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航空港 作者:[加拿大]阿瑟·黑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今天晚上怎么办?她是不是应该象早先考虑过的那样去航空港和梅尔摊牌?还是听任自己今天晚上搭上这个报人——德勒克·艾登,此人正站在她旁边等待她回答他的问题呢。
  辛迪想,也许她能把这两件事全都办了。
  她对德勒克·艾登笑笑。“再对我说一遍。你方才说的是什么?”
  “我方才说这里闹。”
  “是啊,是闹。”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把这晚饭免了,找个安静一点的地方。”
  辛迪几乎要笑出声来。不过,她没有这样,而是点点头。“好呗。”
  她对周围“阿奇多纳儿童救济基金”招待记者的晚会上的其他宾主扫了一眼。摄影记者已经停止照相;所以再耽下去实在也没有什么意思。她可以不被人注意悄悄地溜走。
  德勒克·艾登问道:“你开车来了吗,辛迪?”
  “没有,你呢?”由于天气的关系,辛迪是坐出租汽车来的。
  “我有车。”
  “那好。”她说。“我不和你一起离开这里。不过,如果你在外面你的车上等我,我在十五分钟内走正门出来。”“还是算它二十分钟吧。我得去打几个电话。”
  “好。”
  “你有什么想法吗?我是说我们去哪里?”
  “这完全听你的便。”
  他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你要不要先去吃饭?”她心里在好笑:这“先去”是个信息,目的是要相当肯定她是否懂得她面临的遭遇。
  “不,”辛迪说。“我没有时间。一会儿我还要去别的地方。”她看到德勒克·艾登的眼睛往下溜,然后又转上来看着她的脸。她意识到他在吸气,给她的印象是,他正在庆幸自己交了运。“你真是太好了,”他说。“等你从门里走出来的时候,我只能相信我是福星高照。”
  说完后,他转身走开,悄悄地溜出大厅。十五分钟后,辛迪乘人不注意的时候跟踪而去。
  她取了她的大衣,在她走出密执安湖旅社的时候,把它紧紧地裹在身上。
  外面还在下雪,一阵冰冷的、呼啸着的风吹过湖滨的旷地和外行车道。这个天气使她想起了空港。几分钟前,她下了决心:她还是要去空港,今天晚上晚些时候。不过现在还早,还不到九点半,有的是时间,干什么都来得及。
  一个守门人从饭店大门的掩体下面走过来,用手碰了碰他的帽沿。“要出租汽车吗,太太?”
  “不用。”
  就在这个时候,停车场上有一辆车的灯亮了。车往前开,在松垮垮的雪上滑了一下,然后开到辛迪在等着的门口。那是一辆“雪佛兰”,是几年前的旧式车。她看到德勒克·艾登坐在方向盘后面。
  守门人把车门打开,辛迪钻了进去。在车门碰上以后,德勒克·艾登说,“抱歉,车是冷的。我得先打电话给报社,然后为我们两人作一些安排。我比你只先到一步。”辛迪在发抖,把大衣裹得更紧一些。“不管是去哪里,我希望是暖和的。”
  德勒克·艾登把手伸过来捏住她的手。她的手就放在她的膝盖上,他把她的膝盖也捏住了。她稍稍感到他的手指在移动,随后把手伸回到方向盘上。
  他小声地说:“你会觉得暖和的。我保证。”

7
  环美航空公司第2次班机“金色巨艇”原定晚上十点离港。四十五分钟之前,这架由弗农·德默雷斯特机长指挥的客机正为直飞罗马的五千英里航程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一般的飞行准备工作是日复一日,周复一周,月复一月地进行的。近期的准备工作也已在过去二十四小时内继续加紧进行。
  从任何大空港候机楼起飞的航空公司班机实际上有点象奔腾入海的河流。一条河流入海之前,它源渊流长,沿途许多大大小小的支流逐一汇集归川。最后,在入海口,它集流进来的万物之大成。把这情景引用到航空业的语言上来,起飞时的客机就是行将入海的那条大川。
  第2次班机是一架“波音707—320B型”洲际喷气客机,注册号N…731…TA。它的动力是四台普莱特·惠特尼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巡航速度每小时六百零五英里。飞机的满载航程是六千英里,相当于冰岛与香港之间的直线距离。它可以运载一百九十九名乘客和二万五千美制加仑的燃料——足够灌满一个大型游泳池。环美花去六百五十万元买下这架飞机。
  前天,N…731…TA从德国的杜塞多夫飞过来,在离林肯国际两小时的航程的上空,一台发动机出现过热现象。机长立刻采取预防措施,下令关掉那台发动机。机上没有一个乘客知道他们所乘坐的飞机只开动三台而不是四台发动机;必要时,飞机只用一台发动机也可以飞行。尽管如此,这架班机也没有晚点。
  不过,环美维修部还是从公司的无线电话中得到了通知。因此,一个机械师小组在那里等着,乘客一下飞机,货物一卸完,就赶紧把它弄到飞机库里去。在滑向机库的路上,检查专家们就已经开始工作,设法找出飞机的毛病。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故障所在。
  原来在出毛病的发动机周围有一条不锈钢管做的压缩空气管道在飞行中破裂折断。当即采取措施把发动机拆下来,换一台新的。这是比较简单的。
  可是在过热的发动机停车之前几分钟,高温的空气肯定已经流进发动机壳,事情就变得复杂化了。这一股热空气完全可能使飞机的电气系统中的一百零八对电线烧坏。
  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有些电线已经受热,但显然一条也没有烧坏。如果在一辆小汽车、公共汽车或卡车上出了这样的毛病,仍然可以继续使用,一点没有问题。可是航空公司却不能冒这种风险。于是决定把这一百零八对电线全部换掉。拆旧换新的工作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严格,令人厌烦,因为发动机壳的空间有限,只能同时容纳两个人在里面工作。而且必须把电线一对对地挑出来,耐心细致地接到空心插头上。这就需要组织电气机械师小组,日以继夜轮替工作。这项工作需要的熟练技术工时和因这样的巨型客机停飞而减少的收入,要使环美航空公司损失好几千元。这种损失是理所当然的,谁也没有话说,因为各航空公司宁可承担这种损失,也要确保高标准的安全飞行。
  这架“波音707型”客机在飞往罗马之前,原先要飞往西海岸打一次来回,现在只得停飞,而且还要通知营业部门赶紧调整班次,弥补空缺。衔接的班机也要取消,把数十名乘客转到互相竞争的其他航空公司的班机上去,因为没有别的飞机来顶替它。一架喷气机价值数百万元,哪一家航空公司也没有闲着的备用飞机。
  航行部门另一方面催促维修部门赶紧把这架707型客机修好,作为第2次班机飞往罗马,这个班次离开起飞时间还有三十六小时。纽约的航行部副主任还亲自打电话给环美基地维修部主任,他得到的答复是:“只要我们能办得到的,一定照办。”一个最能干的领班已经带着一组第一流的机械师和电气师干起来了。他们都知道赶紧完成这个任务的重要性。另外还召集了另一个小组,准备晚上来接替。这两组人员都要加班加点,直到把活完成为止。
  一般人不会知道,飞机机械师都非常关心他们维修过的飞机的飞行情况。在完成一次复杂的维修工作或者象这一次那样的急修之后,他们总是一直在了解那架飞机的运转情况,了解他们的活干得怎么样。如果飞机运转得很好(一般总是运转得很好的),他们会感到欣慰。甚至几个月以后,当他们看到某一架飞机滑行进港的时候,他们会奔走相告:“就是那一架842。还记得那一次吗……它那毛病够我们折腾的。我看我们已把它的毛病治好了。”
  N…731…TA的毛病在那里是找到了,在这随后的整整一天半的时间里,工作是够紧张的。尽管这种修理工作本身就是要费时间的,但还是尽可能的往前赶。
  最后,在第2次班机规定启程的时间的三个小时之前,这一百多对电线总算全部重新接上了。
  接着还要用一小时来按上发动机罩,并在地面上试车。在飞机获准投入使用之前,还要进行一次试飞。就在这个时刻,航行部门打来了紧急电话问:
  N…731…TA是否准备就绪,作为第2次班机起飞?如果不行,维修部就老老实实说不行,以便通知票务部门有可能要长时间延期,并且赶在旅客离家前来搭机之前通知他们。
  维修部主任又交叉手指,又摸木制的东西回答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