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风险扩散。研究与开发项目是有风险的。小厂商如果把他们所有的资源投进一个创新项目之中,那么它将承担很大的风险。大厂商则能通过从其他项目获利来支持研究与开发项目。 
    2.成本  技术创新的成本太大了,只有大公司才能从事技术创徽。这就是加尔布雷思已反复论述过的观点。他指出,最简单最便宜的发明已经产生出来了。虽然小公司或个人可以想象这些问题。但要解决这些问题,耗费成本太多。因此,根据这个论述得出结论:开发只能由有丰裕资源的厂商来进行。而且,减少大厂商间的竞争预期将带来更大的利润,这反过来为大厂商风险投资提供资金。减少竞争很可能使新发明得到更大的保护,在这种场合,由于发明的主意不再被窃取,为研究与开发增加支出的刺激会相应增加。 
    3.规模经济  在研究与开发中或许也有规模经济效益。一个较大的厂商能从事小厂商所不能从事的专业化工作。这个较大的厂商能使用小厂商所不能使用的专业化的设备。而且,大厂商为从技术创新上得到收益或许能等待更长的时间。 
    4.工艺创新  显然大厂商实行工艺创新有一个有利条件。任何能降低成本一定百分比的工艺发明,将导致成本绝对值的更大下降。日此,在给定领域里支出更大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是合理的。但这个有利条件被小厂商能够卖出或买进使用工艺创新的权利所抵消。 
    5.多样化  由于研究与开发投资的内在不确定性,多样化经营的大厂商可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利益。理查德·R·纳尔逊相信,研究可能得到各种不同的结果,以致于在一个领域里的探索性研究可能得到另一个领域里的发现。因此,这样的探索性研究,对于多样化经营的大厂商有更高的刺激。而且,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能引起有足够资金从事这项事业的大厂商进一步多样化。由于多样化可能的扩张,风险有效地减少了。 
    对垄断利润的管制 
    人们能够论证,利润管制减少了或完全消除了被管制的厂商从事高风险的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可能性。例如,公用电力事业就相对较少地资助研究与开发。这样,管制确实断绝了厂商所面对较高的利润分配目标。另一方面,被管制厂商经常得到保护以降低固有的技术进步蒙受损失的风险。因为管制机构通常允许价格上升以使厂商得到容许的收入率。换句话说,管制趋向于断绝厂商参加较低利润分配的可能性。这就是被管制厂商比非管制厂商会从事更多的研究与开发的一条理由。但是,刚才论述的两种互相抵消影响的净结果是不清楚的。 
    进入壁垒 
    人们认为,进入壁垒保护了被管制厂商免受这些新厂商可能会利用减少成本的创新来进入这个行业。这样的进入壁垒降低了对研究与开发投资的刺激。另一方面,人们会预期,一旦任何创新被引进,它将被迅速地扩散到整个行业。因为在被管制行业里,厂商之间的竞争较少,为避免技术扩散所作的努力也较少。 
    然而对州际贸易委员会的调查或许揭示出,在运输业中,州际贸易委员会与其说是鼓励技术进步,还不如说是在阻碍技术进步。这个委员会从没有提出办法来补偿因公路运输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丧失运输量的铁路运输。这个委员会在批准通过改进设备以实现新的服务方面,现在仍然很勉强。一个典刑的案例是州际贸易委员会在货物运输中“拖延”批准引进用铁路平车装运卡车拖车的情况。简单说来,这个委员会从不允许出现危及现有经营者的变化。 
    经验证据 
    在这一节,我们将简要地评论一下那些试图把厂商规模同研究与开发联系起来的重要研究。首先,我们看一下那些探索各行业之间研究与开发的差异的研究工作。 
    行业内差异 
    沃利使用1955-1956年的资料,从8个两位数的S。I。C工行业分组中划分出198个大的厂商。沃利在他的有关厂商规模同研究与开发支出之间关系的调查中发现,“这个证据需要有一个比目前已整理出来的更使人信服的大厂商的案例。”不过,他的研究结果并没有产生更加肯定的结论。他的统计检验仅仅在电子机械和石油行业提出这样一个强相关关系。首先,他考察相对于厂商雇员总数的研究与开发人员。虽然研究与开发的人员数可能较好地代表了研究与开发总支出,厂商雇员总数也可能代表了厂商规模,但他的研究并没有清楚地证明这个关系。 
    汉伯格(Hamberg)以同样的技术处理了1953年到1960年的数据。他考察了17个二至三位数行业分组中的340个厂商。然后他考察了研究与开发人员和由总雇员数和总资产衡量的厂商规模之间的关系,他发现,在15个行业里,“没有切实的证据”能证明研究的程度随着厂商规模或行业集中程度而增大。“总之,显而易见的是超过一定限度的行业集中大多不能对研究与开发工作起刺激作用。” 
    为找出行业内研究和开发工作的差异,科马诺考察了1955年到1960年的资料。他发现,在许多行业里,较小的厂商从事着较大比重的研究工作。他并不是考察真正的小厂商而是考察大厂商组内相对较小的厂商。科马诺承认在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厂商中研究人员并不是相同的,他们有着系统的素质差异。因此,衡量研究和开发人员总数可能使研究结果发生偏差。另外,即使我们能够正确地计量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它们也未必转化为研究与开发工作的成果。 
    曼斯菲尔德考察了3个化工业厂商和5个石油提炼厂商的详细数据。他断定,除化学工业以外,没有资料证明,相对于销售费用来说,最大的厂商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较小的厂商更多。确实,在石油、玻璃和制药行业,最大的厂商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相对于销售费用来说,比小厂商要少些。不过,曼斯菲尔德的样本仅仅包括大厂商,所以,这可能已经使他的研究结果发生偏差。 
    各行业间的技术变动差异 
    现在,我们考察一些有关各行业间而不是一个行业中各厂商技术变动差异的研究工作。 
    威廉森为了分析创新和行业集中之间的统计关系,引用了曼斯菲尔德的石油、焦煤和钢铁业厂商的例子。他用四家厂商的集中率衡量“垄断”。他得出的结论是,在一个行业内,最大厂商提供的创新的相对份额随着垄断势力的增强而趋于下降。他发现,当一个行业里的四家最大厂商的集中率超过50%时,它们所提供的创新少于它们应占有的份额。 
    谢勒考察了行业内领先厂商中和研究与开发人员数相对应的专利数目资料。他发现,除了少数大厂商的例子外,公司专利增长的比例小于销售额增长的比例。因此,他的资料并不支持这样的假说,即大公司对发明的高产出是起促进作用的。在1955年,他发现,销售额低于50万美元的厂商,相对于它们的规模而言,比多数大厂商创造了更多的发明。最后他发现,结构性的市场势力和取得专利的发明产出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很小的。在后来的研究中,谢勒修改了上述几点结论。他收回了下述观点,即用专利衡量的行业发明努力与行业集中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存在。他相信,有证据说明,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员数与行业集中之间存在着某种正相关关系。 
    对经验证据的批评 
    对于旨在揭示厂商规模与发明活动或产出间关系的研究,人们提出了许多批评。批评者杰西·马卡姆(Markham)指出: 
    “发明和创新的努力如何受到厂商规模影响的任何答案,都是悬挂在一根极纤弱的可交替上下弯曲的芦苇上的,而究竟弯向何处则取决于当时统计风向的种类。与此类似,关于市场势力与发明、创新努力之间的精确关系,我们同样也无法确定。” 
    从理论性更强的角度说,如果这些研究是正确的,即大厂商进行研究与开发的不利之处使得那里研究与开发的强度比较小,那末,研究与开发的分散化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就如麦吉(McGee)已提到的,     
    “经济学家反对市场,断言大公司缺乏效率和不求进取,不仅是骄傲自大;而且多少是同他们的教义矛盾的;如果经济学家比实际的和潜在的企业家及投资者更高明,他们(或他们教导的人)就值得进入或进行投资。假如他们不这样做,他们一定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