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收获-2007年4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骨灰洒进去摆放,再一层层地盖上寿被和她的衣物,旁边有她生前相熟的妇女们一边哭泣一边唱哀歌。那哀歌轻轻悠悠,如此悲切动人。一个平凡女子在今世的艰难一生就此完结。 
  我依旧不知道她的故事。她的哀伤也终于结束。 
  我回北京,只带走两张旧照片。是她与祖父十五六岁时的照片。发黄破损,时间已经很久。那时祖父是打扮上等的俊朗少年,祖母梳优雅的发型,穿对襟旧式衣服,一双凤眼,面庞清润,如满月一样光芒皎洁。他们虽出生之后被收养,但都是受过教育的富足家庭的孩子。 
  少年的祖母,知道她未来所发生的事情会如此残酷吗?知道这些将必须承担的家庭败落,夫儿先逝的现实吗?这实在是命运不可猜测的神秘和威力。她是这样善良的美好的女子,但并未得到世间的福报。 
  回到北京的一个月后,我在梦里又见到祖母。我看见自己死了,躺在铺着白布的木板上,谁都不懂得如何来处置我,很是焦躁。祖母来了,站在我头顶上方的位置,用手在我的嘴巴里塞进一把生米,又在我的手心里也放了一把,动作娴熟轻巧,这是《礼记》里面记录的古人殡葬仪式的一个步骤。祖母的这个动作,使我安静下来。 
  父亲生前,一直把曾祖父和祖父的黑白照片放在桌子上,有时放两杯清茶,有时点三支香。每年清明他都去乡下祭扫,我若有时间,他便带上我,一起坐长途车,路上偶尔谈起往事,大多是关于祖父所遭受的辛酸,与他内心的才情和理想,以及曾祖父的仁厚恩慈,他收养了孩子们,给予他们的恩德。这大概是父亲觉得最为愉悦的一个时间段,与他的长女一起,去看望死去的长辈,只是这个时间并没有持续太久。他死去之后,我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是带他出去旅行。 
  对生活的困境,他们没有怨言。任时代和命运的车轮丝毫未曾留情地碾压过自己的生活。一切都需默默承受。仿佛那原本就是和时代和命运并无瓜葛的事。是一个人的事。而生死相关的事情,再重大,也只是属于一个家族的事。 
   
  5 客观性 
   
  我记得自己在太平间里,站在父亲的尸体旁边,看到大雨渐渐停止的凌晨,那逐渐发蓝的天色。抱着他,感受到血管和皮肤里似乎要炸裂开来的孤独。那种孤独。那种心碎欲裂,那种无助,又有谁会知道呢。但我终究知道,它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仅仅是属于我的事情。 
  他死去之后,我成为一个在感情上没有根基的人。他是我的第一个朋友,我遗传自他的天性,使我们能够趋向互相理解。我曾经幻想过,若父亲年老,依旧健在,我也已成年,我们是否可以彼此获得安慰。也许我只是希望他在那里,就跟我小时候见到他的那样,坐在角落里喝一杯热茶,读书看报,我坐在他身边,便会觉得自己明白了他。这样我们都可以得到慰藉。 
  于是在梦里我见到他坐在空无一人的老家小客厅里,潮湿阴冷。他只要见到我进去,坐在桌子旁边,总是笑容满面。梦见要给他买新衣服新鞋子,他很高兴,说,穿上新衣服去见你祖父祖母会很体面。他几乎没有穿过好看的衣服,大半生都在劳碌和落魄之中。于是我便也内心欣喜,觉得终于可以对他有所回报。 
  醒过来之后,坐起身,窗外是暗蓝的天空,凌晨四五点钟。要再三惘然地回想,才能确定,祖父母与父亲三个人早已不存于世。他们的骨骼肌肉化为灰尘,与泥土融为一体。我生活在北方的一个陌生城市里,离故乡一千公里之远。 
  死亡带来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是,面对身心的断裂且无可弥补,生活依旧将以稳定持续的节奏向前进行。世间的悲伤,欢喜,妄想,落空,终究都是会被碾压而过的损伤的尸体,生活的客观性,就是那一往无前的重复运动着的巨大钢轮。它的客观性和秩序,无情并且果断,不会被个人意志更改。它是比情感和幻象的起灭辗转更为重大的事情。必须要被尊重。 
  人需要时时想起这巨大钢轮的客观性,和它所维持着的生与死的秩序。 
  死亡同时让我明白了要随时接受依赖被抽离,希望被破灭,等待被断绝,未来被扼制的世间规则。所有的事情,都是重复的,循环的。这样的痛苦。可是人必须把自己脱离出来,看一看钢轮下幻象被碾碎的肢体。那些四分五裂的终究要化为虚妄的肢体。 
  对生活的景遇,最终我们只能以命运来解释这一切,并最终使自己获得平静,并且依旧相信命运无可辩白的公正性。 
  他们是我的亲人。也是承担着生命创痛的普通人。但是,那种面对磨难打击时高贵沉默的秉性,对孩子的牺牲与深厚的感情,对长辈的尊敬和缅怀,以及不自知的善良和仁厚,在悲剧性的家族命运里,这些特质尤其使人难忘,犹如黑暗底衬上的血色标记。 
  曾经有人为我卜卦,说必须要离开父母,去往远地,才能获得好的生活。越远越好。他也不告诉原因。我后来是一直独自生活在陌生地,却并不是自动的选择,只是觉得某种力量,必须要带着我去往远方。他们生养了我,但我未曾在身边照顾过他们。我是没有家庭没有故乡的人,被某种力量搁置和孤立起来,只为了做完该做的事情。也许这是那股力量的选择。 
  用尽努力,想逃脱某种家族悲剧性,但慢慢地开始明白过来,与之血肉相联,怎么可能与之隔绝。它是一个人精神里的骨头。它在我的血液里早留下标记。 
   
  6 寺庙 
   
  小学二三年级,学校里组织春日出游,由老师带领着去参观古老寺庙。保国寺建在山上,需要拾级而上,彼时下雨天,漫漫清澈雨水从上面蔓延流淌下来,如同无数分岔的河流分支,令孩子们格外雀跃兴奋,涉水而上,嬉戏前行。大家看了庙宇之后,便在廊前的栏杆边坐下分吃彼此带着的面包或话梅,雨水和食物更令孩童们觉得欢欣,身后清冷肃穆的建筑,只是一个衬托年幼欢闹的背景。 
  数十年后,重回此地,看到寺庙大厅保留得近乎完美的纯木结构,颜色沉定,兀自端然,仰首观望良久。窗外雨声依旧淅沥。有人一凿一钻地雕琢出这屋脊,他们早已死去,手工被保留下来。物在,人依附其上的心血和精力,便也存留。假设它没有被重点保护,也被推倒,以至摧毁,那么,曾经无知无觉的孩童,将彻底失去对它的记忆。无人指导他们懂得这些木头的贵重。他们注定与它无法彼此理解。 
  走出门外,看到走廊的青石板上面有遗留的燕子粪迹,点点灰白,心里格外惆怅。 
  对一件事物的价值和体会,人需要经历数十年的百转千折,以心境的曲折作为质地,才能与它互相映衬。美好的,珍重的东西,一般也是脆弱和骄矜的。它不愿意使人轻易懂得。它宁可被毁灭。 
   
  7 记忆 
   
  记忆有时是这样真实。它是一条河流,不能从中间切断,有始有终,源源不断。 
  人的故乡,是他不能再回去的地方。我对故乡与亲人的回忆,就如同我与父亲习惯性保留着那些过期无用的票据和纸张,那些不会再发生的文字的记录,影像的存在,感情的幻象。它们只是一种存在。并且因为经历过时间,获得了彼此的理解,深入的相照,而更增添人的落寞。 
  记忆有时又是虚实不定的,是斑驳交错的。它使我对故乡和童年的追溯,物已非,人不在,已经失去根基。它就如同漂浮在大海上不能回航的废弃大船,熙攘华丽,但只能逐渐下沉,直至无从寻觅。 
  仿佛一个人记得他自己家里的门牌号,但那个家已经拆毁。 
  他所拥有的,只是一种真实记忆的虚空。 
  在那一刻,我是彼时的女童。初夏墙根下绽放的凤仙花,采下它们新鲜的绯红花瓣来,与明矾一起捣碎,把花瓣汁液用叶片绑在手指甲上,伸着十个手指,晚上不能入睡,期待一早看到指甲产生的变化。这样的小小秘密也会让我欢愉难安,对时间充满期待。雷雨降临之前的黄昏,热空气沉闷,有大只异常漂亮的蜻蜓,突然降落在窗边晒衣竿上,抖动透明如纱的双翼,姿态自如,这美丽的昆虫,亦令我内心怅惘,看着它在瞬间,抖了抖翅膀,便翩然远去。 
  在那一刻,我又是一个成年女子,在空无一人的房间里醒来,看到窗外的黯蓝天际。曾经跋山涉水而山高水远,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