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话古文观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伐:自我夸耀。[35]都:汇聚。肄:练习。羽林:皇帝的护卫军。长官有羽林中郎将和羽林郎。[36]:帝王出行之前的清道。这里是指责霍光僭越天子的仪式。[37]苏武(?—前60):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出使匈奴被扣,坚持十九年不屈。言二十年是举其成数。[38]典属国:掌管异族投降者的官。[39]长史:汉代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将军、边郡太守的属官。敞:即杨敞。本在大将军幕府为军司马,经霍光累次迁升,最后做到丞相。[40]莫府:即幕府,将军的府署。校尉:汉代军职,位略次于将军。[41]画室:一说近臣集会谋画之室,一说雕画之室。[42]之:到。广明:亭名。霍光练兵之处。汉代十里一亭。[43]尚书:皇帝左右掌管文书章奏的官。[44]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45]周太王: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文王父亲季历是太王的第三子,据说古公看出文王有圣瑞,有意把季历定为嗣子,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因而让国亡入吴。王季:即季历。[46]伯邑考:文王长子。[47]视:同“示”。[48]九江:郡名,辖境相当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巢湖以北地区。[49]皇太后:即昭帝上官皇后。当时年约十五六岁。[50]大鸿胪:武帝时改典客为大鸿胪,属九卿之一,掌管与外国的交往。少府:掌握山海池泽的税利,以供宫廷之用的官,九卿之一。乐成:姓史。宗正:掌管皇室亲属的官,九卿之一。德:刘德,刘向的父亲。吉:丙吉。中郎将:统领皇帝侍卫的武官。[51]昌邑哀王:刘髆(?—前87),汉武帝第五子。[52]大司农:武帝时改治粟内史为大司农,九卿之一,掌管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53]伊尹:名挚,汤用为相,以灭夏桀,为商初重臣。[54]太甲:成汤长孙,即位后不理朝政,被伊尹放在成汤葬地桐宫,三年而悔过,伊尹迎之复位。[55]给事中:将军、列侯、九卿以至黄门郎等的加官,给事殿中,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为皇帝近臣。[56]中二千石:汉代九卿的俸禄都是中二千石。博士:太常所属学官,掌古今史事待问及书籍典守。未央宫:汉高祖七年萧何所造,遗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汉长安故城内西南隅。[57]鄂:通“愕”。[58]汉之传谥常为孝:汉代自惠帝以下,谥号皆冠以“孝”字。[59]血食:受祭祀。[60]承明殿:未央宫中殿名,班固《西都赋》说它是“著作之庭”。[61]温室:殿名,在未央宫内,武帝时建。据《西京杂记》,温室殿以椒涂壁,被以文绣,以香桂为柱,设火齐屏风,鸿羽帐,罽宾氍毹。冬天很温暖。[62]中黄门:汉代给事内廷的官名,以宦者充任。[63]金马门:汉代臣属待诏之处,门旁有铜马。[64]廷尉:掌管刑狱的官。[65]卒:通“猝”。物故:亡故。自裁:自杀。[66]武帐:置有兵器架和五种兵器的帷帐,汉代天子在宫殿中接见臣下时专用。[67]期门:武帝时选拔陇西、天水等六郡良家子组成的护卫队,平帝时改称虎贲郎。陛戟:执戟卫于陛下。[68]原文在“光与群臣连名奏王”以下,有尚书令读三十三个大臣的奏章,列举昌邑王失德之事。因奏文甚长,这里前后均有删节。[69]“天子”二句:是《孝经·谏诤章》的句子。争臣:直言谏诤之臣。争通“诤”。[70]西面拜:昌邑在今山东巨野西南,长安在其西,西面拜即遥拜长安宗庙。[71]汉中房陵县:汉中郡房陵县,在今湖北房县。[72]汤沐邑:皇帝、皇后、皇子、公主等收取赋税的私邑。[73]皇曾孙:汉武帝曾孙,在民间名病已,即位后改名刘询(前94—前49)。[74]“人道”二句:《礼记·大传》句,原文作:“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75]尚冠里:长安城内里名。[76]軨猎车:一种轻便车。[77]阳武侯:阳武,在今河南原阳东南。就位前先封侯,表示承认其皇族身分。[78]中郎将:统领皇帝侍卫的武官。[79]胡越兵:指编在汉朝军队中的胡骑、越骑。[80]卫尉:掌管宫门警卫的官,九卿之一。两女婿,即下文范明友、邓广汉。[81]奉朝请:定期朝见皇帝。古以春季朝见为“朝”,秋季朝见为“请”。[82]后元:指武帝死、昭帝立的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83]地节:汉宣帝年号。地节二年,前68年。[84]原文以下铺叙霍光葬礼之隆重奢侈,以及霍光死后霍氏家族之恃尊骄横等情节,均予删节。 
论盛孝章书
  [东汉]孔融 
  【作者小传】孔融(153—208),字文举,汉末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县)人。历任北海相、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职。为人秉性刚直,先后触犯何进、董卓等权臣,受到他们的排挤。后因屡次讥讽曹操,被杀害。他好学博览,是汉末有名文士,为“建安七子”之一。其散文议论尖锐,富有气势,表现出鲜明个性。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他的文章“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有《孔少府集》。 
  【题解】这是汉献帝建安九年(204),孔融任少府时向曹操推荐盛孝章的一封信。盛孝章名宪,会稽人,也是汉末名士。曾任吴郡太守,因病辞官家居。孙策平吴后,对当时名士深为忌恨,孝章因此曾外出避祸。策死后,孙权继续对其进行迫害。孔融与孝章友善,知道他处境危急,所以特地写了这封信,向当时任司空兼车骑将军的曹操救援。曹操接信后,即征孝章为都尉,征命未至,孝章已为孙权所害。文章叙述了孝章所处的艰难处境,并引用历史上重用贤才的故事,从交友之道和得贤之重要来打动对方,辞意恳切,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量。  
  岁月不居[1],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2],融又过二[3]。海内知识,零落殆尽[4],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5],妻孥湮没[6],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7]!
  《春秋传》曰[8]:“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9]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10],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执[11],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12],而朱穆所以绝交也[13]。公诚能驰一介之使[14],加咫尺之书[15],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16],九牧之民所共称叹[17]。燕君市骏马之骨[18],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19]。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20],又能正之[21]。正之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22],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23],隗虽小才,而逢大遇[24],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王[25],剧辛自赵往[26],邹衍自齐往[27]。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28],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29]。凡所称引[30],自公所知[31],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32]。因表不悉[33]。  
  ——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孔少府集》
  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您是刚满,而我却已经超过两岁了。国内的相识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会稽的盛孝章还活着。他受到东吴孙氏政权的困辱,妻子儿女都已死去,只留下他孤单无助的一个人,处境非常危险,心情十分痛苦。假使忧愁可以损害人的健康,孝章恐怕不能长寿了。 
  《春秋公羊传》里说:“诸侯之间有相互并吞的,齐桓公没有加以救援,自己感到是一种羞耻。”盛孝章确实是当今男子中的豪杰,天下一些善于言谈议论的人,常要依靠他来宣扬自己的名声,而他本人却不能避免被囚禁,生命朝不保夕,那末孔子就不应该谈论朋友好坏的问题,也无怪朱穆所以要写他的《绝交论》了。您如果能赶快派遣一个使者,再带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孝章招来,而交友之道也可以发扬光大了。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说前辈的坏话,或许有人会对孝章加以讥讽评论。总的说来孝章是一个盛名天下、为天下人所称赏赞美的人。燕君购买骏马的尸骨,不是要它在道路上奔驰,而是通过它来招致千里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