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570
208;0000。27%
拉丁美洲
865;240
933;6000。56%
大洋洲218
14;500322;900
4。49%
海外华人总数8;529
1;792;87964;748;300
2。77%合共
456;29061;792;879
1;360;078;3004。45%
二、从差传路线看世界禾场(一)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政治及社会环境,所以需要不同的差传方法。(二)开放地区:布道植堂
(三)后共产地区:整全福音(四)10/40之窗地区:服务见证(五)散居之民:布道植堂(六)无语文群体:圣经翻译
(七)封闭地区:福音广播网络
三、从世界趋势及情况看世界禾场世界的人口不断增长,但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增长幅度。人口的变化直接影响社会、民生、经济及政策,因此也影响差传事工。简言之,欧美等基督教背景的发达国家人口在减少中,而第三世界(大部分是福音未及的地区)的人口却不断增加,因此跨文化宣教的需要是与日俱增的。人口老化最快速的地方也是已发展的西方国家,而非洲、拉丁美洲及第三世界国家如柬埔寨(Cambodia)等地区却有超过一半人口是青少年人,不同年龄的福音对象有不同的需要,也直接影响宣教的策略及方法。整体而言,西方基督教背景的国家都是已发展的国家,但最需要福音见证的地方往往是最贫穷及落后的地方,当中不少更是限制福音见证的地区,所以整全福音、社会发展服务及双职宣教的事工及工人极为重要。今天的世界充满苦难、贫富不均、社会不公义、天灾及疫症等问题,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及全人关怀的宣讲见证方法仍是最有效的宣教模式。
宏观教会宏观教会是以主的大使命为根基的教会,而这教会的增长路线必须是宏观路线。以下介绍一个理想宏观教会的增长模式,这模式称为“50/50教会”,就是把教会的资源及人力分为两半:一半发展教会内的事工,如强化灵命、向上敬拜等;另一半发展教会墙外事工,如布道、服侍及差传。这比例并非绝对,但比例的分配正反映教会的发展重点及背后的哲学在哪里。95/5的教会肯定是内向、缺少布道、发展缓慢、没有实行大使命的教会,可能更是矛头相向的教会,但50/50的教会则一定满了活力和动力。
跨越行动的原则
一、一家教会不能接触全球众多社群,必须按部渐进,可以用认顾的方法集中在某些未得之民:例如在某国中的伊斯兰教教徒或中国的某少数民族。二、在经常费及建堂等费以外学习信心认献,向着25%的目标前进。三、不但差传基金要达25%,也应鼓励人力投入25%,使多人参与短宣、带职、长宣、差委行政、差关小组、宣传推动小组等。四、勿忘用25%祷告时间为普世需要及呼声祷告。
内强行动的原则
一、华人教会用太多人力在诗班及行政开会,用太少人力在敬拜及门训,应有适切的分配。二、华人教会不能在主日用十分钟唱一首诗及读一段经文便说是向神敬拜,然后等听道及散会。教会应重估崇拜的真正意义及内容。三、华人教会大多数是90/10甚至是95/5的教会,太多人力用于强化教会,太少人力参与布道差传,应以50/50为目标增长,这样才能产生近远的动力,质量并进。四、华人教会的成人主日学渐强,但门徒训练仍弱,应加强分配人力资源。
延伸行动的原则
一、教会的布道不能单用吸力,应来去并用,双管齐下。二、勿忽略社区服侍,这是光盐作用,在教会与社区中建桥梁。三、针对社区的需要确定教会服侍路线,务使社区感到教会对社区的关心及爱心。四、延伸的人力若只放5%,便只得5%之布道力,教会必增长得慢。10%的布道资源与人力投资是起码的分配,比例越高,增长越快。
五、植堂不但倍增布道之力,也是在本地实习宣教之好方法。结语差传的教会切切需要宏面增长,但在这增长之前,教会的领袖必须具有宏观的眼睛,这双眼睛不是自己生出,乃是透过主宝座之视野来看他的心意及他的大计,也看到整个世界卧在那恶者手下。宏观教会乃是以宏观的视野,采取宏观行动的教会。
七。宣教篇 第64课 二十一世纪的华人差传策略与方法/林安国
二十一世纪应是华人宣教的世纪
过去的二十世纪,神透过西方宣教士给了华人教会很多属灵的资源,华人教会不单接受了福音,也在纯正的信仰、教会的建立、人力的装备、宣教的异象、工场的经验等渐渐储建了根基。面对新世纪,是神给我们在普世传福音的事工上急起直追的机会。二十一世纪是我们华人教会应该起来宣教的日子,我们应回到神的心意,再认定主的大使命,同心兴旺他的国度,努力工作,警醒等候,直到主来。
华人教会在这契机参与普世宣教大业,可循根基重整焦点、基地的差传化和工场策略发展三条路线前进。以下是笔者对华人教会差传整体发展的一些策略建议,分享如下。
一、根基重整焦点
华人教会要建立稳当的差传事工及长远的维持力,必须回到圣经差传的根基上。我们必须问:神对整个人类的心意及计划是什么?教会存在的使命为何?主再来时国度如何完成等问题。从差传的角度,圣经中有四类这方面的经文帮助我们把焦点重整于差传神学及教会使命:
(一)神的本性:他的本性是慈爱的,他的爱普及世界万国万族万民(参约三16)。
(二)世人光景:世人都犯了罪,亏欠了神的荣耀,而罪的工价乃是死,包括灵魂体的沉沦(参罗三23)。
(三)神的救赎:神救赎万民万族的方法是差他的儿子,为我们作了挽回祭,耶稣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参约一29)。他是救主,而且是惟一的救主,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参徒四12)。
(四)神的计划:神不单定了救法,也制定了计划,要藉着亚伯拉罕及他的后裔,组成一个蒙福又施福的国度,这计划在旧约及新约不断向他的仆人显明,如亚伯拉罕、大卫、约拿、以赛亚、但以理、弥迦、使徒约翰、保罗等人。
(五)子民使命:神多次向以色列民说明他们蒙拣选的使命,乃是在万民中作神的子民,向他们说:“你们是我的见证人。”他们的存在不单为以色列全家得救,还要作外邦人的光,将神的救恩传到地极(参赛四十九6)。
(六)教会的使命:神吩咐门徒成为使徒,被差往普天下传福音给万民,而且培育万民成为主的门徒,把一切主的话教训他们遵守(参太二十八18…20)。
(七)耶稣的宣教:凡跟随主脚踪的人,都要思念这位作使者、作宣教士的耶稣(参来三1),他如何离开天上荣华,道成肉身为人子,背起十架,成为微仆,不单受苦,而且受死,为要把天国的福音传扬。他本来是富足的,却为人类成了贫穷。他成为模范的宣教士,在凡事上给我们作了榜样。
(八)初期教会的宣教行动:初期教会的宣教历史,是历代宣教历史的根基,他们如何差派,如何巡回布道,如何解脱犹太文化的枷锁,超过地域深海,把福音从耶路撒冷传到犹太全地,越过撒马利亚,到达小亚细亚及欧洲,直到地极为主作见证。初期教会派出巴拿巴和保罗,后来又产生保罗的差传队,以动静两架构互相配搭,使福音的跨越力倍增及有效(参《使徒行传》)。
(九)圣灵的动力:圣灵是差传的灵,其动力是跨越之力,圣灵的工作是感动、呼召、差派、教导、督责等。他主导了教会扩大及拓展路线,也负起了教会质量的增长(参《使徒行传》)。
(十)国度的预言:主必再来,凡等候他国度来临的人必兴起传福音,而且不怕生死,竭力工作,因为知道他的国度是万民的国度(参启七9),因此,福音的工作也是建立万民国度的工作。
以上十类经文皆指向普世差传事工,教会在这根基上建立起使命的神学,回到圣经即等于回到神的心意,回到神的心意及回到他拯救普世的计划。走门徒道路的人及作教会灯台的使者,皆应以此为根基为目标。
二、基地重整健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