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科大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 (炙二两) 大附子(去皮脐姜汁浸透切片火煨炙以姜汁一钟尽为度七钱) 菟丝子(酒浸蒸) 
大茴香(炒各一两) 
共为末。酒打糊为丸。每服一钱。每日二服。空心。食前黄酒送下。 
x致和丸x 治因菀结不舒所致。 
白术(二斤) 陈皮(一斤同炒) 
共为末。用大枣二斤。生姜半斤。煮半日。去姜取枣肉。合原汁为丸。绿豆大或桐子大。每服一二钱。早 
晚各一服。米汤下或酒下。 
x麦饭石膏x 治痈疽恶毒。消肿生肌。 
麦饭石(二两 醋淬十二次) 鹿角(四两泥固 黄色) 白蔹(一两) 
为末。用陈米醋调如稀糊水。烟起鱼眼泡。取起涂肿处。 

卷四不分部位大毒
内痈总论
属性:痼发多生手足腰腿伸缩之处。其形漫肿。其色淡红。憎寒发热。由天时外感所致。初起者绀珠丹汗之。 
已成者托里消毒散托之。已溃者如溃疡补之。 
x绀珠丹 托里消毒散x(俱见首卷) 

卷四不分部位大毒
内痈总论
属性:瘭疽一名蛇瘴。初出红点。次变黑色。小者如黍如豆。大者如梅如李。肿痛应心。腐筋烂骨。脓如小豆汁。 
今日去。明日复满。愈而复发为异耳。此川广烟瘴地面有之。初起蟾酥饼贴之。膏药盖之。寒热者蟾酥 
丸汗之。红肿游走者离宫锭子涂之。溃后食少干呕者。补中益气汤加黄连、麦冬补之。补而不应。出清 
水秽汁者。不治。南人呼为榻着毒。喜着十指。治与脱疽同法。或灸百壮。内饮蓝青汁等以去其热。红丝 
游走者。于尽处灸三壮自愈。或用蜡矾丸加麝。冷酒下。多服取瘥。 
x消瘴膏x 治瘭疽瘴疽。 
鲫鱼(一尾) 血余(鸡子大一团) 猪汁油(一斤) 
煎枯去渣加黄蜡一两。溶化成膏。涂之。 
x蟾酥饼 蟾酥丸x(俱见疔门) x离宫锭子 补中益气汤x(俱见首卷) 

卷四不分部位大毒
内痈总论
属性:疣一名枯筋箭。手太阳虚则生疣薛。又为疣属肝胆少阳经风热血燥。或肝客淫气所致。盖肝热水涸。 
肾气不荣。故精亡而筋挛也。宜地黄丸滋肾水生肝血为善。若用蛛丝缠螳螂蚀艾着灸。轻者可愈。重 
者必多致误。此症与结核相同。有大如黄豆。小若黍米。拔之如丝者。有触碎如断束缕。扯之则长。纵之 
则缩。后两鬓发白点者。有初如赤椹。用杂敷药翻张如菌。又用腐蚀 大如瘤者。有腹内一块。攻击作 
痛。凝为血鳖。治之后。手背结一块。长寸许。形如鳖。再又肢节如豆大者。甚多泥鳖生子发于外者。有肛 
门周生小颗如鼠奶。大小不一者。有妇人患此月经不行者。种种异类。惟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逍 
遥散、归脾汤等药。益养荣气。久之悉愈。 
x六味地黄丸 补中益气汤x(俱见首卷) x逍遥散 归脾汤x(俱见瘰 门) 

卷四
不分部位小疵
属性:此皆小症。不可紊乱于大毒之内。故另分之。 

卷四不分部位小疵
无名肿毒
属性:无名肿毒者。以其随处而生。不按穴次。不可以命名也。皆由风邪寒热客于经络之所致。但其因风邪 
内作者。则无头无根。因气血相搏者。则有头有根。因风寒而成者。则肿坚而色白。风热毒而成者。则肿 
而色赤。治法有表症者散之。有里症者下之。外兼敷贴等药。总不外乎首卷肿疡之例。并宜参考。 
灸曲池穴甚效。(穴见首卷灸门) 
x漏芦汤x 治痈疽疔肿。不问阴阳初起者。及初溃红肿尚未消尽者。并湿烂疥疮等毒。 
漏芦(一钱五分) 紫花地丁 荆芥 当归 连翘 薄荷 白芷 升麻(各一钱) 麻黄(三钱) 
大黄(二钱) 生甘草(四分)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温服。盖衣取微汗。渣再煎温服。次日。麻黄用二钱。大黄用钱半。甘草用六分。温 
服。第三日则麻黄、大黄、甘草。各用一钱温服。如其红肿尚未消尽。照第三日方再三二服。无不愈者。 
是方也。如不欲汗。则麻黄少用。温服之。如大便不实及不欲下者。则少用大黄。不用亦可。随病上下。 
在食前食后服。 
如便毒。服利药。正气伤。皮浓未穿者。服此一汗。不砭而穿。 
x飞腾神骏膏x 治痈疽肿毒。瘰 鼠疮。 
麻黄(去节净用一斤) 杏仁(泡去皮尖砂钵内研如泥入水再研澄去浊脚) 防风(去芦四两) 地骨皮 
(去骨四两) 甘草(四两) 灯草(一大把) 黑铅(一块) 木鳖子肉(十四个) 头发(一大团洗净) 
共入大铜锅内。入水二桶。炭火煎。减半取汁。渣再煎二次。绢滤净。并一处。复将灯草、头发、黑铅、同汁 
煎至成膏。去此三味。再煎稠。收罐内。香甜。久贮不坏。每服三钱。热酒调服。随饮至醉为度。盖卧出汗。 
避风一日。次日食猪蹄补之。 
此方于初起时。及将溃时。服之神验。 
x军门立效散x 治痈疽诸毒。对口附骨疽等。 
皂角刺(三钱炒热入) 乳香(五七分炒香化再入) 天花粉(三钱) 甘草节(一寸长九个) 
川椒(三十粒) 
黄酒二钟。煎一钟。温服。未成者即散。已成者即溃。已溃者不宜服。一用 
皂刺(三钱) 乳香(七分) 花粉(一两) 甘草节(二钱) 
炒制如法。酒煎服。治红肿 痛便秘者。甚捷。 
x壶公妙剂散x 一切诸毒。乳痈便毒。筋骨疼痛。不问新久。悉皆神验。 
穿山甲(炒) 胡卢巴 槐花 黑丑(头末) 当归(等分) 
为末。每服五钱。用温酒调成块。挑入口内。随用温酒送下。随饮几杯。以助药力。 
x荣卫返魂汤x 
赤芍 木通 白芷 何首乌 枳壳 乌药 当归(各一钱) 小茴香(五分) 甘草(三分) 
水一钟。酒一钟。煎八分。温服。 
初起坚硬如石者。加川芎、麻黄、独活、葱头。水煎。热服出汗。胃寒生痰者。加半夏。郁热生痰者。加 
桔梗。久不愈。食少色痿者。凉药太过也。去木通。加当归。倍加陈皮、浓朴。甚者再加白豆蔻。肺痈肠 
痈内痈等症。倍加忍冬藤。此藤治内痈之神药也。补加大附子。利用酒大黄。隧痰失道。阳少阴多 
者。加升麻以除其寒。久溃无脓。时流薄血。壤肉如絮。 肉如突者宜之。外用枯矾、朴硝末。渗之。忌 
用刀针蚀药。 
老弱者。患于上部去木通。恐导虚下元。气血盛者减当归。多能生血。恐再结不已。泄泻者先服蜡矾 
丸。米汤下。泻止再服。腰痛经年不愈者。加萆 、玄胡索。香港脚。加槟榔、木瓜、穿山甲。热痰咳嗽。 
加紫苏。疝气呕逆。加木香。 
此药救坏症。活死肌。弭患于未萌之前。拔毒于既愈之后。扶胃本而不伤元气。更不分经络。但漫肿 
坚硬不红不痛者。用之悉验。 
x托里温经汤x 治寒覆皮毛。郁遏经络。热伏荣中。不得伸越。聚毒肿痛。恶寒发热。或相引肢体疼痛者。 
麻黄 防风 苍术 白芷 升麻 葛根 人参 当归 白芍 甘草 
再服去麻黄、防风加牛蒡子、连翘。 
麻黄苦温。防风辛温。发散者也。升麻苦平。葛根甘平。专阳明解肌者也。血留则痛。归、芷辛温。破血散 
滞。湿盛则肿。苍术苦温。泻腠裹之邪。参、草甘温。白芍酸寒。调中托里。水煎热服。盖卧之。使阳气伸而 
汗出。其肿自消。去麻、防。加蒡、翘。其痛自止。 
x加减栝蒌散x 治内痈脑疽背腋诸毒。瘰 便毒。乳疽乳岩等症。未成者即消。已成者速溃。 
大栝蒌(一个子多者佳少者用二个杵烂) 当归(三钱) 没药(二钱) 乳香(一钱) 
甘草(三钱) 金银花(五钱) 生姜(五钱) 
用无灰酒二碗。煎一碗服。 
将溃者。加皂角刺五钱。 
乳痈脑疽。加蒲公英、土贝母各五钱。溃后用参、 补之。 
x涤风散x 熨风肿痛疼。 
羌活 防风 白芷 吴萸 细辛 官桂 芫花 当归 芍药(各五钱) 
为粗末。赤皮葱连须切碎半斤。用酽醋拌匀。炒热帛包。于疮上熨之。稍冷易之。以痛止为率。 
x移险散x 
南星 白芨 草乌 黄柏(各二两) 文蛤(炒一两) 
为末。调如糊。随血围匝如墙壁。可移险处就不险处。 
南星 白芨 白蔹 白芷 贝母(等分) 
水调。此药敷前围药之内。提起内毒。制之有理。 
x葫芦化毒丹x 治一切肿毒热疖。 
大黄 黄柏 远志(等分) 
为末。用猪胆汁和成锭。雄黄为衣。阴干。用时以米醋磨如墨。以鹅翎蘸药。频涂患处。 
x醒肌膏x 治肿毒恶疮。及风气肿疼。鹤膝风。冷湿痛腰痛香港脚痛。妇人产后受风。经络冷痛。 
广胶(四两用葱姜取汁各一碗浸胶过宿文火煎胶化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