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大师对于求法来说,他是没有厌足的,以此为了勤求正法,他究竟依止了哪些善知识呢?如他作的颂中说:“众生顶宝福幢师,与及佛子无著贤,玛底师及菩提顶,善巧普喜祥师等。受恩深师二十人,长久顶敬勤依止。”总之,这位大师也依止了很多善知识,精研显密一切教义,成为善巧后,复对具缘信众,大转法轮,护持佛教获得弘扬增长。这位成就善巧大师,他前往前藏和至尊宗喀巴大师相会,于是在朗哲顶,及北方热振、吉学等很多地区,以及后藏达昌仲喀等处,师徒二人相会大转法轮,振兴佛教的情况,已在至尊宗喀巴大师传中,详细叙述。继后,至尊仁达瓦大师他效法往昔大德的洁净行传,以多闻的教义,作为修要,视名闻利养,眷属受用等一切如同唾秽而舍弃。由这种舍此世心,及猛利的出离思想,鞭策其心。他于是同一些意乐精修殊胜乘道的人士,在大雪山右侧方裕隆多杰地区,闭关五年的当中,一心专修显密圆满道体,获得共通道及不共密道,两种道次第的彻底通达。亲见很多本尊,生起多种三摩地,能忆自他千百生世的事迹,能往众多清净佛刹等,为佛所赞的殊胜证达。 
他为了教导后来众生起见,示现他喜悦寂静处,一心专修的意乐,作有这样的颂说: 
“谁于正法戒律中,出家仍未善谨守,对佛教言非理作,彼诸沙门是世贼。 
对诸邪说思为美,语过沙门非理故,诡诈心行当远离,对正说者应常依。 
对诸粗语思辩才,语过沙门非理故,乱说狂行当远离,对调柔者应常依。 
对诸淫乱思为洁,诡行沙门非理故,诱惑邪行当远离,贤良正行应常依。 
随欲妄为思为正,不护根门沙门过,放逸弛行当远离,不放逸行应常依。 
造作繁多思为智,散乱沙门非理故,喧嚣俗家当远离,事务精简应常依, 
富有受用思为德,贪炽沙门非理故,财等俗行当远离,知足寡欲应常依。 
游村赶集思应化,利养沙门非理故,如商贪利当远离,边区隐处应常依。” 
又他到寂静处,一心专修,立下誓约道: 
“于谁双足莲房下,梵释遍入等世间,权威诸神依顶敬,观音怙主前敬礼。 
我虽多闻失正修,虽受百戒有过染,沙门我立诸誓约,祈尊悲智稍赐鉴。 
住处若增世妄想,名利之绳缚自心,嫉他竞心生苦恼,彼处刹那亦不住。 
从今直至命存间,愿于雪山林薮中,如麟独自常安住,不居城及眷属中。 
何时八风亦不动,直到心坚未证前,除调一己自心外,不因利他减自利。 
三种法衣及钵等,除自生活用具外,金及宝等胜用具,为自利故毫不持。 
何时亦不说他过,除具义及符法外,战贼王官等谈论,混乱言书决不做。 
为正法故忍苦行,舍此世心求解脱,知足寡欲及顺已,除此四眷余不依。 
我今所立诸誓约,若违犯时佛菩萨,与及大悲观世音,视我如同犬豕等。” 
就这样祈佛菩萨等作证,而立下了誓约。他思惟寂静处所的功德,而作自我鞭策。他这种依止寂静处所的原因,也不是由眷属亲友等的劝勉,更不是追求名闻利养,而是他视轮回生死苦如火坑,十分难忍的缘故。与及观察到薄伽梵由多门中称赞寂静山林,尤胜莲苑,万分悦意之故。对此他有这样的颂说: 
“何者不具微尘过,卓越功德威光严,美誉幡摇三界动,能仁世尊前敬礼。 
具智诸友请细聆,圣教日光临西没,身命摇动等流水,求解脱者应警愓。 
权拥七宝四大洲,住无量寿十善行,圆满增上乐自在,转轮王德亦如蕉。 
长久安居须弥顶,如意树苑享喜乐,诸天会众威礼敬,千眼帝释亦世奴。 
远离身心诸痛苦,能由禅乐久摄持,金胎大梵终堕落,生世下劣较天长。 
谁触极坚须弥山,刹那亦能成灰烬,如是火鬘烧身时,地狱之苦谁能受。 
一见江河顿干涸,佳果满林顷变无,多罗枯枝饿鬼形,谁一见时惧毛竖。 
昧于取舍痴昏暗,互相食啖身常受,金刚火花及烹煮,畜牲众苦谁能受。 
轻视世间诸荣华,知为众过之渊薮,为从有海解自他,故我去住寂静林。 
如鸠闻雷生欢喜,谈论静林我亦乐,为诸闻义成义故,童慧我因趣静林。 
如鹅骤见洁莲池,住尽边区我心悦,为暇满身取心要,故我童慧趣静林。 
如蜂顿见莲花苑,我心留恋静林乐,为尝禅定甘露味,故我童慧趣静林。 
如玛莱雅春风沁,静林药域爽我心,为摧烦恼诸魔军,故我童慧趣静林。” 
复作颂说: 
“世间救导天人师,开示解脱贪蕴本,五欲功德生诸苦,彼是病果痛苦根。 
犹如癣癞发巨痒,及热病者乐凉泉,如饮盐水以解渴,由贪终无厌足时。 
如毒和食作佳肴,贪食刃口之甘蜜,引车之畜啮地草,欲德益少而过多。 
如贪象粪之蚊蝇,及喜猎人美乐兽,贪食钩饵之诸鱼,贪欲凡夫速遭毁。” 
这样作颂后,他也就为了住寂静处精修为要起见,去到尼泊尔和西藏交界处芒裕吉仲的静林中,为仙人所喜的隐密处──默多当金(义为鲜花灿烂境)地中,步迹佛子闻喜(即密勒日巴的俗名)的清净行传,一心安住精修。那时,追踪这位大师之后,意乐在寂静处,一心专修的很多三藏法师,也都来到那地方,和大师结邻,偶尔请求仁达瓦大师说法,共求正法甘露。常时则住静林各别地点中,一心精修。有些是独居,有些四人聚居,有些是八人聚居,有些是二十人聚居的。这些离世专修的人们,每聚分居而专修,都分布在默朵当金左右的山谷中,及嘛呢山口、乍喀、普波伽、却顶、拉安堡、拉得却仲、江澎朗喀仲、隆哲桑登岭、贡普共色、扎岗楚普等地区,安住著很多具足三学静修比丘,俨然如往昔释迦世尊住世时,修法极盛时代。由于大家精修圆满佛道,以此住在那里的任一聚居处,都为一切善神所喜而歌颂吉祥。那时,至尊宗喀巴大师也在仁达瓦大师座前,对那些精修的人们极表赞叹。大成就师汤东嘉补也因闻仁达瓦大师的美名,而来到默朵当金谒仁达瓦大师,听受要法,由此最后获得心入于法的增上缘。 
这位大师他依佛的密意二大车轨所解释的那样,最初佛灭度后四百年,由圣龙树所阐明的无垢理智,而获得经论的密意。关于此点他有颂说: 
“导师圆寂四百年,毗达婆地离递毗,孺童龙树成比丘,宏扬圣教经记别。 
复从龙域等世间,取来深广诸经藏,燃起离边中观灯,摧灭常断边见暗。 
继佛授记由无著,弥勒尊前获恩授,阐明般若之宗义,印藏大车轨中称。 
此诸大乘车轨分,大乘显密中密意,此二教理不相顺,由谁释知道歧误? 
如佛所示之密意,无倒善说为龙树,龙树无著二大师,能持圣教佛所说。 
随彼诸师所著述,我始觅得佛密意。” 
特别是这位大师他对于圣龙树所释佛经密意,究竟难论──甚深缘起,离常边见之龙树密意“中观妙道”,如具德月称论师所解释那样领会心中。对于甚深中观道,毫无杂染地获得坚定,得到不退转的定解后,而对于雪域西藏,开示了中观道轨。关于此点他有颂说: 
“印及尼藏等地中,善说经师虽众多,仅由分别造释义,所谓善巧义尽此。 
佛教能如佛密意,无倒善说为龙树,彼之论著白莲苑,如理开显为月称。 
诸师密意如是说,智骄虽多谁能匹,诸般彩色鲜明中,盲中焉有能辨者。 
如盲开掘大宝藏,清净圣眼虽不具,由佛菩萨加持力,缘起深道我获得。 
三世中住诸佛及,菩萨所喜是此道,除此说余解脱道,我解彼等为下劣。 
十方所住佛菩萨,真实前来纵同声,示说除此有余道,我心亦不起动摇。 
诸友故应离险道,若欲入佛所喜道,纵需千辛勤励力,亦当入于龙树宗。 
除此虽多习他宗,能证佛意无他方,大都增长分别网,所得不过一智劳。 
以故为养我正念,及益其他贤缘众,与使圣教长住故,我说三世佛喜道。” 
又有颂说: 
“由于此间诸邪说,染污圣教我不忍,略作邪正分别时,兹今对我多怀恨。 
凡夫不喜我亦鸣,正士若耻是丧魂,故我若有与圣教,相违见行诸贤责。 
我从入佛出家后,知辨邪正时至今,任何身语意诸行,严整如佛教而作。 
无始烦恼习猛故,若略造作非理时,对过念想如毒食,追悔如法复还净。 
由于观见具千光,真实圣教之日轮,对彼邪慧暗丛中,如萤他论我不喜。 
论述宝洲中权威,龙树论如龙顶宝,随求生源我求故,邪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