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相应部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德摩诃迦!即此足矣。大德摩诃迦!于此事已了所作。大德摩诃迦!此为供养。大德!尊者摩诃迦请自适于摩叉陀山,怡乐于安婆陀伽林,余将为尊者之衣服,托钵食,坐卧具,资助疾病之药物等,努力四项要品之获得。”“居士!汝之所言是殊胜。”
  
  十九
  
    时,尊者摩诃迦收藏坐卧具,持衣、钵,行离摩叉止陀山而去。彼行离摩叉止陀山后,未曾再归来。
  
  注1 如唯言食事,而感为热苦之意。
  
  一
  
    一时,尊者迦摩浮住于摩叉止陀山之安婆陀伽林中。 
  
  二
  
    时,质多居士来诣尊者迦摩浮住处,礼拜尊者,坐于一面。
  
  三
  
    尊者迦摩浮告于坐在一面之彼质多居士曰:“居士!
    “无所亏,有白色之覆盖车以一辐而转断流无缚而无苦见来者。”作如是言。居士!此所略说之意义,应如何见其详?”
    “大德!此为世尊之所说示耶?”
    “唯然,居士!”
    “然则,大德!余寻问其意义,且稍待。”
  
  四
  
    于是,质多居士少时沉默后白尊者迦摩浮曰:““无所亏,”大德!此为诸戒之别名。“有白色之覆盖,”大德!此为解脱之别名。
    “有一支辐,”大德!此为正念之别名。
    “转者,”大德!此为进退之别名。
    “车者,”此为四大所造、父母所生、粥饭所积、无常、蚀坏、耗消、破损、溃灭之法,乃此身之别名。大德!染欲是苦,嗔恚是苦,愚痴是苦。漏尽之比丘,已抛弃此等,如断根无本多罗树,非使生成者,为未来不生之法。是故,漏尽之比丘称为“无苦。”
    “来者”者,大德!此为阿罗汉之别名。“流”者,大德!此为渴爱之别名。漏尽之比丘已抛弃直如断根,无根本之多罗树,非使生成者,为未来不生之法故,漏尽之比丘称为“断流。”大德!染欲为缚,嗔恚为缚,愚痴为缚。漏尽之比丘已抛弃此等,如断根无本之多罗树,非使生成者,为未来不生之法。是故,漏尽之比丘称为“无缚。”
  
  五
  
    如是,大德!世尊说:
  “无所亏,有白色之覆盖车以一辐而转断流无缚而无苦见来者。”世尊所略说之此句意义,可如是详知。”
  
  六
  
    “居士!此为汝之利得,居士!汝善利得,汝智眼深通于佛语。”
  
  第六 迦摩浮(二)
  
  一
  
    尔时,尊者迦摩浮住于摩叉止陀山安婆陀伽林中。
  
  二
  
    时,质多居士来诣尊者迦摩浮住处,诣已,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面之质多居士,问于尊者迦摩浮曰:“大德!行1有几种耶?”
    “居士!有三种之行,为:身行、语行、心行是。” 
    “善哉,大德!”质多居士欢喜、随喜尊者迦摩浮之所说,更问于尊者迦摩浮曰:
  
  四
  
    “然则,大德!何者为身行?何者为语行?何者为心行耶?”
    “居士!入息出息为身行,寻伺为语行,想、受为心行。”
    “善哉,大德!”质多居士……更致问曰:
  
  五
  
    “然则,大德!何故入息出息为身行?何故寻伺为语行?何故想、受为心行耶?”
    “居士!入息出息属于身,此等之法依缚于身,是故入息出息为身行。居士!先寻求、伺察而后发语,是故寻伺为语行。想、受属于心,此等之法依缚于心,是故想、受为心行”。 
    “善哉,大德!”质多居士……更致问曰:
  
  六
  
    “然则,大德!想受灭等至,是如何而有耶?”
    “居士!逮达想受灭之比丘,无如是之念:“我将达想受灭。”“我正达想受灭。”或“我已逮达想受灭。”其心前已修练,自向于此。”
    “善哉,大德!”质多居士……更致问曰:
  
  七
  
    “然则,大德!逮达想受灭之比丘,如何之法为第一灭?是身行耶?语行耶?心行耶?
    “居士!逮达想受灭之比丘,第一灭语行,然后是身行,再次灭心行。”
    “善哉,大德!”质多居士……更致问曰:
  
  八
  
    “大德!此人死时果有,此比丘逮达想受灭,如何此等二者之间相异耶?”
    “居士!以此死时为果者,身行灭为轻安,语行灭为轻安,心行灭为轻安也,寿命尽,暖气熄,诸根毁坏。然而居士!此逮达想受灭之比丘,彼亦身行灭为轻安,语行灭为轻安,心行灭为轻安,然而寿命未尽、暖气未熄,诸根澄净。居士!以此人死时之果,此比丘逮达想受灭,此为此等之间之相异。”
    “善哉,大德!”质多居士……更致问曰:
  
  九
  
    “然则,大德!如何由想受灭等至之起出耶?”
    “居士!由想受灭等至起出之比丘,无如是之念:“我将由想受灭等至起出。”
    “我正由想受灭等至起出。”或“我已由想受灭等至起出。”其心前已修练,自然向于此。”
    “善哉,大德!”质多居士……更致问曰:
  
  十
  
    “然则,大德!由想受灭等至起出之比丘,如何之法为第一起?身行耶?语行耶?心行耶?”
    “居士!由想受灭起出之比丘,心行于第一起,次为身行,再次为语行。”
    “善哉,大德!”质多居士……更致问曰:
  
  十一
  
    “大德!由想受灭起出之比丘,触于几种之触耶?”
    “居士!由想受灭起出之比丘,触有三种之触,即空触、无相触、无愿触是。”
    “善哉,大德!”质多居士……更致问曰:
  
  十二
  
    “大德!由想受灭等至起出之比丘,心向于何者、倾于何者、趣于何者耶?”
    “居士!由想受灭等至起出之比丘,心向远离、倾于远离、趣于远离。”
    “善哉,大德!”质多居士欢喜、随喜尊者迦摩浮之所说,更致问尊者迦摩浮曰:
  
  十三
  
    “大德!于想受灭等至,如何之法有大利益耶?”“然则,居士!汝应将先问者置于后问,然则,余可为汝释答。居士!想受灭等至二种之法,有大利益,即:止、观是。”
  
  注1 参照中部四四有明小经。
  
  一
  
    尔时,尊者牛达多住于摩叉止陀山之安婆陀伽林中。
  
  二
  
    时,质多居士来诣尊者牛达多住处,礼拜尊者,坐于一面。
  
  三
  
    尊者牛达多言坐于一方之质多居士曰:“居士!此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空心解脱,无相心解脱,此等诸法是意义有别?抑名辞有别耶?或意义为一,唯名辞有别耶?”
  
  四
  
    “大德!或依于事由,此等诸法谓于意义有别,且名辞亦有别,有其事由。大德!又或依于事由,谓此等诸法意义为一,唯有名辞各别,而有其事由。
  
  五
  
    然大德!或依于事由,此等诸法谓于意义有别,且名辞亦有别。何者为其事由耶?大德!于此有比丘,以与慈俱起之心,满于一方而住,同于第二、同于第三、同于第四方、上下横、一切处、于一切情况下、一切具有之世界,与慈俱起,广大远行无量而无怨念,无恚念之心遍满而住。与悲俱起之心……与喜俱起之心……与舍俱起之心住于遍满一方,同于第二、同于第三、同于第四五、上下横、一切处、一切情况下、一切具有之世界,与舍俱起,广大远行无量而无怨念,无恚念之心遍满而住。大德!此称为无量心解脱。
  
  六
  
    大德!何者为无所有心解脱耶?大德!于此1处有比丘,超越一切识无边处,“无所有者,”逮达住无所有处。大德!此称为无所有心解脱。
  
  七
  
    大德!何者为空心解脱耶?大德!于此有比丘,或入森林、或入树下、或入空屋,如是思量:“此虽是我 ,虽是我有,却是空。”大德!此称为空心解脱。
  
  八
  
    大德!何者为无相心解脱耶?依于不思惟一切征相,逮达无相心三昧止住。大德!此称为无相心解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