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英国诗坛的两位巨人-拜伦和雪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外于正常人生,同时又将恨世的眼光投向他人;残疾也可以使一个人自尊自强,向外部发展,以比身体健全的人更坚强的意志和韧性,更出色的技艺、才华和智慧,来报复上天的不公,弥补自身的缺憾。拜伦生性高傲,他恰恰能将此二者兼备于一身。在学校生活中,他学习并不十分用功,但却喜欢游戏,喜欢体育运动。并且很快表现出杰出的体育才能。他骑马,游泳,驾车,拳击,打板球;他是优秀的棒球选手,更是第一流的游泳健儿。在哈罗公学,他曾取得全校游泳第一名的成绩。当别人为他在水中令人眼花缭乱的游泳和潜泳表演拍手叫绝时,只有他自己才能体味到那种四肢健全的正常人无法体验和领略的巨大快慰。离开了陆地,回到水中,恍如回到了高级生命的原初时代。在水里,他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全部存在,他才能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或许,这是他一生那样爱水,爱游泳的重要原因吧。

  不过,小拜伦在学校更出名的是他的打架本领。他骄傲、勇敢、冲动、好斗。如果说他在家里与母亲屡起冲突的原因,是他不堪忍受母亲对他残疾的辱骂的话;在学校里,这更成为他不可侵犯的禁忌。他常常以主动的进攻取代被动的防御,更对对方的打击施以加倍的回击。

  他富有侠义心肠,常常出面保护比自己年幼的同学。当时的英国公学中流行着一种“学仆”的陋习,入学的新生要充当高年级学生的仆役,任其差使打骂。一次,一个身材高大的高年级学生正在打骂他的学仆,拜伦走上前去,自知力薄不敌,便问那大男孩要打多少下,自己愿意为那个小同学分担一半鞭子。那位小同学就是后来的英国首相罗伯特·皮尔。

  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勇于向逆境和困难挑战,拜伦的这些突出性格特点在他少年时代已露雏型。

  辉格党母亲的儿子

  了解拜伦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有必要提及拜伦母亲对小拜伦在政治和思想上的影响力。如前所述,拜伦太太对少年拜伦早年性格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拜伦后来对母亲憎爱交感的回忆以及他的生活道路,始终证明了他从未走出母亲的影子。这种影响的正负效应交相掺杂,难以评说。然而,母亲对他早期及后来政治倾向的影响却是积极而具有正面意义的。戈登·拜伦太太的母亲家族好几代都是英国辉格党人,拜伦太太本人也是辉格派。同当时执政的保守的托利党人相比,信奉自由主义的辉格党多少具有一点进步的倾向。它同情法国大革命,赞美拿破仑。母亲也把这种同情和赞美带回家中,并且灌注到了小拜伦身上。下述事实足以看出拜伦太太对儿子的影响。在哈罗公学时,小拜伦曾把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的半身像捧回学校,并同反对法国大革命的保守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成年后,拜伦在跟母亲的通信中经常发表对社会、政治、议会两党及其斗争的看法。 (有多少儿子会同母亲在通信中谈论政治呢?)他后来把对那位滑铁卢的失败者的崇敬保持始终;并且,由早年的同情革命而最终走向革命,由向往自由而走向为自由奋斗捐躯。

  激情青春

  凡读过拜伦的诗作以及有关他的个人传记作品的人会很容易地发现,拜伦身上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他对异性美的强烈感受和对爱情的持续不倦的热烈追求。当然,如果换个角度,也可以说拜伦具有一种使无数女子为之倾倒和着迷的品格质素,一种与众不同的男性魅力。在本书的引言中,我们曾对拜伦英俊的容貌给以简单的勾勒,这里,我们愿意再引用英国作家司各特的下列描述:

  至于讲到诗人,我相信,我们这个时代和这个国家所有最优秀的诗人我都见过——可是,尽管彭斯有一双能够想象得出最有神采的眼睛,我却认为,除了拜伦,其他人的容貌都称不上是艺术家心目中的出色人物。他们的肖像画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神采虽有,但表现不出来,够不上光彩照人。唯有拜伦的容貌才是人们梦寐以求的那种最美的形象。

  无疑,拜伦对他自身的英俊容貌心知肚明,并且为之骄傲自豪。在他一生中,他有过许多次恋情,也有过流于轻浮的逢场作戏。不能说他在与众多女子的恋爱中没有利用自身的天然优势和对异性的特殊吸引力;而他那如日中天的诗名和勋爵身份对追求时尚、爱慕虚荣的上流社会的贵妇淑女亦极具魅惑。但在更多的场合,却是他那身体内部蕴藏的强劲生命力的涌动和真诚的情感流露。

  早熟的恋情

  有关传记材料提供的故事说明,拜伦在少年时代就表现出性早熟的倾向和爱情的冲动。五岁那年,在他大病一场后,母亲带他去乡下养息身体。在那里,他遇上了一个有一头金色卷发的乡村姑娘。无论长幼,异性之间本来就有一种天然的亲合力,拜伦发现自己在这位名叫玛丽的姑娘面前,总是感到一种强烈而温馨的激动。九岁时,他又爱上了年长他好几岁的表姐玛丽·达夫。他们在一起散步谈话,一起游玩嬉戏。白天,他常常坐在她的身旁,轻轻抚摸她金色的发丝,凝视她那漂亮的容颜;晚上,他在脑海中一遍遍勾勒她那美丽的倩影,温习白日间的交往和谈话,以致夜不成眠。拜伦在二十五岁时曾回忆过此事:

  我后来还一直思念玛丽·达夫。在我当时的年纪,我还不知道情欲为何物,甚至连这个词的意思都不懂。可我对这个姑娘却是那样一往情深,以致寝食俱废,真是不可思议……

  1800年的那个假期里,拜伦第一次见到年长他一岁的表姐玛格丽特·帕克。在少年拜伦看来,她“仿佛出自一道彩虹,全是美和宁静。”他深深被她吸引住了。少女纯真的美不仅拨动了他的心弦,而且激起了他的写作冲动。他生平创作的第一首诗就是献给这位具有希腊美的表姐的,可惜已经失传。

  十五岁那年,拜伦从哈罗公学回到纽斯台德庄园度暑假。在毗邻的庄园里,住着美丽的玛丽·安·查沃思小姐。她的叔祖父查沃思先生,就是在那场无聊的决斗中,被“邪恶勋爵”杀死的。然而,这一对表姐弟之间并没有因此而产生任何嫌隙。他们一起骑马在草原驰骋,或者爬上山顶纵目远眺。拜伦把玛丽·查沃思视为理想的美人,看作崇拜的偶像,他常常目不转睛地盯着她。他爱得那样如痴如醉,只要看到她的金色长发或婀娜身影,他的心头顿时会充满无限爱意;如果得到玛丽的回眸一笑,他将整天沉浸在灵魂的震颤和甜蜜的幸福之中。漂亮的女性总是成熟得很早。玛丽当然不会不从拜伦时时投向她的爱慕的眼神中猜到什么,她还送过拜伦一枚戒指和自己的一幅肖像呢。但她已经与一位年轻的绅士订了婚,而且显然从未考虑过要与一个年幼两岁的跛脚少年发展感情的可能。不过,有一个痴情而博学的男性崇拜者紧紧偎依在自己身旁,对少女的虚荣心是极大的满足。哪一个女子不喜欢男人欣赏自己呢?

  一天晚上,拜伦听见她对侍女说道:“你以为我会喜欢那个跛子吗?”听到这话,他晕晕糊糊地转过身子,冲入黑暗之中。这句话尤如晴天霹雳,在他的一生中一直经久不息地在他耳边震响。

  明白了真相后,虽然痛苦万分,拜伦仍然无法抑制自己对对方的恋情。第二天,他装作若无其事地又来到查沃思的家中。甚至到了暑期结束的日子,他也不愿返回学校上课。

  这是他的第一次真正的初恋,也是他第一次真正的失恋。他尝到了爱情失败的苦涩滋味。失去的常常使人误以为珍贵,未得到的往往令人更加留恋。

  他始终没有忘记这段恋情。1808年,他曾写过一首诗《答一位淑女》。在诗中,他把玛丽的结婚看作是自己象亚当失去乐园。诗中写道:

  远游能使我明智地脱险,逃离此间魔障的引诱:

  只要还能见到这美丽的乐园,就不甘默认我无情消受。

  1816年在日内瓦莱蒙湖畔的狄奥达蒂别墅里,他流着眼泪写下了一首题为《梦》的二百几十行的诗,深情地追忆了这一段梦幻般的恋情。然而,与玛丽的恋情在他心中留下的不仅仅是少年憧憬的破灭和痛苦的记忆,也使他对女人的爱慕虚荣和浮华不实产生厌恶和憎恨。后者在他后来对女性的认识及与女人的情感交往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年长的情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