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大典 2-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规矩准绳之义,于《投壶》见揖逊之义,于《儒行》见崇儒重道之义,于《大学》见正心诚意之义,于《乡饮》见王道易易之义,于《射义》见梓士与祭之义,于《燕礼》见君臣上下之义,于《聘义》见君臣相与之义,于冠《昏丧祭之篇》见养生送死追还之义。然则圣学高妙,诚非管窥蠡测,所能仿佛其万一。夫岂涓溪能有益于崇深乎?而陛下亲屈至尊,孳孳听纳,移日不厌,真得尧舜三王之用心。臣昨蒙赐对便殿,臣时论及武夫悍将宜令知礼以革暴慢之习,侧闻玉音有及于唯礼可以已之之语。臣退而书之,窃谓晏婴虽以此言古齐景,而齐景终不能行。陛下不惟闻而乐之,又能举以为训,一言可以兴邦,陛下有焉。臣愚愿力行其说,辩其分,谨其名,守其器,勿轻以假人,则社稷之福也。孔子曰:名器,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仰渎宸聪,臣无任陨越之至。
  【国朝谢肃密庵集】
  《送朱伯贤赴京考礼序》:自三代礼乐荡灭于秦,至汉代秦而帝,去先王未遐,宜可以复其礼乐而为治于天下矣。然高帝不学而佐非真儒,故其为治不能复礼乐于三代。殆亦叔孙通之责哉!方叔孙通说帝之起朝仪也。帝曰:度吾所能行者为之,不过谓定君臣之位而已。固未及乎先王之礼乐,以达于天下者也。而叔孙通遂以兴礼乐为名,广征鲁诸生。是以有两生不肯行,曰:礼乐积德百年而后可兴,至哉!其言之也。夫德先王所以化天下之本,而礼乐其具也。有其具,无其本,固不可也。而高帝宽仁长者其岂无本乎?曰:固矣。然汉承秦变古之后,以古变秦,其唯三代之礼乐乎?氵公三代之礼,而教民以中,袭三代之乐,而教民以和。使中和之气,充塞天地,则万物不疵而王道成矣。王道成,然后损益三代以作汉之礼乐,则汉其三代矣乎。是或两生之所蕴也。惜乎叔孙通学不足以与此,不能终致两生,乃率诸生暨帝左右。去三代之难,采先秦之易,以杂就其尊君抑臣之仪,绵绝而习之。及帝既行,曩之醉呼拔剑者,莫不震肃。而帝亦起皇帝为贵之叹,则叔孙通亦可谓达时之务矣。然使四百年之汉,遂以为礼乐止于如是。而治化卒无以及乎先王者,叔孙通之贵也。此异时贾谊仲舒王吉刘向之徒,所为发愤而增叹,岂独今日两生之不肯行邪?是故无两生,天下万世无礼乐,无叔孙通,则汉亦无君臣之仪。而汉仪固不足以当先王之礼乐也。后世君相之国治者,其可不知夫学乎?今皇帝缉熙圣学,治仿先王,混一初元命中书暨翰林太常率诸儒定拟三礼,明年再命集议礼乐,又明年编征在野道德文章之士,相改订之,将以成一代之制也。而吾卿朱伯贤先生实在征焉。先生生东南游西地,遭时多故,归隐山林,饭蔬饮水,益力于学,以学之为王者事也。故其论道德,必归之于三代之选;其论文章,必归之于三代之英。则今也应征其能不援三代礼乐以为国朝之治具乎?虽然,两生不肯为汉行,先生肯为国朝起,是国朝之德之盛轶于汉,而叔孙通之学,不足以齿今之侍从大臣也。先生盍亦掳两生之所蕴,使三代礼乐不得复于汉者,而复于今日焉。则贾谊仲舒王吉刘向之徒,将不复发愤增叹于异时矣。非先王其孰能与于此哉!告行之日,书以为赠。
  【宋慕容彦逢扌离文堂集】
  《策问》: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唐虞夏商周之盛,礼之损益,见于载籍。人主美化善俗,流泽子孙,盖本于此。世衰道微,典章陨缺,赢秦以降,因陋就寡,君臣束力戒,不过簿书狱讼之间。虽有仁心仁闻,不可为法于后世。故汉宣帝时,诏书每下,民若更生。而王吉以为可谓至恩,未可谓本务也。神宗皇帝监积习之弊,亲策多士,命官讨论。主上丕承先志,申命有司,设局建官,讲求一代之制。惟宫室之度,器服之用。冠昏之义,祭享之节,学者所宜深考,愿与闻之。将以献于上焉。
  【葛胜仲丹阳集】
  《策问》:恭惟圣天子肇上帝。灵游降格,推仁流泽,覃及方夏。伏读庚辰赦令有曰。将藏事于皇祗,先致享于穹昊,荐绅学士聆听呼舞,以谓北郊盛典,将赫赫载天下耳目,而无始因循之陋,且复正于是日矣。真天下之壮观,王者之绝业,考观战芟良耜噫嘻丰年之作,发扬咏叹用于祈谷之时。而赋事遣辞莫不各依象类。则天地别祭,见于诗者如此。泽中地上异其位,南至北至异其时,苍璧黄琮分宗辟之义,圆钟丝竹辨阴阳之声,则天地别祭见于礼者如此。况夫逸礼旧章,既讲求于无丰,而离官方坛,复筑于绍圣,弥文织悉藏在有司,其大体固无可议者。惟是冕服之制,仪卫之节,庆赐之度,荐灌之仪,有不泥古,不论今,参酌损益趋时之便,而陪辅礼官之未议者乎?诸生试墨笔论之。
  【唐仲友说斋集】
  《盾疑》: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夫易象《春秋》何关于礼,而宣子何见而云尔耶。文王作《易》,周公述之而卦爻之辞备,其精神心术则《易》也,其刑名度数则《礼》也,其凡例褒贬则《春秋》也。《易》,周公之心术;《礼》,周公之治道;《春秋》,周公之史法故。凡三百六十官之事,无一不本于《易》。三百八十四爻之义,无一不寓于《礼》。礼有得失,而赏罚之所不及,则《春秋》得以褒贬之,是固一本也。韩宣子见二书而知周礼之尽在鲁,其见周公之心乎?
  【李浩橘园集】
  《礼策》:《春秋》之所贬,礼义之所否;《春秋》之所褒,礼义之所予。书天王狩于河阳,恶晋侯以臣召君,存君臣之。
 
 
 
 
永乐大典
 
 
卷之一万八百八十八
卷之一万八百八十八
  六姥古
  叙古
  【元钱天叙古颂表】
  臣天言,臣闻发于吟咏谓之声,谐声叶音谓之韵。绪综成文谓之诗,形容称述谓之颂。声韵之辞,其来远矣。若虞庭之赓歌,大禹之遗训,成汤之盘铭,或四言三言,或五言,皆叶为声韵,截然成章,以括其义,莫不原情性,载道义,以为风化之美。《诗大序》曰: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然则声韵之辞,岂非王化之首务哉?视后世浮华藻绘末技之习,则不可同日而语矣。臣天诚惶诚惧,顿首顿首,钦惟皇帝陛下,以上圣之资抚重华之运,崇文尚道,遵尧舜之遗风,至孝纯仁,履汤文之圣武。临御以来,励精求治,下询谠议,旁采舆言,设举士之科,纲罗俊人,开纳言之路,奖拔忠贞。将以固植隆平之本,为泰山磐石之基。此盖陛下独智之明,非臣下所能窥测者也。臣天生陛下盛明之世,食土之毛四十有三年矣。自始知学,辄以穷理尽性为首务,忠君悌长为己任,虽则身在草茅畎亩之中,心则未尝不欲有纤尘涓滴之稗助也。乃于延元年,作《大学经传直解》进献皇太子,明年复作《孝经经传直解》进献,承令命翰林官以畏吾儿字语译讫。奏上皇帝陛下,皇太后殿下,已彻睿览。钦奉圣旨,将臣所献《孝经》命翰林官书写,镂板印行,仍被德音。命臣陪侍皇太子殿下,备员说书,给赐廪饩。臣自被命以来,汗颜股忄栗,日夜畏惧,罪坐无状,无以自解,臣所解《孝经》皆俗言浅语,无所发明,钦蒙陛下不责鄙陋,命赐板行,臣之荣幸,已感罔极。况臣寒骨微贱,安可厕于陪侍之列哉?益不遗竹头木屑,则陛下天地覆载之纯德。敢献盲歌鼓颂,乃小臣蝼蚁报效之微诚。臣今采摭经史成言,效荀卿成相之体,叶为声韵之辞,著为一编,首载帝王之道,守成之说,至于王霸义利之分,耕虫虫替征戍之勤,存心养性之要,防微杜渐之几,贞臣直士之情,邪佞奸回之状,此皆万务之根本,故不敢不述。若威福予夺,赏善罚恶,听言纳谏,圣学传授,民情离合,此亦君道纪纲,故特载之,继以世次相承之统,撮取前代治乱兴衰之迹,起自唐虞,讫于亡宋,总八十六章,章二十四字,仍随文引事贯于其下,目曰:《叙古颂》。既可以讴吟歌咏,又掇前史于片纸之间,若其略旷简,脱漏无序之罪,臣不敢词,但无琐碎繁茸之患,可以备诸巾箧,不烦捡阅,而数千载行事大略可观,此则臣之鄙谌也。况陛下万机至众,岂可劳圣心于浩浩无涯之史册哉!孟轲有言曰:守约而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