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凋落的红颜 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新皇后感激涕零。在民众都因为自己而得到了衣食之后,窦皇后想到了自己失散已久的兄弟、还有死于贫寒的父母。俗话说世人生儿女,为的就是养老送终,窦皇后虽已贵极天下,却也不敢冒昧提出尊礼亡父母的要求——因为薄太后正在忙于尊礼薄氏祖先,窦皇后不敢亦步亦趋,她在丈夫和婆婆面前,一向小心谨慎,所以她虽然怀念亡父亡母和失散的兄弟,却也不敢主动提出寻访和尊礼的要求。由于立后而泽及贫苦百姓的原因,窦皇后的身世也广为民间流传。尤其是她的姓氏和家乡,知道的人就更多了。窦皇后的身世,不久就传到了一个奴仆的耳中。他就是窦皇后失散多年的弟弟窦广国。窦广国字少君,当年姐姐被选送入宫的时候,他只有四五岁。由于哥哥每日要外出劳作,家里又没有了姐姐照顾,少君不久就被人拐卖了。他先后被转卖了十几次,在颠沛流离中艰难地长大,直到最后卖到河南宜阳一户财主家,才算安定下来。这时的窦少君已经二十岁了,被主人派到深山中烧炭。白天卖苦力,晚上就和上百烧炭工一起睡在石崖泥壁之下。谁知道飞来横祸,一天夜里,山泥倾泻,整个临时窝棚都被碎石流泥掩埋,上百名烧炭工都死于非命,只有窦少君因为年小力弱,在争抢卧位时被工头排挤到了窝棚边缘的缘故,侥幸得以生还。一下子死了这么多奴仆雇工,所有死者的家人都哭闹不休,财主一家在河南宜阳呆不下去,只得远远地躲到长安城里来避风头。窦少君自然也就跟着主人迁居长安。
  大概是对自己大难不死的庆幸,窦少君到长安的第一件事,就是占了一卦,看前途吉凶如何。谁知却得了一道丕极泰来的卦辞,说他不但再无性命之忧,而且几日之内就要成为皇亲国戚得以封侯。
  窦少君对这个占卜结果半信半疑,但是当他听说新皇后是观津窦氏,却大有如梦初醒的感觉,于是壮着胆子上书自陈,说自己就是皇后失散多年的弟弟。接到上书的官员不敢怠慢,连忙将这个消息汇报给了皇家。文帝于是和窦皇后一起召见了这个奴仆。然而岁月茬苒,窦皇后十几年来,在宫室中养尊处优,面貌与昔日没有太大差别,而窦少君当年与姐姐分手时还是幼儿,此时却已成年,他认识姐姐,姐姐却已经认不出他来了。虽然他还记得曾与姐姐一起去采桑而不慎摔下树的事情,窦皇后也不敢冒然认亲。于是又问他:“还有没有别的验证之事呢?”窦少君毫不犹豫,就把当年姐姐临入宫前,与自己在驿站生离死别、沐发乞饭的情景回忆了一遍。(当时他不过四五岁年纪,记忆力竟已有这么好,实在聪明。由此可见,窦皇后也是一个聪慧的女子窦皇后听完,控制不住情绪,不顾身份地一把将弟弟紧紧地搂住,姐弟俩涕泪交加。左右侍女宦官,于是也纷纷伏地,哭泣出声,以衬托皇后的哀伤。(不知道这是个什么规矩?现在回想这一帮假嚎的家伙,只觉得原本的悲伤,反倒教他们给搅和完了。)
  文帝对妻子能够与兄弟团聚,也颇为感慨,于是赏赐了窦氏兄弟田地宅院,还有大笔金钱,让他们就近住在长安。薄太后也对儿媳的身世十分怜惜,紧跟着也下了一道诏书,追封窦皇后的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在窦氏的家乡清河为他们设立墓园,封邑二百户,由地方长官按薄氏宗祠的规模四时祭拜。

三、黑暗中的皇后生涯
  原本孤苦无依的窦皇后忽然平地里冒出了两个正当壮年的兄弟,颇令吃够了吕氏外戚苦头的文臣武将们起鸡皮疙瘩,唯恐大汉朝冒出一家暴发户外戚,比吕家更不知起倒。于是他们先下手为强,由绛侯、灌将军等出面向文帝进谏,说窦氏兄弟出身寒微,不懂礼仪也没有学问,所以不宜封授官职,只好做富贵闲人,而且还要选择一些有操行道德和学问的长者与他们比邻而居,每天监督教导他们才行。
  文帝采纳了这项意见。于是窦长君、窦少君就此教育成了谦谦君子,时间长了,他们非但不曾参与政事,就连国舅爷的尊贵身份都自觉地忽略不计。于是,满朝文武,都忍不住在无人处弹冠相庆。在文帝元年,窦猗房成为皇后、长子刘启成为皇太子、长女刘嫖成为公主,并且窦家也生荣死哀之后的第二年,窦猗房的小儿子刘武也被封为代王。代王,是文帝刘恒继位为帝之前的封号,现在刘恒把自己起家的名份给了刘武,不用说,在文帝和窦后夫妻眼里,刘武是最可爱的孩子,甚至比皇太子刘启还要招人待见。
  但是皇帝皇后娇纵小儿子的行为,大臣们看不过眼,认为这种宠法会累及国家大事,于是不久刘武便由代王改封为梁王。不过封号可以改,在爹妈心目中,刘武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甚至由于这一次改封,文帝窦后对刘武,还油然而生内疚之意。应该说,大臣们毫无人情味的进谏还是有远见的,若干年后,这位梁孝王刘武,果然给大汉王朝惹了不少麻烦。正当窦猗房准备好好享受身为国母的尊荣之时,病魔缠上了她。她害了眼病,并且因此而双目失明。已徐娘半老的窦皇后,此时又失去了动人的眼睛,文帝对她的夫妻情份,立刻速冻。虽然看在往日情份和儿女份上,文帝仍然让她当皇后,但是男女方面的情意,却迅速转向后宫中如云的美女群里。
  在这些千娇百媚的美女群中,文帝最宠爱的是邯郸慎夫人、尹姬二人。这两位美女都没能生下儿女,但是文帝对她们的宠爱,却远远超过了太子的母亲窦皇后。在后宫之中,慎夫人的物质待遇、侍丛车驾,都与窦皇后一模一样;而在私下的夫妻恩爱上,更是比窦皇后多得多。老夫少妻,文帝面对慎夫人,几乎已经爱得晕了头。假如不是慎夫人未能生出儿子,恐怕换个皇后都不成问题。
  有一次,文帝带着窦皇后和慎夫人等后宫宠妃,一起前往上林苑游玩。游嬉尽兴之后,大家都要坐下休息。当文帝和窦皇后依次坐下后,慎夫人就如同往常在内宫时一样,准备坐到窦皇后身边去。
  结果,跟随文帝而来的郎中袁盎却不让慎夫人就座,将她引到旁席,与侍者同坐。慎夫人顿时觉得受辱,满脸怒色,怎么说也不肯坐下。文帝也觉得袁盎扫了自己宠妃的面子,自己也不肯再安坐席上,起身就走。窦皇后不敢出声,也只得紧跟在皇帝身后,低着头跟着走了。但是袁盎从小就从做强盗出身的父亲那里继承了心雄胆壮的基因,压根就不怕皇帝发怒,反而追着上去对文帝讲大道理:“俗话说尊卑有序,皇上虽然宠爱慎夫人,但是名份有高低,后宫之主是窦皇后,慎夫人不过是妃妾,怎么能与嫡妻皇后平起平坐呢?如果皇上因为偏心就没有规矩地对她滥加恩宠,乱了国家规矩,虽说是爱实际上害了她。前车之鉴并不远,皇上你难道忘了戚夫人变成‘人彘’的惨状吗!”一语惊醒梦中人,文帝这才恍然大悟,顿时全身冰凉,不但怒气全消、转怒为喜,而且立刻赶进后殿,将袁盎所说的话转述给慎夫人听。慎夫人听后,也不禁觉得后怕,对袁盎保全自己的好意十分感激,立刻拿出五十斤黄金,赠给袁盎,以表感激之忱。其实,慎夫人的专宠,只是小儿科。文帝不但喜爱美女,还喜欢美男,热衷于同性恋。他的男宠见于史籍的至少有三人,其中有他的近侍宦官赵谈、北宫伯子,还有一位赫赫有名的邓通。
  文帝勤俭节约,就算是宠冠后宫的慎夫人,都不能穿着奢华的绣服,可是为了宠爱邓通,他甚至将蜀郡的铜山都赐了给他,任凭邓通自铸钱币。他对邓通的宠爱,甚至超过对自己继承人刘启的宠爱,更使得窦氏母子生活得战战兢兢。丈夫女色男宠成堆,再加上他是个旷古少有的大孝子,后宫之中真正的主宰不用说也是越活越精神的婆婆薄太后,而且自己又身有残疾,人到中年的窦猗房,虽然身为汉朝皇后,日子过得其实一点也不轻松。
四、一个预言、一个女人的选择、一个王朝的命运
  就在窦皇后在黑暗中打起精神寻找生活乐趣的时候,长安郊外正有一名美女,在做着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美梦。她的名字叫王娡。
  王娡能有这样做美梦的机会,还要归功于薄太后和一位相士。大约就在窦猗房失明之后不久,大汉王朝的太子刘启也到了该婚娶的年纪。他的祖母薄太后,为了能够一直保持薄氏家族的兴旺,做主为孙子选聘了自己的侄孙女小薄氏为太子妃。
  小薄氏虽然出身高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