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春遗梦 作者:朱水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伴还把拿出的食品向在坐的几位相让了一番,他们都说自己也带了吃的,老伴也就不再说了,我们就吃了起来。午饭后我就睡了,他们仍在谈那些与时弊有关的闲话……。
  当我午睡醒来时,列车已经过了西安,马上就要进入渭南车站,老伴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好像在想什么,看到“渭南车站”四个大字,我才恍然大悟,老伴在想家了。
  老伴的老家在渭南地区的大荔县,地处八百里秦川的东北角,这里土地广袤,,盛产小麦和棉花,是陕西省的粮棉基地之一。陕西省的国棉十三厂就建在大荔县,我的一个内弟就在那里上班,也组成了一个半工半农的小家庭。
  一九七六年的残冬,劫后余生的中国人已经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也感到了春天的气息,老伴和我的精神压力也放松了一些。次年早春二月,我们仍戴着“臭老九”和“孝子贤孙的帽子,颤颤惊惊地回了一趟老伴的老家,那也是我第一次瞻顾泰山之居。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六个年头,阔别了十六年了,看到她那双眼欲润,含情脉脉的样子,确实也是想老家了。岁月有情也无情,那时我的大女儿才六岁,小女儿才两岁,如今时光的妙手把她们打扮得婷婷玉立,楚楚动人,而我们却难逃白驹过隙的厄运,两鬓微霜了。
  188 次列车在渭南车站没有停,通过渭南,在华山角下蜿蜒前行。穿过潼关——这是鸡鸣三省的地方,前方就河南省的灵宝市,这里有历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函谷关。椐传说老子在此受困,写下了《道法经》五千言,破译人生,驾鹤西归。到了洛阳,关东大汉乐哈哈地向我们告别,他要在这里下车去搞点生意。我们的仓座内少了关东大汉,也显得冷清了许多。此时列车的广播醒示旅客,列车进入了夜间行车,我按时睡了,列车行驶的声音是“改革——开放”还是“咕唧——咕咚”我也渐渐地听不清了。
  次日傍晚,我们终于到达了南京的浦口车站,大江滔滔,轮船熙熙,暮霭沉沉,吴天阔阔。小女儿欣喜不已,老伴也连口称赞:“好地方!好地方”我说:“这还在江北,过江后才是南京。”
  过江后我们找到了一家旅馆,已是午夜时分了,老伴和小女因旅途有些劳累,躺下后就很快睡着了,我却久久不能入睡,关东大汉的“顺口溜”,还有那个文质彬彬的南方人说的话,不时地回响在我的耳边;又想起了《红楼梦》里的许多故事,《红楼梦》千古绝唱,曹雪芹在这石头城梦出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如果说现实的“顺口溜”是直言了当代的社情民意,那么曹公则是用妙手绝笔,温温而雅,如诗如画的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人情世故。不说大观圆里贾氏内部的等级差别,就是连使唤丫头也分三六九等。“顺口溜”和“荒唐言”可谓异曲同工。各自反映了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如同自然界的高山、平原、丘陵、峡谷、沙漠、绿洲、汪洋大海、河流、小溪、参木、小草、鲸鱼、小虾等永远找不到一种平衡一样,是古往今来,乃至后世人生的永存现像。历览人间不平事,尤如地貌呈万像,谁也消灭不了这种差别,能够缩小一些这种差别之间的距离,就是盛世之功了。看破的各奔前程,执迷的怨天忧人。曹公梦来梦去,悲悲切切地把贾宝玉打发出去找世外桃源;还是那个关东大汉聪明,乐乐哈哈去搞点生意把日子搞得红火起来。
  来南京时,受人之托,要我们去马鞍山看望一个住在那里的古稀老人。受人之托如负千斤,我们商议,先放下这付重担,然后折回南京,轻轻松松的旅行。于是,到了南京的第二天,我们就去了马鞍山。马鞍山在扬子江畔,是一个新型的工业城市,距南京市仅百里之遥,是安徽省的辖区。在宁铜线上,火车沿江而下,约一个钟头就到了。
  我们很顺利地找到了这位古稀老人,他年近八旬,满头白发,色泽如银,个头不高,清癯有神,前额微宽,皱纹略深,看上去他保养得很好。他住着一套楼中楼的小别墅,在底楼的客厅里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介绍了他的老伴和外孙女。我略谈了来意,寒喧了几句,把稍带的东西放下就想告辞。老人说,“怎么也得吃过饭再走。”正说间,窗外停了一辆皇冠小轿车,紧接着进来一个五十出头的壮汉,他一进门略瞧了我一眼后,一个箭步走到我的面前,两手抓住我的双肩,兴奋不已地说:“好家伙,什么风把你吹到这儿来了。”我措手不及,定眼看时,也是喜出望外,这不就是二十年前同事加室友的大柳吗!天底下仅有这么巧的事。二十年思念不相知,一朝喜逢扬子江。大柳把我轻轻地按在座椅上,向我老伴叫了声“嫂子!”面向小女儿问我:“这是红波吧?”我说:“这是老二,叫红雨。”他又风趣地说:“这么说你是有两千斤(金)了。福气!福气!。”然后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岳父母和女儿柳霞。并对老人说:“爸!这是我二十年前在海石湾的朋友。”老人带有惊喜地对我们说:“那就更不应该走了。”朝着放有电话机的茶几走去。此时大柳的大哥大响了,大柳接电话说:“正好我也要给你打电话,你把车开过来,接我一个老朋友到酒店。”看来不在这里吃饭是不行了。我说:“大柳,既便是在这里吃饭,也不要破费。”大柳笑眯眯地说:“今晚还得住下,看看我的酒店。”小女儿听了这话不由地伸了一下舌头。老人也欣然地回到了座椅上。不多时又来了一辆皇冠小轿车。此时挂在客厅的石英钟自动报时:现在是十二点正。大柳说:“我们先去吃饭,要说的话还多得很哪!“吃饭后我们回到客房好好地唠唠。”
  我和老伴还有红雨乘了大柳开的那辆车,老人和他的老伴及柳霞乘后面开来的那辆车,老人摆手示意,让我们先走。两辆小车离开了别墅,通过雨山大街,开到了皖鞍大酒店。酒店宏伟壮观,富丽堂皇。下车后,大柳径直地把我们带到了二楼的《太白轩》包间,两位礼仪小姐彬彬有礼地掺扶着二位老人上了二楼。《太白轩》宽敞明亮,布置得古朴典雅,两套红木沙发分别放在南北两侧,靠西摆着彩电音响,旁边防着一个一米多高的景瓷大花瓶,花瓶上有李白《举杯邀明月》的图案,东西墙上是硕大的玻璃窗户,地中间摆着一个带有转盘的十人餐桌,座椅是红木家具,南北两面墙上各挂着一副抄题字画,都是李白的名句。南面墙上的字画是: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北面墙上的字画是: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大家坐定后,很快上了八个凉菜,大柳动手打开了一瓶“口子酒”,并亲自给每人斟了一杯,举杯对我和老伴说:“老哥、嫂子、还有红雨,今天难得和你们相聚,咱们先干了这一杯!”并对两位老人和柳霞说:“你们也随便喝点。”大家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相互碰杯。也许是高兴,我和大柳一饮而尽,其他人都没有喝干,两位老人几乎没有喝。大柳摊手指着餐桌上的菜肴说:“先吃点菜,咱们慢慢喝。”他便说便座,随手又在我俩的酒杯里各倒了一杯。我吃了一条酱色豆腐干。大柳问我:“这豆腐干味道怎样?”我说:“好吃!好吃!”大柳说:“这是马鞍山的特产,名叫采石干,畅销南方各省,还远销东南亚各国,走时给你们带上一箱。”话音刚落又把酒端了起来:“来!头一杯酒是欢迎老哥你们到来,进小弟地主之意。这里再敬老哥一杯,是友谊,是思念,嫂子和红雨也端起来,咱们一同干了。”他这么一说,一切都在酒杯中了,我和大柳又是一饮而尽。紧接着热菜一道道地上来了,几乎都是海鲜,做工十分考究,菜名也典雅有趣,色香味样样俱全。其中有甲子拜寿、龙虾戏荷、河蟹献胆、银蛇盘垣、金蛙绕步、贵妃沐浴、泥鳅翻浪、春江鸭暖,真是一桌美味佳肴。大柳说:“你们随便吃,还有几道菜马上也就上来了。”说着叫服务员另拿了六个高角杯放在一个碟子里,并一一把酒斟满对我说:“!咱们还是按海石湾的规矩上个塔尔寺。”我知道这个塔尔寺的规程,一上一下共要喝四十二杯酒,没有酒量是上不得的。何况我现在的身体状况,根本不能和二十年前相比,就忙对大柳解释说:“我已患了糖尿病,按医生的嘱咐,是滴酒不能沾的。”大柳将信将疑,再三要喝,我也婉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