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仍然不足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我召集了小组和我所有主要员工,向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如何能以一个星期完成达四分之一的订单,而仍然不错过任何承诺的交货期?”
  “他们怎么说了?”玛姬问。
  “他们说,这绝对办不到!绝对不成!我喜欢这个答案,因为这应该也是我的竞争对手的反应,我要员工再动脑筋想想。”
  “你对手下的能力很有信心啊。”史高泰说。
  “是的。”费殊微笑着说,“而且我知道他们晓得解决方案的所在。”
  “缓冲管理?”兰尼问。
  “正是。”
  为了解答史高泰心中的疑惑,兰尼说:“那是‘鼓-缓冲-绳子’的后续步骤,当你想把完工时间压缩至接近墨菲所造成的延误的小时……”
  (墨菲是指墨菲定律Murphy’s Law:“任何可能发生的麻烦,都是一定会发生的。”――译者注)
  “你是说,比如机器故障?”玛姬试着理解。
  “基本上是的。”费殊接着说,“但是我更担心那些较常规的事情。你看,在我们公司,一台机器因故障而停机超过一天是很罕见的,但是一张工作单在某长龙中待两天甚至三天却很平常。如果你希望在一个星期之内完成相当多的订单,生产线所有人员必须懂得怎样适当处理。一方面,你要经常在长龙上插队,不依原来的次序;但另一方面,如果你经常改动生产计划,整个运作就会乱作一团。所以解决的办法就是,给计划系统补充一个执行系统。
  “我们每星期只运行‘鼓-缓冲-绳子’系统一次,出来的计划我们就坚决执行。当然,我们在瓶颈上预留足够的备用产能,以保证急单不会冲击生产计划,而只是加入到计划之中而已。物料发放和瓶颈的工作必须照已编排的排程办。
  “另外,我们在生产线上运行缓冲管理,有了编排好的排程以及主要工作站反馈信息,每个人都知道了最需要关注的是什么。”
  他把身体向前倾,说:“这是关键,每个人,包括支持部门,都时刻关注缓冲的情况,一旦前面有长龙,不知道哪一项应该先做,他们就去看看缓冲。”
  “如果你们有兴趣的化,我可以把我关于缓冲管理的书借给你们看。”兰尼对两人说。
  “我感兴趣。”史高泰承认,“将运作系统和计划系统分开看待,这概念对我来说很新鲜。”
  “这正是问题所在。”费殊叫苦,“为此,我们只好又付给你们一大笔钱,请你们的程序员帮我们开发它。”
  “兰尼,你有没有亲自介入开发?”
  “他没有。”费殊回答,“你们并没有为程序编写向我们榨取一大笔钱,你们只为了新增加的同步用户向我要钱。相信我,要不是我的手下向我证明一定要跟ERP系统完全整合,我绝不会答应为了这些新增加的同步用户而付钱给你们。直到现在,我仍然不明白我干吗必须付那么多钱。”
  “但你有没有从中赚到钱呢?”史高泰微笑着问。
  “当然有!”费殊又笑了,“史高泰,你对百分之四十的年增长率很感自豪吧?我想,我们今年的增长率将会是又一个百分之七十五。”
  史高泰向前靠了靠,说:“这真了不起,费殊,你下一步是什么?”
  费殊大笑着说:“噢,史高泰,你可别指望我会告诉你。”
  上车后,史高泰首先问:“兰尼,你给费殊写的程序,当时签的是哪种合同?”
  “我们说的可是费殊,没错吧?但如果你问的是版权归谁所有,版权是我们的。”
  “很好,那个程序是不是量身定做的?”史高泰继续问。
  “有部分完全是量身定做的,但绝大部分是通用性的。”兰尼回答,“要回答你真正的问题,我会说,以这个‘鼓-缓冲-绳子’程序作为基础,我可以在几个星期内开发出一个很好的程序。而要把它变成一个可以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运行的软件包,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大概需要半年到一年吧。”
  “这是关于计划系统,那么执行系统又怎样?”
  “缓冲管理那一块?我不知道,我得看看我们已经做了些什么,但这个不会是很庞大的工程。”兰尼看来并不太担心。
  “或许我可以帮你省点时间。”玛姬插嘴,“史高泰,你问这些问题干吗?你到底想说什么?”
  “这不是明摆着吗?”史高泰回答。“我们找到打通中型企业市场的办法了。”
  “我不同意。”玛姬坚决地说。
  史高泰试着说服她,说:“玛姬,你看,费殊就是我们销售人员的噩梦。他很小气,对科技不感兴趣,又只是个小人物,绝不是你能够指望会成为我们公司客户,而且更不是像他现在这么好的客户了。”
  “关键还是在于价值。”兰尼说,“玛姬,我们说中型企业市场的关键是价值――盈利价值,现在我们知道如何提供了。”
  “不,我不赞同。”玛姬断然说。
  要不是他们一向很尊重她的意见的话,早就不理睬她了,但因为这是玛姬,他们还是听下去。
  “你们两位对电脑系统的业务大概已经无所不知了。”
  “经过今天,我倒不敢那么肯定了。”史高泰喃喃地说。
  她没有理会他的话,继续说:“但是,说到系统实施,和系统使用者合作,战胜人们的怀疑和抗拒,我倒领悟到一二。朋友们,甜言蜜语、带点天真的费殊,其实并没有说出全部真相,难道你们没有看出来吗?”
  “他隐瞒了什么呢?”
  “他没有告诉我们,安装那系统多么困难,我指的不是安装在电脑上,而是安装在他下属的脑袋中,你们没有意识到吗?他讲的其实是要改变企业文化?不,简直是一场文化革命!”
  见他俩不为所动,她又试着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听着,改变运作规则是相当艰难的,人们害怕改变,他告诉了我们,他如何严控物料的发放,有订单、有物料、有闲着的人手,却不发放物料,是多么的怪异啊。他告诉了我们他的感想,你们认为他的员工又有何感想呢?
  “当没有足够的工作交到人们手中,你们猜猜他们是怎样想的呢?你们难道没有想到,他们会开始怀疑:‘公司什么时候会宣布裁员’?在这种情况下,赢取大家的充分合作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这家伙能想出这个解决方案,不仅很有智慧和眼光,他肯定还拥有惊人的管理才干,才能说服员工配合他。”
  史高泰想起了费殊公司内哪种充满信任的美好印象,连发货部的员工都可以与总裁轻松交谈。
  玛姬继续说:“科技的改变往往换来员工的敌意,你们没有意识到吗?当你想要进行的改变与绩效衡量系统(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发生冲突,你就会碰壁了。”
  “我们当然意识到。”史高泰颇为不悦,“但是,绩效衡量系统跟费殊告诉我们的,有什么关系呢?”
  “我没有察觉到史坦工业集团对我们的绩效衡量模块做过任何改动啊。”兰尼说。
  “你们已经太习惯于用电脑系统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了。”玛姬知道自己未能触动他们,但她不是那种轻易罢休的人。“听着,你们同不同意员工效率是绩效衡量系统的一部分?”
  “同意。”兰尼毫不怀疑。
  “当物料发放要跟瓶颈排程配合,那么所有非瓶颈的工人的效率会怎样呢?费殊只字未提‘效率’,但我告诉你们,为了实行他那新工作模式,他必须先把效率的衡量逐出史坦工业集团。我敢肯定,仅这一项,他就曾跟员工多番激辩。”
  “我明白了。”兰尼说。
  “你说的对。”史高泰承认,“费殊成功实施的改革,肯定比他实际告诉我们的丰富且深入。这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我本来还在猜想,他为什么毫不犹豫地将技术细节向我们倾囊相授。现在我明白了,由于玛姬说的那些难度,他知道竞争对手要模仿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点没错。”玛姬同意。
  “这对我们是个坏消息。”史高泰很快就抓住了重点。
  “为什么呢?”兰尼问。
  “即使你写出了程序,”史高泰解释,“系统能够经历那场必经的文化变革,顺利实施并带来价值的机会有多大呢?”
  “玛姬的员工可以策动那场文化变革。”兰尼建议。
  “不可能。”玛姬反驳,“我的人员在系统集成方面是能手,但是要策动一场文化变革,他们的能力跟你们的程序员是一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