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春遗梦 作者:朱水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炉院的作业分砂活和铁活两类。砂活就是陶土和炉渣作原料,先把这些经过粉碎、碾磨,拌水后加工成陶泥,然后用陶泥制作成缸、罐、盆、锅、碗等毛坯、在适当的温度下阴干,最后烧窑出炉就是生活用品了。砂活的周期长,收效慢,风险小。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下,生活日用品也非常匮乏,吃饭碗就是显示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志;一般的人家都用砂碗吃饭,生活好一些的人家用的是粗磁碗,生活富裕的人家才用得起细磁碗,砂活就是下等人家的生活用品。
  铁活就是生铁铸造活,先用模砂制成农具和生活等用具的各种模型,还要制作坩埚,把生铁砸碎,装在坩埚内炼化,浇铸在模型内,冷却后就成了。铁活周期短,收效快,风险大。不论砂活还是铁活,都是手工作坊劳动,凭的是体力和经验,尤其是窑炉或炼炉点火后,劳动强度更大,不能吃苦是干不了这种活的。
  炉院的一些基本作业条件张罗起来了,但再也雇不起伙计了,先干起了一些简单的砂活。父亲抽上鸦片烟后,体力就更加不如以前了,婶婶就成了主要的劳动力,配料、粉碎、碾磨、混捏等加工陶泥的粗活累活都落在了她的肩上,一头老驴是她最主要的帮手,当时她已身孕好几个月了,腆着大肚子跟在驴的后面推碾子、筛料,筛完一碾子料,全身都是黑灰,面孔和刚出井的煤矿工人一模一样。加工陶泥时,泥巴沾在碾子上老驴就拉不动了,全家人都跟在驴的后面推碾子,我也时常挤在大人跟前推碾子。陶泥加工好,父亲就制作砂锅、砂罐、砂碗等毛坯,有时婶婶也帮着干一些,我和小姑在他们旁边干一些团泥,转轮子的下手活。毛坯制作到快有一炉的时候,又临时雇了个帮手点火烧窑,那个窑炉是一个长方体,特别大。从点火到砂活出炉,需要不停的鼓风。那风匣也特别大,大得像口棺材,但比棺材要高出一倍,不是壮劳力拉几下就拉不动了,婶婶也要间断的拉几次风匣。替换那个帮手吃饭休息。开炉是我和小姑最高兴的时候,揭开炉盖,火光冲天,照得整个院子通红,盖瓦上可以烧土豆片。听说要开炉了我和小姑赶紧到厨房切土豆片,把土豆片一一排在盖瓦上,不一会就烤熟了,黄皱皱的,又好看又好吃,有时大人们也要我们烧的土豆片吃。
  砂活是比较顺利的做起来,换了些粮食,也卖了些钱,此时婶婶生了个男孩,增加了父亲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于是又张罗起了做铁活的事,那时他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做过铁活了,再加上急于求成,坩埚还没有完全干透就装铁下炉了,烧了一天,把炉打开后坩埚几乎全都破了,生铁水流在了炉内。父亲捶胸跺脚:“这下全完了。”还是奶奶有经验,对父亲说:“还不赶紧把铁水往下引,跺脚有什么用,到炉温降下来,结成一块铁疙瘩,你砸都砸不开,那时你哭都来不及。”听了这话,婶婶急忙拿起铁棍,在炉台上凿了一个槽,用铁棍把铁水引着往下流,这样才减少了一些损失。
  第一炉铁活烧砸了,父亲几天来愁眉不展,鸦片烟棒一个接一个地抽,姑奶奶听到了这件事,来把父亲狠狠的教训一顿:“活烧砸了,难道人也烧砸了!过去老掌柜的小掌柜的指挥人家干,凭人家的劳动来养活你们,现在自己亲手干了,吃了苦就受不了啦!你以为炉院的活是那么好干的,砸了就砸了无非是损失了些碳火,沙子、坩埚,生铁还在么!模型、坩埚还可以再做么!一个大男人,连这么点挫折都经不住。鸦片烟是你的命,成天家抽对你有什么好处。你已经是两个娃娃的爹了,你再不干,你娘、你的两个娃娃,你的两个妹妹这一大家靠谁来养活,侄儿子,世事难着呢!还是要挺起腰杆来,不然你把谁也对不起。”
  奶奶和婶婶也对父亲说了许多期盼和鼓励的话,父亲重新振作了起来,开始准备第二次烧炼炉。
  第二炉铁活早上点火不久突然刮起了老毛黄风。按现在的说法是沙尘暴,那风刮得天昏地暗,幸好炭火还没有烧起来就把鼓风停了,那风刮了整整一天,等风停后在鼓风时,底火早就灭了,又赶紧把炉子剥开,重新换了柴和煤炭。奶奶领着我,迈着小脚到七星庙里烧香,求财神们保佑。等我们烧香回来后,大家已经很累了,于是决定先吃饭休息,到午夜前点火,天亮后开炉。天亮后炉子是烧得差不多了,却又下起了小雨,为了避免模型被雨淋,就想抓紧开炉,此时才发现模型的许多铸眼刮进了沙土,这些沙土若不清除掉,就会严重地影响铸件的质量,甚至会出废品。于是又把刚刚打开的炉口堵上继续鼓风,全家人都忙着清除铸眼的沙土,有些小的铸眼用嘴吸才能把沙土吸出来。沙土清除完后再开炉浇铸,等铸件冷却后,打碎模型一看,大部分铸件都有夹沙,后来只有少部分卖了出去,大部分都成了废铁。
  两次铁活做下来,父亲已是身心交瘁,精疲力竭了。紧接着婶婶生的那个快满周岁的弟弟突然发起高烧,三天后就死了。弟弟死的那天婶婶特别悲伤,早晨,送尸婆用锅底灰把弟弟的脸抹黑,用谷草包好往外抱时婶婶哭得死去活来,发疯似的拉住不让抱走,父亲不知所措的蹲在地上,奶奶和大姑哭着拉住婶婶,那送尸婆一下子把婶婶的手甩开,头也没回径直的把弟弟抱走了。下午婶婶发疯似的出了门,奶奶叫大姑、小姑和我紧跟在她的后面,婶婶哭着:“唉—唉—唉—!我可怜的儿呀!你走的太快了!你怎么就那么命薄呀!”那哭声特别的悲伤,凄惨,边哭边向上河滩走去。到了上河滩,那抱谷草已是一片狼籍,弟弟的尸体不见了,地上是斑斑血迹,婶婶爬在那些谷草上,撕肝裂肺的哭了一场,她发现我们三人在她身边,慢慢地停住了哭声,站起来说:“走吧!我再也不哭了,我知道他是一个讨债鬼,奶奶生了十六个娃娃,死了十三个,奶奶把眼泪都哭干了,也没有用,他们都是来朱家讨债的鬼。”
  两次铁活烧砸了,弟弟又死了,父亲在精神上受到了打击,不久在背上长出了一个肿块,那时医疗条件非常落后,中医给他按背疮治疗了一段时间,病情还是越来越严重,四肢无力,躺在床上起不来了。在父亲病重期间,一九四八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婶婶又生了一个女孩,取名金香,家里又添了一口人。
  父亲病倒后,炉院的生意就停了,家里有出无进,坐吃山空,就把爷爷在世时买下的一块地皮卖给了姓王的一家,此人曾是爷爷的伙计,外号叫王砂锅,写了个契约,只付了一半钱,后来又典当了些能值钱的物品给父亲治病,维持全家七口人的生活,还要供父亲和奶奶抽鸦片烟。有时没钱买鸦片烟,就在院邻黑万兴家赊着抽,黑万兴也是有求必应,仅量供给。
  黑万兴原本姓朱,在马廷镶盘距武威时被抓了状丁,因回民忌讳朱姓,便改姓为黑在马廷镶的部队混迹。后来马廷镶兵败、逼迫进入了甘南地区,在逃亡四川的路上,他思念家乡,乘溃军混乱之机又逃回武威,流落到了新关。那时他光棍一条,新关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黑光锭”。他来到新关就开始贩卖鸦片烟,在这“十户九暗”的地方发了起来。成为新关数得上的富户人家。到不或之年娶了一个白家的寡妇,那寡妇把白家的一男两女带了过来,黑万兴对这门亲事还算满意,给兄妹三人改姓为黑,儿子叫黑玉龙,大女儿叫黑玉玲,二女儿叫黑玉双,两个女儿和她们的本姓一样,长得白净水灵,俊俏大方,还进过学堂,会识字读书,她们和我大姑都年龄相仿,平日里以姐妹相称,我也称呼她们姑姑。美中不足的是这儿子黑玉龙放荡不羁,不思规顺,三天两头不回家,还经常把家里的东西往外偷。
  白寡妇平日里打扮得妩媚妖艳,在我出生的第二年,又生了个儿子,黑万兴如获至宝,给他取名黑玉虎,间隔一年又生了个女儿,黑万兴也是喜上眉稍,给她取名黑玉琪。后来,黑万兴雇了两个佣人,一个是打更放哨的范爷,一个是做饭的尤妈,尤妈把她的小儿子海娃也带在身边,海娃比我大一岁,叔祖的三儿子是属蛇的,比我小一岁乳名长娃,院子就有了海娃、源娃、长娃、虎娃四个年龄相仿的娃,还有玉琪,我们经常在一起玩耍。
  范爷年轻时以挖井掘墓为生,五十多岁了还是鳏夫一人,无儿无女,无依无靠。在我懂事的那些年,武威禁烟的风声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