)不同的地方。

  (二)变化神变

  先说行变化神变的人,于童子等的形状中,他希望那一种,便应决意那一
  种,即所谓:“他舍了本来的面目而现童子的形状,或现龙形,或现金翅鸟形、
  阿修罗形、帝释形、天形、梵天形、海形、山形、狮子形、虎形、豹形,或现象
  兵、马兵、车兵、步兵,及现种种的军队”。要这样决意的人,他从于地遍等中
  无论以那一种为所缘的神通基础禅出定,当念自己如童子的形状,念已而遍作
  (准备)之后,再入定而出定,即决意“我成这样的童子”,与决意心共,便成
  童子,如提婆达多。其他各句也是同样的方法。对于“亦现象兵”等,是指现自
  己以外的象兵等而说,所以这里不应作“我成象兵”的决意,应作“将成象兵”
  的决意。其他马兵等的地方也是一样。上面是“变化神变”。

  (三)意所成神变

  欲作意所成神变的人,从基础禅出定之后,先念(自己的业生)身,依前述
  之法而决意“将成空洞”,便(于自身)成空洞。于是念他的内部的(意所成)
  身而遍作(准备定),依前述之法而决意“在他的内部而成他身”(便成他
  身)。他即可取出(意所成身),如从蔓吉草中抽出芦苇,如从剑鞘引剑,如蛇
  蜕皮一样。所以说:“兹有比丘,从此身而化作有四肢五体诸根完具的意所成的
  有色的他身。譬如有人,从蔓吉草中抽出芦苇,他这样的思考:这是蔓吉,这是
  芦苇,蔓吉是一样东西,芦苇是另一样东西,然而芦苇是从蔓吉抽出的”。这里
  如芦苇等与蔓吉等相似,为示意所成色(身)与神变者相似,故说此譬喻。这是
  “意所成神变”。

  为善人所喜悦而造的清净道论,完成了第十二品,定名为
  神变的解释。

  ———————————————————————————————————
  代字
  (忙-亡+乔)陈如——>骄陈如

  第十三  说神通品

  二、天耳界论

  现在来解释天耳界,在这以后当有三种神通。对于“他如是等持其心”等的
  经典文句,如前所说。此后只是解释其差别之处。
  彼以清净超人的天耳界,闻天人两者及闻远近之声。
  这经文中的“以天耳界”,和天的相似,故为“天”。因为诸天之所以获得
  净耳界,是由于行善业而生——没有胆汁痰血等的障碍,及解脱了随烦恼,所以
  虽然很远的所缘亦能领受。而此比丘,由于精进修习的力量,产生象天耳界的智
  耳界,所以说和天的相似故为“天”。又因依天住而得,自己亦依止天住,故为
  “天”。因为行耳界的工作,犹如耳界,故为“耳界”。所以说“以天耳界”。
  因为遍净及离随烦恼,故为“清净”。“超人的”,是超过人的境界,即超越人
  的肉耳所闻的。“闻两者之声”,即闻二者之声,什么是二?即“天与人”,是
  指天的声和人的声而说。当知此句是说特殊部分的声。“远与近”,即如他方世
  界的远处的声音,乃至近处寄生于自身的生物的声音,都可以听到。当知此句是
  指无限的一切声音说。
  怎样会生起天耳界的呢?瑜伽比丘,入了神通的基础禅,出定之后,以遍作
  (准备)定心,最先当念由自然(肉)耳听到的远处森林中的狮子等的粗声,其
  次如精舍之内的钟声、鼓声、螺声、沙弥及青年比丘的高声读诵之声,如“尊师
  怎样”、“诸师怎样”等的普通谈话声、鸟声、风声、足声、沸水的叽嘟叽嘟
  声、太阳晒干了的多罗叶声、蚂蚁声,如是从最粗的开始次第而念微细之声,他
  应意念东方的诸声的声相,意念西方、北方、南方、下方、上方、东隅、西隅,
  北隅、南隅的诸声的声相,当这样意念粗细诸声的声相。那些声音,虽然他的原
  来的心也明了,但他的遍作定心更明了。他如是于诸声相作意,“现在天耳界要
  生起了”,他于诸声之中无论以那一种为所缘,生起意门转向心,在那灭时,速
  行四或五的速行心,那些(速行心)的前面三或四而名遍作、近行、随顺、种姓
  的是欲界心,第四或第五是安止心,属于色界的第四禅。此中,与彼安止心共同
  生起的智,便是天耳界。
  此后便落入智耳之中,为了加强它,他应该限定一指之地想道:“我将在这
  个范围之内闻声”,然后扩大其范围。此后他增加限定为二指、四指、八指、一
  张手、一肘、内室、前庭、殿堂、僧房、僧伽兰、邻村、一县等乃至一轮围界、
  或者更多。如是证得神通的人,虽然不再入基础禅,但亦可以神通智而闻由于基
  础禅的所缘所触的范围之内所起的音声。能够这样听闻的人,直至梵天界,虽然
  是螺贝大鼓小鼓等的一团杂乱之声,但如果要辨别它,他便能辨别:“这是螺
  声,这是鼓声”等。
  天耳界论毕。

  三、他心智论

  (“彼如是心得等持……安住不动时,引导其心倾向于他心智。彼以己心,
  悉知其他有情及其他补特伽罗之心:
  有贪心而知有贪心,
  离贪心而知离贪心,
  有嗔心而知有嗔心,
  离嗔心而知离嗔心,
  有痴心而知有痴心,
  离痴心而知离痴心,
  沉寂心而知沉寂心,
  散乱心而知散乱心,
  广大心而知广大心,
  不广大心而知不广大心,
  有上心而知有上心,
  无上心而知无上心,
  等持心而知等持心,
  不等持心而知不等持心,
  解脱心而知解脱心,
  不解脱心而知不解脱心”)。
  在论他心智中的“他心智”(心差别智),此中的“差别”是了解,确定之
  义。心的了解为“心差别”,心差别而且以智故说“心差别智”(他心智)。
  “其他有情”是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有情。“其他补特伽罗”和前句同义,只由
  于教化及说法的方便而说不同的字而已。“以己心……心”即以己心而知他心。
  “悉”即确定。“知”即知有贪等各各种类。
  然而这智是怎样生起的呢?即以天眼而成就的,那天眼于他心智的遍作(准
  备)。所以比丘,扩大其光明,以天眼而见他人依附于心脏的血液的色,寻求他
  的心。因为心欢喜时,则血红如熟了的榕树果,若心忧悲时,则血黑如熟了的阎
  浮果,若心舍时,则血清如麻油。于是他观看了他人的心脏的血色,分析“这种
  色是从喜根等起的、这种色是从忧根等起的、这种色是从舍根等起的”,寻求他
  人的心,加强他的他心智。当他这样获得了强有力之时,则不必见心脏的血色,
  亦能从心至心的展转次第了知一切欲界心、色界心及无色界心。义疏中说:“如
  果欲知无色界中的他人之心,见谁的心脏血色、见谁的根的变化呢?实在没有谁
  (的心脏及根可见)的。当知神通者的境界,只要他念虑三界中任何一处的心,
  便能知道十六种心。此(见心脏之)说,是依未证神通的初学者说的”。
  其次“有贪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