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相应部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1 参照前经。
  2 “悉是水”,汉译北传相当于此,有大地悉成大海。
  3 难得。adhicca是有缘而生,原注:若轭不腐、海水不干、龟不死者。
  
  '四九' 第九 须弥(一)
  
  ※ 二
  
    “诸比丘!譬如有人,于须弥山王之上,放置大如豆粒之石砾七个。
  
  三
  
    诸比丘!于汝等之意云何?放置其上豆粒大之七砾石,与须弥山王,何者为多耶?”
    “大德!须弥山王为多,放置其上豆粒大之七砾石为少。于须弥山王上所置之豆粒大七砾石,乃不成算数、不成譬类、不成一分。”
  
  四
  
    “诸比丘!如是圣弟子,于见具足而现观者,已灭尽之苦为多、残者为少,于前之已灭尽之苦蕴,不成算数、不成譬类、不成一分。此是极七返。彼对“此是苦”,如实了知;于“此是苦集”,如实了知;于“此是苦灭”,如实了知;于“此是顺苦灭道”,如实了知。
  
  五
  
    是故诸比丘!于“此是苦”,应勉励!于“此是苦集”,应勉励!于“此是苦灭”,应勉励!于“此是顺苦灭道”,应勉励!”
  
  注1 杂阿含一六、三三(大正藏二、一一三b)。
  
  '五0' 第十 须弥(二)
  
  ※ 二
  
    “诸比丘!譬如须弥山王灭尽,而唯独豆粒大之七石砾残存。
  
  三
  
    诸比丘!于汝等之意云何?须弥山之灭尽,与所残存之豆粒大之七砾石,何者为多耶?
    大德!须弥山之灭尽者为多,所残存豆粒大之七砾石为少。此于须弥山之灭尽者,与所残存之豆粒大七砾石,非成算数、非成譬类、非成一分。
  
  四
  
    诸比丘!如是圣弟子,于见具足而现观者,则已灭尽之苦为多、所残存者为少,于前之已灭尽之苦蕴,不成算数、不成譬类、不成一分。此是极七返。彼对“此是苦”,如实知;“此是苦集”,如实知;“此是苦灭”,如实知;“此是顺苦灭道”,如实知。
  
  五
  
    是故诸比丘!“此是苦”,应勉励!“此是苦集”,应勉励!“此是苦灭”,应勉励!“此是顺苦灭道”,应勉励!”
  
    第五 深崄品(终)
    此中摄颂曰:
    思惟与深崄
    热烦重阁堂
    毛闇黑二孔
    二节之须弥
  
  第六 现观品
  
  '五一' 第一 爪尖
  
  ※ 二
  
    时,世尊将少许之尘,置于爪端,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于汝等之意云何?我爪端所置之少许尘,其与大地土,何者为多耶?”
    “大德!大地土为多,世尊爪端所置之尘为少,于大地相比,世尊爪端所置之少许尘,非成算数、非成譬类、非成一分。”
  
  三
  
    “诸比丘!如是圣弟子,于见具足而现观者,则已灭尽之苦为多、所残存者为少,于前之已灭尽之苦蕴,非成算数、非成譬类、非成一分。此是极七返。彼对“此是苦”,如实知;“此是苦集”,如实知;“此是苦灭”,如实知;“此是顺苦灭道”,如实知。
  
  四
  
    是故诸比丘!于“此是苦”,应勉励!于“此是苦集”,应勉励!于“此是苦灭”,应勉励!于“此是顺苦灭道”,应勉励!”
  
  注1 本品十经,比较第八现观相应(汉译南传大藏经典)相应部二'一三'
  2 杂阿含一六、三六(大正藏二、一一四a)。
  
  '五二' 第二 湖池
  
  ※ 二
  
    “诸比丘!譬如有湖池,长五十由旬、广五十由旬、深五十由旬,水盈满及岸。有人用草之尖端将水掬汲。
  
  三
  
    诸比丘!于汝等之意云何?用草尖所掬之水与湖池之水,何者为多耶?”
    “大德!此湖池之水为多,草尖所掬之水为少,于湖池之水相比,用草尖所掬之水,非成算数、非成譬类、非成一分。
  
  四~五
  
    “诸比丘!如是圣弟子……乃至……勉励!”
  
  注1 杂阿含一六、三四(大正藏二、一一三c)
  
  '五三' 第三 合流(一)
  
  ※ 二
  
    “诸比丘!譬如于诸大河、恒河、耶符那、伊罗跋提、萨罗游、摩企之合流会合处,有人掬汲二三滴之水。
  
  三
  
    诸比丘!于汝等之意云何?所掬之二三滴水,与彼合流之水,何者为多耶?”
  “大德!合流之水为多,所掬之二三滴水为少,于合流之水相比,二三滴之掬水乃非成算数、非成譬类、非成一分。” 
  
  四~五
  
    “诸比丘!如是圣弟子……乃至……应勉励!”
  
  注1 杂阿含一六、三五(大正藏二、一一三c)
  
  '五四' 第四 合流(二)
  
  ※ 二
  
    “诸比丘!譬如诸大河、恒河、耶符那、伊罗跋提、萨罗游、摩企之水灭尽,唯残存二三滴水。
  
  三
  
    诸比丘!于汝等之意云何?灭尽之合流水,与彼二三滴残水,何者为多耶?”“大德!灭尽之合流之水为多,彼二三滴之残存水为少。于灭尽之合流水相比,二三滴之残存水乃非成算数、非成譬类、非成一分。”
  
  四~五
  
    “诸比丘!如是圣弟子……乃至……应勉励!”
  
  '五五' 第五 地(一)
  
  ※ 二
  
    “诸比丘!譬如有人,于大地上置七个大如枣核之土团。
  
  三
  
    诸比丘!于汝等之意云何?放置大地七个枣核大之土团,与此大地之土,何者为多耶?”
  “大德!大地土为多,放置之七个枣核大土团为少,于大地土相比,放置之七个枣核大之土团,非成算数、非成譬类、非成一分。”
  
  四~五
  
    “诸比丘!如是圣弟子……乃至……应勉励!”
  
  注1 杂阿含一六、三五(大正藏二、一一四a)。
  
  '五六' 第六 地(二)
  
  ※ 二
  
    “诸比丘!譬如大地灭尽,唯残七个枣核大之土团。
  
  三
  
    诸比丘!于汝等之意云何?大地之灭尽,与所残存之七个枣核大之土团,何者为多耶?”
  “大德!大地之灭尽者为多,所残存之七个枣核大之土团为少,于大地之灭尽相比,所残存之七枣核大之土团,乃非成算数、非成譬类、非成一分。”
  
  四~五
  
    “诸比丘!如是圣弟子……乃至……应勉励!”
  
  '五七' 第七 海(一)
  
  ※ 诸比丘!譬如有人,于大海中汲掬二三滴水。
  
  三
  
    诸比丘!于汝等之意云何?彼二三滴汲掬之水与大海之水,何者为多耶?”“大德!大海之水为多,彼二三滴之掬水为少,于大海之水相比,二三滴之掬水乃非成算数、非成譬类、非成一分。”
  
  四~五
  
    “诸比丘!如是,圣弟子……乃至……应勉励!”
  
  '五八' 第八 海(二)
  
  ※ 二
  
    “诸比丘!譬如大海之水灭尽,唯残存二三滴之水。
  
  三
  
    诸比丘!于汝等之意云何?灭尽之大海水,与彼二三滴之残水,何者为多耶?”
  “大德!灭尽之大海水为多,彼二三滴之残水为少,于灭尽之大海水,彼二三滴之残水,乃非成算数、非成譬类、非成一分。”
  
  四~五
  
    “诸比丘!如是、圣弟子……乃至……应勉励!”
  
  '五九' 第九 山喻(一)
  
  ※ 二
  
    “诸比丘!譬如有人,于雪山王之上置放七个芥子粒大之石砾。 
  
  三
  
    诸比丘!于汝等之意云何?置放之七个芥子粒大之石砾,与雪山王相比,何者为多耶?”
  “大德!雪山王为多,放置其上之七个芥子粒大石砾为少,于雪山王,放置其上之七个芥子粒大石砾,为非成算数、非成譬类、非成一分。”
  
  四~五
  
    “诸比丘!如是,圣弟子……乃至……应勉励!”
  
  '六0' 第十 山喻(二)
  
  ※ 二
  
    “诸比丘!譬如雪山王灭尽,唯独残存七个芥子粒大之石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