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凋落的红颜 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矗笱ΧΧ际且坏侗忻淙坏袅四源此赖美鳎ι芩涞帽H赖萌词翟诒攘礁龈绺缫业枚啵裁患莱筛錾丁
  薛绍死后,武后得到了期望已久的机会:让武李两家亲上加亲。她原本打算让太平公主改嫁武承嗣,却因为武承嗣身体有病,令太平公主不满而未能成功。随后她选中了自己的侄儿武攸暨。可是武攸暨是有妻子的。这当然难不倒武太后。她派人将从前的侄媳妇杀死,把太平公主嫁了出去,算是赔了她一个丈夫。
  明堂快马加鞭地赶工,当然不光是为了完成高宗遗愿。薛怀义的大功劳也绝非仅止于此。明堂落成仅三天,武后就于公元689年的正月初一进入其中举行祭祀大典。在这场典礼上,武太后身着皇帝衮冕为初献,挂牌皇帝李旦为亚献,皇太子李成器为终献。祭祀的程序为:天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往下就是魏定王、周忠孝王武士彟先生以及五方帝座了。至于受祭的皇后,无疑也有“忠孝太后”杨氏的名字。
  祭祀典礼完成,武后隆重登上则天门,宣布大赦天下。往后几天,武后多次在明堂理政宣诏并大宴群臣,每宴都听得众人的称颂之声、忠心态度,而且各国使节也纷纷前来朝贺,没有任何人对祭祀的仪轨提出任何意见。这一切证明,武太后已经可以放心地向皇位迈进了。
  二月十四日,一道早在计划中的诏书颁布天下:武士彟被追尊为周忠孝太皇,杨氏被追为忠孝太后,坟墓改称曰“陵”。诏书发下,朝堂内外,一片波澜不惊。显示武则天可以放心地继续下一步。
  当年十一月初一,武太后再次大宴群臣于明堂,改元载初,启用周历,将十一月改为正月,十二月为腊月,夏正月为一月。既然历书都翻了个儿,别的东西当然也要推陈出新。武太后堂姐的儿子凤阁侍郎宗秦客自告奋勇地献上了十二个“新字”。在这些字里,武后对“曌”(音照)格外青睐,立即决定留为己用,将自己那些“华”呀“媚”呀温柔可爱的名号统统丢掉,从此改名“武曌”。意为“日月当空”的意思。
  载初元年九月初三,酷吏之一的傅游艺领着九百多名不知所以然的“关中百姓”联名上表,请武太后改国号为“周”,让皇帝李旦改名武旦(唱戏的?)。武太后推辞了请求,却将傅游艺提拔为给事中。这是个再明显不过的信号。于是众人闻风而动,一时间,文武百官、帝室宗戚、远近百姓、四夷酋长、还有各色僧侣道士都随即上表,请太后改国号、“赐”皇帝改武。两三天内上表者就多达六万余人。这热火朝天的景象使得不问世事的傀儡皇帝李旦再也坐不住了,他也不得不给老娘上了一道表章请求改姓。
  一切水到渠成。
  九月九日,武太后登上则天门宣布大赦天下。国号由唐改为周,改元天授。(从此,武媚在历史上又有了一个名称:“武则天”。)十二日,群臣为武太后上尊号为“圣神皇帝”,武太后同时宣布降皇帝李旦为“皇太子”,改姓武氏。十三日,新任女皇下令立武氏七世先祖庙于洛阳。武姓出自周朝王室,据说出自周平王幼子姬武。于是周文王被追尊为“始祖文皇帝”,其妻姒氏为“文定皇后”。姬武被追尊为“睿祖康皇帝”,其妻姜氏为“康惠皇后”。周文王在天有灵一定会犯糊涂,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儿子建立的周王朝结束八百多年后,自己的鼻子里怎么又会闻到肉香气。
  随后,武氏族人也水涨船高。建立新王朝的武则天对诸武氏的策划辅助之功非常满意,也不再追究当年兄弟们对自己的眦睚小隙。除了武氏家族晋爵加官,武则天也没忘了自己的老家。她宣布改山西文水县为“武兴县”,百姓世代免除赋税,县令待遇提高到赤县县令级别。——唐制规定,京城周边地区分为京县(赤县)及畿县,合称京畿重地。由此可见,即使同为县令,京里的县令也比外头的县令要高级些。
  这一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大赦恩诏和皇帝亲王郡王公主相继问世,武周天下宣告大功告成。
  本年,武则天六十七岁。她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登基时年龄最长的皇帝。十四岁时她曾经满怀期待要去“见天子”,曾经诚心诚意地希望过将自己的荣辱和性命都交交托给皇帝。而如今她自己成了天子成了皇帝,天下人的荣辱和性命都在她的眼中渺如沙粒。站在则天门城楼上俯视群臣、眺望大好河山的那一刻,她会不会回想曾经稚嫩的少女时光,那个未历世途的武二小姐,如今已是心如铁石般的老妇人。会不会回想那看起来平静的深宫殿宇中,自己度过的五十三年惊涛骇浪的人生?然而接下来的人生不可能靠回望从前度过,做了皇帝并不等于可以放松脑子里紧绷多年的弦。更多的变故陆续有来。
  称帝后的武则天急于招徕人心。这时候派完了杀戳异己用场的酷吏又有了新的功效。
  作恶多了,总是要遭报应,而且往往是作茧自缚的报应。早在铜匦告密风盛行之后不久,就曾有人向其中投信举发,说是有人曾为徐敬业的叛军制造新款军械,而这个心灵手巧的设计师,正是铜匦的设计者鱼保家,即酷吏之一鱼承晔的宝贝儿子。结果可想而知,鱼氏父子作法自毙。
  逼死李贤、又在镇压博州叛乱时杀死成千上万无辜的百姓、并毁杀千余官吏人家的丘神勣这时也死到临头了。天授二年初,他被人密告谋反。面对各种刑具,丘大将军魂飞魄散,只得招供,于天授二年十月被诛。与丘神勣同时被告发的还有另一名酷吏周兴。武则天将他交给来俊臣审讯。诏书送到来俊臣手里时,来俊臣正和周兴一起喝酒。看完密诏,来俊臣不动声色地返回席间与周兴谈天。言谈中问他:“犯人不肯招供该如何办?”周兴得意地说:“取大甕,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来俊臣立刻在厅堂中照做了这么一个现场,然后才起身道:“有诏书要我查你的案子,请老兄入瓮!”周兴立刻瘫倒,也不问查的是什么案子,就马上没口子地全部应了下来。周兴随后被流放岭南,在半路上被仇家杀死。
  而索元礼则比周兴还死得早,和其它酷吏结局一样,他也是被武后所杀。
  对于酷吏的所作所为,武则天是不是真的从来都被蒙在鼓里?当然不完全如此。有时候她也怀疑或确认酷吏们是在残害无辜,但是为了达到自己称帝的目的,她选择对他们纵容的态度。这就使得她时常在下狠心和不忍心之间来回考虑,然而多数情况下来中狠辣占了上风。在武则天称帝的前一年,徐敬业的弟弟徐敬真从流放地逃归,打算投奔突厥,结果和曾经资助他奔突厥的洛阳令张嗣明一起被捕。他们满心以为只要多攀出重臣,就有可能逃得生路,尤其是徐敬真,全不顾自己确实是反臣家属且有投奔敌国的事实,遂将世上他们所知道的名人朝士都指认为徐敬业的同党。结果是被诬蔑的人无法幸免,他们自己也无法苟活,第一批被处斩。
  彭州长史刘易从也被徐敬真所扳扯。酷吏不待他申诉,就径直前往彭州杀死了他。刘易从为人仁孝忠厚,听到他将被杀的消息,彭州吏民不分远近都奔往刑场为他送行,并竞相脱下身上的衣物,请官员为他超度祈福。后经有关人员折价,现场衣物共值十余万钱。这幕场景令写惯血腥的史家也无法释然,浓浓地记上了一笔。当然也无法令我释然,尽管我知道徐敬真张嗣明也不过就是贪生的凡人。(刘易从死时其子刘升年仅十岁,被流配岭南。后来“六道使”在岭南杀戮所谓的“罪臣家属”,前后数千人,刘升得到地方长老保护,幸免于难)
  在程务挺死后,东突厥势力日渐增强,时常骚扰边境。由于国内政局动荡,武则天只能消极防御,只有一代名将黑齿常之取得了为数不多的几次胜利,成为防御边境的支柱。然而就在不久后,他也被周兴污蔑与右鹰扬将军赵怀节谋反,在入狱后自尽,成为军队的一次巨大损失,也是武则天为称帝又一次的自毁长城。结果是当她于次年称帝之后,北方边境再无良将,东突厥日益猖狂,成为武周王朝的心腹大患之一,  
  秋官尚书太原张楚金、陕州刺史郭正一、凤阁侍郎元万顷、洛阳令魏元忠等人也都被徐敬直所诬,被酷吏屈打成招,判处斩刑。就在他们临刑前,武则天派凤阁舍人王隐客“驰骑传声”,也就是一路驱策快马,一路大呼赦免令。终于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