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诗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页面 51…

                   '二'                     '三'                     '四'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 
柳边。 

      '一'原诗四首,本篇是第一首,写少年的豪迈气概。 

      '二'“新丰”,镇名。参看《观猎》注'四'。“斗”,酒器。“斗十千”,极言美酒价贵。借 

用曹植 《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成句。 

      '三'“咸阳”,指唐都长安。 

      '四'这句写一见如故、互相倾慕的感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 

                                                                                    '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一'原注有“时年十七”四字。是作者少年时所作。“山东”,指在华山以东作者故乡蒲(今 

山西省永济县)地。 

      '二'“插茱萸”,古代风俗,每年重九节(农历九月九日)佩带茱萸囊登高,以为可以避灾。 

参阅储光羲《登戏马合作》注'六'。 

                                 送元二使安西'一' 

                                         '二' 
渭城朝雨渔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三' 
    。 

      '一'题一作 《渭城曲》。本篇谱入乐府,当作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重叠 

歌唱,称《阳关三叠》,又称《渭城曲》。白居易和刘禹锡的诗中都有“阳关唱”、“唱渭城”等语, 

即指此诗所谱的乐府而言。宋郭茂倩《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中题作《渭城曲》。“元二”,不详何 

人。“安西”,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附近。为当时安西都护府治所。 

      '二'“渭城”,见《观猎》注'二'。“浥”,湿润。首句意思说清晨的微雨仅仅洒湿了地面的 

尘土。“青青柳色新”,一作“依依杨柳春”。 

      '三'“阳关”,故址在令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元和郡县志》说因为在玉门之南,所以称“阳 

关”。 

… 页面 52…

                                    李白 

     李白 (七0一——七六二),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省天水县 
附近),先世干隋末流徒中亚,他就诞生在中亚的碎叶(今苏联托克马克)。 
五岁时随父亲迁居绵州的彰明县 (今四川江油县)清廉乡。从李白自叙青年 
时代的阔绰生活看来,他的家庭可能原是一个富商。幼年时,他的父亲对他 
进行过传统的文化教育,在青年时曾接近过戴天山的道士和纵横家赵蕤,也 
受过儒家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但总的说来,受纵横家及道家的思想影响 
较深。这些思想支配着他的生活,使他沿着一条传奇式的生活道路,度过了 
 自己光彩而又坎坷的一生。 
     二十五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上安州 
裴长史书》)。后来寓居安陆。以后的十年间,又北上太原,西入长安,东 
至鲁郡,结识了不少名人,写了不少诗文。据传他初到长安时,贺知章一见, 
惊叹为“谪仙人”,称其诗可“泣鬼神”,因而誊满京师。天宝元年(七四 
二),主要因玉真公主的荐举,被召入京,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 
特殊的礼遇。不过翰林毕竟是个号称“清秘”而不预实权的职位。老迈而昏 
聩的玄宗,不过利用李白的敏捷诗才,为他写点行乐词章,并不加以重用。 
在李白看来,这仍是和“倡优同畜”,他一向所抱“辅弼天下”的愿望,当 
然无法实现。他既不安于充当侍臣,又受到同僚中的为人的谗毁,仅在 宫廷 
里待了不到两年,便被“赐金放还”。在这一时期里,由于接近了帝王权贵, 
观察到宫廷生活的内幕及上层片治集团的荒淫腐朽,使李白对现实有了清醒 
的认识。他的一些抨击现实的诗篇,大都产生于这个时期。 
     离长安以后,李白便长期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足迹遍及梁宋、齐鲁、 
幽冀,并多次往返于东越、金陵、宣城。安史乱后,他本想隐居庐山,却被 
永王璘邀请参加了幕府。至德二年 (七五七),永王违背肃宗的命令东巡, 
被肃宗主败。李白受牵连坐罪,长流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还。六十一岁时, 
李光粥东镇临淮,李白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 
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 
处。 
     唐代开国后的一百多年,由于统一安定,人民得以休养生息,生产力大 
有发展。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加强统治,也大力选拔人才,进入官僚机构。 
因而一般士大夫有进身的途径,这使他们对自己对社会都抱着积极乐观的态 
度。和李白年辈相近的诗人如岑参、高适、杜甫、李颀等都在作品中表现了 
不同程度的蓬勃向上的精神。而在李白诗里,这种精神表露得更为昂扬、充 
沛。他一生到处奔走,希望“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一再表示“何时 
腾风云,搏击申所能”!并断然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这种积极、奋发 
的精神,起着激励人们向上的作用。 
     虽然自隋以来所实行的科举制度,为下层士大夫开放了仕进之路,但是 
李白所走的却是另外一种道路。他既羡慕张良的从赤松子游又为帝王师,也 
赞叹鲁仲连的谈笑却秦军,欣赏郦食其的片言下齐城。李白曾因道教关系得 
入翰林,可惜没有任何机会,使他能在政治上有所建树。直到在永王幕下时, 
还抱着“为君谈笑静胡沙”的幻想,希望在政治上创造奇迹。然而,李白究 
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而不是一位政治家,他的理想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 
能实现的。 

… 页面 53…

     李白不仅始终如一地对政治关心,对当时的政局也很敏感。他对开元、 
天宝年间掩盖在繁荣外衣下的政治危机是有认识的,并曾对玄宗的荒唐思想 
和乖谬措施,予以无情的批判。如 《古风》(“秦王扫六合”)是讽刺玄宗 
信神求仙,《远别离》是警告玄宗,奸臣擅权将为祸乱之阶,《古风》(“胡 
关饶风沙”和“代马不思越”),则是对玄宗的轻启边衅、虐害武臣的愤惋。 
至于外戚、宦宫、佞幸之臣的骄横暴乱,李白更是十分痛恨。如《古风》(“大 
车扬风尘”)等诗,直斥“中贵”和“斗鸡省”,给他们以严厉的批判和揭 
露。特别在天宝后期,当朝野惊传安禄山的叛乱阴谋时,李白曾“且探虎穴 
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深入幽燕,一窥虚实。然而,“欲献济时策, 
此心谁见明”!他在北上及回程的诗中,都曾沉痛地诉说自己的忧愤之情。 
安史乱后,他更是关怀国事,如说,“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誓欲斩鲸 
鲵,澄清洛阳水。” (《赠张相镐》其二)又说:“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 
忧。”对国家的危亡,人民的灾难,表示了深切的忧虑。 
     李白对泥古而不通今、虚伪而迂腐的儒者是十分厌恶的,曾写诗嘲笑他 
们,讽刺他们,并明白表示,自己和这些儒生绝非同道;对汉以来奉以为正 
宗的儒家的礼教,极为轻蔑、鄙视;对孔孟思想带给人们的精神束缚,给予 
有力的反击。 
     李白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曾以豪迈的情怀,奔放的诗句,赞颂我国 
的壮丽河山。奔腾咆哮的黄河,崎岖险阻的蜀道,落自九天的瀑布,无不给 
以汪洋恣肆的描绘,再现大自然的雄伟的形象。他曾凭借想象,描写幻梦中 
的天姥山,展现了雄奇瑰丽的神仙世界,表现了他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 
求。有时写月,写山,又极为幽静安谧,表现了一种恬静而富哲理的情思。 
这些诗为人们所传诵所珍爱,不仅使山河生色,也使人们的精神得到了感染 
与熏陶。 
     季白一生浪迹于封建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中间,跟劳动人民比较隔膜。 
但当他偶然接触到劳动人民时,对劳动人民的高尚的淳朴的品德,表示了自 
己由衷的敬爱和赞叹。这从本书所选的《宿五松山荀媪家》等诗可以看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