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陔馀丛考 [清]赵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乡闱用京官主试宋时乡试皆外官之有文者主之。《宋史》:萧燧以进士为平江推官,有秦桧亲党密告以必主文漕闱曰:“丞相将以子相属也。”燧拒之。既而被檄,将就院,忽易一员,秦喜果中前列。《夷坚志》:天台丁可成进士,家居待阙,漕使念其贫,檄为常州考官。《续通考》:元制,选考试官,上都、大都由省部选差,各行省由行台及廉访使公同选差,每处考试官一员。《元史》:熊朋来,江西人,延设科,行省请朋来为考官。朋来以应试者多及门,遂不就,而就他省之聘。吴澄有《江西秋闱分韵》诗,序云:“延四年,江西中书省举进士,典校文者七人,或千里外,或千里内,一时咸至”云。是宋、元乡试主文者皆不命京朝官也。(按《元史》畅师文为翰林学士,延四年主试河南,归卒于传舍。则又似以京官出典试。岂近省用京官,而远省则就近征聘耶?)明初仍宋、元之制,各省乡试,皆由监临会同提调官聘他省有文名之教职及居家士大夫主之。至有用儒士者。《棘闱记》:永乐中各省乡试,有儒士主考,而品官反为同考者。《明史。选举志》:景泰三年,命布、按二司同巡按御史推举见任教官,于是教官主试,遂为定例。其后有司徇私聘取,监临官又往往侵其权。弘治中,谢铎言:考官皆御史方面所辟召,职分既卑,听其指授。乞命部属等官,每省差二员主考。时不能用。至嘉靖七年,因张璁言,乃差京官主考,阅戊子、辛卯两科仍罢。至万历十一年,又遣京官,自是遂为定例云。(《选举志》亦谓景泰以后,专用教职主考。然亦有不尽然者,如正统中邝野官陕西,久思一见其父,乃欲聘父为陕西乡试考官。父怒曰:“子为宪司,父为主考,何以防闲!”乃止。又少卿杨濂以服阕主浙江试,主事王守仁以病痊主山东试,皆非教官也。吴青坛《读书质疑》谓:弘治甲子,礼部议各省主试以进士为之,不拘现任、致仕。盖因谢铎之奏,稍变其例,不专用教官矣。)《涌幢小品》谓:嘉靖戊子、辛卯二科,差京官为各省主考,不用词林,皆科部及行人为之。其给事中,不独于浙江、江西,即山东、两广、云南、四川亦用之。至万历乙酉、戊子,差京朝官则用词臣三员或四员,给事中亦同此数,皆用之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广,而他省则用部寺以下官云。其乡试同考官之例,按明《选举志》两京房考多用教职。嘉靖七年,以张璁言,加科部官一员。二十五年,从给事中万虞恺言,各省乡试房考精聘教职,不足则聘外省推官知县。四十三年,又从御史奏,两京同考用进士京官,《易》、《诗》、《书》各二人,《春》、《礼》各一人,其馀乃参用教官。万历四年,又议从京同考教官,衰老者遣回,取足于观政进士,南京取足于附近推知,于是教官不用矣。
  ○十八房本朝会试及京闱乡试所用同考官凡十八员,谓之十八房。按分经本始于宋理宗绍定二年,但不载房数。今之十八房,盖沿前明制。然明制亦有不定十八房者。《明史。选举志》:初制会试同考八人,其三人用翰林,五人用教职。景泰中俱用翰林、部曹。正德中用十七人,翰林十一,科、部各三。万历十一年,以《易》卷多,减《书》之一以增于《易》。十四年,《书》卷复多,乃增翰林一人以补之,此十八房之始也。四十四年,又因余懋学奏,《易》、《诗》各增一房,遂有二十房。(顾宁人云:天启乙丑,《易经》、《诗》仍各五房,《书》三房《春》、《礼》各一房,为十五房。崇祯戊辰,复为二十房。辛未,《易》、《诗》仍各五房,为十八房。癸未复为二十房。)本朝酌定中制,《易》、《诗》各五房,《书》四房,《春秋》、《礼记》各二房,共十八房,相沿已久。近日因同考官以经分房,有关节者易于按经寻索,特旨不复分经,但以一二为次,仍用十八人。此不唯可以防弊,且各经试卷多寡不等,限之以房,则卷少者甚闲,而卷多者几于日不暇给。余分校壬午乡闱,签掣《诗》五房,通计京闱卷八千有余,而《诗经》独至五千卷,是五考官较十三考官所阅之卷尚多三分之二。不得已,分八百余卷入《春》、《礼》四房助校。然《诗经》犹各阅八百余卷,其视《易》、《书》等房每房不过二三百卷,闲剧大不侔也。今不分经,则各房所阅卷多寡适均,可从容校阅,不至苟简矣。
  ○读卷官廷试进士,例点大臣为读卷官。今对策进呈后,皆上亲阅,不烦大臣读也。古时则实于御前跪读。《宋史》王沔最善读,仁宗每试举人,经沔读者,多在高选。举子纳卷,必曰“得王楚望读之,幸也!”吕陶对策,力言新法不便,王安石读未半,神色颇沮。神宗觉之,乃命冯京竟读。胡安国廷试,策以推明大学、渐复三代为主,宰臣以其无诋元语欲置下等。哲宗命再读,擢第三。《王应麟传》:廷试进士,上欲以第七卷为第一卷。应麟读之,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士贺!”遂置第一,乃文天祥也。《金史。李晏传》:世宗御后阁,召晏读进士所对策。又《尧山堂外纪》:罗伦既中,会试于礼部,颁卷时,乞增纸以毕所欲陈,礼部许之,伦遂成三十幅。李文达进读跪久,至不能起,上命中使掖之,罗成大魁。是古来读卷,皆在御前跪读,今但拟别高下,将前列十卷进呈,候上亲定,无所谓读卷之事矣。阮亭《池北偶谈》谓:今制内阁九卿读卷,候旨命读则读,不命则否。是本朝令甲亦无不读之明文,故仍曰读卷官,而不曰阅卷也。特以圣学高深,一览了如,毋烦大臣捧读耳。
  按古人奏事,皆在御前跪读,不特读卷也。《汉书》:霍光等奏皇太后废昌邑王,尚书令读奏云云。读至半,太后曰:“止!为人臣子,当悖乱如是耶!”王离席伏,尚书令复读云云。六朝以来,亦有对仗读弹文之制。《南史》:徐陵奏弹安成,王琐进读奏状,安成在殿上流汗失色。《唐书。毕构传》:敬晖等表武三思等不宜为王,构以中书舍人当读表,抗声析句,左右皆晓。王义方以李义府纵囚妇淳于氏,逼死大理卿毕正,义方乃具法冠,对仗叱义府下跪读状。《宋史》:司马光、吕诲上建储疏,韩琦读于上前(《韩琦传》)。富弼读张方平疏于上前,漏尽十刻(《富弼传》)。唐炯劾王安石,上殿目安石曰:“王安石近御座听札子!”乃抗声宣读,凡六十余条,上屡止之,炯读自若(《唐炯传》)。林栗入奏事,读至“人主常患权在臣下”,帝称善。栗曰:“臣意尚在下文。”乃再读(《林栗传》)。高宗初相李纲,纲以十事要说,每札面读讫,又陈其以所然(《建炎进退志》)。考宗欲行三年丧,沈清臣论丧服六事,读甚久。知阁张嶷屡叱之,上令勿却,嶷奏“恐妨进膳。”清臣正色曰:“言天下事。”遂读毕(《癸辛杂识》)。明吕震兼领礼、户、兵三部,凡奏事,他尚书皆执副本,又与左右侍郎更迭进奏。震独奏三部,背诵如流水,未尝有误(《明史。吕震传》)。英宗北狩,成阝王监国午门,群臣劾王振罪,读弹文未起,马顺厉声叱出,王愤,遂击杀顺(《王传》)。此皆御前读奏之故事也。按《明史。魏元传》:故事,谏官弹章,非大廷宣读则封进,未有不读而面呈者。成化中,给事中董等劾商辂,疏径呈御前。帝怒其不循旧制,叱之。盖明制面奏未有不读,不得面则封进耳。然天顺中,杨、周斌等劾石亨、曹吉祥,帝大怒,掷弹章俾自读。斌且读且对,神色自若。此又似面奏即进疏不须读者,盖其疏先封进,及帝怒召斌等诘问,又令自读耳。
  ○殿试弥封另誊《独醒杂志》:绍兴庚辰殿试,上亲阅卷,问对读官云:“鹤鸣却写作鹤呜,呜呼却写作鸣呼,何也?”对读官李浩曰:“臣读至此亦疑之,然以其正本如此,不敢改易。”乃取正本视之,果然。是宋时殿试亦弥封另誊进呈也。《渑水燕谈录》亦谓廷试弥封誊录始于景德、祥符之间。《宋史。常安民传》:安民试第一,主司启封,见其年少,欲下之。常秩不可曰:“糊名较艺,岂容辄易?”此盖礼部试,非廷试也。
  ○科场回避亲族《通考》:唐开元二十四年,移贡举于礼部,以侍郎主试事,其侍郎亲故则移试考功,谓之别头试。此后世科场回避亲族及另设回避卷之始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