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东,他就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了。论看书,他看的不是《水浒》就是《红楼》,没见他看第三本书。”张子豪点点头,可是又不大甘心地说:“《水浒》、《红楼》也不是教人安分守己的书,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样,事情才算又拖了下来。
自从那次和张子豪发生冲突之后,周炳就无心教书。张纪文和张纪贞两个学生也无心上学,今天肚痛、明天牙疼的,那教课的事儿就算撒开不提。周炳心中烦闷,到了极点,每天书不能看,信不能写,只是走到外面去,胡乱逛荡。他要找共产党,要找省港大罢工的时候,广州起义的时候的那些熟人,可是找来找去,哪里有半点踪影?不过他并不灰心,他咬紧牙关对自己说道:“你尽管躲着吧,我豁出来找你一辈子!”他曾经幻想自己是一个神仙,不用吃饭,不用睡觉,背上一个布口袋,上天下地只管找,要找多久就多久,那够多好!可是他又想,如果是一个神仙,那么掐指一算,就算出他们在什么地方了,还用找么?……还不止呢:如果他当真是一个神仙的话,他只要用一个指头把那些军队、警察、宪兵、侦缉一指,用定身法把他们定住了,就请苏兆征、彭湃他们出来组织工农民主政府。……不过一眨眼之间,他就觉着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是完全没有可能的,又不禁哑然失笑了。就这么胡思乱想着,有时把一条北四川路从头到尾、从尾到头,一天走上五、六遍。有时就一条弄堂、一条弄堂地去碰。从仁智里出来,打公益坊进去;从永安里出来,打求志里进去;一直走到施高塔路,又往回拐。这样走着,走着,天又黑了,肚子又饿了,他仍然不得不拖着疲倦的身影,回到他不愿意回去的金鑫里。这阵子,他吃饭也吃不香,睡觉也睡不稳,晚上不知道做了多少的噩梦。有一天拂晓时光,他从梦中惊醒,忽然觉着有一个熟人约了他在虹口菜场会面,于是脸也不洗,穿上衣服就跑。跑到虹口菜场,在那里磨转了一个前晌,把每一个中国人、外国人,东洋人、西洋人的脸孔都端详一番,结果还是什么也没遇着。瞧着、瞧着,他的红脸蛋黄瘦起来了,他的晶亮的眼睛迟滞下来了。虽然他的腰杆还挺得直直的,那高大的身躯还同样强壮有力,但是那温驯的、痴心的、迷人的笑容消失了,那脾气也渐渐地暴躁起来了。
有一天,是阳历十一月七日,是苏联十月革命节的伟大日子。这一天,所有革命者都会出动的。周炳好象也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一点。吃过中饭,他和衣躺在床上,翻来复去睡不着。后来一阵心血来潮,一手掀了毛毡,往楼下就跑。他先上北火车站,只见一切都跟平常一样,没有苗头,他又去苏州河边邮政局一带,只见秋水荡漾,有几片枯叶在水中回旋不已,别无其他。他顺着江水望去,脚步停了下来。这时候,他才忽然发现,上海的秋天有这么的美。天空高爽晴朗,鱼鳞样的白云一行一行、一列一列地移动着,形状整齐,层次鲜明。河水黄中带绿,温驯地向东流着,时不时闪出耀眼的金光。两岸的楼房肃穆明净,树木和青草都鲜艳碧蓝,生机旺盛。小泊船和木船满载着阳光,象鹅群似地滑行着,极有风趣。周炳迎着江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觉着这里跟广州一样舒服,——不,好象比广州更加舒服。从前那个上海,使他感到阴沉、窒息、乌烟瘴气、杀气腾腾的那个上海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在他眼前的是另外一个上海,这个上海象一个天真活泼,未经世故的乡下姑娘,不用装饰,非常可爱。他站着赏玩了一会儿,才顺着北四川路往北走,一条弄堂、一条弄堂地从这个口子钻进去,从那个口子钻出来,耐心寻找。找着、找着,不知不觉过了横浜桥,走进了快到北四川路底的余庆坊。说也奇怪,这余庆坊今天竟是家家闭户,户户关门,冷冷清清,浑不见个人影儿,连个街头玩耍的小把戏也瞅不见,象是整条弄堂都搬空了的样子。
周炳在这条空弄堂里没精打采地走着,太阳从他的后面照过来,他自己的影子便依依不舍地陪着他走。他想道:“今天大概又没希望了。”跟着轻轻叹了一口气。
谁知就在这个时候,从前面一条弄堂里走出两个人来。前面走着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壮年男子,高高瘦瘦的,穿着破旧的西装,精神饱满,态度安详,脸上露出一点轻微的忧愁,叫人一眼看起来,就不由得生出敬佩和信任的感情。再一细看,周炳差不多脱口惊叫起来。那不是别人,正是他日找夜找,日盼夜盼,找也找不到,盼也盼不着的金端同志。金端仿佛也看出了他是周炳,也微微有点吃惊。他拿两只非常热情的眼睛把周炳瞪了一下,又用眼尾扫了一下他身后的人。周炳懂得了他眼睛这一瞪,是有许多许多的话,尽在那不言之中,意思十分明白,禁止自己在这种场合之下,跟他相认。他再一细看金端身后的人,矮矮胖胖,四十多岁,全身穿着黑衣服,脸上戴着黑眼镜,袖口往外翻,露出一圈白袖子,狗嘴贼眉,竟是一个神憎鬼厌的“包打听”。周炳用他那锐利的鹰眼把那包打听上下一打量,就看出那家伙微微抬起右手,那长袖子里面,分明藏着一枝手枪。看这神情,金端同志是遭到逮捕了,那包打听正押解着他,要把他送到苦难的深渊里面去呢。周炳一想到这一层,立刻怒气冲天,浑身出汗。他跟着那两个人走了十来步远。就在这十来步远的一瞬之间,他想起了许多的事情来。最初,他想起了去年在广州起义的时候,他们攻进了国民党的公安局,打开监仓,放出了许多英雄豪杰,他和金端同志就在那时候会了面的景象。跟着他就想起了区桃、周金、杨承辉、李恩、何锦成、杜发、孟才、程嫂子这些英勇无敌的烈士来,——这些人正在他眼前奔跑着,吼叫着,跟敌人厮打着,要从敌人手中抢回那可敬的革命伙伴金端。想到这里,周炳也不管王法,也不顾危险,加紧了脚步,捏坚了拳头,赶上了他们。他的牙齿紧紧地咬着,他的酒涡在两边脸上跳动着,他全身的力量都从头发尖上往外冒着。只见他两臂一扬,那包打听早已浑身发软,动弹不得。他的左臂弯曲着,象一个铁钩似地勾住那包打听的咽喉,莫说喊叫,连出气都没份儿呢。同时,他的右臂伸到前面,那手指就象铁钳儿似地掐住那包打听的手腕,略一用力,只听得格勒一声,那手腕竟叫拗折了,趟啷一声,那手枪也就撂在地上了。三两下手脚,就把那凶神恶煞的包打听,收拾得象一坨烂泥巴似的,趴在地上。金端回转头来,使轻和周炳抱了一抱,就弯下腰去,收了那包打听的手枪。周炳见路旁有一个水泥做成的大垃圾箱,上面的铁盖子打开着,那垃圾口正好容得下一个人的样子,怕那包打听一时翻苏,多生枝节,就趁四下无人,把那矮胖家伙双手举起,头朝地,脚朝天,倒栽葱似地插在那垃圾口里,叫他上、下不能,进、出不得,免生后患。一切停当,周炳就拍拍手,和金端一道,快步走出余庆坊。走到北四川路,金端问明白了周炳的住处,就指着南边,对周炳急急忙忙地说道:
“干得出色,一切改日再谈吧。你从那边走,我从这边走。”
周炳拦住金端道:“可是你在哪里?我怎么找你?”
金端笑了一笑,露出神秘的样子道:“我就在这一带。我找你吧。我姓的这个金,又三个金,——金鑫里三号,我记得。”
周炳还是不放心,拽住他的衣角道:“可是,我找了你一年了,找得我好苦!你不会离开上海么?”
金端又神秘地笑了笑道:“那也难说。要是一个月不见我来,也许我又去了广东,也许我又去了北京。不过不要紧,我不来,我一定叫别人来!”
周炳无可奈何,只好放了手。只见金端这边一钻,那边一拱,一下子就混在人丛中不见了,十分麻利。周炳又拍拍手,往南边走。不知道什么缘故,他心中那样高兴,就一个人在人行道上甩着手,踢着腿,一个人在心里说话,一个人从脸上笑出来。见了英国巡捕和日本巡捕,他就抬起头,挺起胸膛,高视阔步地走过去。他那魁梧的身材是那样匀称,那样有劲儿,路人都为之侧目。走过广东铺子,他买了两毛钱叉烧、卤味;走过酒铺子,他买了一瓶陈年花雕。回到金鑫里三号,幸喜没有一个人看见。他蹑着脚儿走上三楼西厢房里,关上房门,自斟自饮起来。说也奇怪,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