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科大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臀痈x 生于臀之中。居小腹之后。为阴中之阴。其道远。其位僻。虽属足太阳膀胱经多血。奈气运不到。 
血亦罕来。最难收敛。由湿痰凝结而成。 
初起有头。红热重坠。发热口干者。用贵金丸利之。绀珠膏贴之。初起无头漫肿。皮色不变者。用绀珠 
丹托之。隔蒜灸之。如大势已退。余肿未消者。频煮热葱熨之。除湿二陈汤调之。已成欲作脓者。托里 
羌活汤。痛甚者神授卫生散。大势已退。托里消毒散。不消及不溃不敛者。脾虚也。六君子汤加 
川芎、当归、黄 。脾虚下注者。只白术一味。煎饮自消。毋以能溃脓为惑。不消作渴便淋者。阴虚 
也。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溃而不敛者。用生姜煎汤洗之。久者以豆豉饼灸之。 
此症。自里至表者十有八九。从六淫外感入里者百中一二。故治宜外发。庶免内攻。其有软陷无脓。 
根脚平散而不痛者。甚则口干。烦躁谵语。痰喘气粗者。由误服寒凉。失于滋补所致也。不治。书云。若 
无补养之功。其祸多在结痂之后。是知疡科以培补元气为首务也。 
有因患痔。敷服寒凉。致令攻溃于臀者。其脉大而数。症则寒热作渴。疮则脓水清稀。些三阴经亏损 
之症也不治。 

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下部后
属性:x除湿二陈汤x 治臀痈上马下马等症。 
陈皮 半夏 茯苓 秦艽 薏苡仁 麦冬 甘草(等分) 
用生姜一片。灯心二十根。水煎。食远服。 
x内托羌活汤x 尻臀生痈。坚硬肿痛者。 
黄 (一钱五分) 黄柏(酒炒) 羌活(各三钱) 防风 归尾 本 连翘 苍术 陈皮 甘草(炙各一钱) 
肉桂(三分) 
用水一钟。黄酒半钟。煎八分。食前服。 

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下部后
属性:绀珠丹 贵金丸 绀珠膏 卫生散 托里消毒散 六君子汤 六味地黄丸(俱见首卷) 
x上马痈x 生于臀。近肛门之右。 
x下马痈x 生于臀。近肛门之左。 
上二症治同臀痈。 

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下部后
属性:风疳生于臀腿。俗名坐板疮。形如疥癣。破流黄水。先痒后疼。由风寒客于谷道所致。宜香白散等药敷 
之。令毒水出尽。即结痂而愈。 
x香白散x 
枯白矾 轻粉(各二钱) 樟脑(一钱) 
共为末。湿则干掺。干用生桐油调敷。 
一用丝瓜皮焙为末。烧酒调敷。或大蒜瓣烧存性。为末掺之。或用芫花根煎汤洗之。 
x悬痈x 生于会阴穴。在阴囊之后。谷道之前。初生如松子。次大如莲子。数日始发。红热肿痛。大如桃李。 
x涌泉疽x 生于尻前。书云。肿发太阴。状如伏鼠。十日可刺。得白脓者顺。青脓者险。赤黑者逆。不穴者死。 
x穿裆发x 生穷骨穴。即阴器之底也。色赤 肿。痛连阴子及腰背肛门。灸三阴交穴三七壮。 
x跨马痈x 生交裆。近积线之处。 
按上症。皆生于前阴之后。后阴之前。以其形异而名亦异也。属任脉别络。夹督脉波脉之会。由足 
三阴亏损。多兼志欲不遂之所致。轻则成漏。重而则陨。故麻木黑陷。泄泻呕哕。疲倦者。久延谷道。内 
溃脏腑者。皆不治。古云。阳气亢盛者宜坎离丸。取其苦寒能泻水中之火。令阳气衰则阴自生。阳 
气衰弱者宜六味地黄丸。取其酸温能生火中之水。使阳气旺则阴自生。然此症属阴精衰弱者十 
有八九。阳气亢盛者百中一二。 
初起肿痛。小便赤涩者。先服制甘草一二剂。及蒜灸之。次服龙胆泻肝汤。已成不得内消者。托里消 
毒散加穿山甲、皂角刺。自破或脓胀痛者。针之。朝服六味地黄丸。午服十全大补汤。加丹皮、泽泻。或 
再加附子。久而成漏者。宜国老膏化汤吞蜡矾丸。间以豆豉饼灸之。久则大附子饼灸之。如晡热烦 
渴气喘。体倦食少。大便溏。小便数者。脾虚也。宜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候饮食进。诸症减。更加麦 
冬、五味子自瘥。经云。阴虚脾虚也。脾为阴土而主生血。若误用知母、黄柏苦寒之剂。复伤脾肺。是绝 
其源矣。 

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下部后
属性:x国老膏x 初起者。三二服可消。已成者多服自效。 
粉甘草半斤。内用无节者四两。劈破。用长流水浸透。炭火炙。蘸水。以一盆水尽为度。切片。另用长流 
水三钟。无灰酒五钟。煎三分之一。如膏。一起服之。其有节四两。用泉水煎汤洗患处。日三次。自效。 
已破者。三二服合口。年久者。虽阳溃冀从疮口出。多服亦验。 
一方加当归二两。 

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下部后
属性:x龙胆泻肝汤x(见疳疮门) 托里消毒散 六味地黄丸 十全大补汤 蜡矾丸 补中益气汤(俱见首卷) 

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下部后
属性:脏毒者乃肛门肿痛也。而有内外虚实之殊。因浓味勤劳而得者。则脉数而有力。肛门边突肿。形如李 
核。大便利。小水赤。甚者肉泛如箍。坚痛如锥。此为外发。易治。初宜贵金丸、冲生散、一煎散之类下之。外 
用金黄散。以清凉膏调敷。已成。胀痛者针之。如攻利不应者托之。外用神灯照照之。磨蟾酥锭涂之。其 
坚硬渐腐。俟有脓时。用珍珠散倍冰片。以猪脊髓调敷。因阴虚湿热下注者。则脉数细而虚。肛门内 
结肿。刺痛如锥。大便虚闭。小便淋涩。寒热痰嗽。遇夜尤甚。此为内发。难医。治宜四物汤加知母、黄柏、天 
花粉、甘草。兼六味地黄丸调之。五灰散托之。俟脓出。方安。因性急或兼补术。大热而成者。必痛连小 
腹。二便乖违。串蚀肛门。大孔无禁。食减作渴。因虚劳久嗽而得者。必肛门结肿如粟。破而成漏。沥尽 
气血而亡。此二症乃内伤所致。非药能疗。 

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下部后
属性:x一煎散x 脏毒初起肿痛。服之立消。 
当归尾 皂角刺 桃仁泥 穿山甲(炒) 甘草(各二钱) 黄连(一钱五分) 枳壳 槟榔 乌药 白芷 
天花粉 赤芍 生地(各一钱) 红花(五分) 玄明粉 大黄(各三钱) 
用水二钟。浸一宿。次早煎一滚。空心服之。俟行三四次。以薄粥补之。 
x五灰散x 脏毒肿痛。生于肛门内者。 
蜈蚣 穿山甲 生鹿角 血管鹅毛 血余(各 存性各研末各等分和匀) 
每服五钱。空心。用黄酒调服。 
灸脏毒及肠风下血不止秘法 令患者平立。量脊骨前与脐平处。是穴于脊椎上灸七壮。如年深者 
更于椎上两旁各开一寸。各灸七壮。除根。 

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下部后
属性:x贵金丸x 卫生散 金黄散 神灯照 蟾酥饼 珍珠散 六味地黄丸(俱见首卷) 

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下部后
属性:谷道生疮久不愈者。内用甘草节为末。每服三钱。空心。生蜜酒调服。外以鸡内金 存性。为末掺之。 

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下部后
属性:痔漏之症。虽疡医之事。而鄙谈之。然择疾而疗。岂仁者之用心乎。予阅内经。惟云。因而饱食。经脉横解。 
肠癖为痔。盖为饱食则伤脾土。脾土伤则不能荣养肺金。肺金失养。则肝木无制。而生心火。侮肺金克 
脾土。于是克所胜而侮所不胜也。然饱食而成此症者。必有其因。其因惟何。盖因饱食之后。或暴怒。或 
努力。或枯坐。或酒色。妇人或产难。小儿或夜啼等因。致使气血纵横。经络交错。流注肛门而成此痔矣。 
如其肿者湿也。痛者火也。痒者风也。闭结者燥也。惟宜随其胜者以抑之。乃其治也。第恐学人未得其 
详。附以专科赵真子家传的本。再附己意于后。稍补缺略云尔。 

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下部后
属性:x脏痈痔x 肛门肿如馒头。两边合紧。外坚而内溃。脓水常流。此终身之疾。治之无益。 
x锁肛痔x 肛门内外如竹节锁紧。形如海蜇。里急后重。便粪细而带匾。时流臭水。此无治法。 
x番花痔x 肛门四边番出如碗大。肉紫黑。痛流血水。服凉血解毒之药。药水洗之。药线扎之。根未尽者。 
万忆膏敷三四次。除根。内服犀角地黄丸一料。永不再发。 
x莲花痔x 状如莲花。层层叠起。有细孔。痒痛出脓水。数如圣散七八次。至痔紫黑色住药。待七八日。其 
痔自落。敷粉霜一次。去根。服槐角地榆丸。以去内毒。 
x重叠痔x 生骑缝中间。层层叠起。干燥无水。只痒而不肿痛。搽如圣散日三四次。七日痔落。不须服药。 
x钩肠痔x 肛门内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