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相应部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瞿昙!又如何他作而他经验耶?”“婆罗门!他作而他经验者,此乃第二之极端。婆罗门!离此等之两极端,如来依于中而说法。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乃此全苦蕴之集。依无明之无余,离贪、灭而有行之灭,依行之灭……。如是,此乃全苦蕴之灭”。



  如是说已。彼婆罗门如是白世尊曰:“瞿昙!稀有哉!……尊瞿昙!请受我从今日以后,终生归依为优婆塞。”

'四七' 第七 声闻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声闻婆罗门来诣世尊之处。诣已,与世尊俱相致问候:坐于一面之声闻婆罗门,如是白世尊曰: 



  “瞿昙!“一切为有”是如何耶?”“婆罗门!“一切为有”者,此乃一极端。”



  “瞿昙!“一切为无”是如何耶?”“婆罗门!“一切为无”者,此乃第二极端。婆罗门!离此等之两极端,如来依于中而说法。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此乃全苦蕴之集。依无明之无余,离贪、灭而有行之灭,依行之灭……。如是,此乃全苦蕴之灭。”



  如是说已,彼声闻婆罗门,如是白世尊曰:“瞿昙!稀有哉!……愿终生归依。”

'四八' 第八 顺世派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顺世派之婆罗门来诣世尊之处,……坐于一面之顺世派婆罗门,如是白世尊曰:



  “瞿昙!“一切为有”是如何耶?”“婆罗门!“一切为有”者,此乃第一世间之领域。”



  “瞿昙!又“一切为无”是如何耶?”“婆罗门!“一切为无”者,此乃第二世间之领域。”



  “瞿昙!“一切为一”是如何耶?”“婆罗门!“一切为一”者,此乃第三世间之领域。”



  “瞿昙!又“一切为异,”是如何耶?”“婆罗门!“一切为异”者,此乃第四世间之领域。”“婆罗门!离此等之两极端,如来依中而说法。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此乃全苦蕴之集。依无明之无余,离贪、灭而有行灭,依行灭而有识灭……如是,此乃全苦蕴之灭。”



  如是说已。顺世派之婆罗门,如是白世尊曰:“尊者瞿昙!稀有哉!……从今愿终生归依……”

'四九' 第九 圣弟子(之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多闻之圣弟子,不作如是之念:“如何有何故有何耶?生何时何生耶?有何故有名色耶?有何故有六处耶?有何故有触耶?有何故有受耶?有何故有爱耶?有何故有取耶?有何故有有耶?有何故有生?有何故有老死耶?”



  诸比丘!时,多闻之圣弟子,无他缘前于此有智。“有无明故有行,有行故有识,有识故有名色……有生故有老死。”彼如是知此世间之生起。



  诸比丘!多闻之圣弟子,不作如是之念:“如何无何故无何耶?因何灭故何灭耶?'无何故无行耶?无何故无识耶?'无何故无名色耶?无何故无六处耶?无何故无触耶?无何故无受耶?无何故无爱耶?无何故无取耶?无何故无有耶?无何故无生耶?无何故无老死耶?”……



  诸比丘!时,多闻之圣弟子,无他缘而于此有智。彼无故此无,彼灭故此灭,无无明故无行,无行故无识,无识故无名色,无名色故无六处,……无触……无受……无爱……无取……无有……无生……无生故无老死……彼如是知此世间灭。



  诸比丘!圣弟子如是如实知世间之集与灭。诸比丘!如是可谓圣弟子具足见……皆立于不死之扉。”

'五O' 第十 圣弟子(之二)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多闻之圣弟于,不作如是之念:“如何有何故有何耶?由何之生起,何生耶?有何故有行耶?有何故有识耶?有何故有名色耶?有何故有六处耶?有何故有触耶?有何故有受耶?有何故有爱耶?有何故有取耶?有何故有有耶?有何故有生耶?有何故有老死耶?……



  诸比丘!时,多闻之圣弟子,无他缘而于此有智。彼有故此有,彼生故此生。有无明故有行,有行故有识,有识故有名色,有名色故有六处,有六处故有触,有触故有受,有受故有爱,有爱故有取,有取故有有,有有故有生,有生故有老死。”彼如是知此世间生起。



  诸比丘!多闻之圣弟子,不作如是之念:“如何无何故无何耶?因何灭而何灭耶?无何故无行耶?无何故无识耶?……无何故无老死耶?”



  诸比丘!时多闻之圣弟子,无他缘而于此有智。“彼无故此无,此灭故彼灭,无 无明故无行,无行故无识,无识故无名色,无名色故无六处……无生故无老死。”彼如是知此世间灭。 



  诸比丘!圣弟子如是如实知此世间之集与灭。诸比丘!对此,圣弟子可谓达见、见此正法、具足学智、具足学明、入于法流、圣明达慧、皆立于不死之扉。”

  此颂曰:
  谓此五畏罪
  苦世那提迦
  以及异声闻
  所谓圣弟子
  依此为品名

第六 树品

'五一' 第一 思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言彼等比丘曰:“诸比丘!”彼等诸比丘奉答世尊曰:“大德!唯然!”



  世尊曰:“诸比丘!比丘凡为真正灭苦,应以如何之思量而思量之耶?”
  “大德!于我等,法以世尊为本,以世尊为导者,以世尊为所依。大德!善哉实欲世尊明所宣说之义,诸比丘愿奉闻受持世尊之教。”



  “诸比丘!汝等谛听,当善思念,我当宣说。”彼诸比丘向世尊奉答曰:“大德!唯然!”世尊曰:



  “诸比丘!如是比丘思量而思量:“此种种多样之苦、老死,生于世间。此苦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以何为生?以何为起耶?有何故有老死耶?无何故无老死
耶?”



  彼更思惟而如是知:“此种种多样之苦、老死,生于世间。此苦乃以生为因,以生为集,以生为生,以生为起。有生故有老死,无生故无老死。”



  彼知老死,知老死之集,知老死之灭,知趣于老死灭之道迹,如是契法行者。



  诸比丘!于此,比丘所作悉是正苦之灭,即是老死之灭。



  更思量而思量:“又,此有以何为因?此取以何为因?此爱以何为因?受、触、六处,又以同为因?此名色……此识……此行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以何为生、以何为起耶?有何故有行?无生故无行耶?”



  彼更思量而如是知:“行以无明为因,以无明为集,以无明为生,以无明为 起。有无明故有行,无无明故无行也。”

十一

  彼知行,知行之集,知行之灭,知趣行灭之道迹。如是为契法行者。诸比丘!于此,比丘所作:悉是正苦之灭,即是行之灭。

十二

  诸比丘!陷于无明之人,若自为福行者,则其识趣于福;若自为非福行者,则其识趣于非福;若自为不动行者,则其识趣于不动。

十三

  诸比丘!比丘舍无明而生明,彼离无明生明故,彼无自为福行,无自为非福行,无自为不动行。 

十四

  依不为、不思惟,无取着世间之任何物。无取着故无畏怖,无畏怖故自证般涅槃,得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更无应再生。”

十五

  若感受乐受,知其为无常,知不可取着,知非可喜乐。若感受苦受,知其为无常,知不可取着,知非可喜乐。若感受不苦、不乐受,知其为无常,知不可取着,知非可喜乐。

十六

  若彼感受乐受,则离脱而感受其受。若彼感受苦受,则离脱而感受其受。若彼感受不苦、不乐受,则离脱而感受其受。

十七

  彼感受身分齐之受,知“我感受身分齐之受”,彼感受命分齐之受,知“我感受命分齐之受,”身坏时,知“此命已尽,一切感受已,无喜乐,成为冰冷,只遗残骸”。 

十八

  诸比丘!譬如有人,由陶窑取出新熟之瓦器,置于平地处、降其热,瓦片残于其处。诸比丘!同此,比丘感受身分齐之受,知“我感受身分齐之受、”感受命分齐之受、”“我感受命分齐之受。”身坏时、知“由此处命尽、感受一切已、无喜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