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陔馀丛考 [清]赵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今长袖也。唐高祖减其袖,谓之半臂。则唐初已有其制。《唐书》:韦坚为租庸使,聚江淮运船于广运潭,令陕尉崔成甫着锦半臂、缺胯绿衫而裼之,唱得宝歌,请明皇临观。又曾三异《同话录》有“貉袖一条”云:近岁衣制有一种,长不过腰,两袖仅掩肘,以帛为之,仍用夹里,名曰貉袖。起于御马院圉人,短前后襟者,坐鞍上不妨脱着,以其便于控驭也。此又宋人短褂之制。然短袖之服,又不仅起于唐、宋。按《魏志。杨阜传》:阜尝见明帝着帽披缥绫半袖,问帝曰:“此于礼何法服也?”则短袖由来久矣。《北史》:周武帝着短衣,享二十四军督。马缟《中华古今注》:隋文帝征辽,诏武官服缺胯袄子,三品以上皆紫。《唐书》:高祖武德元年,诏诸卫将军每至十月一日皆服缺胯袄子。是缺襟之制亦起于隋、唐时。至战裙之始,按《国语》鄢之战,至以韦之跗注,三逐楚平王。注:跗注者,兵服,自腰以下注于跗。则今之战裙盖本此也。必阝之战,屈荡逐赵旃,得其甲裳。又裙之有甲者耳。
  ○帽顶《辍耕录》记元大德间,有回回巨商卖红剌石一块于官,重一两三钱,直中统钞十四万锭,用嵌帽顶上。累朝皇帝正旦及天寿节大朝贺,则服用之。又河南王卜怜吉歹尝郊行,天暖,欲易凉帽,左右捧笠侍。风吹堕石上,跌碎御赐玉顶,王不嗔责。又有猴盗者(使所畜猴入人家窃物),在韶州旅邸,服绣衣,琢玉为帽顶。又《元史》:仁宗为皇太子时,淮东宣慰使撒都献七宝帽顶,却之。据此,则帽之有顶,元制已然。《辽史。重元传》:兴宗赐重元四顶帽、二色袍。则帽顶之制并始于辽也。
  ○袜、膝、裤俗以男子足衣为袜,女子足衣为膝裤。古时则女子亦称袜,男子亦称膝裤。《左传》不脱袜而登席。《汉书》王生谓张释之曰:“我袜解,为我结袜。”此男子称袜也。《洛神赋》罗袜生尘,李白诗“两足白如霜,不着鸦头袜”,杜牧咏袜诗“纤纤玉笋裹春云”,《道山新闻》娘以帛绕足,素袜舞其中。此女子亦称袜也。秦桧死,高宗谓杨和王曰:“朕今日始免膝裤中置匕首矣。”此男子亦称膝裤也。是以吕蓝衍《言鲭》谓袜即膝裤。然今俗袜有底,而膝裤无底,形制各别。按《炙毂子》曰:三代谓之角袜,前后两只相成,中心系带。则古时袜之制,正与今膝裤同,岂古之所谓袜,本如今膝裤之制,后人改为有底,遂分其名,而一则称袜,一则称膝裤耶?
  ○钉鞋古人雨行多用木屐,今俗江浙间多用钉鞋,不知起于何时。按《旧唐书》德宗入骆谷,值霖雨道滑,卫士多亡归朱Г,惟东川节度使李叔明之子升及郭仪之子曙、令孤建之子彰等六人,恐有奸人危乘舆,相与啮臂为盟,著钉鞋行┮,更控上马,以至梁州。钉鞋之名,始见于此。《明史。礼志》:百官入朝遇雨,皆蹑钉靴,声彻殿陛。太祖曰:“古者入朝有履,唐始用靴,其令朝官为软底皮鞋,冒于靴外,出朝则释之。”此又钉靴之见于记载者也。
  ○眼镜 古未有眼镜,至有明始有之,本来自西域。张靖之《方州杂录》云:向在京师,于指挥胡<谷龙>寓见其父宗伯公所得宣庙赐物,如钱大者二,形色绝似云母石,而质甚薄,以金相轮廓而纽之,合则为一,歧则为二,如市中等子匣,老人目昏不辨细书,张此物加于双目,字明大加倍。近又于孙景章参政处见一具,试之复然。景章云:“以良马易于西域贾胡,其名曰ㄊ逮。”又郎瑛云:少尝闻贵人有眼镜,老年人可用以观书,予疑即《文选》中玉珧之类。及霍子麒送一枚来,质如白琉璃,大如钱,红骨镶二片,可开合而折叠之。问所从来,则曰:“甘肃番人贡至而得者。”丰南禺曰:“乃活车渠之珠,须养之怀中,勿令干,然后可。予得之二十年无用”云。瑛,嘉靖时人,是知嘉靖时尚罕见也。《吴瓠庵集》中有《谢屠公馈眼镜》诗。吕蓝衍亦记明提学潮阳林某始得一具,每目力倦,以之掩目,能辨细书,其来自番舶满加刺国,贾胡名曰云。则此物在前明极为贵重,或颁自内府,或购之贾胡,非有力者不能得,今则遍天下矣。盖本来自外洋,皆玻璃所制,后广东人仿其式以水精制成,乃更出其上也。刘《暇日记》:史沆断狱,取水精十数种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牍故暗者,以水晶承日照之,则见。是宋时已知水晶能照物,但未知作镜耳。
  ○折扇高江村《天禄识余》谓:今之折叠扇,初名聚头扇,元时高丽始以充贡。明永乐间稍效为之,今则流传浸广,团扇废矣。至于挥洒翰墨,则始于成化间云。《癸辛杂识》:倭人聚扇,用倭纸为之,雕木为骨,金银花草为饰,并有作不肖之画于其上者。《七修类稿》亦谓,成化初高丽贡至朝,命仿制以答,复书格言以赐群臣,民间遂效而为之。按陆深《春风堂随笔》云:今之折扇,张东海以为贡于东夷,永乐间盛行于中国。然予见南宋以来咏折扇者颇多,东坡谓高丽白松扇“展之广尺余,合之止两指”,即此也。又按洪容斋《随笔》记朱新仲有折扇诗云:“宫纱蜂赶梅,宝扇鸾开翅。数折聚清风,一捻生秋意。摇摇云母轻,袅袅琼枝细。莫解玉连环,怕暮新花坠。”张安世见而书诸扇。又丰坊云:家有赵彦所画折扇。金章宗题折扇词云:“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则折扇非始于元,盖宋、金时已有之,特其时尚未盛行,民间犹多用团扇,是以陆放翁有“生绡裁扇又团团”及“团扇家家画放翁”之诗。直至永乐中,始盛行于中国耳。冯时可《篷窗续录》亦谓贡自东夷,永乐间乃盛行。《客中闲谈》又谓之撒扇,永乐中朝鲜贡至,上喜其舒卷之便,命工如式为之。南方妇女犹用团扇,唯妓女用撒扇,近年良家妇亦用之矣云。又按昔人折扇有用绢者,陆俨山有杨妹子书折绢扇。郎瑛又谓:墨骨泥金,起于日本云。南齐褚渊以腰扇障日。《通鉴注》云:腰扇佩之腰,今谓之折叠扇。此恐误,唐时尚未有折扇,何得六朝已有之?胡三省盖以后世之物妄为附会耳。
  ○竹夫人、汤婆子编竹为筒,空其中而窃其外,署时置床席间,可以憩手足,取其轻凉也,俗谓之竹夫人。按陆龟蒙有《竹夹膝》诗,《天禄识余》以为即此器也。然曰夹膝,则尚未有夫人之称。其名盖起于宋时。东坡诗云:“留我同行木上座,赠君无语竹夫人”,又“闻道床头惟竹几,夫人应不解卿卿。”自注云:世以竹几为竹夫人也。又黄涪翁云:赵于充示竹夫人诗,盖凉寝竹器,憩臂休膝,似非夫人之职,予为名曰青奴。陆放翁亦有诗云:“空床新聘竹夫人。”罗《鹤林玉露》亦载李公甫谒真西山丐题,西山指竹夫人为题,曰“蕲春县君祝氏,可封卫国夫人。”公甫援笔立就,有云:“保抱携持,朕不忘五夜之寝;展转反侧,尔尚形四方之风。”西山击节。又今人用铜锡器盛汤,置衾中暖脚,谓之汤婆子。或以对竹夫人。按此名虽不经见,然东坡有致杨君素札云: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裹之,可以达旦不冷。然则此物亦起于宋,其名当亦已有之。按范石湖有《脚婆》诗,则是时并有脚婆之称也。
  ○连枷农家登麦,必用连枷击之。按《国语》管仲对桓公曰:“农之用耒耜枷芟。”韦昭注:枷,拂也,所以击草也。则三代已有之。《癸辛杂识》引《王莽传》东巡载耒,南载耨,西载钅至,北载拂。师古注:拂音佛,以击治禾,今谓之连枷。此连枷之见于书传者也。然云击治禾,而周密亦谓打稻用之,是古人专以为禾稻之用。今江南人惟用以打麦,而禾稻罕有用者。宋庆历初,知并州杨偕上所制钅弗连枷,诏藏之秘府。又狄武襄亦以钅弗连枷破侬智高,则并用之为兵器矣。按《天官书》亦作部及棒,又连枷也,见《玉篇》。
  ○满江红船江船之巨而坚实可重载者,曰满江红。董《碧里杂存》云:明祖初得和阳,欲图集庆,与徐达间行以觇之。至江,直岁除,呼舟莫应。有贫叟夫妇二人,舟甚小,欣然纳之,曰:“日暮矣,明早渡江。”因具鸡黍留宿。厥明发舟,老叟举棹,口中打号曰:“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威风。”明祖元旦得此吉语,与达蹑足相庆。登极后,访得之,无子,官其侄,并封其舟而朱之,故江中渡船称满江红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