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相应部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
  
    诸比丘!云何为比丘之正念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于身观身,热诚、正知、正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于受……于心……于法观法,热诚、正知、正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诸比丘!如是为比丘之正念。
  
  四
  
    诸比丘!比丘应以正念而住,此为我对汝等之教诫。’
  
  注1 上第三五经(参照原典一八O页)。
  
  '四五' 第五 善
  
  ※ 二
  
    ‘诸比丘!说善聚者,即四念处,是正说。诸比丘!纯一之善聚者,即四念处是。以何为四耶?
  
  三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于身观身,热诚、正知、正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于受……于心……于法观法,热诚、正知、正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
  
  四
  
    诸比丘!说善聚者,即此四念处是,是正说。诸比丘!纯一之善聚者,即此四念处是。’
  
  注1 上之第五经(原典一四五页),其经相当于汉译。
  
  '四六' 第六 波罗提木叉
  
  ※ 二
  
    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
  
  三
  
    ‘大德!愿为我略说法要,我闻世尊之法,则独静居,不放逸、热诚、专精而住。’‘比丘!然则,汝应清净于善法之初。以何为善法之初耶?
  
  四
  
    比丘!汝于此处,当守护波罗提木叉之律仪,具足行所行,见于微少之罪,住于怖畏,受学处而学。比丘!汝当守护波罗提木叉之律仪,具足行所行,见于微少之罪,怖畏而住,受学处而学,比丘!汝则依戒、立戒修习四念处。以何为四耶?
  
  五
  
    比丘!于此,汝于身观身,热诚、正知、正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于受……于心……于法观法,热诚、正知、正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
  
  六
  
    比丘!汝依戒、立戒,如是修习此四念处。比丘!夜来昼去,于汝当期善法之增长,不期于损灭。’
  
  七
  
    时,彼比丘欢喜、随喜世尊之所说,从座而起,敬礼世尊,右绕而离去。
  
  八
  
    时,彼比丘独静居,不放逸、热诚、专精而住,不久后,善男子由正家而出家,究尽出家本义之无上梵行,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了知: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受后有。
  
  九
  
    彼比丘成一阿罗汉。
  
  '四七' 第七 恶行
  
  ※ 二
  
    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
  
  三
  
    ‘大德!愿为我略说法要,我闻世尊之法,则独静居,不放逸、热诚、专精而住。’‘比丘!然则,汝应清净于善法之初。以何为善法之初耶?
  
  四
  
    比丘!汝于此处,当断身恶行,修习身善行:语……断意'恶行、修习意'善行。比丘!汝断身恶行,修习身善行,……语……断意'恶行、修习意'善行者,比丘!则汝依于戒、立于戒,修习四念处。以何为四耶?
  
  五
  
    比丘!汝于此处,于身观身,热诚、正知、正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于受……于心……于法观法,热诚、正知、正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
  
  六
  
    比丘!汝依于戒、立于戒,如是修习此四念处。比丘!夜来昼去,于汝当期善法之增长,不期损灭。’
  
  七~八
  
    时,彼比丘……了知: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受后有。
  
  九
  
    彼比丘成一阿罗汉。
  
  注1 参照前经。杂阿含经二四、一一(大正藏二、一七二a)
  
  '四八' 第八 友
  
  一
  
    舍卫城……
  
  二
  
    ‘诸比丘!汝等应哀愍、应思念于听闻汝者,若有朋友、亲戚、血族者,诸比丘!汝等则劝导于彼等,当修习四念处,使修习而住。以何为四耶?
  
  三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于身观身,热诚、正知、正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于受……于心……于法观法,热诚、正知、正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
  
  四
  
    诸比丘!汝等应哀愍,应思念于听闻汝者,若有朋友、亲戚、血族者,诸比丘!汝等则劝导于彼等,应修习此四念处,使修习而住。’
  
  '四九' 第九 受
  
  一
  
    舍卫城……
  
  二
  
    ‘诸比丘!有三种受。以何为三耶?乃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是。诸比丘!此为三种受。
  
  
  三
  
    诸比丘!为偏知于此三种受,应修习四念处。以何为四耶?
  
  四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于身观身,热诚、正知、正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于受……于心……于法观法,热诚、正知、正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
  
  五
  
    诸比丘!为偏知此三种受,应修习此四念处。’
  
  '五十' 第十 漏
  
  ※ 二
  
    ‘诸比丘!有三种漏?以何为三漏耶?乃欲漏、有漏、无明漏是。诸比丘!此为三种漏。
  
  三
  
    诸比丘!为断此三种漏,应修习四念处。以何为四耶?
  
  四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于身观身,热诚、正知、正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于受……于心……于法观法,热诚、正知、正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
  
  五
  
    诸比丘!为断此三种漏,应修习此四念处。’
    第五 不死品(终)
    此品之摄颂曰:
    不死集起道
    正念与善聚
    波罗提木叉
    恶行友受漏
  
  第六 恒河广说
  
  '五一~六二'第一~十二
  
  ※ 二
  
    “诸比丘!譬如恒河趣向于东,'倾向于东,临入于东。'诸比丘!如是比丘,修习四念处、'多修四念处,趣向于涅槃、倾向于涅槃、'临入于涅槃。
  
  三
  
    诸比丘!比丘云何修习四念处、多修四念处,趣向于涅槃、倾向于涅槃、临入于涅槃耶?
  
  四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于身观身,热诚、正知、正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于受……于心……于法观法,热诚、正知、正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
    诸比丘!比丘如是修习四念处、多修四念处,则趣向于涅槃、倾向于涅槃、临入于涅槃。”
  
  注1 第四五道相应九一经原典第五卷三八页以下。
  
    摄颂曰:
    趣向东有六
    趣向海有六
    二六一十二
    以此说本品
    若广说恒河者,应以念处广说。
  
  第七 不放逸品
  
  
  '六三~七二'第一~十
  
  
    如来与足迹
    屋顶与根核
    夏生花王月
    日衣等十句
  
  注1 第四五道相应一三九经(原典第五卷四一页以下)。以念处广说不放逸品、念处品。
  
  第八 力所作品
  
  '七三~八二'第一~十
  
    果与种子龙
    树木与瓶芒
    虚空与客河
  
  注1 第四五道相应一四九经原典第五卷四五页以下。但今之摄颂不同。
  
    力所作品(终)
    以念处可广说品。
  
  第九 寻觅品
  
  '八三~九三'第一~十一
  
    寻觅与次第
    漏与三苦碍
    垢与舍与受
    渴爱九寻觅
    以念处可广说于品。
  
  注1 第四五道相应一六一经,原典第五卷五四页以下。
  
  第十 瀑流品
  
  ※'九三~一O三)第一~九
  
  ※ 二
  
    “诸比丘!有五种上分结。以何为五耶?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是。
     诸比丘!此为五种上分结。
  
  三
  
    诸比丘!为证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