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科大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蚀等药。及药线等法。 

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唇部
属性:反唇疔生于唇里。锁口疔生于嘴角。二疔初起如粟。坚硬如铁。肿痛麻痒。寒热交作。内外治法。于疔疮 
门参考。 

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唇部
属性:唇疽生于唇。肿痛有头。甚则寒热交作。由胃经积热所致。宜神授卫生散。壮者贵金丸。外用离宫锭子 
涂之。 
x神授卫生散 贵金丸x(俱见肿疡) x离宫锭子x(见敷治门) x一灸犊鼻穴x(见灸门) 

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唇部
属性:茧唇者初生如豆。渐大如茧。或如番花灵芝等样。肿硬疼痛。破流血水。久变消渴消中之症。由胃中积 
热。火痰留注所致。初起及已成无内症者。用麻子大艾灸三壮。贴蟾酥饼。膏药盖之。日久渐消。有内症 
作渴者。早服加减地黄丸。午服清凉甘露饮。以滋化源。如日久流血不止。见形羸虚热。面黑颧红。口干 
渴甚者。不治。 
x清凉甘露饮x 
犀角 银柴胡 茵陈 石斛 枳壳 麦冬 生地黄 黄芩 知母 枇杷叶 甘草(各一钱) 淡竹叶 
灯心(各二十) 
用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x加减地黄丸x(见溃疡) x蟾酥饼x(见疔疮门) 

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唇部
属性:唇风生下唇。发痒不疼。肿裂流水。由胃火上攻也。宜服滋阴地黄丸。外以坎宫锭子一钱。加铜青末五 
分。水调涂之。 
x滋阴地黄丸x 治阴虚火燥。唇裂如茧。 
熟地 山药 山萸 五味子 麦冬 当归 菊花 枸杞 肉苁蓉 巴戟 
上等分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滚汤送下。 

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口部
属性:x经络x 口疮 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味。又心脉布于舌上。脾脉布于舌下。故心脾积热。则口舌 
生疮。甚则腮舌赤肿。此实火也。治以苦寒。如凉膈散。又膀胱移热于小肠。隔肠不便。上为口糜。如灶底 
燃薪。笼中肉腐之象也。宜柴胡地骨皮汤。或五苓散、导赤散合而用之。如服寒凉之药不应者。虚火也。 
治以甘温。如发热饮冷者。上焦虚热也。补中益气汤。肢冷腹痛。便滑食少者。中焦虚寒也。附子理中汤、 
八味地黄丸。晡热内热。唾痰便数。口干作渴者。下焦虚火也。加减地黄丸。此从治之法也。如小儿又当 
察面图部位。分脏腑虚实而药之。 
x升麻饮x 治口内生疮。齿龈肉烂。 
升麻 玄参 黄连 羚羊角 黄芩 葛根 麦冬 羌活 防风 菊花 大黄(各一钱) 人参 
知母 炙甘草(各五分)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x甘露饮x 治口舌生疮。及牙宣齿龈肿烂。时出脓血。不任凉药者。 
枇杷叶 石斛 黄芩 麦冬 生地 甘草(炙) 加枳壳 茵陈(等分)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x柴胡地骨皮汤x 
柴胡 地骨皮(各五钱)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x辰砂定痛散x 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软石膏( 一两) 胡黄连(末二分) 辰砂(末五分) 冰片(二分) 
共为末。收罐内。如口内则掺之。喉内则吹之。日上五七次。咽之。 
x蟾酥绵x 治口内生疮。齿龈肉烂。 
蟾酥(五分) 硼砂 冰片 麝香(各一分) 
为细末。用温水半盏。化令匀尽。入红绵五分。蘸药汁晒干。再浸。俟药汁尽。将绵寸截。每用一片贴患 
处。有涎即吐之。日三五次。 
x抽薪散x 治口舌生疮。并小儿火眼。 
大附子为末。津调。敷足心内。油纸盖之。绢条扎之。 
一用草乌、南星、干姜。等分为末。醋调。敷手心足心。一用吴茱萸为末。醋调。敷脚心。 
一用白矾三四两。冲淡水一盆。浸化泡足。 一用细辛为末。醋调敷脐。 
x凉膈散x 治上焦实热。口舌生疮。及咽喉肿痛。 
黄芩 栀子 连翘 薄荷 甘草 桔梗 朴硝 大黄 
水二钟。竹叶二十片。煎八分。加蜂蜜三匙。和服。 
x附子理中汤 五苓散x 
x导赤散x 泻丙丁小肠。 
生地 木通 甘草 
加竹叶。水煎服。 
x补中益气汤 八味地黄丸 加减地黄丸x 

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舌部
属性:x经络x 心开窍于舌。而心脉又系于舌也。再肝脉络于舌本。肺脉络于舌傍。是舌属三经。不必专主于 
心也。 

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舌部
属性:紫舌胀者。舌胀满口。坚硬疼痛。由火盛血壅所致。又云。脾热则肿满。用衣针扎箸头上。露锋分许。于舌 
上刺数十刺。令其血出。红色者轻。紫色者重。以温汤漱口。搽冰硼散。服凉膈散加牛蒡子、荆芥。倍栀子。 
栀子泻火之要药也。或去硝、黄。一用番木鳖刮去壳。咀片含少许。即消。一用蓖麻子仁研纸捻。烧 
烟熏舌。入口即消。一云。舌长过寸。研冰片敷之。即收。一灸少冲穴。 

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舌部
属性:痰包生于舌下。结肿如瓠。光软如绵。甚则塞令满口。由火击痰饮流结而成。宜用铍针。对包上捻之如 
钻。钻破出稀涎如鸡子清。稠粘不断。拭净。搽水调散。服二陈汤加黄芩、黄连、薄荷之类。仍忌煎炒火酒 
等物。庶不再发。 
x冰硼散x 治舌胀痰包。重舌木舌。咽喉肿痛。 
冰片(一分) 硼砂(五钱) 辰砂(一钱) 牙硝(一钱) 
为末。收用。喉生毒。加灯草烧灰。更效。 

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舌部
属性:舌衄为舌上有孔小如针簪。大如箸头。其或色黑。出血如涌。由心火炎上血热所致。宜升麻汤、香参丸。 
又云。肝壅则血出如涌。肝风则舌强。 
x升麻汤x 治舌衄。血出如涌。 
升麻 小蓟根 茜根(各两半) 艾叶(七钱五分) 寒水石(三两) 
为末。每服三钱。用水一钟。煎七分。去渣。入生地黄汁一合。再煎一二沸。温服。或加柏叶。 
x香参丸x 治症同前。 
人参 麦冬 当归 生蒲黄(各五钱) 生地(一两) 甘草(炙二钱五分) 
上为末。炼蜜为丸。小弹子大。每服一丸。每日三四服。白滚水化下。 

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舌部
属性:舌下生小舌为重舌。宜冰硼散搽之。 
舌上生核。强硬作痛者。为痰气。用衣针点破。搽冰硼散。服清火消痰之药。 
舌上 生疮。形如杨梅。外无寒热。内却心烦者。为重 。忌用针刺。宜黄连解毒汤加桔梗、甘草。外兼吹 
药。 
舌上生疮。其形如豆。坚硬寒热。疼痛应心者。疔也。宜蟾酥丸含于舌下。随化随咽。或再服三粒以解内 
毒。甚者刺之。或灸少冲穴。 

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舌部
属性:弄舌者微露即收也。属心脾经亏损。宜温脾散补之。大病后者难医。 
舒舌者舌舒长。良久方收也。由心脾积热。宜泻黄散主之。 
x凉膈散x(见口部) x黄连解毒汤 蟾酥丸x(见疔疮门) 

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牙齿部
属性:x经络x 当门为齿。上属督脉。下属任脉。两傍为牙。上属足阳明胃经。下属手阳明大肠经。夫牙者骨之 
标而属肾。牙之生如木之栽于土也。如肠胃素有湿热。上出于牙龈之间。适被风寒。或为饮冷所逼。则 
湿热不得外发而作痛。乃阳明病。非少阴病也。是症以寒为标。故外用擦漱之药宜辛温。取其散寒开 
郁。以热为本。故内服之药宜辛凉。取其散热清中。如连翘汤之类。再火胜则痛必牵扯腮颧。加石膏。风 
胜则肿。加防风。气胜则长。加栀子。气郁则胀。亦加栀子。痰胜则木。加贝母。外以醋漱之。去其痰涎。泻其 
风热。疳慝则黑。加使君子肉。虫蚀则蛀。加槟榔。外以五灵脂汤化漱之以杀其虫。再血虚则齿痒。肠胃 
虚则齿露。过于劳则齿浮。肾虚则齿豁。惟精固则齿坚。又当随其症而用滋补也。 

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牙齿部
属性:x连翘汤x 治一切牙痛。随前症加减。 
黄芩 黄连 当归 赤芍(各一钱五分) 连翘(一钱) 天花粉 玄参(各七分) 枳壳(五分) 
用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x加味凉膈散x 治湿热牙疼。腮颧浮肿。牵引太阳。口热便秘者。根据本方加 
石膏 升麻 淡竹叶 
水煎。加蜜调服。 
治牙痛久不愈。诸药罔效者。只用石膏一两、升麻五钱。水煎服。效。 
x升麻四物汤x 治血虚牙痛。 
当归 川芎 赤芍 生地 白芷(各一钱) 黄芩(一钱) 升麻(五钱) 蒲公英(五钱) 
用水碗半。煎八分。食远服。 
x珠金丸x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