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话古文观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居处。 (43)彊:同“强”。胡:指匈奴。 (44)卬:即“仰”,仰攻。当时李陵军被围困谷地。 (45)旃(zhān沾):毛织品。《史记·匈奴传》:“自君王以下,咸食肉,衣其皮革。披旃裘。” (46)左右贤王:左贤王和右贤王,匈奴封号最高的贵族。 (47)沬(huì会):以手掬水洗脸。 (48)弮(quān圈):强硬的弓弩。 (49)上寿:这里指祝捷。 (50)怛(dá达):悲痛。款款:忠诚的样子。(51)士大夫:此指李陵的部下将士。绝甘:舍弃甘美的食品。分少:即使所得甚少也平分给众人。 (52)指:同“旨”。 (53)睚眦(yázì涯字):怒目相视。 (54)沮:毁坏。贰师:贰师将军李广利,汉武帝宠妃李夫人之兄。李陵被围时,李广利并未率主力救授,致使李陵兵败。其后司马迁为李陵辨解,武帝以为他有意诋毁李广利。 (55)理:掌司法之官。 (56)囹圄(líng yǔ玲于):监狱。 (57)愬:同“诉”。 (58)聩(tuí颓):坠毁。李陵是名将之后,据《史记·李广传》记载:“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以女妻陵而贵之。……自是之后,李氏名败。” (59)茸:推置其中。蚕室:温暖密封的房子。言其象养蚕的房子。初受腐刑的人怕风,故须住此。 (60)剖符:把竹做的契约一剖为二,皇帝与大臣各执一块,上面写着同样的誓词,说永远不改变立功大臣的爵位。丹书:把誓词用丹砂写在铁制的契券上。凡持有剖符、丹书的大臣,其子孙犯罪可获赦免。 (61)文史星历:史籍和天文历法,都属太史令掌管。 (62)畜:同“蓄”。 (63)蝼螘:蝼蚁。螘,同“蚁”。 (64)诎:同“屈”。 (65)易服:换上罪犯的服装。古代罪犯穿赭(深红)色的衣服。 (66)木索:木枷和绳索。 (67)鬀(tì剃):同“剃”,把头发剃光,即髡(kūn昆)刑。婴:环绕。颈上带着铁链服苦役,即钳刑。 (68)腐刑:即宫刑。见注(19)。 (69)刑不上大夫:《礼记·曲礼》中语。 (70)穽(jǐng井):捕兽的陷坑。槛:关兽的笼子。 (71)鲜:态度鲜明。即自杀,以示不受辱。 (72)榜:鞭打。箠:竹棒。此处用作动词。 (73)枪:同“抢”。 (74)惕息:胆战心惊。 (75)西伯:即周文王,为西方诸侯之长。伯也:伯通“霸”。 (76)牖(yǒn酉)里:一作“羑里”,在今河南汤阴县。文王曾被殷纣王囚禁于此。 (77)李斯:秦始皇时任为丞相,后因秦二世听信赵高谗言,被受五刑,腰斩于咸阳。 (78)五刑:秦汉时五种刑罚,见《汉书·刑法志》:“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龋涔侨庥谑小!薄。79)淮阴:指淮阴侯韩信。 (80)受械于陈:汉立,淮阴侯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都下邳(今江苏邳县)。后高祖疑其谋反,用陈平之计,在陈(楚地)逮捕了他。械,拘禁手足的木制刑具。 (81)彭越:汉高祖的功臣。 (82)张敖:汉高祖功臣张耳的儿子,袭父爵为赵王。彭越和张敖都因被人诬告称孤谋反,下狱定罪。 (83)绛侯:汉初功臣周勃,封绛侯。惠帝和吕后死后,吕后家族中吕产、吕禄等人谋夺汉室,周勃和陈平一起定计诛诸吕,迎立刘邦中子刘恒为文帝。 (84)五伯:即“五霸”。 (85)请室:大臣犯罪等待判决的地方。周勃后被人诬告谋反,囚于狱中。(86)魏其:大将军窦婴,汉景帝时被封为魏其侯。武帝时,营救灌夫,被人诬告,下狱判处死罪。三木:头枷、手铐、脚镣。 (87)季布:楚霸王项羽的大将,曾多次打击刘邦。项羽败死,刘邦出重金缉捕季布。季布改名换姓,受髡刑和钳刑,卖身给鲁人朱家为奴。 (88)灌夫:汉景帝时为中郎将,武帝时官太仆。因得罪了丞相田汀磺粲诰邮遥笫苤铩>邮遥荷俑舻墓偈稹!。89)罔:同“网”,法网。 (90)财:通“裁”。 (91)蚤:通“早”。 (92)耎:“软”的古字。 (93)湛:同“沉”。累绁(xiè谢)捆绑犯人的绳子,引伸为捆绑、牢狱。 (94)臧获:奴曰臧,婢曰获。 (95)俶(tì惕)傥:豪迈不受拘束。 (96)西伯拘而演《周易》:传说周文王被殷纣王拘禁在牖里时,把古代的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成为《周易》的骨干。(97)仲尼厄而作春秋:孔丘字仲尼,周游列国宣传儒道,在陈地和蔡地受到围攻和绝粮之苦,返回鲁国作《春秋》一书。 (98)屈原:曾两次被楚王放逐,幽愤而作《离骚》。 (99)左丘: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国语》: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撰著。 (100)孙子:春秋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孙膑。膑脚:孙膑曾与庞涓一起从鬼谷子习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骗膑入魏,割去了他的膑骨(膝盖骨)。孙膑有《孙膑兵法》传世。 (101)不韦:吕不韦,战国末年大商人,秦初为相国。曾命门客著《吕氏春秋》(一名《吕览》)。始皇十年,令吕不韦举家迁蜀,吕不韦自杀。 (102)韩非:战国后期韩国公子,曾从荀卿学,入秦被李斯所谗,下狱死。著有《韩非子》,《说难》、《孤愤》是其中的两篇。 (103)《诗》三百篇:今本《诗经》共有三百零五篇,此举其成数。 (104)失:读为“佚”(yì亿)。 (105)愠(yùn运):怒。 (106)戮笑:辱笑。 (107)九回:九转。形容痛苦之极。 (108)闺閤之臣:指宦官。闺、閤都是宫中小门,指皇帝深密的内廷。 (109)彫瑑(zhuàn):雕刻成连锦状的花纹。这里指自我妆饰。 
答苏武书
  [西汉]李陵
  【作者小传】李陵(?—前74),字少卿。西汉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人。名将李广之孙。少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爱士卒,颇得美名。武帝时曾率八百骑入匈奴境二千余里,观察居延(故城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地形而还。后任骑都尉,在酒泉、张掖练兵防备匈奴。天汉二年(前99),率步卒五千,深入匈奴,以少击众,力尽而降。武帝族灭其家。李陵遂留匈奴,单于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李陵被认为是五言诗创始者之一:“其五言,周时已见滥觞,及乎成篇,则始于李陵、苏武二子。”(皎然《诗式》)钟嵘《诗品》称他“文多悽怆,怨者之流。陵,名家子,有殊才,生命不谐,声颓身丧。使陵不遭辛苦,其文亦何能至此”,则是结合身世对其创作的评价。杜甫称“李陵苏武是吾师”,苏轼称“苏李之天成”,对李陵作品的怨愤深沉、自然天成都有激赏。
  《汉书·艺文志》所录《李陵集》二卷,新旧《唐书》仍见记载,至《宋史》则不见著录,是该集宋时方告亡佚。今所存李陵名下之作,有文四(内有令、表各一为残句)、诗二十二(内有四篇为残句),除《汉书)所载之外,其余诗文,后世多有学者指为伪作。宋以前评价李陵诗文,似非仅就现存之作,而是根据《李陵集》中所有作品。
  【题解】天汉二年,李广利率军伐匈奴右贤王,武帝召李陵负责辎重。李陵请求自率一军,武帝不予增兵,只令路博德为其后援,而路按兵不动,致使李陵步卒五千,深入匈奴,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军。苦战之后,又逢管敢叛逃,暴露了李陵兵少无援的军情,单于遂集中兵力围攻,李陵兵尽粮绝,北面受虏。降匈奴后,曾与被匈奴扣留的苏武数次相见。始元六年(前81),苏武得归,修书劝李陵归汉,李陵以此书作答。
  这封信的主旨是为自己的投降行为解脱。信中战斗场面写得极有声色,显然是要说明,当时因为双方兵力悬殊,己方将帅的不顾大局,武帝处置(诛陵全家)失当,所以,自己投降完全是出于不得已,进而使读者产生同情;此外,屡用强烈对比,如身处异域而怀念故土,以寡兵深入众敌而浴血奋战,苏武持节荣归而自己居人篱下,确实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篇文章,学者多认为系后人伪作。但《文选》中收入,当系选自《李陵集》中,故其写作时间最迟不应晚于汉代。 
  子卿足下[1]:
  勤宣令德[2],策名清时[3],荣问休畅[4],幸甚幸甚[5]。远托异国[6],昔人所悲,望风怀想[7],能不依依[8]?昔者不遗。远辱还答[9],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